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咕噜噜……!”
因为太过震惊,刘东忘记了自己身在河底,结果一张嘴,猛然灌入口中的腥涩江水让他变得狼狈起来。
连忙闭上嘴,但刘东并没有选择上岸去把喝进肚子里的脏水吐出来,而是连忙朝着四百米外,那猛然出现在舍利元光范围的内的大片灵光浮现的地方游去。
很快,一条倾斜着躺在江底的沉船出现在他舍利元光的视线内。
沉船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方头方尾船,长度大概在20米左右,宽度有5米,高度2米左右,船上的桅杆已经断裂了,刘东不知道这是不是致使这条船沉掉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不是船舶专家,无从猜测。
好在船体还大致保存着完整,而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船内文物的完整性!
而从船内文物的灵光浓郁程度以及浮空而起的尺寸来看,这条船应该有最少七百年的历史,而中国历史往前推七百年正是元朝统治时期。
而当时刘东之所以为之震惊,就是在这条船上至少有500种浓淡不一的灵光,而这也就代表着这条船上最少有500件以上的古玩。
不过找到一条装满古玩的元代沉船固然让人欣喜,但怎么把这条沉陷江底足有六米深的沉船弄上来,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这时候,刘东也顾不得去找什么青冈棒了,冥思苦想一会后,刘东决定才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每次取出长宽2米,高度20公分的土层,这样一来,能够把江水的震荡减小到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程度。
如果再小的话,虽然引起的动静更小,但太耗费时间了。
要知道,整条元代沉船长度达到20米,已经超出了刘东舍利元光的自动拾取范围,所以想要把它完整的收到芥子空间,就必须要刘东亲自用手贴到船体上才行。而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把整条船全都挖出来。
这也就是说,刘东必须要清理最少25米长,6米宽,8米深,大约1200立方米的土层,又算有舍利元光的帮助,这也不是一个小活!
再加上未免陈墨和梁思成怀疑,刘东还要定期去换氧气瓶,这又要耽误一部分时间。
所以在夕阳西下,太阳落山之前,刘东才清理了不到一半的土层。
不过好在他们时间还算充裕,倒也不急在一时!
“小东,没看出来你对张献忠宝藏还挺执着的吗?在水下一待就是五个小时!”看着刘东从水里爬上来,梁思成说着话,同时把手中的毛巾递了过去。
“怎么样?有收获吗?”
把湿漉漉的毛巾搭在肩上,刘东笑道:“要是没收获,我怎么会在江底待上那么长时间?”
说着,刘东把腰上的一个沉甸甸的挎包解了下来,“青冈棒太惹眼,找到的时候,我把里面的银子取了出来,十锭50两的明代官银,都在里面了!”
………………………………………………………………(。。)
;
read3;
←→
read4;
第六百三十章 元代沉船()
ps:感谢书友‘金禅禅’两票‘@挑灯夜读看尽天下事’‘爱你一生’两票‘忘记曾经的我’‘qq413333723’两票的月票,以及书友‘老干爹’‘t小镇居民’各100起点币,非常感谢!
第六百三十章元代沉船
……
要不是怕惹来陈墨两人怀疑,刘东完全可以拿出更多的银子,当然这500两白银,也有刘东坚定两人在这里寻宝的意思,毕竟他还要时间去挖那条元代沉船。
迫不及待的从刘东手中接过挎包,一时没准备的梁思成,差点被重达50斤白银砸到自己脚,不过梁思成却毫意,感受到这股重量后,他反而不再怀疑。
当下抱着刘东递过来的挎包,跑进船舱,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道:“老陈,快看,小东找到青冈棒了!这包里装的都是里面的银子!”
“真的?”陈墨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怀疑。
其实也不怪他如此,毕竟300年来,包括清代十几位皇帝在内成千上万人费尽心力寻找的张献忠沉银,就这么轻易的被他们三个人刚到几个小时就找到了!尽管只是其中冰山一角都算不上的一根青冈棒,但听上去总给人几分虚幻的感觉。
但梁思成打开的包裹里,长期被江水浸泡氧化后成黑色的硕大银锭却在用事实告诉他,他们真的找打了无数人寻宝人渴望的青冈棒。
“小东,这是你找到的?”陈墨惊讶道。
“嗯,可惜。在江底摸了五个小时,也就找到了这一根青冈棒!”刘东装作遗憾道。
“行了,能找到一根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知道多少人比咱们先来到这里,结果连毛都没找到一根。而我们刚来就有收获,已经算是逆天了!”梁思成脸上的表情,简直比刘东这个找到青冈棒的人还要兴奋。
因为刘东意外得到一根青冈棒的事实,陈墨和梁思成对明天搜宝的行动更期待了。
要不是因为天色已黑,热情高涨的梁思成甚至有立即下水的冲动。
因为船上有足够的物资,所以几人也没有去彭山县城过夜。而是直接把船开到岸边,放下铁锚后,晚上在渔船上休息了一晚,反正一路过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渔船上度过的。连刚开始娇生惯养的梁思成都习惯了。
由于刘东第一天有所收获的关系,晚上三人庆祝了一番,当然在船上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庆祝方法就是啤酒和烧烤了!
