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家庚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表态什么,他知道徐沛是建议他利用这个机会对东华市掺沙子。

    徐沛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李谷说道:“我觉得徐沛的建议倒是一招。倒也不是说要去限制梅钢或东华的发展,省钢集团这几年的效益有所下滑,跟当前厂区依铁矿区布局的局限性有关,继续发展规模也受限制,需要一些促进。钢铁现在还是淮海的支柱产业,要是省钢集团能像梅钢这般重新崛起,对全省经济的拉抬作用将会很明显……”

    田家庚蹙眉想了片刻,最后下定决心,跟李谷说道:“你给宋炳生打电话,就说冬至节将至,建议农业部在淮海省的老同事抽空搞个家庭聚餐什么的。”

    田家庚要是单独接触沈淮,动静太大,但他跟宋炳生虽属两系,但宋炳生在农业部给他当部属多年,又一同调到淮海省来,总有几分香火情在。

    他邀宋炳生聚餐,可以说是缓解一下彼此的关系,就跟年中时他去给宋华贺寿的道理一样,别人倒不会因此说什么——要是在这种场合下,向沈淮询问梅钢发展以及合资项目的一些情况,倒也不会特别的突兀。

    李谷点点头,宋炳生这个人寡味得很,不过他们毕竟在农业部共事多年,打个电话过去也随意得很:

    “宋省长啊,我李谷啊,田书记嘴馋想着要吃燕京的涮羊肉锅呢,叫我到冬至节整一桌,这也是我们农业部的老传统了。我想着宋省长到淮海来,多半也怀念涮羊肉锅的滋味,我就跟田书记建议咱们农业部出来的干部,搞个冬至节家庭聚餐。对了,沈淮还时常到徐城来吗?我在燕京丰泽园大饭店见过他一回,印象很深刻啊。他要是冬至节到徐城来跟宋省长你团聚,那我也有机会跟他再见上一面——他现在在东华做的成绩很出色啊,我也要跟他取取经。什么?他明天要来徐城,后天乘飞机去英国考察项目,冬至那天未必会在国内……”

    李谷捂着话筒征询的看了田家庚一眼;田家庚给他做了一个手势,既然话已经出口,要让他明天直接去跟沈淮见面。

    李谷接着说道:“田书记明天晚上有公务安排,我倒没有什么事情,想着跟宋省长你也是好久没一起吃饭了。宋省长你明天要是没有什么安排,我做东请宋省长跟沈淮吃顿饭,怎么样——好咧,那就这么约定了。”

    ***************

    接到李谷的电话时,宋炳生坐车刚进院子,就在车里接了电话。

    省政府办给他安排住的小楼,斜对着望过去,能看到位于小湖畔的田家庚住处。宋炳生下车来,隔着树篱笆望过去,只能看到那栋房子的三楼亮着灯,不知道李谷是不是在田家庚那里给他打的这通电话。

    “四哥,你发什么愣呢,不会看到我,又怪我跑过去蹭你家饭来了吧?”谢海诚走到廊檐下,看到宋炳生拿着手机站在院子吹风,也不着急进来,笑着问道。

    谢家、宋家早年都在燕京城一条巷子里生活,谢家兄妹的年纪正好都比宋炳生、宋乔生、宋文慧等人都要小,就都挨着次序二哥、四哥、七姐的这么叫下来,彼此间也没觉得有什么。

    “海诚你来了,路上还顺利?”宋炳生问道。

    “省城跟香港开通了航班,这往来就顺利多了。”谢海诚说道。

    宋炳生扬了扬手里的手机,说道:“李谷刚给我打电话,说田家庚的意思是农业部到淮海来的官员在冬至的那天搞个家庭聚餐,听我说沈淮冬至那天可能在国内但明天会到徐城来,李谷就改口约我跟沈淮明天吃饭……”

    “田家庚的眼睛还是盯着东华啊,”谢海诚寡味的笑了笑,说道,“他们应该是知道沈淮在合资项目上闹脾气的事情了,直接找沈淮接触,怕是想看看在这样事上有没有缝隙可钻……”

    “唉,”宋炳生唉声叹气,说道,“我让小七给他打电话,要他尊重谭启平,他还是摆出这副臭脸,恨不得搞得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内部不团结,能说他什么?”

