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司裘》:“掌为大裘,以共供王祀天之服。”郑众注:“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质。”所谓质,即朴实无华。”
闻言我更是不解,道:“所以说这几位姐姐便穿了这裘?”
刘茵茵接道:“做裘的皮毛多以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后来还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为达官贵人所服,鹿裘、羊裘则最一般。”
二虎挠了挠头,一脸憨笑,道:“嘿嘿,什么羊啊虎的?”
刘小波轻拍二虎肩膀,道“例如《吕氏春秋·分职》:“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zōu,邹隅屋角有灶,是以不寒。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传·襄公十四年》:“右宰谷从而逃归,卫人将杀之。辞曰:‘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乃赦之。”谷是卫国大夫,卫献公逃往齐国,他先跟从逃亡,后来又回到卫国,国内反对献公的一派要杀他,他说当初就不愿意出亡,并以狐裘羔袖打比方,卫人果然饶了他。杜预解释道:“言一身尽善,惟少有恶,喻己虽从君出,其罪不多。”狐裘是珍贵的,只有袖子是羔皮,所以用来比喻过失是局部的。”
闻言我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道:“我怎么越听越糊涂?”
二虎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道:“对,对,我越来越糊涂了。”
刘毅微微一笑,道:“呵呵,狐裘的价值也并不一样,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因而是最高级的。狐腋纯白,所以又称狐白裘。古书中提到这种裘的地方很多,都反映了服之者的高贵身份。”
我蹙眉心里些许反感,道:“杀之吃肉取毛缝衣,会不会太残忍了?”
刘毅忽然面色严肃,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世界之所以悲惨就是因为“弱肉强食”这个该死的生存法则。人的生存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一个糟得不能再糟、到处都弥漫着痛苦与死亡的世界。世界上的各种现象无不经常在痛苦中,没有持久的幸福可言可说,只能言说世界的凄惨、悲哀等等。
刘茵茵面露悲色,道:“这个世界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活坟墓。
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竞争,竞争是残酷的人吃人游戏,不是你吃我,便是我吃你。争学位、争工作、争生意等等,也不过是靠剥夺别人而得来的,没有一件事情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然而,生命是靠消耗别的生命过活,人是靠牺牲别人而存在,这是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由此可见,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人的魔鬼。”
闻言,我沉思良久,只觉心中悲愤不已。刘小波喝了一口酒,朗声道:“尽管竞争是生存之道,但最后能幸存的又有几人?我们通常是十几人争一份工作,很少是一个人有几份工作的选择。在遭遇每一个不幸或承受每一痛苦时,最有效的慰藉就是观察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很少听人说“我比你快乐”,却常听人说“我的遭遇实际比你还要悲惨”。”
刘茵茵重重叹了一口气,道:“诶,对啊。”人人都乐于作如是说,这就说明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了。就人类的命运来说。有几天不是生活在黑暗的日子中呢?历史随着岁月的进展而延伸,人不断地祈求着和平与安乐。但各个阶段的历史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国家的生活只不过是战争和骚动罢了,和平无不像昙花一现的插曲。社会、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的不幸似乎是一个特殊的事件,但将许许多多特殊的不幸归纳在一起,难道世界的规律不就是普遍的不幸吗?”
刘毅面色凝重,道:“竞争输了可以再努力,但是性质上和弱肉强食没有分别,比赛、竞争都是弱肉强食的一种,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程度大的话,可以是几个饥民为了争夺一个馒头而互相打架,甚至在荒岛里,人们没有食物,于是便互相残杀,吃人肉以生存下去。”
他们此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心里竟是悲痛欲绝,他们说得话让我感觉不对,可又找不到反驳的语言。
气氛一时间变得压抑起来,良久后我抬头凝视刘毅的眼睛,道:“虽然世界的确弱肉强食,但是我依然还是会伸张正义,惩恶除奸,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人的竞争和我没有关系,我只想和自己在乎的人好好生存下去。”
刘小波微叹口气,道:“诶,尽管你的想法很简单,可是对于如今的你来说这个想法却变得非常困难,你想让在乎的人好好活下去,那又怎不是踩着别人的身上爬上去,怎不是消灭一个又一个敌人来让他们平安,这难道不是竞争吗?你弱敌人便会撕碎你,而你强敌人便会被你撕碎,这难道不是弱肉强食吗?”
