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距离村子不远处,人们用青石板、原木等建筑材料,建造了一个码头,停靠着各家各户的小船。
萧风来到码头的时候,正赶上不少村民捕鱼归来!
相比于外界各种先进的捕鱼工具,银杏村村民所用的工具就有点落后了,大部分是简陋的渔网,甚至还有一艘船上站着一排鱼鹰。
“六爷,您今天的收获怎么样?”看到萧晋楠划着船慢慢靠上码头,萧风连忙打招呼道。
萧晋楠和萧晋旭是同一个太公的后代,因此也算得上萧风的长辈,今年五十六岁的他在银杏村可是数一数二的捕鱼能手。
萧晋楠无儿无女,老伴十年前去世之后就一直鳏居,平时就靠着打渔制成腊鱼、鱼干之类到玉集镇上卖,虽说过得清苦,倒也悠闲自在。和一般人用撒网、钓鱼的方式捕鱼的情况不同,萧晋楠养了一批鱼鹰,捕起鱼来效率相当高。
“小风,来湖边散步呀?”萧晋楠和绝大部分的老农一样,不善言辞,憋了半天冒出这样一句话。
现在已经是早上九点多,怎么看也不是散步的好时间。
“呵呵,六爷你真逗!”萧风笑了笑,凑上去说道:“我看看六爷今天的收获怎么样?”
在银杏村先祖们还没有在这里安家落户之前,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镜湖自然没有鱼类生存,只有一些浮游动植物而已。这些年以来,银杏村的祖辈一直往镜湖里放养各种鱼种,试图丰富镜湖的渔业资源。
几百年下来,一些放养的鱼种逐渐适应了镜湖较低的温度,繁衍生息,使得镜湖在灌溉银杏村良田的同时,还能够给村民们提供大量的渔获。
萧风翻开鱼箱的盖子,里面游动着十几条手臂长的鱼儿,高白鲑、虹鳟等名贵冷水鱼赫然在目。这些冷水鱼是前几年村委会从姚州的冷水鱼养殖场引进的鱼苗,这些年下来倒也开始有一点规模了。
相比于养殖场用饲料喂养出来的养殖鱼,完全在镜湖纯天然无污染环境下生长的冷水鱼,可以算得上是野生鱼。只不过银杏村地处偏僻,这些野生鱼的销路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几天施工队就在村里,鲜鱼的价格要高一些!”一提起这几天的收获,萧晋楠脸上犹如菊花绽放。
以往因为运输不便的关系,萧晋楠的渔获除了自己食用的部分之外,绝大部分都需要制作成鱼干、腊鱼之类,售价大打折扣。而这几天因为大量施工队工人入驻,萧晋楠的鲜鱼有了市场,让他的收入比平时多出了许多。
听说以后村里面每天都会有数百人前来旅游,一想到那个时候自己的收入就会有一个飞跃,萧晋楠也是满怀憧憬。
看到萧晋楠和周围其他村民脸上灿烂的笑容,萧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投资给银杏村所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影响,它的积极性正在逐渐显现。
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PS:总推荐还有六百多票就到2000了,小仨恳请乡亲们火力支援!
【029章】 镜湖泛舟()
萧风在码头上找了一会,很快找到了自家留在这里的船儿,跳上了上去;白云黑土见状,也没有任何迟疑,跟着主人上船。
在紫竹空间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在灵泉里游泳,因此它们并不畏水,趴在船帮上,冲着自己的倒影大叫。
这两天,两个乖巧可爱的小家伙已经完全赢得了萧家上下的喜爱,若不是滇宁的房子不适合养狗,老妈都要把白云给抱回去了。在临走的时候,她可是再三叮嘱萧风,一定要把两个小家伙照顾好!
银杏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封闭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治安状况非常好,各家各户的船只就简单地拴在码头的柱桩上,根本不用担心失窃。
数百年来,从未改变!
在萧风的心里,并不希望这传统在景区开放之后就消失。
萧风解开缆绳,慢慢地滑入如镜面一般的镜湖。
萧家这艘船不大,长约8米,宽不足三米,小船的中部用竹子拱成了一个棚子,算是一个典型的乌篷船。
这艘船是五年前最新打造的,船体通身用比重极轻的木材打造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然后刷上秘制桐油,经过各种复杂工序制作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艘乌篷小船可以算得上古法制作的纯手工船只,这也是萧家先祖从汉阳带过来的技艺之一。要知道,萧家的先祖在汉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航运业中,拥有着较高的份额,保留下一些古法造船技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可惜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钢质船的普及,这种古法造船已经越来越没落,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以这艘乌篷船为例,它上面所使用的柚木、柏木、松木等等珍贵木材都是从胸径超过一米以上的巨树取下来的,现在已经是难觅踪迹。这艘船若是被一些古船爱好者看见,肯定会被认为是暴殄天物,这种精致的艺术品应该是放在博物馆里郑重其事地收藏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泡在水里,风吹雨淋!
