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发匪轰得粉碎。”乌兰泰脸都气歪了,他要亲眼看着这帮发匪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成为一堆炮灰。
当炮兵们哼哧哼哧把大炮推上前去的时候,剩下的天兵早就做了最后的准备。
冲天的大火猛地拔地而起,黄昏下的玉龙关被这场大火映照得闪闪发亮,烈火熊熊让天际线都不那么明显,不知道哪里是晚霞,哪里是火焰。到处都一片红色,不知道是天上的红色还是地上的红色,不知道是火光的颜色,还是天兵们身上鲜血的颜色。
离开了战场的杀喊声,一切都显得那安静,只有那巨大的火柱中传来依稀的叫声:“太平天国!”
第122章 屠杀()
虽然玉龙关上的大火为转移的太平军军民争得了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但乌兰泰随后还是占领了玉龙关,并立刻向龙寮岭进发。
乌兰泰此时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知道太平军的尾巴就在前面,他们还没走多远。在他眼中,那些太平军就如同盘里的肉,已经快到嘴边了,就等着自己一口吞下去。
“兄弟们不要停,继续追击。”乌兰泰下令道,现在已经到了晚上。太阳已经落山,夜幕笼罩在这群山之间。
向荣麾下的两员总兵长瑞和长寿两兄弟也赶到了玉龙关,他们都是皇帝新派来支援的队伍,赛尚阿让他们在向荣账下效力。
“都统大人,向提督让我们俩过来传句话,他让您千万小心发匪的伏击,不要太心急,一定要稳住。等他赶过来再一起商议行事。”长瑞报告道。
乌兰泰听完突然哈哈大笑,心里暗笑向荣,“这老东西是怕我抢他功劳吧,我这个时候快一点,就能多拿几个发匪的脑袋,他自己在后面看着我立功,干着急,所以想着让我慢点,好等他一起,妄想!”
“两位总兵辛苦,这兵贵在神速,万万等不得,万一让发匪逃走了,咱们可担当不起。发匪们就在前面,我们只要再追一夜必能追上,两位总兵不信可以跟着,看我如何大破发匪!”乌兰泰意气风发,这难得的立功机会就在眼前,他是万万不会放弃的。
清兵们已经行军了一天一夜,现在又被乌兰泰逼得冒着夜色行军。天刚放亮,天边还在发白,乌兰泰终于追上了秦日纲拉在后面的队伍。
可怜这一小队太平军因为伤势较重,走得比较慢,他们还差一小段路就能到龙寮岭的拗口了。却在这个时候被撵上了,清军如同追逐猎物的猎狗露出了凶狠的獠牙,这支太平军虽然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队覆灭。
秦日纲刚刚在拗口布置完防御工事,后面的清军就到了。“这帮清妖跟狗一样,跟得还真紧。”他暗自心惊道,此时的秦日纲已经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刚刚经过一次大战,又跑了一夜的路,现在是人困马乏,体力不支的时候。
而清军因为是车轮战,他们虽然也比较疲累,但比起秦日纲的状况要好的多。更要命的是,拗口上秦日纲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把士兵们都集中在拗口的营寨上,两边的高岭却没有人防守。
乌拉泰虽然狂傲,但军事素养还是挺高的。他马上抓住了秦日纲的这点疏漏,先让清兵爬上两边的高岭,然后居功临下把炮架设在高岭上,对着拗口就是一顿猛轰。
这拗口的营寨是木头做的,根本经不起几轮炮击,很快拗口上就出现了数道缺口。密密麻麻的清兵从这些缺口中杀了进来。大家虽然奋勇拼杀,但人是有极限的,胳膊都累得抬不动,又如何能抵抗源源不断冲进来的清兵?
秦日纲心中一片死灰,看来这龙寮岭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了。东王让自己做断后的时候,他还觉得是自己的光荣。现在看来自己真的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望着数不清的涌过来的清兵,秦日纲已经没有了战意,手下这最后剩下的几百人都快消耗殆尽了,自己已经没有脸面再见天国的父老乡亲了。
“我已经尽力了,一切都结束了。”秦日纲望着手中的佩刀,他举起佩刀就准备自己抹脖子了断。
“顶天侯,万万不可。”秦日纲的身边突然出现了几名北王韦昌辉的亲兵,他们连忙拉住了秦日纲的胳膊。
“我们是奉北王之命带您走的,快跟我们速速离开此地。”几名北王亲兵硬拖着秦日纲离开了此地,身后的拗口已经是一片废墟。秦日纲所带领的断尾队伍全军覆没,悉数战死,全都是响当当的汉子。
乌兰泰已经没有在拗口停留,还是一个劲地催促着大军追击。
追了没多久,走在队伍后面的太平军老弱全部暴露在清军的面前,断尾的队伍覆灭了,没有人保护他们了。清军终于从后面撵了上来。
“杀,全部杀掉!”乌兰泰叫嚣着,面对辛苦得到的胜利果实,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屠刀,下达了屠杀的命令、他根本不管眼前的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弱,一看就不是太平军战士。在他眼里,这些脑袋都是他的战功,自己在追击的路上损失了太多的人,他需要给上面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刘老头和刘大妈是和儿子儿媳一起参加太平天国的。他们年纪大了,腿脚慢拉在了后面,结果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刘大妈的怀里还抱着三岁大的孙子。可怜这小孩子还没长大,也被清军冷酷的杀死。
张大龙是太平军的一名战士,因为一次战斗,腿瘸了。残疾的他也拉在了队伍后面,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他结果也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
