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饷待遇提上来,将门家丁的维护成本直线上升,现在的将门日子也苦。侵占军田搞走私等劣迹斑斑的将门,已经死了个差不多。余下的都是没胆量折腾的,自然攒不下大产业或厚实家底。
养家丁的效益,实在是越来越低了。
以前的家丁多了,什么事情办不成?家丁更是战力的体现,朝廷也不好收拾。按着以前家丁的待遇而言,当今有7万家丁,谁敢和皇帝掰腕子比家丁数量、战力?
说的不好听了,光皇帝搜刮的那1票赎罪死囚放出来,光那个武疯子,1根铁棍9能灭你1家!
西长安门成排的锅沸腾,肉粥香气弥漫。
最后仅存的2百余士子肚子咕咕响,站不住的9坐着缓1会,屁股冷的失去感觉9跪着缓1会,变着花样。
被水车淋湿的士子在寒冷夜风中发烧,军医们又扑上去不断拖走。
“莫拖!莫拖!”
程安死狗1样趴在地上,伸着右手,抬头看着好友顾梦麟,浑身9是使不上劲,两名军士1人拖着1条腿,给拖了出去。
被毒烟熏晕的杨彝在地上躺久了,1名军医摸着杨彝额头,发烧不严重。随后把脉良久,又摸摸额头,发烧严重了,挥挥手,军士上前拖走。
神智清醒的顾梦麟也打着哆嗦,拒绝军医把脉,9那么跪着,仰着头。
身后不断有士子见势不妙,装晕被拖走。
法不责众是1回事,现在人越来越少,法不责众9会变成出头的椽子先烂
半夜,朱弘昭给小家伙把尿,又取来1件皮裘给裹上,睡了饱饱1觉的小家伙精力充沛,朱弘昭不得不讲1些故事,哄着。
“有1只乌鸦渴了,看到半罐水,嘴短喝不到。这只乌鸦很聪明,9飞到河边叼来小石子投到罐子里。罐中石子多了,水也9涌出罐口,于是聪明的乌鸦喝到了水。”
长乐主公朱淑嫫才3岁出头,眨着眼睛听着:“水,饿了。”
1旁曹化淳打开成妃送来的百宝箱,取出1把奶糖递给朱弘昭,又端来1碗温水,提着木勺试着水温,也是试毒。
双手搭在护栏上的孟弘略听了呵呵发笑,摇着头:“君父,这故事有意思。”
“乌鸦喝水,记忆犹新啊。”
朱弘昭剥开奶糖,嗅了嗅,掰开塞到嘴里1截嚼了嚼,才将剩下1截给小家伙喂嘴里。
抬手,曹化淳递来手绢,朱弘昭垫在小家伙脖间,手指刮掉口水,笑呵呵继续说:“还有羊喝水的故事,1头小羊口渴来到河边,见上游有狼,9在下游喝水。狼认为小羊饮水脏了自己的水,便声讨斥责1番,将小羊吃了。”
听的迷迷糊糊,小家伙还是呵呵笑着,她喜欢听朱弘昭的声音。朱弘昭的声线清亮,咬字发音有独特的韵味,听着很不同。何况宫里,禁军当值也不会开口,宦官们又是轻柔语调,只有朱弘昭有雄厚的声色,听着很好听。
孟弘略深吸1口气,真是令人触动的两个小故事。
正坐在1旁审稿的阎应元听了,摇摇头1叹。
朱弘昭继续剥着奶糖,掰成两截自己先吃1截,剩下的1截给小家伙,嚼着继续说:“还有狐狸吃肉的故事,乌鸦去农夫家偷来1片肉,站在树梢上。狐狸住在树洞下,闻着肉味9对乌鸦说,听说乌鸦的歌声是周围最动听悦耳的。狐狸所言娓娓动听,乌鸦心中喜悦便呱呱唱了两声。狐狸叼起落下的肉,回了树洞。”
“君父3则寓言,意境深厚却浅显易懂。”
孟弘略说着搓搓手,眯眼看着下方跪着昂首的顾梦麟,这是他的朋友,现在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带着儿子孟闻玉在京,孟府世袭爵位让给了弟弟孟弘誉。
刘宗周求学孟府,是他的启蒙人之1。9这样的交情,还不是找借口弹劾他以示清白?
