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日燥热,北地更是酷暑。

    如今远行,他只套了1件棉布短衣,腰上别着白纸折扇,拿着1把青菜喂养1笼十2只雏鹅。气定神闲,穿着打扮随意,却让往来搬东西的家丁们不能轻视。

    3日誊抄4书5经、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以及1部金刚经,总共十7多万字,每日在白纸上誊抄近6万字。被知州何大人赞不绝口,引得代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争相观看,光凭这,9让这些家丁粗汉佩服的难以言表。

    而朱以溯父子打赌抄书的事情,也在知州何大人口中宣扬开来。小小年纪朱2哥,与李幼娘的婚事成了代州街坊热议之事。

    这年头平民们本9没什么娱乐,受信息限制和见识,国事谈不来,最爱谈的还是和文人学子们差不多,喜欢听才子佳人的调调。

    平民们对朱2哥3日誊抄十3部书深信不疑,朱2哥天家血脉,父亲又有功名,父子相承,有这样的功底也不足为怪。

    但是代州城的文人学子们打死也不相信朱2哥1个十岁孩童能3天誊抄这么多书,1个个见朱2哥成了街坊热议的‘头条’,心里哪能愿意?认为朱2哥在造假,但因知州何大人在前面发话了,他们不敢明着‘打假’。

    否则哪是打假,而是赤果果打何知州的脸面。

    但这个假必须打,心思纯正的学子想的简单,反正他9是不相信,必须亲眼看看。若这朱2哥是造假,那9必须坚决打掉揭穿,为晋北文人阶层扫除这个害群之马。若是真的,那最好不过,宣扬出去,扬他们晋北子弟威风。

    若以前这个朱2哥还顶着宗室子弟名头,他们才不会认可他为文人呢。现在削了宗籍,又是少年成名,又立志戍卫边塞而改名,传出去他们晋北学子脸上有光啊。

    至于那些心思不纯的,想的更简单。他们做不到,这朱2哥肯定9做不到。揭穿朱2哥的虚假面目,正好踩着朱2哥的名气宣扬自己的睿智,和不畏强暴的勇气。

    毕竟宗籍削了,这朱2哥也是天家血脉,父亲更是千户,也能和强暴扯上点边。最好拆穿后这朱2哥父子能恼羞成怒暴打他们1顿,这样他们的名声会更好

    1帮怀着各样心思的学子出了代州城,却不知他们的目标已经出发向北,去了大同镇。

    村头李家,李幼娘握着1支鹅毛笔练习硬笔书法,时而傻笑,时而俏脸泛着红晕。

    家里的5只大白鹅能用的鹅羽都被拔光了,都是昨日代州知州大人带动宣传的功劳。

    这何知州自诩清流,朱以溯以儿子朱弘昭所书4书5经为回礼,让这何知州如获至宝。仔细询问了朱弘昭书写过程,这才知道了这对父子打赌之事,喜欢朱弘昭小小年纪展现的才华,更觉得朱弘昭情真意切有古名士之风。

    不等朱以溯开口,这何知州9毛遂自荐为朱弘昭去李家当媒人。知州大人降临这个小村子,附近缙绅自然要凑过来刷刷存在感。

    知州大人有意要为朱弘昭扬名,于是鹅毛笔的名声不胫而走。当天知州大人离去,附近那些需要李家仰望的缙绅们9拿出厚礼,各自求了几枝鹅毛笔回去。不是他们家里没有鹅,而是李家这鹅有意义。

    别的不说,朱2哥与其父因求娶李家小娘子之婚事打赌,以十岁稚龄用李家鹅羽3日誊抄十3部书的事情,早晚会传为千古佳话呀,此时不求几枝鹅羽沾沾文气,那要等到啥时候?

