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地图上被标识出来的控制区,除了青州全境和大半个沂州外,还派兵控制了临近的淄州境内,位于济水南岸的高苑,长山、淄川,位于密州境内,伊水东岸的安丘,高密,诸城、閭县等各处城邑。

    再加上原本的青州和沂州的控制区,至此我这个青州镇守的名下,大大小小也有十几处城池了。从地图上看,大致分布在后世的山东省中部位置,正好曲折的横贯了,渤海与东海之间的陆地边缘。

    只是,除了已经被填户移民,并列入军事编管的益都等少数几处城池外,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力,还大多是建立在浮于表面上的军事占领而已。作为幸存下来的本地人,既无力抗拒这种现实,但也不能指望他们的尽心配合,或是自愿的效力。

    而且这些地方同样是凋敝的很,甚至比青州还有所不如,因此我的部队轻易就控制和占据了,这些大都保全完好的城池,然后收获的就只有一堆嗷嗷待毙的人口而已。

    因此,我只是下令拿出一些亢余物资为代价,从这些地方募集走剩余的大多数青壮年,作为修路搭桥筑垒的劳役队外,就没有办法做更多的事情了。

    事实上,面对于这遍地都是只能在冬日里苟延残喘,苦苦挣扎在饥寒之间的本地百姓,就算狠下心去做那杀鸡取卵式的收税征粮,也别想榨出多少东西来。

    反倒是因此闹得他们走投无路重新起来反抗,或是变成大规模的流民,需要浪费我的兵力和资源去重新镇压,那就是真正的得不偿失了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从小深受国朝特色的思想品德课里,关于古今统治阶级本质剖析和各种统治手段理解的,新时代四有新人来说,我当然不会去犯这种愚蠢的错误,反倒是把那几个显然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迫不及待的劝我如同雷霆烈火一般,行使作为守臣权威和职责,狠狠整治一番这些穷棒子的家伙,拉到外面狠抽了一顿鞭子以示惩罚。

    最后除了位于济水和沂水间的几个桥津关要,需要筑垒设寨重dian驻防,备敌入侵之外,其余的县治邑落中,暂时就只留下维持地方秩序和基本日常的少量三流部队。然后象征性的宣布免除来年的赋税。

    多余的兵力都被就近收缩到,以益都为中心四面辐射开的,位于交通干道节要几个较大城邑中去,即是作为就近的机动应对力量,也可以减少日常消耗和对地方摊派的压力,

    目前阶段,我们的主要威胁和对手,还只是那些流散与游荡在中原大地上的各部胡马儿,以及背后的塞外诸侯们。

    只是,反复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延伸dian线,我总觉得似乎还有那里差了dian,这时候军中赞画朱武求见的通传声,让我回过神来。

第四百七十五章 渐变5() 
朱武走进来的时候;肉眼可见他明显瘦了一圈;眼睛也满是血丝的;只是精神势头还好。

    “辅、散各团的操行;可还满意否……”

    我开口询问道;

    既然见识了他在冷兵器为主的传统战阵、战术上;很有些手段和心得;那我于脆就让他参与编列;重新补充后散兵和辅军的冷兵操行;以充分发挥他的用处和价值。

    对于这些次要部队;并不特别要求他们能够像主战营那般的令行禁止;但至少能熟悉相互保存和掩护的阵列;有足够战地应敌的基本条件反射。然后在必要的时候补入主战部队;也能比别人更容易的上手和熟练;火器相关的配合战法。

    因此;这段日子倒也于得不亦乐乎;就连劳役队和武装输送队的日常列操;以及遇敌后结守待援的步骤和阵势;也是开始由他一手重新编做的。

    “大体构架已经编列齐全了;”

    朱武如是回答道。

    “只是细小处;还有不少有待商榷和改进之余……”

    “那就先按照既成的东西;操行下去把……”

    我点点头。

    “那些部队不能轻易让他们闲着……”

    “无论是越野拉链;还是营中竞技……”

    自从有了长期安定下来的常驻地之后;虽然总体上的编制并没有因此扩大;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行军跋涉;接踵而至的高强度战斗后;已经变得残缺不全的各只主战营、辅军大队;散兵各团;乃至是劳役队和输送队;都被各种来源充足的人手;给补得满满的。

    而除了我嫡系的御营左军(游击军)外;在我麾下接受整编和补备的;尚有王贵的前军;崔邦弼的行营右护军;踏白军为首的六个营头等几个尚存建制的军号;通过这个编练的机会;交叉置换人员和更进一步统一步调号令。

    主要是因为有相对充裕的补给做底气;又收拢了大量东线的散兵游勇;还从地方上获得新血来源;可以将那些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兵员;从日常繁琐的劳役中解放出来的缘故。因此轮驻后方的部队日常项目上;已经被新一轮的各种编练项目给排满了。

    其中除了崔邦弼手下的个别老营成员之外;几乎都是传统的冷兵器部队;因此;林林总总的分摊下来来;直接和间接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委实不轻

    “完全可以从底下;推荐几个得力的人手来帮衬……”

    我如是宽慰道。如今随着我收下地盘和人口的铺开;帐下幕僚;参军、虞侯各团组严重不敷所用;可是恨不得一个人当好几个人来拼命使用的。

    “不用这么辛苦才是……”

    “其实……某家终究还是才学有限的”

    他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

    “某倒知道山上还有好几位;却是更胜于我的人物……”

    “都是近些年走投无路;才逃奔到山上的……”

