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田信方脸色一紧,他知道现在不是倔强的时候,他失去了军队,还失去了新保山城,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唯有听命从事还有重新再起的机会,如若不然寄人篱下有无数种办法让他消失。他思考了一阵,方才回道:“数目极多,约在三四万之众,头领自称本多弥八郎。”

    武田义统一惊,眼中露出了一丝恐惧之色,颤声道:“没有想到竟是他,这下坏了,单凭后濑山城千余守军,守备还能够坚守一段时日,可要是出击的话恐不是对手?”

    武田信方一直都在忙着内斗不知道本多正信何许人也,看到武田义统吓成这样,眼中不由露出一丝鄙夷。武田义统瞥了一眼武田信方,缓缓将他所知道关于本多正信的事情一一道出,虽然不详,可是听得在场之人统统变了脸色。

    武田信方哪里想到他会冲出城去和这样一个猛人作战,脸色顿时僵滞,眼中更是掠过一丝惊骇之色。他心惊胆颤,要是早知道敌军领军人物是如此厉害的人物,说什么也不会出城野战了。

    武田义统看了一眼武田信方,然后环顾众人,显然都被他的话语给惊骇到了。再联想到小小的若狭国涌入了如此多的敌人,倒是让他一下子团结了后濑山城的绝大多数。

    武田义统开口说话了,沉声说道:“诸位,若狭国土地狭小,人口不多,就算是团结起来也无法单独驱逐本愿寺残党,唯有请求外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诸位意下如何?”

    武田信方回过神来,他挑了挑眉头,道:“兄长是想要向越前国求援?”以往他正是借口武田义统依赖越前国朝仓氏才渐行渐远,现在说这话倒是诚恳了一些,没有讥诮语气。

    武田义统摇了摇头,道:“彦五郎,若狭国小,养不起三四万大军,况且若狭国乃是四战之地,本多正信乃是智将,他只是过境,目的地必然会是越前国,那里才养得起他这条过江龙。向越前国求援是一定,不过不是主要的,越前朝仓必然会与我等联系,共抗大敌,我等现在要做的就是上洛。”

    众人听的骇然,武田信方同样没有好脸色,都打到家里了,门都被砸烂了,还想着上洛,这不是找抽嘛?倒是坐在右边第一位的武田信景眼前一亮,他和武田义统、信方长得颇像,不过就是矮胖了一些,他躬身拜道:“主公所谋甚大,臣弟赞同,臣弟愿为主公上洛一趟!”

    武田信方一愣,他不曾想到一向跟在武田义统身后的跟屁虫竟然也猜出了意图,他竟然一无所知,实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不过他没有问出来当真正的傻瓜。他瞥了一眼其他人,自然会有人跳出来询问武田义统的真正意图。

    武田义统没有看见武田信方的示意一般,道:“伊达政衡乃是当今天下第一的霸主,这是无容置疑的事情。现在他驱逐本愿寺入主京都,四周豪杰多在观望。若狭国小民弱,可是我乃是清和源氏新罗三郎义光的后裔,受第六代幕府将军之命担当若狭国守护之职,如果在这个时候率先向伊达氏表示恭顺,只要我等坚守住一城一地,这若狭国还是属于我们武田氏的。”

    武田信方不曾想到武田义统所谓的上洛竟然会这等机缘,他暗自懊悔刚刚没有想到,平白让武田信景夺去了机缘,现在再提出请求,怕是会让武田义统更加警觉起来。他看向武田信景的目光同样不善起来,好似被夺去了属于他的机缘。谁都看得清楚,前去京都乃是一个机缘,武田义统不可能擅离后濑山城,唯有派遣亲信前去,这亲信哪里有家人来的可靠和诚意。

    武田义统交代道:“右卫门佐,你还记得送往安艺国的叔父吗?当年安艺武田氏绝嗣,迎立叔父武田信实,祖父不允,认为前去安艺国就是生死两茫茫,可是叔父执意要去,最终还是首肯。果然被祖父说中了,亡命安艺国。祖父病故之后,叔父派遣了他的义弟武田信重前来奔丧。武田信重早已经跟随叔父一同赴死,不过武田信重倒是留下了一子,这位遗子如今求学快川绍喜,名唤惠琼,你入京都之后可以寻他作为中介人。”

    武田信景问道:“是,主公,不知这位从兄弟在伊达家中是何地位?”安国寺惠琼是武田信重的遗孤,武田信重是他们的叔父武田信实过继给安艺武田氏之后的义弟,故而才有从兄弟一说。

    武田义统微微摇头道:“如今情况莫名,我也不是很清楚他的近况,不过听闻他拜师伊达家的外交僧竺云惠心,现在又是重修比叡山的高僧快川绍喜的徒弟,想来地位应该不低。你先坐船前往丹后,然后请求当地驻军护送你前往京都就是。”

    武田信景应了一声,前去准备,如今若狭国、近江国之间尽是一向一揆,从这儿走就是送死,他唯有转道丹后国,现在丹后国已落入伊达家之手,只要登岸之后定然会有人护送前去。虽然路途绕远了数倍,可是胜在安全。况且,只要不出城野战的话,武田家依靠后濑山城还是能够坚守住三四个月时间的,不过按照武田义统猜测,一向一揆乃是过客,不会久留若狭国。

    武田义统说若狭国乃是四战之地,其实他没有说的是乃是一块死地,以前丹后国还在一色氏手中的时候武田家还能够从丹后国突破,现在丹后国落入了伊达家之手,不是死地是什么。

    武田义统一面亲自送武田信景上船,一面急书越前守护朝仓义景,将畿内发生的剧变,本愿寺残部的涌入,以及由此引发的北陆地区局势之变化详细告之,并请求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救援若狭国。

