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洋流-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以晃迟疑道:“你是赵老七!当初在思旺镇见过一次!”想了一会才想起对方的名字,看着赵老七身穿三品官服,胡以晃惊讶道:“没想到你也做到军长了?你立了什么功劳?”

    赵老七见对方有所轻视自己,不敢生气,反而讨好道:“下官只是办了几件让汉王高兴的事!谈不上什么功劳!”这胡以晃最得汉王信任,我可不能得罪于他。

    办了几件让汉王高兴的事?胡以晃皱眉,以为他只是靠拍马屁上位的,有点鄙夷的从旁边走过,迎上刚进来的凌十八。

    “三第!听说你受伤了?”

    凌十八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某部位,强颜笑道:“只是一点小伤,让二哥担心了,可惜再也不能上战场了,整天闷在衙门里!”

    胡以晃拍着凌十八的肩膀,安慰道:“三弟不必担心,这在哪里还不都能为殿下办事!再说了,以你这莽撞姓子,在战场上万一有个好歹岂不让我们几位兄弟抱憾终身!”

    角落里,王庆露正在为李诗齐介绍各位官员。

    “你看那个有点胖、身穿二品官服的就是刑部尚书凌十八。”

    李诗齐低声笑道:“这一看就是个草莽汉子,怎么能管理好刑部?”

    见李诗齐流露出轻蔑神色,王庆露训斥道:“小心祸从口出,他可是汉王殿下起事之前的六位盟兄之一!”

    李诗齐捂着自己的嘴巴,庆幸道:“幸亏没人听见!”说完,放下双手悻悻道:“靠着裙带关系才得此高位,就凭他能担当得起刑部重任?汉王也太草率行事了!”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一句,几不可闻。

    王庆露解释道:“你太低估殿下了,刑部侍郎是赵烈文,汉王本就看重他,名为侍郎,实为尚书!”

    李诗齐原本很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投靠汉王,不到一年就官至五品,任无锡知府!如今见赵烈文与自己是同年,只不过因为他是榜眼而就高居三品,形同二品!越想越不满。

    “这姓赵的运气太好了!对了子川,汉王到底要给你什么样的官职,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

    王庆露微笑道:“不可说!也许你今天就会知道了。”

    “子川,你看这个刚进来的人,才二十几岁吧!他怎么也身穿二品官服?难道他是汉王的亲戚?”李诗齐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这个样貌英俊的青年人穿的就是二品官服。

    王庆露抬头看向来人,顿时哭笑不得,有点恨铁不成钢道:“你身为无锡知府,连自己的上官的不知道!他就是李秀成,原是第一军军长,不久前被汉王提拔为江苏都督!”

    李诗齐对李秀成这个名字到有所耳闻,知道他在汉王麾下屡立战功!从广西任前锋一直打到南京!于是放下心中那一点妒忌的心思。看着这么多年轻的高官,李诗齐还是有所失落。

    王庆露轻轻拍了下李诗齐,以示安慰,继续道:“这个刚进来三个人,左边的是兵部尚书林大基、右边的是吏部尚书张维坤、中间的是户部尚书蒙上升!”

    李诗齐收回目光,“这三人是什么来头,看他们谈话的样子,似乎与胡都督、凌尚书很是熟悉?”

    “他们五人全部都是汉王的结拜兄弟,加上正在进来的参谋长张遂谋与汉王,正好七位!张遂谋也是二品高官,在军队中的权势不下于兵部尚书。”王庆露指着刚进的张遂谋对李诗齐道。

    “这杨金龙我认识!苏州知府,位列四品,这几小孩是谁?怎么也是四品?还是武官?”李诗齐目光从杨金龙转向陈玉成等人的身上。

    原来是洋枪队的几位队长!王庆露暗自埋怨李诗齐大惊小怪,“这几个是洋枪队几位队长,他们很得汉王信任,从左到右,依次是陈玉成、谭绍光、白银武、黄金文,咦?这最后一人是谁?也许是新近提拔的!”

    李诗齐惊讶道:“听说汉王麾下有支洋枪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原来是一帮小孩!”

    “不小了,他们都有十五岁,咦?这帮洋人来凑什么热闹?”王庆露看杰克领两个同伴跟在陈玉成等人后面,面带不瞒之色。

    李诗齐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子川,你不知道在无锡有很多这样的洋鬼子,他们做生意也像商人那样锱铢必较,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我还跟一个叫保罗的英国人交了朋友,跟他学了几句话,哈罗就是你好、毛您就是早上好!哈哈这洋人的语言真奇怪!”

    说起洋人,见王庆露怏怏不乐,李诗齐反而滔滔不绝起来,感觉在好友面前有了一点面子。

    杨金龙看着王庆露与李诗齐在角落里指指点点,有心结交二人,上前道:“王兄、李兄!自从上次一别,甚是想念,还要恭喜王兄你得掌都察院!”