    来自朱武隐晦的提醒;让我这才忽然记起来;在河南河北两道交界处的梁山上;似乎还有一班故人;等着我去接收呢。更何况还有一只自带在野属性的鹏举兄;在等人去登用呢;就部知道这个时空;他的背后还有没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典故。

    不过;朱武能够隐忍到现在才开口;也算是不错了。这也让我多少又高看他一眼;就算有了新身份和更好的前程;没忘记自己当初的职责和任务。

    “理应如此……”

    我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道;

    “诸事依然安排的差不多……”

    “我亦打算亲上梁山一趟……”

    于是;这成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我已经厌倦了这段时间堆积如山的公文版牍;借机偷闲一下也好啊。

    毕竟;在我的名下;除了御营右军和北面讨击的军事本职外;还兼有了镇守、观察、经略三个使职和差遣。先前在行军打战中;这些只是兼领暂代的一种身份。但是有了初步的地盘和基本的人口之后;就自然变成了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运作和实行的实际职权。

    而我也需要这些职衔;所代表的权利和职责;来间接维持和供养我的麾下军队。

    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草创初期;由我领头一点点的构建和营造出来的;理由无他;我需要的不是抱残守缺式的沿袭和照搬;北地或是国朝旧有的制度和体系;而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在表面上徒具其名的一切照旧;私下却带有我向明个人色彩和新式构架的;相应政权体系来。

    因为体系和配套的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并因循而例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容易朝令夕改了;只能针对性的有限调整和优化。因此;我宁愿花更多的功夫和时间;一步步的在实践中琢磨和摸索着;一点点的积累和细微调节后;一步到位最终塑造成型。

    这样虽然事先麻烦和繁琐了一些;但是后续运用起来的行政班底和体系;无疑可以更加得心应手而事半功倍;执行和效率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我离开后;军队日常方面主要交给副统制辛稼轩;政务方面由参议陆务观看着;备敌应变方面就交给都虞侯赵隆;而韩良臣以马步军都监的身份;坐镇的益都大本营;掌握我直属的教导队、猎骑营、捉生游弋团、车团、炮团等数只机动力量。

    剩下的前军统制王贵;一路过来都是以我马首是瞻;表现的极为配合;而右护军统领崔邦弼在回归我麾下之后;也是相当的低调服从。剩下的其他六营正将;则连跳出来别苗头的资格都没有。

    这六人构成的练习会议;已经足以商量和决定大多数事务和细节了。因此;只要不是北朝全力来攻;至少在短时间内;这个架构和布局不至于出什么问题的。

    而亲直团和标兵团、猎兵队;连同第一营;第一、三辅军大队;外带几个炮组;满员齐装的随我去梁山武装游行一番;

    虽然有拥埠阿骨打和已经投效的朱武;这些熟悉梁山的带路党;但还是需要足够的武装随行;既是以防万一的临机应变;也是某种名面上的武力宣示。

    毕竟;我离开那里已经好些年了;足够发生许多事情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所谓大炮射程之内的发言权;显然更有说服力。

    这个时空的梁山;乃是位于河南、河北与淮北三道之间;黄河出海口附近的交界处。

    因此从地图上看;益都前往梁山在直线距离;其实并不算太远;只是这段路线经过淄州和滨州间的大部分地域;都被鲁西绵延起伏的小段山地和丘陵;分割成支离破碎小平原和谷地。连带着行经的道路;也变得曲折蜿蜒起来;而需要多绕上好些地方。

    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妨碍;大队人马行过冬日雪野中死寂;除了沙沙作响的行走声外;连鸟兽都没有丝毫惊起。

    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行经过博兴、昌博、淳化、新广等大小城邑;又度过了淄河和济水支流后;就进入梁山所在的滨州地界了。

    滨州者;取义黄河之畔;大海之滨的意会;虽然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却是一个只有三个县的下州;更兼境内梁山群盗活跃;并且饱受海路洗掠的缘故;北朝设立在这里的官府;几乎是形同虚设而长期驰骋如入无人境

    从地理上看;

    淄水在这里与小清河交汇;然后又流往梁山的八百里水泊;又散做十数条水网支系;顺着梁山折转向南环绕了大半圈之后;才径直流入大海之中。由此也构成梁山附近的天然险胜。

    只是按照朱武的说法;这种层叠连环的险胜之要;已经远不如往昔了。北朝官军的数度围剿;虽然始终没能打破梁山的核心地区;却成功的将梁山的防守范围;给步步为营压缩到到山脚下。

    那些曾经作为外围屏障和秘密通道的河网芦荡;也被费了相当的气力给烧成白地;或是一一填平为坦途。如今;无法可想的梁山军民;也就剩下山后靠海一点缓冲纵横之地了。

    突然有前方探马来报;说是前路有两只人马正在交锋;激战正酣连外围的戒哨;都没有留手。

    “前方正在打战?……”

    我惊讶了一下。这都大冬天的;拼死拼活的打个毛啊。

    江宁的蔡侯别府;作为这座大宅的主人;也在私下小圈子聚会中;庆幸着某种集成的事实。

    虽然当初因为一时私心意气下的小动作;触怒了一贯宠信的监国;丢掉了军前帅臣的次席位置;又被免除参知政事的职衔;至今犹未能够复位;而只能以参咨的身份;相伴左右。

    但也由此躲过了这场天大的罪责;看着那些正在牢狱之中各谋出路的使君们;却是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复杂心情。

    当然了;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