。。。。。。
此时的清军疯了一般,一路追一路杀,龙寮岭上到处都是太平天国百姓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岭,两千多太平军老弱全部倒在了清兵的屠刀下,无一幸免。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似乎还没能满足乌兰泰嗜血的杀心。在他眼里,前面还有两万多的脑袋等着自己砍呢,“我要用这一战成就我不世的功勋,都统的帽子太小已经装不下我了。”乌兰泰杀红了眼,开始妄想起来。
“都统大人,赛首辅传令来了,让我们在龙寮岭休整。前面平冲谷地形复杂,谷中山路狭窄,不能轻易冒进。让我们务必等到向提督,探索完谷里的情况后再一起进军。”传令兵带来了赛首辅的手令。
“赛老头知道什么?骗谁呢?当我不知道啊,这定是向荣怂恿他下的命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别管他,继续追!”乌兰泰已经狂到没边了,首辅大人的命令他都敢视而不见,开始作死起来。
第123章 平冲谷()
即使隔着二十多里路,平冲谷都能依稀听到龙寮岭上的惨叫声。杨小山心在滴血,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东王杨秀清的计算,他算准了秦日纲会败,而且败得看不出任何破绽。秦日纲虽勇但缺谋略,一定会败得无比惨烈,任何对手战胜他都不会以为他是诈败。而那两千多民老弱就是丢给清军的饵,既能勾得清军踏入平冲谷这他早已设置好的陷阱内,又甩掉了以后行军的包袱。
杨秀清的计算不可谓不毒,这就是他所说的“代价”。没有这些人的牺牲,吃了太多次亏的清军是不会那么容易中套的,而杨秀清必须在这里把清军的利爪斩断,以后行军才能走得安心,不怕日夜被清军追赶。
在平冲谷内,杨秀清指挥全军男女,伐木斩竹,搬运山石,择险要处设置滚木擂石;并制造药桶,准备火攻。清晨,众将士在饱食了一顿之后,在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杨小山的带领下,登上了南北两面的山梁,把三十多里的山谷小路分为五段,每人承包一段。平冲谷内巧妙的布下了一条曲折的袋形阵地,就等着清军前来自投罗网,以便聚而歼之了。
河北镇总兵董光甲、勋阳镇总兵邵鹤龄是第三批来劝乌兰泰停下休整的人,第一批长寿、长瑞两总兵没有劝成功,第二批赛尚阿的手令没有用,第三批向荣是给这两位总兵下了死命令的,必须把乌兰泰拉回来,不准再前进了。
向荣在曹村吃过亏,他预感到这里面必定有太平军的阴谋,所以才三番四次过来劝。现在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围攻永安大家都有责任,万一乌兰泰完了,咸丰一巴掌拍下来,所有人都躲不过。
董、邵两位总兵刚想开口,乌兰泰指着龙寮岭上遍地的尸体,“你们到底信谁?如果这是发匪的圈套,这个饵下得太大了吧。”
事实面前,董邵两位总兵也闭上了嘴,两千多太平军的精锐,两千多太平军的百姓,没有人会这么下饵的,这个代价也太大点,整个太平天国现在三万人都不到。他们没想到杨秀清就是这么狠,为了套住狼,下足了血本。
于是乌兰泰带着七名总兵,两万多清兵进入了平冲谷。包围永安的清军号称十万,其实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五万,其他都是干活打杂的劳役。这一下,一半的清军战兵都进入了太平军所设的伏击圈内。
乌兰泰手下李瑞和重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刚进谷两人还有些小心翼翼,这谷道弯弯曲曲呈“S”形,两边的山梁又高,太容易设伏了。可一路走来,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眼看就要出谷了,两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开始谈笑风生起来。
“李兄,你那边拿了多少首级?”
“区区五百多个而已。重兄你那边呢?”
“差不多,也大概四五百个。”
“听人说,打完这仗重兄要调防去广东那边了!”
“李兄果然消息灵通,一年前就疏通好关系了,可惜手上一直没有战功,这次大胜应该就成了。不要说我,听说李兄伯父去京城做官了,是不是也要调防了?”
“也许吧,只是打了个招呼,还不一定呢。”
两位同来自贵州的总兵互相吹捧了一番,贵州相比外省油水实在少得可怜。这次大胜后的向上报功的人头就可以让他们的位置“活动活动”了。
他们正在憧憬着用这滚滚的人头换取以后的好日子,刹那间李瑞李总兵突然发现左侧的山梁上似乎有金属的反光。他大吃一惊,刚想命令士兵注意。前方山梁就滚下无数巨石,伴随着轰隆巨响,一下子就把狭窄的谷口给封死了。
“发匪!”两位总兵同时惊呼起来。
两侧的山梁上传出十几声牛角号的雄浑声响,首先是密集的箭雨从上面飞了下来,清军瞬间就倒下一片。接着山上的大石头和燃烧的木桶也跟着滚了下来,狭窄的山路让清军根本没有躲藏的地方,惨叫声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不要慌,不要乱,列阵列阵。”重总兵强装镇定,大叫道。而李总兵却在第一轮的箭雨中被射中了后心,一头栽下马去,死了。
任凭重总兵怎么叫,清兵们都管不了了,他们都在找地方藏身。再说这么窄的山路根本就没法列阵。
弓箭、石头、滚木等丢得差不多了,山梁上涌出了大量清军熟悉的身影,让人胆寒的“黄头巾”又出现了。他们向洪水一般冲了下来,怒吼着、奔跑着、挥动着手中的刀枪向清军杀来。他们带着为家人、袍泽复仇的愤怒,带着被围攻这么长时间的憋屈,带着天国的信念冲下山来,势如暴风骤雨。
冲在最前面的是翼王石达开,他奉命埋伏在这里打掉清军的前锋。此时山谷中的清兵早已军心涣散,被太平军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