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的,小的见那乐安侯面生异象,其父又被天子赐酒毒杀,小的认为可以试着打打这小侯爷的主意。他乃明朝宗室,名声传于朝野,若他跟随圣教起事,必能壮我圣教声势,极大打击明军士气,动摇他们的信念。”
徐鸿儒沉吟片刻,转身双手负在背后,来回踱步抬头问:“有几成把握?”
“不足3成,会主须知,这乐安侯不仅能壮我圣教声势,其麾下已有3千兵马,战马5千匹,俱是塞外大战余生之锐卒。而大同镇已被其父旧部所辖,恢复卫所军制足有6万精兵。若这小侯爷打着为父报仇之旗号,大同镇极有可能倒向圣教。”
朱炳南说完低下头颅,徐鸿儒摸着颔下清须思考,他要思考的有两个方面,1个是大方面的,1个是小方面关系到自身将来地位的。
1旦说服朱弘昭造反,那事成后朱弘昭会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朱弘昭有大同镇精兵悍将,他有什么?而且朱弘昭是宗室,搞不好圣教的大业9会演变成朱弘昭个人与皇族之间的1场新的靖难之役。
到头来,可能朱弘昭9像他祖先朱元璋1样,翻脸不认人将他们1帮子人杀个干净。
综合考虑后,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也不让可能成功的大事事后变质,徐鸿儒摇头道:“接触这位小侯爷,许你在8月初十以后拉拢他。记住,绝不能让这位侯爷在事前有所察觉。若圣教起事,如预期发展,可许这位小侯爷1个王爵。”
朱炳南恭敬应诺,心中却道这徐鸿儒瞻前顾后不是个做大事的人,现在这种时刻9该拉拢1切能拉拢的人才对。只要初期势头猛烈,才能让更多犹豫观望的野心家卷进来。
他正要退下,徐鸿儒又想起1事,抬手遥遥止住,问:“这位侯爷年不过十3,统军才能如何?”
“未曾目睹,不过治军苛严,部众心悦诚服。”
徐鸿儒沉吟片刻,他想到朱弘昭才十3岁,有军事才能是可能的,但和人打交道的手段必定是稚嫩的。有心改变主意让朱炳南现在去拉拢,毕竟十几岁的娃娃很容易鼓动起来,用来当个炮灰打击明朝士气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他又拉不下脸面更改主意,觉得自己朝令夕改会影响在手下心中的睿智形象。
清水泊,1派欢声乐语。
“中!”
朱弘昭这边轻喝1声,弓如满月,1箭射出,5步外箭靶上又多了1支箭。
周围少年们齐声叫好,杨御藩摸摸鼻子,手持铁胎弓摆出犀牛望月姿势持弓背射,1箭射出也不看箭靶,得意洋洋扬着下巴看向朱弘昭。
杨家家丁起身俱是叫好,示威时的挥舞手臂,看向少年兵。
“中!”
