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厨师-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几个周的百姓转移到北方去,于是就干脆让投降的辽兵押着这些百姓背上,等于就是俘虏押着俘虏。

    那些生活在燕云地区的百姓哪里愿意背井离乡,更加不愿生活在野蛮金人的统治之下,给他们当奴隶,于是他们在路过平州时,就找到了张觉,希望张觉能带领他们反金。

    这可是张觉日思夜想的,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哗变,转而投靠了宋朝,毕竟都是汉人吗,虽然他们已经将辽国视作祖国,但是祖国灭了,他们自然心向着宋朝。

    宋徽宗是个什么人,脑子从来就不想事的,整天寻思是去哪里泡妞炼丹了,还是去赏石头。要知道这营、平二州是宋朝梦寐以求的,为此还与金国争吵不休,如今见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得到,当时的他早已经忘了什么海上之盟,于是就密旨让那燕山府宣抚王安中收留张觉,还改平州为泰宁军。

    还不仅如此,当时在整个燕云地区的百姓,都不愿意成为金国的奴隶,于是,他们纷纷叛变,因为当时金国并没有派兵驻守燕云等地,所以,这些城镇都是由这些汉人百姓把守着,他们将金旗换上宋旗。这座城市就是我的了,属于宋朝了,可爱的他们还写奏章给宋徽宗。

    宋徽宗当时都高兴傻了,这左一块地,右一块地,来的还真是快呀,哎呦,我这大宋十万精锐,尚且不能夺得,你们这一回就帮我全给拿回来了。而且不费吹灰之力。你们这比大宋精锐还要强上许多呀。于是。宋徽宗就左一封委任状,右一封委任状,发给那些百姓,你做知府。你做大将,并且还封他们为义胜军,简直都是在把他们当正规军用了,你们好好给朕守着,朕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爽是很爽,但是他完全就没有考虑过任何后果。

    然而,那时候,金军正在到处与辽军作战,扩张领土。也没空去管这闲事,等到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这好好的平州咋就没有了,而且很多地方改姓宋了,神马情况呀。

    完颜宗望在得知这一切后。勃然大怒,赶紧领兵南下,将张觉的兵马打的溃不成军,没用几天就夺回了平州。那些百姓民兵,见金军恁地凶猛,这时候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打仗可是要死人的,他们赶紧求助宋朝廷。

    可是这时候,宋徽宗又做了一件更愚蠢的事,对于那些百姓的求助是置若罔闻,要兵,要武器,没有,要粮饷,更加没有了,他甚至害怕金兵找他麻烦,还赶紧与那些百姓撇清关系,这下可好了,那些百姓感觉自己被出卖了,恨大宋胜过大金,恨不得立刻攻宋。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完颜宗望的双眼,这可是他收复人心的大好机会呀,于是,他再度夺回这些土地后,立刻问燕山府知州王安中要张觉等一干带头的头领。

    软弱的宋朝见金兵来了,只想息事宁人,竟然将这些人等全部杀了,将人头给完颜宗望送去,其中也包括了张觉。

    如此一来,宋朝在燕云地区,是失尽人心,再也没有人想投靠宋朝,心全部靠向金国。完颜宗望开始趁机巩固云、平、营州等地,不但不治罪这些百姓,反而让他们留在自己的故乡,并且免除他们的税赋,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

    那些百姓见了,立刻觉得金国胜大宋百倍,甘心为他们卖命,可以想象的到,一旦金国攻宋,那么这些百姓定当身先士卒。

    不仅如此,要知道郭药师他们的怨军,也是辽国的降兵,他们见你大宋就这么把人给送了过去,并且还落井下石,充当了金人的侩子手,天知道哪天你会不会这么对我,所以,宋徽宗这一举动是伤尽燕云地区的民心。

    这事虽然在燕云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动静,但是在东京却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甚至可以说,多半人都不知晓,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王黼政权,不想这件事让臣民知晓,以免造成负面影响,故此,瞒的是死死的,而这一切都是宋徽宗与王黼等大臣商定的。

    另外,完颜宗望当时也没有怎么去闹,宋朝廷将人交出以后,他便就作罢了。

    由于那时候李奇还没有如今的地位,并未参与其中,故此,他对此事也不是很了解,虽然偶有听闻,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还能做什么。

    原本时过境迁,宋徽宗都已经把这事给忘了,没曾想到,这事情都过了一年多,对方竟然找上门来问罪。

    这可是有理有据呀,当初签订盟约时,说好了不准招降纳叛,你这么做无疑是背弃盟约。

    可是李纲这猛子却据理以争,说什么非我大宋招降纳叛,而是对方视明主而归,你们自己不得民心,怎能怪我了,我大宋还不应该将人还给你们,不但如此,李纲还是反守为攻,向对方索要云州等地。

    那金国使节都被李纲的正义凛然给气乐,我摆明是来找茬,你倒好,反而还来找我的茬,二人争论到后面,都破口大骂,险些动手,到后面,那金国使节懒得说了,咱们还是兵戎相见吧,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第一千零十四章 嚣张的金使() 
李奇听完这其中详情后,只想说两个字………操蛋!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宋朝当时的外交政策蠢到了极致,你要么就软到底,没有本事,就严格遵守盟约,坚决不招降纳叛。你既然想耍花招,那也行呀,那你就硬到底,不要屈服,那些汉人来投靠,你收留了人家,行,这没有问题,但是,没道理金国一跑来要人,你直接把人家给杀了,还将人头给金国送去。

    这得要多昏的昏君,才干的出这种事来呀!

