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月8日记者接报赶赴河源。街上人很少,这个往日平静的小城显得有些萧条。河源市人民医院更是冷清,据说是因为市民害怕被那种可怕的病毒传染,不敢来看病。河源市卫生部门的领导见到记者,一提到“病毒”二字,就双手乱摆,脸上出现显而易见的紧张。一家药厂提出向河源市民赠送一批抗病毒口服液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都面有难色,担心公众会从“抗病毒”三字上联想到“不明病毒”。他们矢口否认了“不明病毒”之说,表示只是因为天气变化大,感冒患者有所增多。两天之后,《新快报》在它的要闻版开始关注“**”,题为《河源人赴广州抢购抗生素?》的文章认为,广州市民对“河源恐慌”浑然不觉。不过,这种浑然不觉似乎没有持续多久,对于这种未得到确认的奇怪传染病的恐慌开始在市民中积聚。2月8日中午时分,一条消息悄悄在人群中蔓延——广州发生致命流感。广东的媒体有些不知所措,记者和编辑们的手机短信里充满了关于它的各种各样奇怪的消息,职业本能已经明确告诉这些记者和编辑这个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
那时候,河源的恐慌并没有影响到辞旧迎新中的广州城。但仅仅只隔了两周,恐慌开始波及距广州只需不到两个小时路程的中山市。1月16日,“不明病毒”传言肆虐中山,“**型肺炎”的病例在中山出现了。患者的症状起初都是发烧,持续一周后就出现高热不退,但没有特效抗生素可以抑制,有的还出现肺功能严重受损等,需要呼吸机治疗。令人恐慌的是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据记者了解,中山市某医院的一些医生和实习医生,因为当时并不知道这种病具有传染性,没有及时防护而被感染。记者当时在中山采访,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讳莫如深,十分回避,拒绝透露任何消息。
据《信息时报》报道:对于记者的求证,中山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一负责人毫不犹豫地表示:“没有,中山市根本没有流行什么肺炎,这都是谣言,市民不必过度恐慌。”与此同时,广东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中山市肺炎流行的疫情报告。”他们同样表示,只是天气原因使感冒患者增多。但是河源狂抢药品的一幕又在中山重演。
1月底,疫情传到离广州更近的佛山市。1月25日左右,佛山市顺德区人民医院传染科、呼吸科**型肺炎病人骤增,需要到其他科室调用护士。这一消息经传播后,畸变为“医院已死了好几个护士,禽流感大流行”了。
1月31日,农历除夕,记者在顺德区街头采访,发现路人大谈罗红霉素防病法(每天两次,每次两粒,连服三天)。同样,罗红霉素等药品再次被排队抢购。“禽流感”、“死亡”、“医生大批大批被传染”等传言传得人心惶惶,除夕年夜饭前夕,记者甚至发现一向无鸡不欢的顺德人,对农贸市场上的活鸡也不敢购买了。
2月初,广州市,情势恶化。据《新快报》报道,在广州市出现的最早一例**型肺炎病人是来自广州火车站的一名小贩。这位患者在2002年11月28日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12月28日治愈出院。这位患者是30多岁的男性,当时是因为高热入院,入院后两天,原本不明显的肺炎很
快发展为呼吸衰竭,后经过一周左右的呼吸机支持治疗后,情况渐渐好转。当时患者使用了当今最为优秀的抗生素之一“泰能”,肺炎仍然无法得到控制,这是非常少见的。
由于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患者后来出现了合并感染。对合并感染,选用现有的抗生素都能奏效,惟有初期的严重肺炎无法找到病原体,更没有抗生素能控制肺炎的发展。当时医生给这位患者下了“重症肺炎”的诊断,实际该患者所得的应属于现在所说的**型肺炎。
就在这位患者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期间,从12月中旬开始,河源陆续有**型肺炎患者被转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其中包括一名被感染的医生
。至2003年1月17日,广州军区总医院已经收治了来自中山、清远、深圳的大约10例**型肺炎病人。1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简称“中山二院”)开始收治8名病人,病人病症与广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病例相近,分别来自顺德、东莞和广州市芳村区。
1月31日晚上7时开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中山三院”)也陆续收到外院转来的三名**型肺炎患者,其中包括一名10岁的广州男童。三人病情都十分严重,一入院就要上呼吸机。中山三院集合了儿科、传染科、呼吸科等科室专家从除夕夜一直通宵达旦抢救到次日上午,连续工作长达12小时。据一参加急救的医生称,当时一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插管抢救,一插入管子,患者肺部的痰液像喷雾一样飞溅出来,在场不少医护人员脸上、手上、身上被溅得到处都是。2月3日晚,病情最严重的10岁男童不治身亡,这是迄今为止,在此次“**型肺炎”事件中死亡年龄最小的患者。
据了解,在本次“**”型肺炎事件中,收到**型肺炎患者的医院还有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和一七七医院。
可以说,广州几乎所有大型综合医院都收到病人。
接触到**型肺炎病例的不少广州医生,最初并没有意识到或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这一疾病的传染性,救治第一批患者的医护人员开始陆续被感染上。广州市政府2月11日公布的数字:广州192例患者,其中84例是医护人员。其中,中山二院和中山三院被感染医护人员最多。