    越前国内短时间内不可能给予武田义统任何答复,刚刚平静下来的九龙川再次爆发一向一揆,引动一乘谷城的大部分精力。朝仓家原本与一心拓展佛国领土的一向宗不和,但到了朝仓义景当上家督之后开始和谈,关系走向缓和。

    不过本愿寺显如和幕府开战一事,显然让北陆的一向宗蠢蠢欲动,到了本愿寺显如击败幕府攻入京都的时候,引发了连锁反应,加贺国撕毁了刚刚签订的和睦协议。

    只是事情总是那么凑巧,加贺国教团刚刚号召信徒齐聚九龙川,那儿就传来了本愿寺显如败亡的噩耗。这让加贺国内一时间吵成一团,协议单方面撕毁了,难道还能够拼上。

    加贺国教团之内吵成一团,求战声不断响起,口口声声如果不打一仗就散了,会让人瞧不起,更何况在本愿寺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加贺国教团也要站起来竖起大旗。

    最终,主战的声音占了上风,特别是本多正信派遣了使者抵达加贺国,在教团内发出了声音之后,让教团的大部分高层知道了在越前国的另外一侧还有一支三四万的信徒大军的消息。

    一时间平静下来的九龙川再次狂怒起来,源源不断的信徒从各地涌来,短短十天时间内就达到了十万之数,距离远的还在赶来,一时间越前国和加贺国之间风起云涌。

    加贺国再度爆发一向一揆,可以说告诉了所有人朝仓义景一直主张的策略是错误的,结果朝仓义景的声望带来了重大的打击,暗流涌动,不过他还是能够把持住了局势。

    顺带一提,为了突出织田信长的英明果断,在朝仓义景的身上泼了无数的粪,要知道朝仓义景的行为才是正常的。这位家督可以说是同一代相当杰出的一位战国大名,和加贺国艰难达成和睦,可以让疲惫的军旅休憩,使越前国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分兵攻打若狭国。若狭国都没有夺取,谈何上洛,谁知道上洛之后会遇到什么情况?六角义贤、松永久秀看起来也不好对付不是。

    就算是织田信长,上洛之后,还不是屡次危机,最终凭借着机运和果敢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坎,只要没有越过一个就会永不超生,身死族灭。更何况,朝仓义景不像织田信长那般,家中的反对者不是被杀就是屈服,织田信长可以说独断专行,他行吗?朝仓孝景留下的家训明确指出家督不能够独断专行。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是一休的安国寺() 
伊达家的外交僧安国寺惠琼出现在北生驹山地的饭盛山城外,于饭盛山城辕门外求见明智光秀。≯   外交僧,顾名思义,就是派往其他势力办理外交事务的僧人,在倭国古代有许多僧人活跃在外交事务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安国寺惠琼出身于安艺国武田氏遗孤,得授业恩师竺云惠心推荐成为伊达政衡的外交僧,三年前出奔,投名师快川绍喜大师学习,在京都之乱中跟随快川绍喜藏于山中,伊达政衡上洛之后返回。

    伊达家上洛成功,安国寺惠琼错过了许多成为伊达家外交核心的机会,现在唯有抓住任何一次机会,同时,他的授业恩师竺云惠心年纪大了,没有跟来京都,这也是他的一次历练。

    安国寺惠琼想要再兴家业,是的,他想要再兴安艺武田家,他已经失去了无数的机会,现在要紧紧抓住这一次机会,只要能够出色的完成政衡交给他的任务,他就能够一步步爬上去,成为政衡身边的出色的外交僧。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国一城之主,到时候分成两份基业,长子继承武田家的基业,次子来继承安国寺的禄高。

    出使明智光秀的任务,其实并非只有安国寺惠琼一人争夺,还有许多人为了各自的野心争抢,连最大的圣山比叡山都烧毁了,同时有许多寺院毁于一旦。没有了寺院的庇护,有许多僧人流落在外。这些僧人为了能够各自的梦想,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包括性命。为了佛陀,为了重建寺院,他们可以不惜牺牲生命,依附于伊达家的僧人很多。

    最终获得任务的是安国寺惠琼,因为他曾经是伊达家的家臣,同时也得到了快川绍喜的推荐,其实当时快川绍喜推荐的是他的师兄,不过他的师兄病了,这才临时加上了他。

    政衡听到安国寺惠琼,当即表态,同意了快川绍喜的推荐。

    同时,政衡还请求快川绍喜联系各地的高僧为重修比叡山做好前期准备,重修比叡山对于僧人的修业非常重要,能够在佛教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快川绍喜欣然同意。

    安国寺惠琼认为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他知道只有出色的完成了政衡的任务,他才能够重新在人才济济的伊达家中站稳脚跟,当年出奔求学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想在授业恩师竺云惠心的阴影下。

    饭盛山城,明智光秀见到了年轻的外交僧安国寺惠琼,他的心情一下子不好起来,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则是伊达政衡对于他的轻视,还有源自对未来局势的悲观预测。

    此刻距离明智光秀杀出摄津国尚不足两个月时间,却已物是人非。他的恩主足利义辉死于非命,他的好友细川藤孝下落不明,他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早是泡影。伊达政衡今日杀进畿内,挡着披靡,名震天下。今日的他深陷于众多利益的冲突之中,让他殚精竭虑、心力交瘁,为眼前的困局深深的忧虑,却无能为力,只能够哀叹时也,命也。

    原本,明智光秀期待的使者竟然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僧人,这让他原本火热的心思冷淡了许多,他知道伊达政衡没有将他看在眼中,只是例行公事的派遣了一个无名小卒前来下达最后通牒。

    在明智光秀的眼中,安国寺惠琼就是一个下达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