    宋炳生还头疼怎么跟沈淮说明天吃饭的事情,他也只是从谭启平那里知道沈淮明天会到省城住一夜,后天坐飞机去英国——他到淮海省后,跟这个儿子就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又不能跟李谷说,他这个当爹的,连一顿晚饭都不能安排吧。

    宋炳生将手机递给停好车来的司机魏岳,说道:“你给沈淮打电话,说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李谷约吃饭的事情。”

    魏岳颇为诧异,但也没有说什么,接过手机翻出沈淮的号码就拔过去。

    宋炳生也不关心魏岳怎么打电话,他跟谢海诚就直接走进屋里去,听到楼上传来女孩子的笑声,接着又看到谢海诚的女儿谢芷走到楼梯口看过来,笑道:“诺、诺,我还是家里怎么多了只百灵鸟呢,原来是你个丫头过来了。”

    谢芷瞪目嗔怒,说道:“姑夫你还说,我到徐城都三天了,都没捞到见到姑夫你一面,我刚刚还在跟小棠猜姑夫今天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宋炳生笑道:“你个小丫头,有空闲时间不去燕京找鸿奇谈恋爱去,赖在徐城做什么?”

    “鸿奇刚升上正处,事业心正重着呢,哪有时间陪我?再说了,我也懒得理他,过来陪陪小棠跟我姨,那多好啊……”谢芷巧笑嫣然的说道。

    这时候魏岳拿着手机走进来,跟宋炳生说道:“沈淮他说明天约好到徐城后要跟业信省行的姚荣华行长等人见面,问宋省长你安排在什么时候吃饭……”

    听到沈淮这个名字,谢芷脸上也是寒气骤聚,不客气的说道:“他怎么还有脸进这个家门啊?”又蛮横的说道,“姑夫,你们要吃什么饭,我也要参加。”

第二百八十四章 联络处() 
渚江到下游逞之字形流向,北岸的宿豫、东华、徐城三地形成一南两北的品字形布局。

    按说东华与徐城也是有一小段挨着的,只是在两地之间,黄淮丘陵带在南部边缘又突兀的拨起来,在淮海省的中东部地区形成最高峰海拔逾千米、纵深约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淮嵛岭山系。

    东华市区跟徐城主城区,直线距离也就一百一二十公里的样子,但给大山横在当中,除了乡县公路以及盘山小道外,还没有主要干道相通。

    从淮海省南部地区贯穿而过的310国道沿渚江北岸修造,从东华要是有什么事想赶往徐城,还是走310国道从宿豫绕最快捷。

    虽然是国道,但路面还没有梅溪镇新修的梅鹤公路、渚溪大道开阔。

    过宿豫城区后,在宿豫东北郊方向,路两边有很多建材店,违章建筑都快要建到路牙上来,加之路边也停满很多车辆,加上随意横跨公路的行人,使得这段行驶速度应该六十到八十公里之间的二级公路,邵征只敢以三十来公里的速度慢慢的开着。

    过沂南时,路上又遇到一起刮蹭车祸,路面给堵死,交通部门出警又慢,折腾了一个小时才通过,不到二百公里的路程,整整用了六个小时才赶到徐城。

    车到驻徐城办事处,直接开进院子里去,孙亚琳就迫不及待的下车来,直呼腰酸背痛,抱怨道:

    “淮海发展慢,倒不是没有缘故的。你说说看,九一年就开始规划要建徐东高速,这都三年过去了,你有看到影子没?飞机一周也就一趟航班,都还离市区老远,除了姑奶奶我不畏辛苦,换其他人鬼才愿意去东华投资、工作……”

