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大事?”恭亲王眉头稍稍一动,追问道。

    安德海看了看恭亲王,他在宫中多年,知道恭亲王与肃顺向来不和,于是把牙一咬,低声道:“肃大人他自命为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对两宫太后相当不敬,不让太后们垂帘听政。太后想让恭亲王秘密前去,商量如何对付肃大人的法子。”

    恭亲王很有深意地看了杨小山一眼,意思是你猜测的果然没错,这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大臣和太后无法合作,朝中文武百官,只有自己才能克制肃顺。想不到两宫太后这么早就来找自己了。

    “安公公有所不知,那肃顺刚刚拒绝了我去承德奔丧的请求,本王现在想去也没有借口啊。”恭亲王假装不急,摇摇手道。

    这一下安德海急了,慈禧是下了死命令的,让他必须把恭亲王请来。

    “王爷可以秘密前去,太后已经为王爷想好了办法。”安德海连忙道,生怕恭亲王不去,自己的任务完不成。

    “哦?什么办法?”恭亲王不由好奇道。

    “先帝刚走,承德还缺少大量的萨满法师做法超度,亲王可假扮萨满法师前去。只要到了承德行宫,小人自然会安排妥当。”慈禧果然心机颇深,早就想好了办法,让安德海请恭亲王秘密前来。

    “太后真是聪明过人,本王这就和公公一起去承德,面见两宫太后。”恭亲王非常欢喜,本来想自己去找的,想不到两宫太后直接来请,那就省事多了。

    在安德海的安排下,恭亲王和杨小山化妆成萨满法师,顺利地到达了承德行宫。

    咸丰的尸体已经在这里停放很久了,肃顺等人早就要回京了,只要他们返回京城,小皇帝正式登基,他们这八名顾命大臣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握朝中大权,到时候无论是两宫太后还是恭亲王,都不能阻止他们了。

    可以说,就在这个关节点,恭亲王来到了承德,见到了慈禧,达成了叔嫂联盟,改变了大清权利的方向。

第299章 安徽危局() 
自从和春江南大营被攻破后,不但太平天国的局面改变了,清军的局面也改变了。曾国藩被授予为两江总督,手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大权,位居从一品,三省巡抚以下官员都得听他的命令,湘军自此终于从一支民兵队伍正式成为朝廷倚重的正规军。

    清军从各打各的到现在,现在终于由曾国藩统一了战线,提出了“以湖南、湖北、江西为根据地,以皖南为突破口,先取安庆,再破金陵”战略构想,沿着长江进攻。

    而且曾国藩在安庆的战术非常歹毒,他水陆大军围着安庆不着急攻下,而是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引诱陈玉成的援军来救。

    曾国藩还改变了湘军的打法,提出“结营帐,打呆仗”。他打仗不讲究快或者使用什么妙计,他的部队行军无论到哪个新地点,第一时间依山靠水、安营寨扎,且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完成,墙高八尺厚一尺,外面还要挖一道深壕。就这样以守为攻,不和太平军进行运动战。

    他还效法太平军,大量采购洋枪洋炮,使得防守能力更为增强。

    曾国藩就如同一条大蟒蛇,死死箍住安庆,而城外的营寨则牢牢挡住陈玉成的各路援军。

    这样的战争就成了消耗战,而太平军却没有实力和清军消耗。安徽已经在各方厮杀下,战乱了好多年,不但粮食大量绝收,人口也随之锐减。陈玉成已经很难补充他的战争损耗,就算是新征上来的兵也不像湖广老兄弟,他们不但军纪很差,而且还要很高的军饷,战斗力更是非常弱。

    而反观清军却越来越强,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帽子戴上后,钱粮都得到了保证,让他的湘军迅速扩张。

    在战略上,他把得意弟子兼幕僚的李鸿章派去上海,组织淮军抵抗李秀成。又把实力派人物左宗棠派去浙江,组成楚军,防止太平军南下。可以说是多点对太平军进行包围。

    湘军中继李续宾之后,人才辈出,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因为善于挖壕围城,人称曾铁桶。他在安庆的防线,陈玉成几次带兵来解围,都没有突破他的防线。

    鲍超,大字不识一个,却是天生的武将,对战场的形势有敏锐的判断力,每次带兵冲锋他必定先站在高处,凭着他的直觉,找出敌方阵线的弱点,然后再进攻,往往一击必中。他手下的兵虽然不多,霆字五营五千多人,曾被陈玉成数万大军围困,而硬是从正面突围出来,可见此人之强悍。在书生带兵的湘军,他一个文盲能独领一军,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强。

    多隆阿,达斡尔族,善用马队,曾在僧格林沁麾下,消灭北伐军的时候立过大功。后被湖北总督官文借来,放在胡林翼军中使用。他和鲍超曾多次配合,在数次战斗中击败太平军。

    可以说湘军在政府补给和地方豪强源源不断地支援下,越打越强。

    而陈玉成则被曾国藩这样的消耗战,不断损失,补给又跟不上。天王洪秀全为了防止他和李秀成独揽军权,又把他们的手下纷纷封王。比如李世贤封侍王,杨辅清封辅王,赖文光封遵王,吴如孝封顾王,蓝成春为祜王等等。

    洪秀全大量的封王虽然提升了这些将领的士气,但对太平军却造成了想象不到的伤害。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军权被分散了,本来一只攥紧的拳头,随着不断的封王,变成了一根根独立的手指,被湘军一个一个掘开。