    获得3本兵书为回礼的刘家,刘老爷子更是看着心喜。尤其是字里行间充斥着的金戈锐气,9让他爱不释手。

    于是刘老爷子更是以权谋私,将朱2哥这些事情编辑造册发到京城,也算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锦衣卫中,没有退休这种说法,退休的千户也是千户。想他这样的高级军官,想退休只有1个办法:暴毙。

    如今李幼娘许给朱弘昭,9不方便抛头露面,蒙着面纱也不行。李秀杏如此1来也只能蹲在家里,看着傻笑的妹妹心中只觉得酸涩。

    她现在很羡慕妹妹,有个有情有义有才华的小郎君。而她呢?这辈子恐怕连个明媒正娶的婚礼都难得,甚至能不能嫁出去还是1个问题。

    两家订了婚礼,李幼娘如今十4,不好拖太长时间。这婚礼9在两年后,两年的时间不长。李秀杏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不想妹妹嫁人后,她还要永远这么躲在房子里,见不得人。

    李幼娘提笔写下朱弘昭3个字,越看越喜欢,越是觉得这名字朗朗上口,寓意好,看着也好,总之9是各种好。

    现在她觉得自己9是天底下最快乐的那个女人,想着两个月来与朱弘昭接触的点点滴滴,不由眯起了眼。

    “妹妹,想什么?”

    “什么?”

    见李幼娘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的茫然,李秀杏将刚刚想到的主意又咽了下去。只是狭促笑笑:“妹妹在想2郎?”

    李幼娘俏脸努力板了板,1副为家业思考的样子,只是脸上红晕出卖了她:“哪有?我在想叔叔那个养鹅的主意。”

    “2叔的主意是好的,可这终不是长久之计。鹅羽硬笔做礼送人尚可,若拿来做买卖。咱家里积攒的名声9毁了。估计爷爷也是这么想的,才没有答应2叔的建议。”

    “姐姐看的透彻,谁娶了姐姐这样的贤内助,定能家宅兴旺。”

    李秀杏跟着笑笑,沉迷在快乐之中的李幼娘,怎么可能发现李秀杏眼眸深处的落寞?

    北上的车队,除了两辆牛车外,两名打着公干名头的锦衣卫缇骑。此外还有刘老爷子送的1架马车,估计是喜欢上了礼尚往来。

    官道上,赵期驾驭马车,两名锦衣卫缇骑护卫两侧,两辆牛车拉着行李和8名家丁,这也算的是明朝的‘高机动’部队。

    马车里,朱以溯1身青色官服挂熊罴补子,头戴乌纱帽,手中拿着折扇取凉。庶长子朱弘林有个才学震代州的弟弟,自然是抓紧时间读书。

    手里捧着1本论语,看着注解阅读,遇到不理解的地方9问父亲朱以溯。朱以溯半眯着眼随马车摇晃,摇头晃脑解答着。

    订下1个天足,不残疾看着喜欢的萝莉为妻,又弄了个符合心气的名字,朱弘昭可谓心满意足。懒洋洋躺在鹿皮上,1手握着白面折扇,1手撑着下巴。

    对这个好学的哥哥他很有意见,摇晃的车里读书费眼睛,劝了两次竟然不听。那9随你,反正近视的是你又不是我。

    万历48年啊,还不知道这位老皇帝能支撑多久。说实在的,朱弘昭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待遇很满意,随着朱以溯上疏,政治地位发生的改变更是满意。

    如果这个老皇帝能支撑个百来年该多好,咱也9没必要辛辛苦苦玩造反了。造反很危险,从菅家借来的这些家丁也不可靠,还需忍耐培养自己的班底。

    不过那个叫陈玄广的老头儿不错,是个有技术的。说不好能把工业革命前的战争利器米尼步枪搞出来,若能产量化,当真是神挡杀神,佛挡屠佛的大杀器。

    这玩意儿最根本的原理他懂,他和别人讨论过,结果被人拿资料数据批的鼻青脸肿。印象深刻,也9知道这玩意儿要量产需要初步工业化,但有了工业化,有后装步枪,谁还用米尼步枪这种落后,击发速度慢的前装步枪?

第15章 1路思索() 
1路顺官道北上,沿途鲜有乘车马的,多是步行。除了行人,更多的是商队,1车车拉的全是粮食。

    农民种地缴粮,张居正变法,搞了个‘1条鞭’法,要求农民不再缴粮,而是拿银子代替。毕竟相同的价值,将银子押运到京城户部方便呢还是押运粮食方便?

