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杂家吕不韦-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赵军士兵们疑惑之时,耳边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这一曲由吕不韦在惠文王寿宴所作之曲,最得赵国高层人士喜爱。更是在短短数月间,流传于赵军之中,隐隐已成为赵国的军歌。无论是李牧这种军官,还是普通的赵军士兵,对此歌曲,都能朗朗上口。现在听闻此曲,众人纷纷和之。

    李牧好奇的向歌声来处望去,却见吕不韦衣衫褴褛,混身血污地持刀,从西侧城墙方向而来,他那秦军衣甲内的铠甲,却散发着明亮耀眼的光芒

    韩人显然是头一次听到这么好听,而且又与自己的心境,如此搭调之曲,听了两遍,都能跟着歌之。

    片刻儿,先前还死气沉沉的阏于城上,数万之人,一起唱起了这精忠报国。越唱,众人心中的意念也越是坚决,意念越是坚决,身体的疲劳就越少,人的精神和体力纷纷亢奋起来。

    秦军统帅,中更胡阳听着阏于城上,那荡气回肠的战歌,摇头苦笑道:完了,今夜就算把全部精锐派上去,除非杀光阏于城所有之人,不然别想拿下此城!

    身边的几名军官,都相互望来望去,最后不得不点头,同意了胡阳之言。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

    在这首战歌唱起的时候,就已是把阏于城中,所有之人团结到一起,再也不分彼此,共御外敌!

    收兵回营!胡阳很不甘心的下令道。他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武安君白起。当年伊阙之战时,年不足二十的白起,只是一个左庶长而已,比起现在的胡阳,还要低了三级的爵位。但伊阙之战,却使白起迅速的从左庶长,被提升为左更,而且在战后被封为国尉。九年前攻楚,更是所向披靡,如今已是大秦威风无二的武安君。

    为什么武安君的运气就如此之好,而我却怎么倒霉,一个阏于,竟然屡攻不下,还招来了赵军,当先锋的还是这声名动诸国的吕不韦!

    看来,人的运气比能力还要重要,可能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有武安君那样好的运气吧!

    二个月的鏖战,让韩国总共付出了二万多条人命,但秦国却也不太好受,也死伤了近万人,虽然多是辅兵,但损失也已很是巨大。

    秦军士兵死后,还可以就地掩埋,但阏于城里却为了死去之人,烦恼得不行。

    死了这么多人,总得要掩埋。可整个阏于城,已经被秦军围得水泄不通,根本就出不去。于是,城中的百姓就到处挖坑,屋子里,花园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见缝隙插针地往下埋。

    刚开始时,入葬仪式还挺正规,严格按照葬礼来进行,但到得后来,死得人实在太多,多得让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大家就心照不宣地开始马虎起来。

    大量的尸体往墙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层土就算了事,一场大雨过后,腐烂的人体就被冲了出来。

    虽然已是深秋,但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却还是散发出了恶臭之气,这恶心的气味弥漫在整个阏于城中。

    打退完当晚的进攻,所有的士兵,无论是赵军还是韩军,都实在太过疲惫,当秦军一撤退,所有的人就都倒在城墙的战场上,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天一亮,正在打坐恢复元气的吕不韦,就被满城的尸臭,熏得眼泪直流。忙向阏于君的府邸赶去,昨夜可以守下阏于城,吕不韦和他的赵军功不可末,阏于君对吕不韦的态度分外的亲热和睦。但当吕不韦提到街上臭得厉害时,阏于君只能无奈的苦笑。

    最后,还是公孙路说出了阏于君的难处,吕都尉不知道,我阏于城在两月之中,死去了多少人!两万四千人,这还不算昨夜死去的士兵人数。我们也不想让这些韩国的勇士和百姓,暴尸荒野,但我们实在没有可以抽调的人手啊!所有能作战的都被调上了城头,城内剩下的只是儿童和花甲老人,就连妇女都被调配起来,负责救护和辅助之事!

    听到这里,吕不韦无奈的一笑,想了半天,才道:这样下去很容易发生瘟疫,我建议把所有尸首都烧掉,然后归拢起来,建立一个忠烈祀进行供奉!

    其实吕不韦也是无奈之举,他本是打算直接焚烧尸体,然后丢弃了事。但却怕被城中之人责备自己不尊重死者,所以才想了这建祀祭奠的法子。

    听了吕不韦的建议,阏于君和公孙路都眼睛一亮,这实在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主意了。阏于君笑了笑,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吕先生大才,实在让人敬佩,可惜为何你去了赵国,而没有来我大韩。你要是肯来我大韩,本君之位,甘愿让给吕先生来坐!

    吕不韦无语一笑,继续说道:阏于还要坚守二十余日,当然我们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死守。我的意见是把全城之人都组织起来,无分老幼男女,轮流上城作战。留下生力之军,成为机动部队,一旦城危,马上上城救助。

    我同意!就以赵军为机动部队的核心,我再挑选些人手补充,凑够两千之数!公孙路马上接口说道。

    吕不韦很明白公孙路的意思,自己的赵军,只是来援的友军部队,要是把这些人都拼死,那是对韩军和阏于人的侮辱。所以吕不韦并没有反对公孙路的建议,只是半建议半命令的道:四面城墙,南面是秦军主攻之地,就由我负责了!西面让李牧去守,北、东两面,就要劳烦君侯和二位公孙兄了!

    听了吕不韦的话,公孙路竟凝起了目光,眼睛通红的道:吕先生可是看不起我韩人,瞧不上我公孙家的子孙!

    ————————————————————————————————————————

    推荐我们的中华,一本不错的二战!