一时间,我楞住了,刘小波说的话让我无从辩解,心里更是烦躁不已。
刘茵茵安慰一句:“小耗子,虽然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但是像你所说只要无愧于心对得起良心就好了。”
闻言,我脑中顷刻之间豁达通明,她一句话点破我心中困惑。
“谢谢你。”我郑重道。
刘毅摆了摆手,道:“不要说这个了,来喝酒!”
我举起酒杯站起身,道:“副族长的款待之意,晚辈不胜感激。”
“话多。应该罚你一杯!”
众人哈哈大笑后一饮而尽…………!
第104章 纯勾剑()
二虎手里拿着一块鸡腿放置嘴边用力一撕,顿时油脂飞溅,他脸上露出享受的模样嘴里不停的嚼着,片刻后含糊不清,道:“副……副族长,之前不是要说说大哥身上那把剑么?”
刘毅闻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这把剑传承上古,是勾践极其看重的一把宝剑!”
二虎再次撕下一块鸡腿肉,道:“勾践?什么勾践?”
刘小波轻敲二虎脑袋调侃,道:“哟,我们的二虎居然不知道勾践是谁,这有点不正常啊!”
“我不知道很正常吧,快说说这什么勾践不勾践到底什么意思。”
刘小波露出无奈的神色,道:“以后好好教你读书,教你知识。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二虎喝了一口辣酒摇晃一下虎脑脸上露出享受模样,道:“勾践原来是霸主啊,那这个勾践和大哥的剑有什么关系?”
刘小波顿了顿,道:“要说起纯钧剑的历史,就要提及薛烛。”
二虎,道:“薛烛?这又是谁?”
“薛烛,春秋秦人,善相剑。也是一位奇人!”刘小波道。
我不免来了兴趣,微微一笑道:“这薛烛和勾践,和纯钧剑有什么关系?”
“有个故事来之于越绝书,我对这故事的了解没有姐姐多,让姐姐来解释吧。”刘小波道。
刘茵茵轻抿一口美酒,拨了拨秀发,道:“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
二虎插嘴一句:“这薛烛要干嘛。”
刘小波轻拍二虎肩头,道:“不要插嘴,好好听。”
二虎闻言连连点头,刘茵茵接着道:“和宾主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
“落座之后,勾践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
我虽然不想打扰刘茵茵说的故事,但是还是忍不住问:“毫曹和巨阙这两把剑我怎么没听过?”
“《越绝书》记载“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其中就有“毫曹”。
唐《初学记。武部。剑》“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毫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二虎抓了抓头发,一脸郁闷,道:“不是,等等,怎么突然又出现一个欧治子,他是谁?”
刘小波颇感无奈,托着额头,道:“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剑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卢山,浙江龙泉七星井,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
“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也就是后来的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吧唧”一声,鸡腿掉在地上,二虎满脸骇然,道:“铸剑鼻祖!这么厉害!”
刘小波则是一件崇拜,道:“还有更厉害的!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龙渊也是刚刚提到的龙泉剑、泰阿、工布。”
刘毅感叹一句:“华夏的伟人真是多不胜数。”
刘小波一脸向往,道:“欧治子前辈铸造的剑,每一把宝剑都有一个故事。传说〔巨阙剑〕初成时,越王勾践坐于露台之上,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奔,惊吓了宫中伺养的白鹿。于是越王勾践拔出欧冶子刚铸成之剑,指向暴走中的马车,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却在这拔剑一指之时,手中之剑的剑气却将马车砍为两节。”
“当抛上了半空的车厢,坠落在地上时,越王勾践才发觉手中宝剑的剑气已砍断了马车。于是越王勾践又命人取来一个大铁锅,用此剑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了一个碗大缺口。这一剑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