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皇帝-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砖一瓦的慢慢建设才是最美妙的啊!嘎嘎…。

    ————————————————————————

    咳咳,关于感情戏自然不会独树一帜,**戏也是要写一点点的,张嫣,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让她出场呢!嘿嘿。另外求推。

第五十七章 推销员周明与钢笔 上() 
泰昌元年,九月十五。早朝一结束关于朝政的报纸并已经印刷出来发卖天下。

    此次报纸有上一次的宣传这一次发卖得更多了,报纸的记载了‘天启二会’的全部,此次会议一次姓降职了四位朝堂要员震惊了天下。虽然实际上只革查了一个,其他三个都是留职查看。但是名义上他们的官职确实都降了,从一品变成了二品,老百姓懂不了太多,却是明白这个品数的问题。

    大明刊报,二刊中除了刊登天启二会的外,还刊登了天启皇帝要选皇后的事情,这件事情无疑让很多人都觉得很兴奋、有趣,人都是八卦的,一个个都在猜测皇帝会选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做老婆。特别是某些内部消息传出皇帝这次选秀只会选一个皇后,又掀起了一股明朝的八卦之火。各种猜测也随之而出,认为皇帝要走孝宗老路会成为一个明君的大有人在,特别是老百姓们这么认为的,事实证明李建城的一些行为确实得到不少老百姓的认可,李建城自己知道这点也会很欣慰。

    这次的新闻新事报道又是一件新鲜事,这也是一件关于皇帝的事,这事就是皇帝和工部上下齐心用新形材料盖房子的事。这次的报导比上次凌雪疑事件报导的还要详细,将皇帝、工部尚书等拿着工具铲沙敲丁写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还将李建城大骂工部尚书刻薄工人的场面做了更加深刻的陈述,简直写得是如临现场,这又让他李建城骗了天下大把工友们的眼泪!也让一些工人羡慕死了那些能给皇帝干活的人!

    当然有人叫好就有人骂,那些士林学子,儒生大学等都在骂皇帝不务正业,尽是做些丧文辱学之事他们骂起来连带着将整个工部的人也都给骂了,说他们带坏圣天子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人专门跑到工部去骂!因为李建城在报纸里面欢迎人去工部看那栋同心居,所以这些人骂了人还会顺便看看房子。这也是李建城做的宣传,只是可怜王佐这个苦逼的队友而已,此刻的他只能沉默的听训,心里都是心酸泪了!

    读书人们生完了气,报纸接着的一篇就安抚了他们的心灵,这里面写的并是上次李建城答应的《乐经》类容了,除了正版的《乐经》之外李建城还在下面以音乐发展史的名义述写了一些现代音乐的理论,主要提了七节音级的知识,还附送了一个现代儿童音乐启蒙笛的制作方法,以及吹出七大音级的指法。

    这一报导无疑激起了缺乏娱乐基础的明朝人的兴趣爱好,一股制笛的风立刻就给吹了起来。

    不说外面如火如荼,燕京城里的官员们也在忙碌着,李建成最后在会后指出要尽快落实一会项目的各项会议指标。没有办法,李建城真的派出锦衣卫来监督他们开会了,全部的在职人员都要开会,上上下下从县老爷到衙役们都坐在一起开会,全部都要发表一下意见,那些被派出来的锦衣卫会根据会议的质量做出评分,听说分数差了还要扣工资,甚至影响年底政绩的最终评语!除此之外皇帝甚至还拍了专门的会议记录员,听说这些是皇帝的报社出来的人。

    没办法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这些官员们就不得不展开会议流程,他们不但要和自己的手下开会,还要和自己的上级开会,大家都要用笔记,还得发言。这可苦了那些官员们,要知道大家都拿着毛笔,磨墨写字都很慢。直到有一个官员看见皇帝派来的一名记录员正在用一只竹筒似的东西和一个小本本的写字。这引起了不少官员的注意。

    一位坐在他旁边的人终于有人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这位同僚问你用的这是什么东西在写字?”

    那名记录员停下手中的活举起那字笔笑道:“先生贵姓啊!”

    那人听了一笑拱手道:“噢,某姓刘,叫刘世通!”

    这记录员也拱手道:“在下周明,先生可是说这个竹笔吗?你没见过这种竹笔吗?”

    刘世通忽然听对方这么说他下意识的就回想了一下,接着答道:“没有,没有,刘某活了这么多年绝对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笔!”

    周明一听并肯定道:“那先生一定没有去过报社是吧?”

    “呃…确实没有,哎,那种地方都是泥腿子,去那里岂不是有辱斯文?”他摆摆手回答道。

    刘世通这话听在周明耳里却是提起了他的精神,他飞速的偷偷记录下了这一条,收集有用的意见,这也是李建城交代给他们的工作之一。做完这些这周明又举起手中的笔对周世通笑道:“那我给您说说这支笔吧!”

    刘世通一听来了兴趣道:“好啊,好啊!我看你刚才写的飞快,这是一支什么样的笔啊?”

    周明听了他的话忽然看了看左右,又冲对方招了招手,他故作神秘的道:“我可告诉你,这笔听说是皇帝亲自发明的!是从大内传出来的!”

    “真的假的?”刘世通惊呼道!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做什么。听说这是陛下为提高写字的效率,特意去研究的,你看看我手上的这支笔。这只笔叫做竹筒笔,简称竹笔,它的前端是铜做的笔芯,后面的就是一只竹管,只要从背后灌入水墨,盖上盖子,墨水就会从前端的笔芯中溢出,可以持续不断的写字,直到墨水用光为止。对了这种墨水也和我们常用的墨不同,也是陛下弄出来的新墨!”那周明非常认真的跟他说道。

    “这,真的有这么神奇!”刘世通看着他手里头没有筷子长只比筷子粗一点点的竹筒说道!