    沈淮在车里为免坐车太久脚会浮肿,脱了鞋子,这会儿蹲下来先系鞋带。

    淮海省各地市,很多发展规划都早就在做。就仅以东华来说,不仅徐东高速早就有规划,以及徐东铁路的东延段,东华市内跟霞浦县相接的东浦大道以及新浦湾海港等等规划,都陆陆续续在画蓝图,?图,但最终要把蓝图变成事实,还是需要钱。

    沈淮看过省交通部分做的徐东高速的建设方案,四车道设计,这方案对东华来说,不能说最优,因为要从宿豫绕,路程给拉长太多,但建成后,还是能把东华到徐城的车程缩短到三个小时以内,对将东华、宿豫、徐城三座城市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展渚江北岸城市群、促进渚江北岸工业带的发展,很重要。

    项目也通过交通部等部委的审批,前期工作也都做得差不多了,但除了交通部拔款外,徐东高速还需要地方专门拔出二十亿的建设资金——问题就卡在这里:省里能挤一部分、徐城能挤一部分,但宿豫、东华拿不出摊到的份额,所以整个工程拖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想到这里,沈淮也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系好鞋带,站直身子,安慰孙亚琳说道:“田家庚到淮海省,一直都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要求省政府出面筹集全部的建设资金,这样就不用地市之间推诿来推诿去,我想年后应该能正式动工吧。”

    “当愿田家庚能干些实事。”孙亚琳到国内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性子也给磨得差不多了,对国内的官员办公效率没有太高的指望,也知道有些事,不是省委书记出面推动就能很快得到落实的,下面总能找到种种推诿借口,叫省委书记也无计可施。

    跟驻京办一样,位于徐城东城区东井街上的东华宾馆,对外挂东华宾馆的牌子,实际上是东华驻徐城办事处所在。

    设在徐城的东华宾馆,是民国时留下来的一处公馆建筑。

    除了四层楼高、也是对外正式营业的公馆主楼,宾馆院子里侧,沿玉带河还有八十年代新建了几座规模较小的附楼,圈在一起,组成东华宾馆整体。

    东华宾馆掩映在苍郁树木之间,建筑颇老,灰扑扑的,不大起眼。主楼倒也罢了,沿河几座附楼,主要提供给从东华过来的市领导入住,都是照星级宾馆标准布置,环境以及居住条件以及餐饮什么的,都相当不错。

    东华下面的区县,包括像市钢厂这样的大型市属企业,在徐城也都设有办事处,有兼经营性的,有纯粹是联络处,但大多不跟市处合在一起。

    毕竟区县领导以及像顾同这样的人物,在下面也是只手遮天的大佬,没有谁愿意到省城反而随时处在市领导的眼皮子之下。

    唯有唐闸区驻徐城办事处,直接在东华宾馆院子里占了一座三层高的附楼办公,内部也设有餐厅跟客房,只是不对外营业罢了。

    沈淮喜欢这里高木掩映、又临玉带河的幽静环境,一定要在省城宿夜,他都喜欢住在这里。这里反正也是独栋楼,进来也不用到主楼登记,也不会惊动市里的什么人。

    邵征陪沈淮来过几次,直接就把车停到小楼前的停车场上,区处的负责人张拓瞅见了,推门走过来迎接:“都这么晚了,还以为沈区长你们有事耽搁了,今天到不了省城呢……”

    “路上遇到堵车,耽搁了有两个小时。”沈淮说道。

    室外湿冷刺骨,张拓推开大门,迎沈淮他们进来。

    杨玉权上调市里担任副市长以及沈淮兼任副区长,还缺市区人大的程序没走,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不过跟潘石华将任唐闸区区委书记的消息一样,这些事对曾是杨玉权秘书、刚调到徐城来的张拓来说,自然不是什么秘闻。

    张拓当然可以选择随杨玉权去市里,但对于今年已经有三十五岁、才升上副科的张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