那边竹棚下,李幼娘打出1个红中,郭轻言露出微笑,轻吐1个字节:“碰。”然后推倒牌面又吐1个字节:“胡。”
侯氏在1旁刺绣,看着李幼娘苦着脸拿起1小杯黄莲汤饮下,不由轻笑。
箭靶处轮到李墨轩登场,挽着长袖,装模作样拿着画弓,抽出箭比划1下,故作惊奇:“弦怎么裂了?算了,算你们赢”
朱弘昭看1眼,弓弦哪是裂了,而是被割了1刀,其他人也不是瞎子,嘘声1片,李墨轩反倒得意洋洋不以为耻,向4方招手致敬。
李墨轩的直属手下都不敢待在这里,那1帮从京城来的锦衣卫,可能早9知道这个结果,今日比箭时9没来。
朱弘昭与杨御藩各射十支箭,杨御藩用的是铁胎弓,耗气力,最后1支箭射偏了,朱弘昭胜他1支箭。
杨御藩受罚端着烈酒连喝3碗,朱弘昭在孝期,若是输了则喝药汤。
场上由朱弘昭家将和杨御藩带来的几名乔装成家丁的登莱两镇军将比试,杨御藩则在1旁介绍。
这些登莱军将并不清楚闻香教的事情,他们是杨御藩奉杨肇基的意思,借口要与乐安侯家将比武请来的,聚拢他们过来和朱弘昭认个脸熟。
“那位是千户颜曾,名字响亮,脾气也响亮。”杨御藩摸着下巴,指着1名年青留着淡淡8字胡的军将:“他本是家中次子,自幼读书,父兄殁于辽镇,这颜曾不得不袭职。兄长别看这颜曾是个读书人,可他脾气燥烈,对待手下士卒更是苛刻无情。不过也有不错的地方,这家伙有5余名招揽惯匪编练的家丁,聚散如1很是精锐。”
朱弘昭微微点头,笑说:“孔孟颜曾,他这名字确实响亮。”
儒家数得着的圣人世系,后世不怎么显眼,这年头在读书人中的号召力,不是1般人所能想象的。
“那是莱镇游击将军张榜,悍勇果烈,是名难得的勇将。”朱弘昭顺着看去,张榜是个皮肤黝黑,铃铛圆眼,满脸络腮胡的矮壮汉子。
接着杨御藩神情有些得意,指着场中1名面相方正,浓眉大眼的青年笑问:“兄长,且看此人能否入兄长法眼。”
杨御藩打赌输了,在塞外认年纪小的朱弘昭为兄,这么称呼刚开始有些不服气,现在却觉得上口起来。
那人纵马持弓,左右开弓,马驰间只听弓弦响,9见1支支利箭破空钉在箭靶上,引得围观兵将连连称好。
“骑射不错。”朱弘昭如实评价,眉头1挑:“他是你族人亲戚?”
“兄长聪慧,他是沂州周家的长公子,是我2姐夫世锡,周家世袭沂州卫卫佥事。”杨御藩说着有些得意,他杨家可是沂州卫世袭指挥使。全国卫所3多,可世袭的指挥使家族可不多,只有明初立下大功或靖难之役立下大功的将领才有世袭指挥使的封赏。
杨御藩的祖上杨秀9是因为生擒张士诚才有了杨家这个世袭指挥使,至于张士诚,则被朱元璋赏赐的弓弦勒死。
接着又有1人出场射箭,射术不佳,杨御藩脸上也挂不住,介绍那人姓名,叫虞有光。也是沂州卫的,杨肇基老部下,此时在登州担任守备。
看着1帮人在喝彩声中比试箭术,来自曹县的弓手刘泽清看的眼红。他是跟着曹县漕运把总过来长见识的,9连他的上级张把总都没资格上场,更别说他了。
他见远处朱弘昭与杨御藩看着这边有说有笑,很想冲上去展现自己的弓术,若能得到赏识
张把总见他神色炽热,轻咳两声道:“不许妄动,随俺去转转,见识1下这大同精兵的武备。”
对了,这位刘泽清此时是闻香教的人,他的身份很复杂
第108章 侯爷有帝王之姿()
刘泽清,今年2岁,本是曹州进士郭允厚的家奴。
郭允厚是万历35年的进士,天启即位后授他兵科给事,令他赴任湖广副使,管理粮饷筹集,因郭允厚有疾病不能履职而辞官归乡。
这位郭允厚也是个能官,初任文安知县。文安县经常遭水灾,旧有防水堤坝被大水冲毁,淹没农舍田园,农作物毁于1旦,百姓流离失所。他仿照兵部尚书王孟津展堤之法,修筑大坝,加固堤防。天启6年秋天,又逢大水,保定、霸州等郡县尽成泽国,而独有文安县幸免,5谷丰登。
而刘泽清也是在郭允厚归乡的这段日子里被郭家消了奴籍。刘泽清也算半个读书人,获得自由之身后他9进了曹州巡检司体系,当起了捕盗弓手、同时还要巡查协防运河。
家奴很难获得自由之身,而刘泽清又值壮年,正是1个大好的年轻劳动力,郭家为什么会不要这个劳动力?
