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柯逸秀年纪小,赵又将军没有让他上战场,他就跟着去剿匪,结果玩着玩着就玩出了兴趣和美名。
十四五岁,柯逸秀就在边关以剿匪出名。因为柯逸秀武功高强,加上容颜非常俊美,飘逸如从天而降救人的仙人,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柯少侠”。
边城附近几个州县那些趁乱打劫百姓的“山大王”们一听到“柯少侠”的名字就吓得腿肚子发抖。柯逸秀屡出奇招、从不按牌理出牌,让他们防不胜防、欲哭无泪。
边城附近贼匪尽除,“柯少侠”的威名响彻边关地区,传回京城,皇上大乐,他正为各地的匪患头疼呢。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才刚刚好一点,来往客商多了一些,那些山匪、土匪的就活跃起来了。尤其几处“著名”的匪患非常肆虐,让不得不经过的商人胆战心惊,不是不得不重金请镖局护镖,就是要准备好“孝敬”用的银子和美女。
大周可没有再出过像夏霖轩那样的“第一捕头”,虽然每届武科举也产生了不少武进士,可是身手好、有些能力的都去边关争取立大功博利禄去了,并不愿意去做吃力难讨好、没有什么升迁机会的捕快。
这样的时候,“柯少侠”可不就是皇上正瞌睡就看到的枕头?
于是,“柯少侠”率领的除匪队开始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某个匪患猖狂的地方,那些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连窝端了。一炮震响后,各处匪窝人心惶惶,无奈他们不知除匪队何时会出现。兴许前两日才听说柯逸秀在京城里参加某个聚会,没两日就又传来某地匪窝被端的消息。这下好了,土匪比那些被他们弄得人心惶惶的商家和百姓更加终日惶惶,一点风吹草动就准备分家当走人。
皇上满意得不行,一句话就将培养大周除匪力量、充实加强各地捕快能力(当然,也包括提升待遇、完善升迁、奖罚体系)的重担交给了北静侯世子柯逸秀。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为保障大周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除匪同守边一样重要,同样需要有气魄的大将军。”
金喜达看着一脸“惺惺相惜”的书文,笑道:“柯逸秀今年也要十八了,但是北静侯府一直没有给他议过亲,藉口开始是他远在边关,后来是他太忙。实际上,是北静侯夫人心中一直惦念着当年与先王妃的结亲意向,也想替先王妃照顾玥贵郡主。
那柯逸秀也多多少少听说一些他母亲同先王妃的交情,知道一点母亲的心意,倒也不急。他听说那年小小年纪、金娇玉贵的玥贵郡主竟然临危不乱、还敢提醒皇上,用瓷罐子‘偷袭’刺客的事后,也是双眸晶晶亮,对母亲的想法无言地支持。”
北静侯夫人想探探口风,却又顾忌玥贵郡主的身份,怕人误以为他们北静侯府想高攀,加上雍亲王爷远在西南,王府里只有一个侧妃打理中馈,又不好大剌剌跑去宫里找太后娘娘……
种种顾虑之下,一直拖着,也有等雍亲王准世子妃书瑶大婚后直接找瑶才是王府名正言顺的主母、玥贵郡主的长嫂。
而雍亲王爷听说“柯少侠”的事后,才想起当年爱妻同他唠叨过的话,惊觉自家女儿已经快要及笄、可以谈婚论嫁了,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密信给皇上。
巧的是,正在为齐悦凌寻摸合适人选的太后和皇上也看上了柯逸秀,皇上甚至将让人探来的关于柯逸秀和柯家的资料打包用秘密情报渠道寄给了雍亲王,三人可谓一拍即合。
“义父,”书文突然眼睛一亮,“柯逸秀可是个好的,您可以建议皇上告诉宁世子和姐姐啊。四公主和玥贵郡主最听姐姐的话了,尤其是玥贵郡主。”自从齐浩宁果断地、好不拖泥带水地解决了安国公府的算计,书文对这个准姐夫也越发满意了。
