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枢密使请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
岳飞;韩世忠;牛皋三人齐齐抱拳道。
李奇嗯了一声。道:〃这事先就说到这里;战事进行的怎么样?〃
岳飞道:〃不出枢密使所料;交趾已经出兵了。〃
〃多少?〃
〃约莫两万左右。〃岳飞说着眉头一皱;道:〃但是交趾此番出兵;好像不是那么的简单。〃
赵菁燕突然笑道:〃岳将军是否想说;交趾也想从中浑水摸鱼?〃
岳飞惊讶道:〃军师已经知道呢?〃
赵菁燕摇摇头;突然看向李奇。
李奇笑道:〃其实这并不难猜;你们要明白我们相助段氏可也不是助人为乐;将心比心。交趾肯定也没有助人为乐的习惯;他们的出兵的理由与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也想从大理分一杯羹去;交趾这个国家很小很穷。但是他们的君主野心很大;曾多次想将我们的邑州夺去;但是基于上次的教训;相信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既然这东边不亮;那么他们只能寻求西边亮了;大理此番动乱就给了他们一个天赐良机。这也是为什么我敢赌交趾会出兵大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菁燕接着道:〃其实交趾不止一次使用这一招了;当初侬智高叛乱时;交趾就多番希望能够出兵帮助我大宋平叛;当时朝廷都已经答应了;就连他们的粮草都准备好了;幸得当时狄公发现了交趾的阴谋;其实交趾只是想借此为由控制广源州;邑州等地;而且粮食还不用他们出;并且还能得到一定的钱财;怎么算都是赚;随后狄公请求朝廷拒绝交趾的要求;并且消灭了侬智高;这才让交趾无功而返;如今他们只是故技重施罢了。〃
〃原来如此。〃
岳飞点点头;又道:〃启禀枢密使;吴玠前些日子给我送来一封密函;他觉得我们当初定下战略方针不再适用当下的战局;希望枢密使能够调整战略。〃
李奇哦了一声;道:〃吴玠是怎么说的?〃
岳飞道:〃当初我们是打算勾引交趾军队来大理;随后断交趾军的后路;集中兵力消灭大理的交趾军;同时再分兵两路进军交趾;让交趾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他从大理退兵;一旦高氏输了;那么段氏一定会顺势进军交趾;那么他们将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但是如果不从大理退兵;他们同样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
李奇点点头道:〃是啊;当初我们就是这样商定的;有什么不妥吗。〃
岳飞道:〃可是吴玠在大理获得消息;交趾此番出兵不仅仅是想要帮高氏打败段氏;而是想夺取大理东南面的地区;从而打通通往蒲甘国如今的缅甸的道路。〃
〃原来如此。〃
李奇稍稍皱了下眉头;心想;这交趾还真不是善茬。
岳飞继续道:〃吴玠以为交趾如果是报以此目的出兵的话;那么一定在西边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一定备有后援;因为仅凭这两万人马;是很难占领那么大一片地区的;如果我们从大理与交趾的边境出兵的话;很可能会遇到交趾的精锐;到时必定是一番苦战;很难达到围歼交趾军的战略目的。〃
赵菁燕沉吟道:〃如果交趾将精锐部署在西面;那么北面一定会空虚;如果我们此时集中所有兵力直接往北面进攻的话;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此人果真不简单啊!韩世忠不自觉的又瞧了眼赵菁燕。
岳飞点头道:〃军师说的不错;吴玠正是这般想的。〃
ps:;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已是囊中之物()
李奇听得却是沉眉不语,过了片刻,他才道:“也许吴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们不出兵大理的话,而高氏又得到了交趾军的相助,段氏能否支撑的住,这我们不得不去考虑”
岳飞解释道:“枢密使,其实吴玠的意思就是围魏救赵,如果我们这边进军顺利的话,对交趾造成了足够的威胁,那么交趾一定会选择弃车保帅,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来抵抗我们,一旦交趾从大理撤兵的话,那么高氏一定会士气低落,到时吴玠和段氏就可以大举反攻了。”
李奇眉头并未舒展,道:“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在我们进军期间遇到阻碍,而交趾又破釜沉舟与高氏夹击段氏,万一段氏被击溃,同样的,他们也可以乘势回来夹击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可能面临两线失守的境地,整个计划将会全面失败。”
他的顾虑绝非庸人自扰,如果按照当初的计划去执行的话,即便交趾将主力部署在了西边,他们同样可以将主力投入大理战场,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证在他们和段氏的合力下,先把高氏给灭了,大不了不搞什么两线作战,将大理变成主战场,先解决这里,然后再去打交趾。
这种方案比较稳,而且还具有非常多的空间,能够有缓和的余地。
而吴玠那套方案虽然有可能出奇制胜,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但是同样也是具有高风险的,谁也无法保证段氏能够打得赢交趾和高氏的联军,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全军覆没,而李奇又集结全部主力进攻交趾,想帮都鞭长莫及,一旦段氏溃败。那么高氏、交趾的联军就可以回来援救,就算李奇这支军队再强,也受不了两个国家的全国主力的夹击。
可是岳飞、韩世忠都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都比较偏向吴玠的计划,因为他们都觉得此时交趾内部较为空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如果将主力投往大理战场的话,那么就给了交趾足够多的准备时间,到时再去进攻。那可就难了。
岳飞道:“枢密使大可放心,在南方作战跟在北方是大不一样,北方到处都是广阔的平原,骑兵盛行,一旦失败就很可能被骑兵追击,从而导致全线溃败,在这山地间打不过还可以跑,反正那些城镇目前对于咱们而言不是那么的重要,只要保住建昌府就行了。吴玠还说他不敢保证一定能够击败高氏和交趾的联军,但是一定能够拖住他们,让交趾陷入两线作战,进退两难的境地。”
李奇还是摇摇头道:“站在你们的角度。我很能理解你们有这种想法,但是作为统帅的我,我要的只是最稳妥的胜利,弃大理于不顾。这样做实在是太冒险了,你们可不要忘记,吴玠手里的兵马全都是从吐蕃借来的。朝廷可是没有给他一兵一卒。”
“这………。”
岳飞、韩世忠见李奇语气坚决,面面相觑,不好多言,因为他们在李奇手下当了这么久的兵,明白什么叫做服从,虽然他们与李奇的意见不同,但是他们必须要服从李奇的命令。
二人正欲唱喏,赵菁燕突然道:“我倒是觉得吴玠此计才是最稳妥的。”
李奇好奇道:“此话怎讲?”