    另外皖北也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滁州的李昭寿再次叛变太平天国,这个李昭寿在滁州为非作歹,公然买卖鸦片,并抗拒陈玉成改编他的部队。他在滁州故态复萌,自行安排地方官员,征收税负,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陈玉成不能容他,于是准备杀他。这个李昭寿知道陈玉成要对自己下手,于是一方面对陈玉成求饶,赌咒发誓自己一定改正,又写信让李秀成替自己求情,稳住陈玉成,另一方面他暗自投靠了河南的胜保,把父母老婆孩子抵押给胜保,换取他暂时不公开自己叛徒的身份,做一个隐藏在太平军里的叛徒,名义上保持着太平军的身份。

    得到胜保的许可后,李昭寿一面与胜保暗中来往,出卖太平天国的前线情报,献计献策,破坏前线战事,另一方面躲着不见陈玉成,生怕被他看出自己的破绽,对自己下手。

    而皖北另一条变色龙苗沛霖和李昭寿相反,这次他叛了清廷。捻军出身的他在天京事变后投靠了清廷,可当他听闻英法攻入北京,咸丰帝逃亡承德的消息后,他觉得清廷也许气数已尽,他这个投机分子再次更换门庭,主动联系陈玉成,要蓄发归顺太平天国。

    陈玉成此刻面对湘军的重重压力,自然对苗沛霖的“回归”当然求之不得,这样他在皖北就少了一个敌人,压力也小一点。虽然他也知道苗沛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此时此刻他也没有办法,向天王推荐了苗沛霖,并转达了苗沛霖的要求。

    天王也知道安徽形势不妙,按陈玉成的建议,对苗沛霖既往不咎,并封了他一个听宣不听调的“奏王”,以示拉拢。

    乱局中,李昭寿和苗沛霖这两个变色龙,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是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都企图在乱局里获取自己的利益。

    陈玉成四次救援安庆都没有成功,安庆最后终于落入了湘军之手,安徽的西南门户终于被湘军打开。湘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陈玉成的庐州。

    而陈玉成面对湘军的穷追猛打,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知道庐州再丢,天京就会受到湘军直接的威胁,他决定自己亲自守住庐州。

    因为安徽兵源接近枯竭,他命令手下的大将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扶王陈得才远征河南、陕西等地,并在那里招兵买马,再回来帮助天国。

    只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第300章 石达开的出走() 
再说一说离开天京,自立门户分家单干的石达开。在他的召唤下,当时太平天国大约有六七万兄弟跟着他出走。

    但自从单干后,石达开却发现自己有些茫茫然,没有东王杨秀清这样的战略高手指挥,他带着大军一开始就不知道往何处去。

    他先是去了江西,这一块他最熟悉的战区。由于没有水军,他把攻击点放在了江西南部的抚州、赣州等地。却不曾想这里的湘军防守森严,即使他攻下抚州,却无法扩大根据地。在这里,攻城的阻力很大,消耗非常严重。

    于是石达开觉得队伍难以在江西做大,东进到了浙江,他兵分两路,一路攻占常山和开化,另一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进攻战略要地衢州,但在这里他遭到了清军重兵把守,石达开久攻不下四个月后转战福建。

    福建多山地,石达开在这里停留了两个多月,觉得不是适合发展的地方,又准备离开。

    离开天京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石达开的队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的瞎转悠让手下心里开始不踏实,随他一起走的杨辅清得到了东王被平反的消息,于是带队重返天国。

    翼王石达开也知道这样没有明确目标下,队伍很难团结在一起,于是在南安他召集了所有的高级将领,讨论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最后的结论是去四川建立根据地,四川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四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是个称霸一方的好地方,历史上刘备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蜀国霸业。

    这个战略方案看似不错,但此刻石达开从福建去四川,千里迢迢,无数的崇山峻岭、大河险滩,还有清军一路的围追堵截,这个困难实在是太大了,这个战略计划定得有些失策,也让石达开其后饱受失败的挫折。

    虽然一开始石达开进展还算顺利,统一目标后大军的战斗力有了提升,顺利进入湘南地区,并接连拿下郴州、桂阳、定远等地。

    可后来随着湘军的回追,石达开在永州、宝庆接连失败,没有攻克这两个重要的补给点,数万大军在野外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补给缺乏,士兵劳累。

    可石达开还是在宝庆一味得死磕,等到湘军刘长佑、李续宜等援军到达后,他又没能做出适合的调整,让援军对宝庆得到了弹药和粮食的补给。

    历时三个月的宝庆攻城战,石达开一无所获,手下追随他的信念开始动摇。

    一向善战的翼王怎么会像失了魂似的,武功尽失?这实在让人想不通,但其实也好解释。天京事变后,太平军整体的信念都发生了动摇,战斗力是普遍下降。而湘军在屡次失败后,战斗力是越来越高,如果不是杨小山策略得当围歼了李续宾,天国也未必能稳定下来。

    另外,石达开进军四川的战略是失当的,远离了天京这一块太平军唯一能站稳脚跟的根据地,让他的队伍处于孤军作战的状态,他败不起了,一个失败就会对全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石达开在宝庆的失败,队伍中出现了大规模的逃跑事件。

    他的族弟石镇吉带着两万人开始单独行动,杀向广西。

    宰相傅忠信等回归天朝,后在浙江并入了李世贤的队伍。

    另外还有一些小头目也陆陆续续脱离了石达开,有的回天京,有的自立门户,这样的分裂行动是越来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