    周明听他还不信,并有特无恐的将笔递给他道:“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刘世通接过笔,小心的写了两下,接着也的写了几个字,他惊奇的发现这真的写得很快,而且字迹整洁非常干净,这笔和毛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一个软,一个硬了,用惯了毛笔的软,用起这种笔来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尝到乐子的他说道:“确实不错啊!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周明听了笑眯眯的道:“是吧,不错吧!我告诉你,就这只竹筒笔,在报社里面只卖十五文一只!!”

    “十五文?这么便宜,就三张报纸钱啊!这可比一般的毛笔还便宜得多啊!”古代文房四宝好一点的都死贵死贵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书生十年寒窗会让一些家庭家穷四壁。

    “嗯,确实很便宜,其实这只笔贵的就是着笔芯儿了,竹筒基本不值钱!这也是陛下的一个仁政,有这种笔天下多少寒苦书生又可以写字了。这种竹筒的主要是卖个便宜,但是这竹筒容易坏,用时间长了会渗墨,所以报社那边还换竹筒的,换一个竹筒只要一文钱!”周通说道。

    “陛下此举,确实是一仁政啊!”刘世通这么说了一句,可接着却又说:“可惜又是些穷苦姓的东西,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回事,老是做这样的东西,这种笔在我等用来有**份啊!”

    周明听了他的话不但不恼,反而贼笑一下,他说道:“先生你这可误会了,这竹筒笔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陛下在报社卖的,除了这竹筒的,还有精装的铜管笔,以及一种钢制的钢管笔叫做钢笔,那才是高档大气上档次呢!”

    “噢,铜管笔?钢管笔?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铁做的东西也能做笔?”刘世通不明白了!

    “怎么不能,这只竹筒笔的,笔芯不就是铜制的吗?”周明反驳道。

    刘世通想想也是,他转而接着问道:“那周兄,那铜笔和钢笔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这铜笔自然就是用铜来,周身黄色大气,而且这铜管笔不会像竹管一样渗墨可以长久使用,笔身上还有雕刻花纹。那钢管笔就更好了,那都是用百练钢做出了的,不会生锈长久耐磨,对了忘了告诉你,这种铜芯的笔时间用长了,笔芯容易软掉。钢笔就没有这种问题了!”周明向他解释说道。

第五十八章 推销员周明与钢笔 下() 
刘世通听的惊奇道:“这确实不同啊,这些笔都在报馆中发卖吗?”

    “嗯,是的,不过却没有公开,我们只是放在那里有人买的话就卖,铜笔一支五两银子,钢笔一只就要十五两银子!”周明说道。

    “这价差也太大了吧!”刘世通惊呼道。从一只竹笔到一只钢笔,居然有一万倍!一百文等于一钱,一两十钱,十两,就是一万倍了。古代家里有十两银子的都相当于万元户。

    听到刘世通惊呼,他道:“这算什么,这世面上,好一点的毛笔和砚都是上百两的吧,二十多两的东西比比皆是。这实在不算贵的。”

    刘世通想想也是一支铜笔和钢笔就算卖道十两二十两也都没有关系。他刘世通自己在家用的那一套笔墨就不下于百两的,这种东西对于他来说还是有点低端了,周明似乎看穿了刘世通的想法,他偷偷从下方拿出了两只笔放在了刘世通的面前,他指着这两只笔道:“刘兄请看,左边的这支就是铜笔,这支笔卖三十两。又边的这支是钢笔,这支八十两!”

    刘世通听了眼睛一瞪道:“这,你刚刚不是说,铜的五两,钢的十五两的吗?怎么到了你这儿就又变了,变成三十两,八十两了!你这不是骗人的吗?”

    周明却是淡定的摇摇头道:“您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看看这只铜笔,它和报社卖得又不一样,在市面上是绝无仅有的!报社的基本一个款式,我这种配有特质的瓷套,它这上面的绘画雕刻更是宫廷画师专人制作,上面还有落款。笔身瓷套均都如此,这是一只独一无二的笔!在看这只钢笔,您看到这些金线没有,这绝对是真正的金丝缠绕,在看这玉套,这是可是上好的玉,你回家卖这么一块玉也得花不少钱,整支笔也是宫廷大师精雕细琢而成,这种笔您说值不值这个价。另外您在看看这个!”

    说着周明就把两支笔全拆成了零件,接着又把他们组装起来,他说道:“看到没有,这种金属笔的最美妙的乐趣就在这里。他的每一个部件都非常精致,刘兄你说收藏一支这样的笔它还是一个文具,与我文人来说是否也是一件乐事!”

    刘世通惊奇的望着周明的手,也不怪他不惊奇!这种精装笔却在李建城亲自设计监督下制作的,继承了他现代价值中的大气和上档次。笔的每一环李建城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报社的工厂最近基本都在忙这个,这个笔计划的发展最初是李建城为记者群体考虑的,后来就想把它做成生意了。只不过经过城墙事件的打击之后,李建城没有在报纸上打广告大力推广这些,但是这反而激发了李建成的一些其他想法,如是就有了周明这种‘推销员’的存在。

    李建城推广这种笔,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周明说的提高写字的效率。也就是推动简体字,白话文的进军主流,但是他还是怕反弹,动毛笔等于动了那些读书人的命,所以李建城在此决定采取潜默话的转移。他一再强调让这些人开会,还要做记录,在派出记录员用他的新笔,新写法就是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