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笕ㄕ莆赵谏萆缁杂氚惨⒊贾芄笾菪克就舶钛逯帧�

    水西因为安位年幼,出兵1事不顺利,拖延下来。倒是奢崇明动作快,心急火燎凑了两万彝兵去重庆领取军饷、兵甲仪仗和作战物资。

    当然了,请土官出兵,朝廷也要有所表示,赏赐也是大大的。而奢崇明又有大志向,比如兴复彝国,反正他觉得土官和大明番邦国王没啥区别,继位都需要朝廷任命,只是国王的名声更响亮1点,排场也更大1点。

    如果在辽东立下大功,可能朝廷还会封他个王当当,所以奢崇明满怀期望而来。现在为朝廷出战,吃着朝廷粮饷还能练出1支精兵,多好的事情啊。结果他失望了,彻彻底底失望了。

    明军的规矩9是客军要自筹粮饷,带兵到重庆的奢崇明和他儿子奢寅,女婿樊龙、部将张彤等人找巡抚徐可求索要军饷。

    毕竟土官的兵是彻彻底底的私兵,不能和朝廷地方供养的战兵并论,巡抚徐可求同意发饷。但朝廷内的事情也9那样,足饷是不可能发的。没有拿到足饷,这让奢崇明父子如何能满意?

    然后奢崇明又找兵备道官员核实兵员,好领取铠甲武器。可彝兵悍勇有余而行伍军纪散漫,也可能是奢崇明打点不到位,被兵备道官员拿捏,让他回去重新募兵,这批兵质量不过关。

    两万人跑来跑去,吃喝全是奢崇明的,他如何能接受这个说法?

    然后又发生了1些不愉快的事情,彝兵之中有随行女子,在河边洗衣,当地驻军巡哨路过调笑两句,随即被过往的彝兵1顿狠揍。

    事情闹大了,内部本9不满,奢崇明觉得自己被明朝官员轻视,心中火大。

    要知道,是他上书朝廷自请永宁、水西两地的彝兵赴辽作战。本以为朝廷会大大嘉奖,可他带着族里精壮前来,3番两次被轻慢,这让他无比的愤怒。

    他1个偏居西南僻壤的土官怎么可能知道朝廷里的规矩?又怎么知道明朝此时贵文贱武,人家堂堂巡抚,连手握数万大军的总兵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他1个麾下散漫,不懂规矩的土官了。

    彝人本9意气重性子直,加上又看不起各地驻军战斗力,干脆先造反,打不过再投降不迟。水浒传上不是说了吗,造反为的9是招安,搞不好还能弄个王位回来。

    于是重庆的官员倒霉了,巡抚徐可求,朝堂上也是挂号的重要人物,以及重庆的2多名官员都被奢崇明宰了出气。

    成功发动叛乱后,这伙兵备道认为要打回去重新募的不合格彝兵,1举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势如破竹。奢崇明显然不是造反的料子,不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9字真言。

    迫不及待地建国号“大梁”,设丞相、5府等官。紧接着招募士卒,奢崇明和儿子奢寅率军数万分道于十月中旬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简州、新都、直达成都东南不远处的龙泉。

    得知奢崇明叛乱造反,水西传承千年的安氏响应。2年前贵州遵义传承67百年的土官杨应龙造反,秦良玉平定的时候水西安氏出力甚大。

    这现在水西安氏当家人是奢崇明的妹妹,而奢崇明又娶了安氏女子,两家姻亲无比亲密仿佛1家,现在奢崇明造反,水西安氏也只能响应。否则奢崇明被平定,搞不好安氏也要受到牵连。

    2年前的杨家9是例子,被朝廷灭了,顺带的还将当地土官制度废除,改土官为流官,设置府县,也9是遵义。

    反正西南地区山多路少,1片穷山峻岭。朝廷大军再多,补给不易,也施展不开,所以调不来多少。只要打1架,打的猛1点让朝廷知道他们不好收拾,再投降不迟。

    传承千年,又世代与4周土官豪强宗族联姻,水西安氏的影响力大的惊人。他们1动,引发连锁反应,叛兵数日间高大十余万。

    坐镇成都的4川布政使朱燮元运气不错,十月十8日仅有两千兵的成都被奢崇明数万大军包围。

    运气好是因为此时秦良玉9在不远处的石柱招募编练新军。石柱宣抚使原本是秦良玉丈夫,后来秦良玉继承土官,她自幼9熟读兵法军阵,练出1支白杆兵,能打能拼,威名军功也是朝野传颂的。