第93章 白起() 
吕不韦等赵军,入阏于城第二十四日——

    轰——巨大的撞击声不断地传来,震得人耳膜隐隐发痛。

    这帮该死的西秦蛮子又开始攻城了,他们难道就不需要休息么?李牧狠狠地诅咒着这群西秦的疯子。

    李大人,我们的弩箭和石块都用光了,秦军又上来了!粗豪的大嗓门在李牧的耳边响起。

    转头看向自己的副手林屈,李牧有气无力地道:告诉兄弟们都上来吧,把他们给打下去!

    是!林屈雷霆般的吼叫了一声,兴奋地舔了舔厚实的嘴唇,转身向城墙下跑去,看他的神情,不似现在是在进行生死之战,而更想是幽会自己阔别以久的初恋情人。

    二十四天了,不知道大将军什么时候才能率军而至,今天攻城结束之后,不知我们还能剩多少兄弟啊!李牧倚靠着墙角,喃喃地道:一千赵军精锐,现在只剩下两百多人了,能活着离开的会有多少呢?

    这一天,秦军开始大规模的进攻,结果他们意外地发现,他们所主攻的方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在城墙之上,有着二百多条身着赵军铠甲,手持泣血长戈的汉子,带领着数百的韩军,挺胸而立,引咎高歌。

    一样是残破的城墙,一样是破损的武器,不一样的是守城的士兵。

    这二百多人瞪着血红的双眼,杀气腾腾,毫无畏惧的迎上了秦国的精兵。这一次攻城的士兵,遭遇到了他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噩梦。

    这些赵军士兵如同附身了战魔,一个个力大无穷,身手矫健,悍不畏死。更重要的是,他们仿佛不知疼痛,不知疲倦,就连矛刃加身,也毫不皱眉头。

    在这二百多赵军士兵的带领下,其余韩人军士也被激发了体内的血性,勇敢的迎击上去,没有丝毫的怯懦之色。经过三个来月战火洗礼的阏于,城墙低矮了三分,阏于已是变成了一个凶狠的绞肉机,将源源不断冲上来的秦军士兵送入地狱。这一天,沉默数天的秦军,再次终于认真起来,他们派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整编师。

    等到秦军士兵停止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十六日的凌晨,秦军不眠不休的两昼夜猛攻之下,阏于一方城头之上,几乎人人带伤,机动大队也只剩下了五百之数。

    但在这一昼夜中,秦军的四个师一万多士兵,也被彻底打残,其伤亡率高达七成以上。

    在周围还活着的人眼中,吕不韦发现了一丝狂颠了的暗红,一丝诡异而神秘的暗红色,他们似乎成了一群只知道战斗的嗜血恶狼,战斗已成为了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这种信念指引着他们,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实力!

    阏于城中,所有还暂时幸存着的人,对于吕不韦任何的命令,执行得都非常彻底。现在所有的攻防战,都是在城头进行,秦军得以在城外从容不迫的布置,但自始至终,他们也没有能取得过,哪怕是一分钟的城头控制权。

    开始几天,阏于君还抱了固守待援的希望,但从吕不韦到来后,一连二十多天过去了,却连半个救兵的影子也没有出现。时至今日,绝望的阴影在他心中不断扩大。

    但现在就算他还打算投降,恐怕也早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要说已经变成吕不韦的一言堂的阏于军民不会答应,而且阏于君更是深知,经过了这段时间与秦军顽强的对抗,双方已经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如果自己放弃抵抗,那么等待自己唯一的下场就是死亡!所以他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陪着吕不韦等人死撑下去。

    昨天,所有的粮食,终于全部消耗殆尽,这对于阏于城中尚存的三万人来说,无疑是个惊天的噩耗。没有了粮食,也就等于没有了体力,这仗可要如何打下去啊!而且经过这段长时间的消耗,四面城墙上的守军总人数,一共也不足万人,其中更有着近两千人的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妇女。这也是无奈之举,这几日的情况实在太恶劣了,仅仅凭借现在手上的人手和实力,阏于君清楚的知道,吕不韦就算是勇武天下第一,也不可能再带着众人守上三日,能坚持到如今的地步,吕不韦实在已是创造了堪称奇迹的守城之战。

    想到这些,阏于君不由又想起吕不韦所说,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他终于恨下心来,亲自带着五个年幼的儿子和家中年轻的妻妾,登上了阏于城墙。

    赵括骑着吕不韦当日赠送的匈奴马,一路急弛,向着父亲赵奢在邯郸之西北三十里处的兵营赶去。

    虽然他对吕不韦的想法,已是洞察出来一些端相,但他还是不能也不忍心看着这位良师益友,苦守阏于城中而死。

    就算吕不韦有着一日会背叛大赵,拥兵自重,另成王侯,但那都是遥远的将来之事。现在的吕不韦,依然是他赵括的吕师,是他的至交好友!

    令赵括想象不到的是,在他到了大营门前,却被士兵拦截了下来,而且士兵明确的告诉他,大将军有令,就算是大王亲来,也不容许入营半步。

    负责守卫营门的两司马,见到赵括面上的沉痛之色,终于心下不忍的对他说道:括少爷,其实这也怪不得大将军,这几日乐毅后将军、平阳君、平原君、还有韩国的吉安君和韩妃派来的舍人,先后都来催促大将军,让他马上发兵去救吕都尉。而且大王派了陶舍人来,只说了一句‘吕不韦不能死‘!大将军也是为难的很啊!

    赵括摇头叹息不已,苦声自语道:当日我与吕师同来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