萧风可不会知道古船爱好者见到这艘乌篷船之后的反应,他现在正轻轻地划动手中的船桨,平稳异常地进入了镜湖腹地。
中学时代每年都会回到银杏村度假,萧风早就跟着叔伯们学会了划船,技术还不错,因此并不用担心他会在湖中央打转。
乌篷船的滑动让白云黑土异常兴奋,它们是不是地高声叫嚷一番,略带稚嫩的声音在空旷的湖面上传开,然后从湖边的群山上反射回来。就这样,两个小家伙倒是和自己的回声玩得不亦乐乎了。
早上九点多的能见度非常好,萧风能够看到远处碧罗雪山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犹如镀上了一层金粉,一种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碧罗雪山虽然不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出名,但是景色优美丝毫不亚于其他名山,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不为外人熟悉罢了。
由于碧罗雪山山势险峻、气候变化多端再加上猛兽横行,即便是银杏村最好的猎人也很少能够进入雪山的深处,顶多就是在山脚外围的森林转悠罢了。虽然银杏村的汉民没有像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那样对碧罗雪山拥有虔诚的宗教崇拜,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于这座横断山脉余脉,仍旧是保留着深深的敬畏之心。
千百年来,没有人能够清楚地了解碧罗雪山深处的全貌,即便是如今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们顶多能够从卫星照片上看到碧罗雪山的一些大概情况罢了。
在银杏村顾老相传以及滇西地区的传说中,碧罗雪山深处生存着孟加拉虎、雪豹、金雕、雪熊等等猛兽,它们隐藏在雪山和原始森林,一向不为外人所知。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银杏村偶尔还能听到深山之中隐约传来的猛兽吼叫声,更是给碧罗雪山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雪山、森林、湖泊、蓝天、白云,躺在船板上的萧风就犹如进入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之中,心儿都醉了!
现在萧风突然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都市白领到了姚州之后,就再也舍不得离开,最终留了下来。
以前的萧风回到银杏村度假,或许是因为历练不够,或许是不善于发现,只是觉得老家很好玩而已,却不曾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找到了高原脉动的节奏。
想到这里,萧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把银杏村打造成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度假胜地,让它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家园。
萧风在船板上躺了一会,开始尝试着从紫竹空间抽取空间灵泉,放入镜湖之中,想要看看灵泉对鱼类究竟有没有吸引力?
从过去的实验中可以得知,空间灵泉可以加快植物生长速度、提升食材品质并且增加动物的体型,但是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
空间灵泉凭空出现,形成一道水柱缓缓地注入镜湖,很快,这些呈现淡青色的灵泉就完全融合在镜湖水中,消失无踪。
释放出大约两公斤灵泉之后,萧风停止了抽取的举动,转而密切关注周围水域的变化。
几乎没有超过三分钟,原本静如平镜湖面开始泛起了阵阵波澜,一些鱼头赫然浮出了水面,就好像是有什么美味在吸引它们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在乌篷船周围水域的鱼种越来越多,个头也是越来越大,整片水域变得热闹了起来。
看到水花四溅,两个小家伙明显有些激动,叫声越来越大,甚至有跳入湖中的趋势,还好萧风及时抓住了它们。
要知道一些体型超过一米的巨型鱼类,它们正在仗着体型的优势,把其他的小型鱼类挤出乌篷船周围的水域,它们几乎是天生地直觉,发现空间灵泉的有可能带来的好处。一时间,这些巨型鱼类极速游动、攻击其他同类的行为掀起了漫天浪花。
两个只会狗刨的小家伙跳进湖里,还不是给那些巨型鱼类送菜吗?
萧风在电视上看到渔民在收网的时候,成群的渔获在水面上乱窜的场面蔚为壮观,他从来没有想过一点点空间灵泉居然也能够形成如此惊人的效果。
可以肯定的是,空间灵泉对于鱼类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所谓的‘诱鱼剂’,如果在捕鱼的时候动用空间灵泉,恐怕将能够达到极高的效率。
在普通人面前萧风可不敢这么做,要不然他就是浑身是嘴也无法解释清楚!
萧风在镜湖中央实验了好几次,最终基本掌握了空间灵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吸引力状况,这对于他未来的计划拥有相当的帮助。接下来,他就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了解空间灵泉究竟能不能促进鱼类生长、发育?
这事关银杏村新的创业项目——养殖!
【030章】 清理山塘()
自从白云黑土离开紫竹空间之后,一般的山泉水都不屑于喝,总是缠着萧风讨要空间灵泉;而大花尝过以及空间灵泉之后,也是立刻改变了立场。从三条狗的表现、结合两窝蜜蜂的生长情况,再看看鱼群的反应,萧风可以肯定空间灵泉对动物拥有极大的好处。
为了进一步测试空间灵泉在养殖领域的具体效果,萧风决定启动一个新的实验,利用家里的山塘进行养殖。
在距离萧家老宅不足二十米的山坳,四周的地势形成了一个面低洼区域,长年累月的雨水和山泉积累下来,就变成了一个面积大约为20亩的山塘。只不过由于萧家一直都没有人手来管理这个山塘,它一直处于荒弃的状态,杂草丛生。
萧风性格果断,说干就干,在镜湖泛舟之后的第二天,就行动了起来!
“九哥,你怎么想起要清理这个山塘了?”萧强一边抬着柴油抽水机,一边不解地问道。
在萧强和绝大部分银杏村村民看来,想吃鱼下镜湖下网就可以了,反正在银杏村鱼并不值钱。类似的山塘在银杏村周围随处可见,几乎两座山之间一堵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蓄水量不小的山塘。
近些年来,为了避免山洪爆发和泥石流灾害,很多山塘都已经被村里挖掉,只剩下少数几座了。
因此,萧强根本想不通自家九哥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我有些想法,准备做些实验!”萧风一边小心看路,一边说道:“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就少玩点,跟我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