现在有的,只是1腔忿恨。他要报仇,闻香逆军只是刀子而已,现在只有皇帝愿意为他报仇,他们有1样的敌人。也只有皇帝,当今的这位皇帝,能帮他,敢帮他。
乌鸦喝水骂那些人鼠目寸光自以为聪明,狼吃羊又是彰显霸道,狐狸吃肉表示皇帝自己看的很清楚,你说的再好听,你为的是什么我很清楚,我9是不开口,不让你得意。
朱弘昭笑笑,扭头对阎应元道:“丽亨,记下来,明日报刊上,将这3则故事发表出去。”
“君父英睿。”
阎应元铺开1张纸,蘸墨:“1字不改?”
言语有口头白话,也有方便记录的简短措辞。
以圣旨为例子,看着很高大上,朱元璋和朱棣的圣旨9很随意,1堆白话后面附上‘钦此’两个字,盖上皇帝宝印9成圣旨了。
“不改了,本来9是给稚子启蒙的。”
朱弘昭说着,低头亲1口小宝贝额头,整理着皮裘,裹得紧紧。
阎应元听了笑笑,回忆着朱弘昭词句,1字不差写了下来。
第435章 船的差别()
3月十3,1早。
京中文武士民都等待着承天门的变化,最直接能反应宫里意志的载体是京闻日报。
住在南城偏僻小院的左光斗1袭青衫黑襟衣,拄着拐杖出门站在胡同口,等待着派报少年。他不是装穷装可怜,而是低调。
韩爌装穷装到了什么地步?学严嵩跑到坟堆里过日子,靠吃别人祭祀先人的祭品过日,还不是被逮到京里给1刀砍了?
拿到报纸,左光斗翻阅着,标题核心话题还是士林关心的‘纲目’,纲目原来是3纲8目儒家核心体系。3纲都理解9是父为子纲这1套,8目9是格物、致知8个步骤,1直到平天下为止。
现在的话题纲目,与儒家的关系只是停留在格物这1阶层,即心学的研究事物表里。纲目含义向系统1词靠近,系统的研究,归纳自然万物现象。
左光斗没心思看什么纲目,翻页看着,大多数内容还是纲目范围内的,如工部某人的矿物元素论,这在左光斗看来与张载关学的元气论是1样,1种元素1种气,各种气组成了世界。
还有1些闲人关于作物的研究,种子结构、萌发环境、生长所需等等所产生的辩论。算是老话题了,又1年春将老话题扯了出来。
都是废物,他只想知道昨夜的事情,宫里是个什么看法。
1目十行扫着,终于在报纸前文与后文广告之间,找到了关键‘总裁阎丽亨心得’,乌鸦喝水、狼吃羊,狐狸吃肉3则寓言故事出现,落笔处后缀是‘丙寅年壬辰月乙卯日学生有幸于承天门所闻,奉圣意录之。月刊话题,以此3则寓言为题,望各家英才阐述其中义理’。
看那白话文,9知道是当今的手笔。报纸印刷惜字如金,除了当今之外,还会给谁这么大面子?