等吃过喝过,梁思成和陈墨因为酒量有限已经了梦乡,在两人睡熟后,靠在舱壁上休息的刘东陡然睁开了双眼。
再没有什么环境能够比黑夜刘东的挖掘行动了!所以今天晚上他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悄悄起身,经过梁思成和陈墨身边时,分别在两人颈后的昏睡穴上按了一下。能让他们充分睡眠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一些零星的响动醒过来。
来到船尾,一阵浓郁的水腥味从鼻尖刘东的胸腔。让他精神陡然振奋起来。而潺潺的流水声,更是让他的心情仿佛也随之波动起来,也许是想到马上就要挖掘一条元代沉船,太过兴奋的原因吧!
因为此刻已经是晚上近十点,岷江上游的河道中除了偶尔驶过一两条百吨左右的小型货轮外,基本上没什么动静。而远处曾经轰鸣一天的工地。除了几只高度数的灯泡恒定的散发着昏黄色的亮光外,也早已变得安静。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除了潺潺流淌了千百年的岷江!
而这正是刘东最想要的!
没有什么环境比现在更适合他了!
眉宇间闪过一丝喜色后,刘东立即把身上的衣服和鞋子脱下来收进芥子空间。然后一个鱼跃,整个身体划过一道美丽的抛物线,带着轻微的入水声,落入三米之外的江水中!
从小到大练就的娴熟水性,再加上自己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刘东在水中有着惊人的灵活性,而且速度也非常快,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来到了距离陈墨渔船1000米外,他发现元代沉船的地方。
此刻原本应该是平缓江底的地方,已经完全大变样了,一个长30米,宽10米,深3米左右的长方形大坑赫然出现在江底。
原本不需要挖这么大的,但刘东开挖时发现,江底的泥沙层并不是太稳固,当他挖出一块土后,急速灌入的江水总是带来的泥沙他的劳动成果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麻烦,刘东不得不把这个坑挖的更大。
因为是晚上,所以刘东也不渝被人看到江中的异常,所以改变了白天每次只能200*200*20的挖掘办法,不仅在长宽上翻了一倍,而且挖掘深度上多加了30公分,再多刘东就不敢了,他怕突然涌进来的江水会损坏沉船的结构进而影响船舱内的古玩!
不过就算是只能挖50公分,那效率也是下午时的几倍,虽然再越靠近船体的时候,刘东挖掘深度越浅,但等到凌晨3点的时候,已经被刘东挖到一个长30米,宽10米,深度达到8米的大坑内,中央明显一个长条形的船体已经显露出来。
“终于完成了!”
把最后一点碍事的土层收进芥子空间后,看着长20米,宽5米,高2米的船体,刘东忍不住兴奋起来。
当然现在还差最后一步,而这时候刘东的心里非常忐忑,万一要是不能把整个沉船收进芥子空间,对喜好收藏的刘东来说这无疑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因为古代沉船也是收藏的一部分,而且还非常珍贵!
不过他的担心并没有成为事实,等他手亲自摸到已经沉到江底七百多年的船体时,残存的船体很顺利的出现在了芥子空间中。
而在芥子空间中,刘东的意志跟传说中的神灵一样,只是心中一动,黏贴在沉船上的泥土,点滴不存的被全部剥离出来,那怕你用显微镜来看都找不出丁点土粒!
最后拼着耗损舍利子的灵光,刘东对整个船体和其内部的古玩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幸好刘东虽然没有突破400米的极限,但从缅甸到乐山大佛,存储的黄色灵光非常浓厚,直到整条沉船修复完毕,也没有造成芥子空间的萎缩。
而这对刘东来书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结果。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修复的事情不能多做,除非找到能够足够保证消耗的灵光来源!
成功的挖出了沉船,那么这个江底的大坑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然刘东费劲心机挖掘出来的大坑也不能浪费了,很快沉船上十多具尸骨被刘东转移到了坑底,然后重新覆盖上了沙土。
而他的这番动作表层的江水剧烈翻涌起来,好在时间很短,而刘东的舍利元光又时刻监视着周围的动静,所以倒也没引来什么人的注意。
“各位,虽然这个墓穴不算太好,不过你们也总算有个栖身之地,不至于被后来人打扰!”心中默念完毕,然后略作祭奠后,刘东扭身朝江面上游去。
回到船上,然后擦干身体,重新穿上衣服后,刘东回到原本自己的位置,靠在船舱上,闭上了双眼,而注意力自然也转移到了芥子空间中的沉船上,忙碌了一下午外加一个晚上,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清点一下自己的收获了!
被刘东清理完沙土后,整条元代沉船的形状也显露出来,平底、方头、方艄,形状近似于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沙船,而这种形成于唐宋时期,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最高峰时全国保有量达到几万艘的船只,是中国河道运输网上最的组成部分!
而这条沙船因为已经沉默江底700多年,所以船体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破损,原本三条桅杆除了边沿上一条外,剩下的已经全部折断,不过船体仍然保存的非常完整!
而在刘东拼着消耗舍利元光进行修复后,榉木的船体已经重新恢复了韧性!
因为整条船有6个船舱,所以刘东自然是从第一个开始,不过这个船舱应该是放粮食、蔬菜、肉食之类的日用品,除了一些粗瓷碗碟外,并没有太珍贵的东西。
第二个船舱中应该是类似水手仓房的地方,基本也没什么收获,但等到第三个仓房后,里面的东西才真正让人激动。
大大小小的瓷器仍然保持着它们被刘东收起时的状态,凌乱的堆叠在一起,而且周围还有腐烂的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