金喜达一想,可不是?那两个小丫头一派天真,恐怕还真不知道什么男女之情,只是执拗地觉得俩人不想分开而已,纯粹是小孩子心性,只怕皇上、皇后跟她们说什么大道理也说不通,否则她们也不会直接上御书房找皇上不是?肯定是在皇后那里碰了壁,而皇后也显然没能说服她们。
不过,呵呵,金喜达玩心又起:“文儿,你真不想两个一起娶?”。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84章 小丑()
市井贵女第484章小丑(二更)慈宁宫里,从御书房落败而归的四公主和玥贵郡主一脸失望掩都掩不住。(首发)
太后不动声色地瞥了她们一眼,心里长叹一口气。这俩孙女被她保护得太好了,想事情太过简单。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生性单纯,她才更多了几分呵护,也没有刻意培养她们的心计什么的,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成了四不像,不如保存原有乖巧纯真的天性。
其实能单纯一辈子也是一种福气,比如像太后自己这样嫁入皇家的人就想都别想,否则不要几日就是死尸一具了,弄不好还要连累整个家族覆亡。
好在俩丫头的身份非凡,将来再给她们寻一个可靠的夫婿、一个不要太复杂的婆家,加上她们强势的父亲、护短宠妹的嫡亲兄长,想必也没有什么人敢给她们气受。而且,这俩丫头虽然单纯,但不笨,相反,很是机灵,反应也快,且她们身边的嬷嬷、宫女也都是她这个皇祖母亲自选出来的,一个个都不是好糊弄的。
夏书文和柯逸秀就是太后眼里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两个绝佳人选,不仅她满意得不行,皇上和雍亲王也是非常中意。太后相信,有那样两个孙女婿,她就算以后闭眼,也不用为俩个孙女担心了。
偏偏,这俩丫头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要同嫁夏书文。
太后是看着四公主和玥贵郡主长大的,她们一撅嘴、一瞪眼、或者一个笑容,她都知道她们在想什么。自然能看得出她们还未开窍。还真不太懂什么情情爱爱之类的东西。这些年,她们俩只要出宫,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两侯府,对书文比其他同龄男孩熟悉一些、多些好感也很正常,但绝对不到“非君不嫁”的程度。
所以,她们如此坚持要同嫁书文,只是单纯地想两姐妹一直在一起,不想分开罢了。
看着俩人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好似霜打的茄子。太后也不忍心再说她们了,何况这会儿珍郡主和敏郡主姐妹还在这。
更让太后蹙眉的是,珍郡主带敏郡主来也是为了亲事,敏郡主的亲事。而她们看中的人选,正是夏书文和柯逸秀。
夏书文是珍郡主姐妹看中的,毕竟。这样优秀的双状元,有适龄姑娘的人家都不会错眼放过。而柯逸秀是祺亲王妃在来信中提到的,说祺亲王也很满意。祺亲王想得更多一些,他担心以皇上多疑的性格,不会同意夏书文做他祺亲王府的女婿。
果然,她们刚才一提夏书文。太后就摆了摆手:“你们皇伯父已经决定决定给书文和四丫头赐婚,也已经同两侯府说好了。不可能更改的。”
珍郡主证实了传言,除了暗叹自己没有在科考前先在太后这里为妹妹打个底外,无可奈何。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在太后跟前的宠爱,敏儿都无法同四公主比啊,不仅四公主,连玥贵郡主齐悦凌都无法比。
她们姐妹这次回来,本想着将齐悦凌比下去。谁不知道她们的父王是皇祖母最宠爱的幺子呢?可惜,都快要一年了。无论敏儿怎么讨好,自己怎么为她争取,皇祖母都没有提给敏儿改珠宝玉石封号的事,更别说升什么贵郡主了。
其实,珍郡主姐妹是祺亲王的嫡女,爱屋及乌,太后当然是想偏疼她们一些,否则也不会多次提出接敏郡主进京。
只是,敏郡主太让她失望了,小心眼太多,却不够聪明,又没有分寸;自身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炫耀资本,却是一味地桀骜跋阜,只因为她是皇家郡主,是祺亲王的女儿吗?