这1切9像1个谜,9像刘泽清也是稀里糊涂来到了乐安县清水泊。
傍晚时分,杨御藩等人散去,刘泽清带着惊讶也走了。
这夜刮着东风,小雨濛濛。
东厢房朱弘昭裹着薄被,坐在床边看着漆黑色雨夜,雨丝吹拂在脸上。
丁力与王敦盛坐在身后,讲述着东路这两个月来的变化。丁力气愤,王敦盛惋惜,对大同镇的变化很是感慨。
“人各有志,强求不得。要怪,也只能怪世事无常。”朱弘昭内心也不好受,最后1叹:“东路根基未稳,扩充发展过快,摊子铺的太大,导致心力不足。不怪他们,9这样吧。”
总之,9是东路旧将人心不齐,各有顾虑。
赵率教1次要整顿大同十来个卫所,可他掌握的资源根本不够。而现在大同最富裕的9是何冲和郭谅,何冲当初还是1个小小千户,9连朱以溯都不鸟,更别说他1个外来的赵率教了。
而郭谅,则是恪守中立,谁也不想得罪。同时,掌握晋商通往宣府镇乃至张家口1线的过往税收,也是谁都不给,只发展东路。
丁力是朱以溯留给朱弘昭的家将,见朱弘昭都不想搭理大同镇的事情,他也不好再说什么。现在大同镇9是缺钱,而他知道,朱弘昭手里有得自麻家的很多银子,具体多少,他也不清楚。
所以他觉得,只要这笔银子用得好,完全可以把大同镇铺开的体系支撑起来。只要熬上两年,大同镇的军屯走上正轨,从此饷银皆从军屯中来,足以自给自足。
可现在的大同镇,朱弘昭有心管,却没有名义。哪怕花了银子,没有多少实质好处不说,还可能被人弹劾。
如果帮赵率教渡过难关,使得大同镇的军屯1举完成,那赵率教将会建立起不逊色于朱以溯的威望,受底层军户的拥戴,那关朱弘昭什么事?
搞不好,赵率教会借此威望大涨之际,将东路旧将清洗1遍。这是朱弘昭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现在东路旧将有别扭,可只要他们立在那里,哪日朱弘昭回到大同,只有手里有朝廷给的名义,这帮人还是会为他效力的。
私心别人有私心,朱弘昭自然也有。
雨夜清寒,王敦盛双手抱着暖暖茶碗默然无语。丁力见他好像有私密话要说,便识趣走了。王敦盛这才道:“赵总兵托卑职转交1封书信于侯爷。”
朱弘昭转身接过信封,信中赵率教诉苦,求朱弘昭给他支持。这封信看完后直接点了烧灰,1个总兵的信,对朱弘昭来说太敏感,留着9是祸端。
“既然王兄已来了山东,9不要管大同的事情了。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我们管好自己眼前的事情9好,莫插手太多。”
“请侯爷示下。”王敦盛起身,心中凛凛,双手抱拳。
“在乐安已初步打开局面,你现在主抓军屯田地分配,不论是大同旧部还是本地新划军户,要1视同仁。乐安土少,比不得边镇广袤。但这里土地皆是沃土,水利便利,十5亩地精细耕种胜于大同5亩。”
王敦盛建议道:“侯爷,若无差距,如何能体现侯爷对旧部的爱护?”
“不需要,每户十5亩为根本,世代沿袭不准买卖。另外再设军功田,斩首1级可获两亩,其中详细赏赐方式你与诸位千户推敲12。另外再设军职养廉田,小旗十亩、总旗2亩,百户5亩,千户百亩。”
在朱弘昭的规划中,以后的军户只干两件事情,干最精髓的两个字:耕战。
想要活下去,那9努力耕种。想要发家致富,那9努力杀敌。
另1头西厢房里,朱弘楚半夜难眠推推朱弘林:“阿弟,那位小郭将军长得俊不俊?”
“兄长看上了?估计没希望,早点睡吧”朱弘林迷迷糊糊应答着。
挑挑眉头,朱弘楚想到郭轻言英姿飒爽,面容冷傲娇艳的风范,9心神驰往难以自制。
第2日,天1早朱弘昭正在院子里练习体操,手里握着1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