1些话没必要挑白,当今的文化素养,说真的,远远比不上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先王与孙刘两位名师,只教授了当今做事之根本,诗词韵脚乃是小道,并没有讲述。
他们谁知道?朱弘昭的思维已经定型,有自己的准则,很难听进去1些不关心的。刘时敏教他权谋,父亲朱以溯传授用人平衡之理,孙传庭教授兵法,后来发现失控怕受牵连,敷衍了事让朱弘昭自己去学史。
松了1口气,左光斗握着报纸,弓着背拄着拐杖回院。
这是1座很寻常的4合院,只有1座朝西主房,南北两座客房,1座灶房。
灶房里冒着炊烟,老仆端着木盘出来,对左光斗微微点头,都是从小穿开裆裤的主仆,56年什么风浪没经历过,很多时候连话都不必说,见个面9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左光斗接过木盘,端到北面客房。
史可法裹着厚厚被子,脸色涨红,嘴唇发白,不时咳嗽。
门推开,史可法扭头,想起身手软没力气,看着绕过屏风,白发白须的师尊,忍不住淌泪:“先生”
“唉,你这孩子来喝了药,安心休养休养。”
史可法家中世袭锦衣百户,被左光斗看中的原因是因为史可法胆子大,有正气不怕事,做事1根筋,有自己当年的影子。
搀起史可法,左光斗小饮1口药,苦的眉毛缩成1团,笑道:“好药,喝了这发汗药,好好睡1觉,什么都9过去了。”
给史可法灌完药,左光斗又端着温水给史可法漱口,史可法摇头,感受着口中苦涩:“先生,9让学生多苦1会。学生愚钝,牵连了先生。”
将史可法压下去,拉好被角,左光斗长舒1口气,挤出笑容:“圣上明睿,不会有什么事。好好发汗,身子痊愈了再聊。”
承天门前,入宫当值的禁军步伐齐整,这批禁军属于礼仪卫队,执戟司戈纷纷立定。宫中携带军械的禁军只有各门守军、西苑净军、南海子净军和琼华岛宿卫。
工匠们也抵达,继续粉刷着宫墙。
长安西门大开着,军士收拾着帐篷、行军灶。帐篷9是摆设,自己退出来的监生也不敢住,只想着低头回家,最好谁都没认出来。
钟鼓楼司晨之后,入宫的3余骑侍从们纵马而入。现在宫中少有各衙门当值的,都在3司衙门办事。
孤零零1个人,顾梦麟跪着,头顶着旭日。
咬着牙,他有他的坚持,他有他的理念做支撑,大不了1死,殉道而死的人多了去,多他1个又何妨?
城楼上,朱弘昭也有乏了,坐的时间久了屁股疼。
“成妃娘娘驾到。”
下了车架,城楼上正办公的侍从们退避,成妃1袭青衫软翅帽,走近了揭开皮裘,见睡相恬静的女儿露出笑意,轻轻抱起,剜了朱弘昭1眼。
“皇帝,乾清宫那边也快来了,多准备着。”
留下这么1句话,成妃神情不快瞥1眼跪着的顾梦麟,抱着女儿下楼。
朱弘昭耸耸肩,昨天给朱青雀使了脸色,事情自然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主子?”
曹化淳打着瞌睡,盘坐在1旁,手里抱着密匣,扭头询问。
“无碍,去给下面送碗粥,1壶茶,今日阳光明媚正好,我等9当着天下人的面,办办公。”
天下人,顾梦麟和前辈1样,再次代表了天下人。
曹化淳点头给小宦官使了个眼色,抽出密报念道:“是天津船厂的,全钢战舰已成功解决海水腐蚀问题。去年8月投入海底的钢材打捞后,不见锈迹。现船厂制造3千钧钢船隐患已证明排除,今年6月9可下水3艘。”
每日的秘奏,都是最要紧的排在前面。
曹化淳拿出厚厚1叠看不懂,无法归纳总结的资料,递给了皇帝。
大明的船,和西夷的船,是两个系统。大明的船讲究隔舱,对龙骨木材要求不高。不像西夷的海船,需要优质的拼合肋材来保证骨架。所以大明的船造起来技术难度1旦攻克,木材限制不大。西夷的船对肋材拼合要求极高,寻常百年木材都不靠谱。等大木材用光,西夷人9抓瞎了。
然后9是帆,尤其是帆,决定了速度,对海战和商贸来说,速度之至关重要。
大明的帆是硬帆,结构更为科学,属于纵帆类,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在顺风和侧风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硬帆因为有支持骨,所以帆质量要求很低,9算破了很多洞也没有关系。
硬帆操作比较简便,升降帆的时候不用船员在桅杆上爬上爬下,特别是降帆特别方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