请推荐
找,请在百度搜索书名+比奇更多更好无错全,尽在比奇。
第485章 筹划()
书瑶听到四公主和玥贵郡主要一起嫁给书文,也是苦笑:这两个傻丫头!毕竟年龄小,又天性单纯。【首发】什么都能开开心心地“公平”共享,夫君也能吗?事关人心,也公平不起来啊!总是有更喜欢、更重视的一个。一旦男人有心或无意的“不公平”出现,两姐妹之间再好,也要慢慢产生隔阂了,甚至变成了敌人。
再说了,正如“一天不容二日,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家里也只能有一个女主人,否则后院不是乱套了?所以,即使是亲姐妹同嫁一夫,也必须有一个正妻,也就是绝对掌控后院的“当家主母”。
四公主二人以前倒是真说过要嫁给同一人,那样就能一直在一起做好姐妹。但书瑶哪里会当真?只以为是小女孩天真的玩笑话罢了。
齐浩宁则是非常无语,什么叫她们“两个人就是一妻”?两人就是两人,自然有个先后主次。书文确实是个难得的,可他也不能因此让玥儿去做妾不是?而且,他娶了瑶儿,玥儿又嫁给书文,这算什么?不行,绝对不行。
这么想着,齐浩宁起身就要准备进宫。书瑶摇了摇头:“你要说的那些话,皇后娘娘、甚至太后老佛爷必定已经反复说过了,玥儿身边的教养嬷嬷肯定也会不停唠叨。你认为你说比皇后她们说更有说服力,更便利?”
齐浩宁一愣,男女有别,即使是嫡亲兄妹,有些话他这个做兄长的还真不好说。“那,那怎么办?对了瑶儿,玥儿平日里最听你的话,你去说说她,她肯定得听。长嫂如母,你进门后,玥儿的事也得你操心的。还有,你告诉他柯逸秀也是个极好的。”
书瑶粉脸一烫,可是也知道他说的不错,他们的婚期就在半年之后了。不过,需要现在就说得这么自然、这么理直气壮吗?文儿还在一旁呢,好在丫鬟婆子和云霄他们倒是自觉地在远处候着。
书瑶暗暗嗔了齐浩宁一眼,还好这会儿他一心牵在妹妹的“荒唐想法”上,且心里早早就将书瑶当作妻子,确实是“理所当然”地在同“自己妻子”商议妹妹的事,没有觉得任何不妥,完全没有注意到书瑶的不自在。
而书文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开窍,更不会发觉有什么异常。
书瑶定了定神,赶紧答道:“我自然会去说的,只是,我们还要让玥儿对柯逸秀有更多一些的了解才好。这样吧,明日我进宫请求太后、皇后放玥儿和四公主出宫一次,我带她们去品茶听书散散心。你呢,也请柯逸秀到雅意茶楼对面的点将阁转转。呃,时间就定在后日吧。”听说后日那条街上刚好有一家新的脂粉店开张,肯定很热闹,那两丫头最喜欢看热闹。
雅意茶楼是先王妃的嫁妆产业,也是京城最大最好的茶楼,有两层,二层主要是各种大小规格的包房。而“点将阁”是大周武人最喜欢逛的铺子,不但有许多其它店铺难寻的兵书、剑谱拳谱(当然,那些高人的秘籍除外,就是有也不能摆在架子上不是?)、江湖传奇之类书籍,还有各种兵器、暗器、护体软甲等等。
每隔一段时间,点将阁就会有一两样珍品上架,基本上一上架就没有了,所以武人、武将只要有时间都喜欢去逛逛,书杰和书文都是点将阁的常客,所以书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