“天时地利。”
“天时地利?”
赵菁燕嗯了一声,道:“各位应该都知道这南方地区多瘴疟之地,这比交趾那坚固的城墙还要难以攻破,而瘴气最弱的时候就是秋末到春初这段日子,夏日最盛,所以选在秋末出兵最为合适,如今秋末马上就要到来了,此时出兵乃是最佳时机,如果我们先去大理的话,根据交趾的兵力部署,我们少量的兵过去,还真不一定打得赢,必须要派主力去,那么我们根本无法同时对交趾本土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此一来,我们将会错过出兵交趾的最好时机。
另外,一旦我们进军大理,那无疑给了交趾缓和的余地,他们可攻可守,可以不断派兵去大理,将战场放在大理,让自己国家不受战火的侵蚀,又可以撤兵死守,做足准备静待我们前去,要知道我们的此行的目的无他,就是交趾,如果没有打下交趾,那我们此番出兵就算是失败。”
李奇也不能否认,赵菁燕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他不同,他得给朝廷,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必须得弄点成绩出来,一个政治家和一个军事家考虑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兀自沉吟不语,眉宇间已经透着一丝挣扎。
赵菁燕也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知道李奇心中的顾虑,又道:“枢密使,其实咱们还有一支军队没有用了。”
李奇双眉一抬,道:“哪一只?”
赵菁燕道:“成都府的西军。”
李奇立刻摇头道:“不行,西军根本就不擅长在南边作战,过往的很多事例都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是贸然调西军来此,只会让咱们的损失更大。”
“你先听我说完。”赵菁燕耐心的解释道:“关于大理方面,段氏起兵至今,至少削弱了高氏一半的势力,高氏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变得更加强大,不论输赢,也只会越打越弱,所以地盘不是争抢的关键,随时都可以夺回来,目前而言,只要能够守住建昌府就行了,而建昌府离我们的成都府很近,而且那里又接近高原地带,瘴地少,成都府的西军能够很快的适应当地的气候。
我们只需要让西军在边界候命,如果段氏没有阻挡住敌人的反扑,可以直接退回建昌府死守,再让西军进入建昌府帮助段氏们防守,我相信有我大宋军队连绵不断的涌入建昌府,敌人是不可能得逞的,只要敌人这一时半会打不下建昌府,我们就能一鼓作气攻占交趾的城池,到时在大理的交趾军将会成为一支无家可归的孤军,这时候我们再从敌人的后方进攻一口气歼灭他们。”
李奇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又朝着岳飞他们道:“你们也是这般认为的?”
岳飞、韩世忠、牛皋同时点了下头。
虽然我是统帅,但是打仗方面,我是外行啊,既然他们都觉得这套方案可行,那就证明这套方案的确有他的实用价值,我若强行干预,搞不好还真会弄巧成拙,也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奇权衡许久。最终还是妥协了,道:“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去做,岳飞,你待会立刻密信给吴玠,让他自己审时度势,保存实力才是关键。还有,让大军立刻在邑州集结。”
岳飞大喜,抱拳道:“末将遵命。”
赵菁燕又道:“如果从邑州进军的话。那么这第一站就是广源州,这广源州处在咱们进军交趾的咽喉位,据我所知,交趾在广源州囤放不少精锐。我估计至少有一万人,若要攻取恐怕要费些周折,我们何不学习当初金人南下的策略,绕道而行。”
韩世忠忙道:“此举万万不可。这可不是平原,这里到处都是山地,而山里面又有瘴气。绕道非常困难,不能跟金国在黄河以北那样做到进退自如,而且,若是绕过广源州,我军必定会腹背受敌,无论如何,必须要先拿下广源州。”
赵菁燕觉得韩世忠说的极为有利,点头道:“韩将军说的是,这是我考虑不周,可如果必须要拿下广源州的话,恐怕我们一定得尽快出兵,因为如今咱们的计划很可能已经暴露了,说不定此时交趾已经收到了风声,他们一定会增兵广源州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赶在交趾援军到达钱,先拿下广源州。”
岳飞、韩世忠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牛皋突然道:“可是现在咱们还得收编那些部族,这一时半会怕是出不了兵。”
“不能等了。”
赵菁燕道:“必须得马上进军,我们可以先从禁军中抽调一部分人马,作为一只先锋军先去取广源州,等到收编完后,再让大军押送运送粮草前去,一切等拿下广源州再做定夺。”说着他又转头望向李奇道:“枢密使,你以为呢?”
“我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