    白杆兵原本由秦良玉兄长秦邦屏率领赴辽参战,在救援沈阳时被建奴骑兵夹击,战死两千杀敌千余。这可是步卒啊,杀的还是骑卒,杀的建奴胆寒。随着秦邦屏战死,白杆兵势颓,在友军卖队友的传统下,元气大伤。

    而秦良玉则奉命重新于石柱编练白杆兵,得到朱燮元调令,46岁的秦良玉分兵派遣弟弟秦民屏和侄子秦翼明率4千新编白杆兵断奢崇明回归重庆的后路,亲自率6千精兵沿江北上救援成都。

    西南1片战火,等这些战事进展通过邸报送到大同东路的时候已经到了大雪纷飞的腊月。

    朱弘昭也是半夜被孙河喊醒,披着棉被在烛光下读着邸报,暖和的棉被都挡不住来自心底的寒意,前世怎么9没听说过明末西南还有土司造反?还是规模达到十万级别的大场面!

    彝民剽悍善战,只是不习军阵。若不能短时间内平定,等叛乱彝兵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双方杀出了大仇恨,那9不好平定了。

    而且西南地区道路9那么寥寥几条土路,下个雨9要大修的山路,物资转运困难,朝廷派出的大军人数多了摆不开,而且也没多余的军力投入西南战场。

    所以朱弘昭断定这场战事不能1口气压下去,9会拖延下去,直到将彝兵的血气磨干,他们才会投降。

    他1点也不担心叛乱彝兵会有建奴那样的气势,艰难的交通环境和贫瘠的物质,9限制住了彝兵,他们杀不出来。哪怕4川全乱了,只要堵住险要路口,彝兵最多只是割据巴蜀云贵,不可能像建奴1样。

    再说建奴能入关,也是滔天大幸,不可复制。

    看完邸报,他目光惊疑不定。他前世9没听说过明末西南土官叛乱,难道是自己的到来引发的蝴蝶效应?

    可这未免有些扯淡,他在山西最北处,而叛乱的地方在4川、贵州,根本影响不到。

    或许这场战乱并不持久,所以后世9不怎么出名。而且秦良玉这位传奇女将军9在平叛第1线,她若在,说明这场叛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夫君?”

    见他脸色阴晴不定,李幼娘莫名担心。

    “姐姐先休息,我要去天成卫城1趟,父亲遣孙河送邸报于我,说明父亲心中有想法。”

    1旁李秀娘匆匆穿戴好,正给朱弘昭倒茶,1听朱弘昭这话,手1抖,颤音问:“2郎,舅公该不会要赴川平叛?”

    “姐姐莫要担忧,如今咱东路兵强马壮,派出5千人平叛的力量还是有的。”

    李秀娘擦拭桌上水迹,挤出1丝强笑:“姐姐为2郎束甲。”

第59章 大雪,出兵难(1)() 
1身锃亮镀银山文鱼鳞甲,左虎右豹兽吞头臂铠,黑色披风红色戎袍,手提白缨6瓣高尖头盔,朱弘昭在李幼娘姐妹俩期盼目光下从上马石翻身上马。

    绑好红丝盔带,朱弘昭回头看1眼李家姐妹,微微点头轻踹马腹:“出发。”

    亲卫队5余名少年皆穿大红棉甲,佩挂黑色披风与白色盔缨。1个个戴着鹿皮手套,背挂3尺天启元年甲式钢制火铳,腰悬戚刀。

    此外还有从作坊调来的1百健骑,长弓佩刀,肩夹枪矛。两名最健骑卒各执大旗,1面白底红边黑字写着‘天成卫新平堡操守孙’,这是将旗,还有1面军旗,很简单的9是1个红底金色‘朱’字。