    以前的时候,几百万石粮食运到京城,沿途消耗的9是1笔大支出。现在运银子回去,多简单,少损耗。

    地方保甲制度也随着1条鞭法推行而荒废,以前保长、甲长也9管管地方治安,负责征召徭役等等。现在呢,他们还要负责治下百姓的赋税。府衙胥吏按着土地记录只找他们收银子,而保长、甲长则要负责将治下的赋税收齐,收不齐9自己掏腰包。

    粮税很好收?百姓家里没钱你怎么收?总不能逼着百姓卖儿卖女卖老婆吧?但百姓不交税,保甲们9要自己掏腰包。保甲们也只是普通富农,干脆死道友不死贫道,那你们卖儿卖女去吧。

    那农民逃亡了呢?苦逼的保甲们只能自己掏腰包。于是1来2去,也没人愿当保长、甲长了。保甲制度9此荒废,造成的后果9是朝廷对基层掌控能力崩坍,还影响到后续的征税。

    1条鞭法清量出民间隐匿的两亿多亩耕地,大大延缓了朝廷的财政赤字。1部分人受益,自然9有1部分人倒霉受苦。

    朝廷那里朱弘昭看不出什么,但地方上他还是能知道1些。比如这拿粮食卖银子,再拿银子交税。其中9有很大的利润,利润的创造者9是辛苦的百姓。

    今年还算少有的丰年,这个丰年也是对比过去几年而已。

    过去往往夏收之际,粮价极低,粮商们低价收粮。但百姓又不能不卖,两石粮食的税,往往要卖掉3石或4石粮食才能凑够银子。

    今年的税交足了,剩下的粮食1家子省吃俭用,能撑到来年夏季9算运气不错了。夏季再差,也能淘点野菜山果果腹。如果生个病呢?没钱治,也不能治,治了1家子都得饿死。

    来年青黄不接之际,农民们要么饿死,要么去借贷买高价粮。整个9是恶性循环,黑心商人们越来越富,农民们负债累累,不得不丢了土地举家逃亡,逃亡的路上妇孺饿死,青壮们没了牵挂往往会聚而为匪,造成更大的生产破坏。

    比如李自成同学,朱弘昭记得这位1些资料,本质上是个老实人,却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扯旗反旗混口饭吃。

    李自成长得高高壮壮,外形不错于是当了驿站的公务员,结果崇祯皇帝要改革,裁去了1些不重要的部门,9是没油水的部门。

    于是李自成失业了,朝廷连补助都不给,工龄也不买断

    为了活下去,他还没想到造反这种伟大的事业,而是找县里的举人老爷借钱周济。然后被催债,老婆又偷汉子,统统宰掉后,李自成还没想到造反大业,远走他乡去了西边的边镇投军。

    好不容易有个上司赏识,当了1个把总。结果又欠饷,军饷呢?

    朝廷再糊涂,也要把边军喂饱。往往1万两军饷发到地方,9剩67千两。地方所谓的将门上下其手,再捞1点发下去。下级军官捞1点,至于大头兵能吃顿干的9不错了。

    这次朝廷银子发的晚,也少了些。但官员们克扣的时候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按着原来的拿够了,使得下级军官没的拿,还吃不饱。于是李自成同学爆发了,在饿死和造反之间,选择杀了赏识他的上级。

    带着闹饷的士兵占了个山头为匪,没多久发现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于是9是造反的民兵搅合到了1起。

    朱弘昭拉开窗帘,看着车外,缓缓收回了思绪。

    这大明朝靠着1条鞭法中兴了1阵,地方保甲制度的荒废,饥民造反流窜带动1层层恶性循环。这1切在小冰河时期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被放大,好死不死东北还出了个建奴,防备建奴而加派辽饷,对社会底层的农民造成更大的压迫。

    在生与死之间,农民们自然不会选择活活饿死,而是选择了轰轰烈烈,9死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