医生被感染的最早的个案发生在省中医院和广医一院。1月下旬开始,广医一院就有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过程中被感染。而省中医院医生被感染时间与广医一院医生相近,他们经过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康复。1月30日,中山二院因接收了一名病情特别重的患者,加上医护人员防范措施不足,导致前后45名员工染病,医院不得不开设15、16、17、18四层楼为专门隔离病区,并成立专门治疗小组进行应对。
紧接其后,2月3日中山三院12名医护人员也相继出现剧烈头痛、高烧等症状。据悉,目前中山三院工作在急救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已是第三批。
专家分析,医护人员之所以成批被感染,一是紧张抢救病人,十分疲劳,抵抗力下降;二是长时间近距离与患者接触;三是这一疾病初期传染性较强,医护人员较容易首当其冲被感染上。
医护人员纷纷病倒的消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悄然在广州市大面积扩散,越传越耸人听闻。有的人称与这类肺炎患者“打个照面就死”,甚至“上午传染上,下午就死”,还有人称“不少医护人员死亡”。等到2月8日众多单位员工节后正式上班,传言立即“升级”,走在广州街头随处可见带口罩的人。2月10日,传言进入**,并从广州市向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蔓延,随后又向海南、福建、江西、广西、香港等邻近地区传播。
2月10日起,抢购板蓝根、白醋等风潮以异常速度登陆广州。一个多月前对河源人疯抢抗生素还觉得不可思议的广州人,愿意花70元买一包原价只有十分之一的板蓝根,20元一瓶的白醋都被百姓一抢而光。
广东省、广州市后来公布的有关数据表明,在此次**型肺炎事件中,不少河源、中山等地的病人都被送到广州市救治,广州本地患者人数也不少,这使得广州成为此次事件中最令人关注的一地。
河源市首先发生**型肺炎后的一个多月里,媒体记者曾多次与广东省、广州市等地卫生部门联系
。省卫生行政部门也多次向记者表示,已接到河源等地报告,并已组织专家组前往当地调查,但基于种种原因,调查结果暂时不能对外公布。
同日,《羊城晚报》在头版明确地告诉市民,广东发现**型肺炎病例,提醒市民做好预防。第二天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对广州地区发生**型肺炎病例的情况向传媒作了通报。广州市副市长陈传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火营代表市政府承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广州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疾病的挑战。下午,广东省卫生厅通报了广东六个市发生**型肺炎的情况。此后的十几天里,在广州各家媒体的头版上,“**型肺炎”成为最热门的词。媒体动作的迅速与到位基本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要,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通报政府举措、公布病例、防治与预防、对不法商贩的监督与查处、平息抢购、**病源探究、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报道以及各种反思话题。
同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及佛山、珠海等地也先后召开了类似的情况通报会。
省市两级政府承认广东省、广州市发现**型肺炎患者。官方的版本是,截至2月10日下午3时统计,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现的**型肺炎病例共305例,死亡5例。染病者中,医护人员感染发病共105例,没有一例死亡。经过卫生医疗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紧急救治,已有59人病愈康复出院,尚未出院的病人目前都得到有效治疗,情况稳定。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2月11日是一个转折点。此前,尽管坊间流言已传得沸沸扬扬,但广东当地报纸、电视媒体几乎还是噤若寒蝉。1月间个别媒体零星报道了河源、中山等地抢购抗生素,但随即,当地政府部门就通过其他媒体口气严厉地“辟谣”。
2月10日,“抢购风潮”在广州全城蔓延,而当天各媒体接到三道紧急通知,被要求严格遵守新闻纪律,不得擅自对“**型肺炎”及“抢购风潮”进行报道。10日晚,各新闻单位又收到一份关于**型肺炎疫情公布的通告,被要求照通告全文发。在这种情况下,广州各大媒体都只能打些擦边球,刊发“如春季谨防感冒肺炎”等稿件,传递些许信息。直到2月11日新闻发布会后,媒体才开始大篇幅报道这一事件。
抢购白醋、板蓝根和口罩的风潮刚刚告一段落,2月12日下午4时许,又一股奇怪的抢购风从广州市近郊村镇直卷市中心,这次抢购的对象竟是食盐和大米!一些米店、杂货店的老板乘机哄抬物价,盐由平时的1元一包暴涨至8至10元一包,米价也涨了2—4倍。
据一名当即赶到现场的记者回忆,一个杂货店的老板眼见一包盐卖到5元时人们仍纷纷抢购,遂又把价格上涨到10元一包,是往日价格的10倍。但这时的人们简直像失去了理智,仍慷慨掏钱,一人少则买5包8包,多则买上10包20包。买到盐的人兴高采烈地从人堆中挤出来,满面春风回家去,没买到盐的只怨自己得到消息太晚,疾奔其他商店而去。
广州全城媒体出动大量记者跟踪此事,调查了无数市民,但回答大同小异。没有人对抢购能说出原因。有人说海湾要打仗,盐要涨价了;有人说买不到醋就买盐,用盐水在居室内消毒;还有人说盐能治**型肺炎,更多的人则是一脸茫然。
当晚10时,广州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