    十2岁的朱弘昭已经进入青春期,声带有了些变化。身材更是突飞猛进,已经不逊色于十45岁的少年,足有6尺5寸,大约1米5。

    明1尺23公分,至于张3口中倭国武士身高5尺,也不是空穴来风。但也没这么惨,换算过来丰臣秀吉也9勉强6尺的样子。

    嘴角唇边冒出1层绒毛,男人的象征发育喜人。站在李幼娘身前,约在李幼娘眉间,但还是矮李秀娘大半个脑袋。

    这夜飘着鹅毛大雪,孙河呼着白气,眉毛都泛着白霜,从马具里取出竹筒晃了晃,递给朱弘昭道:“公子,喝些水。”

    降低马速,朱弘昭接过竹筒拔掉盖子1嗅,随即面带喜色:“好水。”

    仰头美美灌了1口,长长哈出1口气道:“这天真他娘冷,让弟兄再忍忍,等到了保平,9烧火暖暖身子。”

    “公子安心,来时卑职已派飞骑赶往保平堡烧制羊肉姜汤。”孙河接过竹筒,自己小抿1口,又转手递给亲卫队官李遂。

    李遂接过嗅了嗅,眉开眼笑也是狠狠灌了1口,抹着下巴胡茬乐滋滋还给孙河。

    竹筒里显然不是水,不然早结冰了。

    2百多骑1路南弛,途径马营的时候何冲早已带了2百骑在官道旁候着,烧着大堆柴火,火光与雪色交相照人。

    “吁”孙河在队伍前面开路,1拉马缰跳下战马,脱了手套眨眨快冻结在1起的眼皮笑说:“何兄弟好灵的耳目。”

    “夜里这么大阵仗从我马营经过,若没点反应,我这马队千总也9当到头了。先让弟兄们烤烤火,公子也在?”

    “公子在中队,麻烦何兄弟了。”孙河笑嘻嘻说着,1声令下随行骑卒纷纷下马,来到火堆旁取暖。

    朱弘昭与中、后1百5骑赶到,也是纷纷烤火。

    何冲来到朱弘昭面前莫名其妙问:“公子,入冬酷寒,不知公子有何想法?”

    “非常之冷,多闻有马户牧养马匹遇寒冻毙。”

    缓缓点头,何冲目光严肃语气沉重道:“塞外风霜更甚,听闻北来商旅说道北虏受灾严重,牛马羊群损失颇大。又者,去岁辽民迁土大部入关,辽东建奴受灾也是严重,与北虏相仿。”

    孙河揉揉脸,抿1口酒笑嘻嘻说:“这感情好,建奴冻死了才是好事。”

    朱弘昭脸阴沉着,认真打量何冲,见他1幅波澜不惊的模样,随即瞪1眼孙河:“建奴会乖乖束手冻死饿死?没了吃的,他们保准又要提刀来抢。说不好,今年北虏也要寇边劫掠。”

    “公子英明,今不知公子何故夜行,还请公子告知参将大人早作准备,北虏鞑子叩关9在半月之内。”

    朱弘昭点头应下,何冲上马抱拳道:“近日马营散骑刺探颇有所得,卑职要去塞口巡哨,先行告退。”

    何冲这2百骑1阵风1样飙过,朱弘昭烤着火,目光流转,在火堆旁来回踱步,突然1叹:“何冲机警,有名将之风。”

    孙河撇撇嘴,1脸不屑:“9他?读书识字可能现在还比不上小的,肯定是马营散骑侦测到敌情,他才这般装模作样糊弄公子。”

    “你懂什么,你若将喝花酒的功夫用在钻研军事上,也会有这般见识!”朱弘昭横眉作色,唬的孙河1愣,1把夺过孙河手里竹筒,朱弘昭饮1口道:“论天资,你不比何冲差多少。再说打仗这东西,除了天分还要看努力,想想蜀将王平,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依旧能靠着勤奋成为1时名将。”

    “还有,背后不可再妄论他人,有本事超过他,别在嘴上占便宜。”将竹筒还给发呆的孙河,朱弘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1叹,转过身去烤火。

    2百多骑微微取暖驱寒后,又启程顺着官道南下,在保平堡饮了羊肉姜汤吃了些随军干馍,91路抵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