    至于李纲,那也是太过生猛了,完全不懂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对方摆明就是来找茬的,你倒好,自己就往枪口上撞,摆明不给自己活路呀!

    是。李纲绝对是一个人才,这毋庸置疑,倘若两国势均力敌,由他去做外交,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寇准,但是,两**力相差这么多,你还傻乎乎跑去和对方刚正面,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李奇真是无言以对,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因为责任全部都在自己这一边。

    秦桧说完之后,偷偷瞄了眼李奇,见其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倒也不敢贸然再开口了。

    过了一会儿,李奇道:“皇上如今怎么样?”

    秦桧小心翼翼道:“由于对方来的太突然了,故此朝廷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皇上得知这一切后,是龙颜大怒,严厉的批评了太子一番,但事分缓急,皇上也没有急着追究责任,如今朝廷正加紧在商量对策了,相信皇上很快就会想起大人。”

    龙颜大怒?我呀!李奇笑道:“想起我?想起我有什么用,我又不是神,对方诚心来找麻烦的,我能有什么办法,这祸是他们闯下来的。凭什么要我去收这个烂摊子,真是可笑之极。”

    顿了顿,他忽然问道:“对了,李纲现在怎么样?”

    秦桧一愣,暗想,都这时候了,大人为何还惦记着李纲,这人究竟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大人。虽然心中有诸多疑问,但是他并不敢多问,只道:“朝中有不少人因为此事弹劾李纲。但是此时皇上正想办法如何安抚金国使节。暂时还未对他进行处理。不过,已经下命不准其入鸿胪寺了。”

    真是天助我也,完颜宗望你还是一位大善人呀,可算是帮了我大忙。李奇道:“秦桧。你素来足智多谋,此事你怎么看?”

    秦桧眼眸左右飘动了几下,欲言又止道:“下官………。”

    李奇手一抬,道:“你不用顾虑太多,事已至此,还有比现在更糟的情况吗,况且,我也只是听听而已,又不一定会采纳。”

    秦桧道:“那下官可就直说了。”

    “说吧。说吧。”

    秦桧正色道:“从种种迹象来看,金国旧事重提,极大可能是想对我大宋用武,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便我们此番能够度过难关,对方又会找其它的理由,既然如此,下官以为咱们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强硬到底,哪怕是撕破脸皮,也在所不惜。”

    也许在后世的认知,秦桧害死岳飞,大大的奸臣无疑,但是却很少人去关注他是如何变成奸臣,其实很靖康之变时,他还是一位很有主见的爱国人士,他曾力主不投降,与金国死拼到底,可惜由于在朝中没有什么地位,再加上李纲的下台,导致他也被金国俘虏,等到他再出现在大宋的时候,已经是另一个人了。

    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做奸臣,时势既然能够造英雄,那么,时势也能够造奸臣。

    不愧是秦桧,有勇有谋,的确是一个人才啊!李奇心中感慨一番,嘴上却心口不一的说道:“那我问你,咱们打的过金国吗?”

    秦桧稍稍一愣,没有答话。

    李奇继续说道:“就咱们大宋现在情况,是再也经不起任何战争的洗礼,你作为副经济使,应该更要懂得其中道理,这等话今后就莫要在说了。”

    秦桧点头道:“是。下官记住了。”

    “嗯………。”

    正当李奇还准备说些什么时,外面的走廊上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又听得“砰”得一声,门直接从外面推开来,只见赵桓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又不敲门?真把我这董事长办公室当茅房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真是岂有此理。虽然李奇心里满满的诅咒,但是脸上还是惊讶道:“太子殿下?”

    “下官秦桧,参见太子殿下。”

    赵桓此时似乎显得十分焦虑,朝着秦桧挥挥手道:“免礼,免礼。秦桧,你先出去一下。”

    秦桧知其缘由,颔首唱喏,又向李奇行了一礼,而后就出去了。

    这秦桧刚一将门关上,赵桓就差没有将李奇扑倒,急切道:“李奇, 此次你可一定得帮帮本王呀!”

    汗!用不着这么激动吧。李奇手一伸,尽量将自己的语气放得平缓一些,道:“殿下,咱们还是坐着说吧。”

    赵桓哪里有心思坐,但也点了下头,坐到了沙发上。

    李奇坐在他身边,替他倒了一杯茶,道:“殿下,先请喝茶。”

    赵桓含糊应了两声,但是他实在是没有心情去碰那个茶杯。

    作为一个王者,这点小事,就慌成这样,唉。李奇瞧了眼赵桓,暗叹一声,又道:“殿下来找我,可是因为金国使节的事。”

    赵桓忙道:“可不就是这事了。”

    李奇微微笑道:“关于这事,我方才已经听秦桧说了,殿下,我就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桓挥着手道:“说吧,说吧,再难听的话,我这两天也听了不少。”

    “我就不妨直言。”李奇眼眸一划,道:“其实这件事要真说起来,鸿胪寺的确有些欠妥当,要论财力,我大宋无人能及,但是要论兵力。那………女真蛮人,刚悍善战,天性嗜血,残暴不仁,殆非人类,就连契丹人都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我大宋就更加不是对手了。万一激怒他们,引起两国的战争,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赵桓听得浑身一抖,吓得脸都青了。急忙解释道:“这本王如何不知晓。本王也不想呀。可是………唉。总而言之,这一次本王被那李纲给害惨了,本王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对方竟是来问罪的,可以说是毫无准备。当时我还没有弄明白,李纲就与那使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