    李诗齐惊讶道:“都察院?你说子川掌管都察院?”

    李诗齐此刻心里像是砸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味都有!这都察院权势之重难以想象,李诗齐还清楚记得他在明史职官志二上读过形容都察院的一句话: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兵马,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王庆露谦逊道:“承蒙汉王抬爱,授予在下左都副御史之职!”

第三十五章 书法() 
李诗齐吞了口唾沫,“怎么不是左都御史?”

    杨金龙与左宗棠交好,对这些内幕知之甚深,解释道:“汉王并没有任命左都御史,王兄的资历还是太浅,不过,这左都副御史为正三品!这汉王的意思岂不再明白不过?”

    李诗齐也分不清自己是嫉妒还是羡慕,刚说完赵烈文以侍郎衔管理管理刑部,又听到自己的好友又以副御史衔掌管都察院!

    想着与自己同为知府,李诗齐现在倒有点可怜起杨金龙来,对比前二位他这探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毕竟自己很快就会升为南京同知,正四品。

    杨金龙说明来意,道:“在下也即将调到南京任知府一职,到时还望王兄提携一二!”

    南京知府是正三品

    “汉王有请诸位到朝阳殿觐见”一个侍卫走进屋子,对众人宣布。

    文武官员全部按品级排成队列,向朝阳殿走去。

    “臣等参见殿下,祝殿下新春吉乐,万福金安!”

    李云中打了个哈欠,暗骂:大过年的谁在诅咒自己!

    “平身,各位都坐!”

    看着底下六十余名文武官员,李云中欣慰不已,情不自禁的暗自唱道:

    想当年,老子的队伍刚开张,只有六七个人,两三条枪,遇个坏蛋追的我晕头转向呸呸想起当初在紫荆山被萧朝贵等人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李云中赶紧搓了搓手。

    “感谢诸位不辞辛苦前来为我祝贺新春,今天咱们也都说些高兴的事,欢欢乐乐的度过这一天,来!张维坤你是吏部尚书,你先说!”

    张维坤激动不已,只想了片刻就道:“我大汉人才济济,欣欣向荣,各府县官员尽忠职守,照这样下去,三五年过后,大汉必能北伐幽燕,驱除鞑虏,完成千秋霸业!”

    各位大臣全都微笑点头,有的相熟之人,还互相小声讨论几句。

    李诗齐侧身低声对杨金龙道:“江南富庶之地竟被我军攻占,如今清廷无漕运粮饷支撑,三年之内,必定无力维持北方诸省局面,到时我军趁机北伐,最少有五成胜算!”

    杨金龙补充道:“还是等我军攻占浙江才能彻底断绝清军漕运!攻占浙江刻不容缓啊!”

    李云中微笑片刻,马屁!在这种时候还是选择痛快接受比较好,道:“说得有理!最近半年府县中没有出现暴乱,有如此安定局面,还是吏部选拔人才的功劳啊。”

    陆建瀛见张维坤独美于前,与常大淳对望一眼,一齐向左宗棠示意让其发言。

    左宗棠道:“汉王内修制度,外击鞑虏,崇尚节俭,勤理政务!大汉百官各司其职,汉王定能实现夙愿,兴汉灭夷。”

    李云中这段时间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满朝文武逐渐分为两派,一派是以他的几位义兄为首,加上李秀成、陈承瑢、林绍章等广西籍的文武官员,另一派是左宗棠、赵烈文、陆建瀛、常大淳、王庆露、焦亮等非广西籍的官员。

    他们两派互相竞争,像焦亮与曾水源那样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比如罗大纲攻打徐州,淮安知府王开化屡次以各种理由扣留物资;李秀成兵败嘉兴也有后方支援不利的成分在内。

    虽然没有公开化,泾渭分明的站在一起打击对方!也对这段时间的战事产生了不少影响。

    “陆尚书,你博览群书、博学多才,这比博士还厉害!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说?”

    这老头真是该死,朝中两派之所以剑拔弩张,相互争斗,都是从他投降以来才有的,有时李云中还真以为陆建瀛、常大淳是假投降,专门收集我军情报,破坏我军团结,好向咸丰邀功!看来得让赵老七重点监视一段时间才可放心!

    陆建瀛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说道:“微臣乃新降之人,承蒙殿下看重,委以礼部尚书之职,微臣是感激涕零,借新春之喜,祝愿殿下百战百胜,早曰定鼎中原!”

    这陆建瀛刚被俘时也抱着必死之决心,不过他是时间越长死志越淡,听闻前线清军不停的打败仗,长毛更是派军差点打到燕京!暗自估摸着朝廷也撑不了几年,心思彻底重新活泛起来,当他的族人被接到南京安置,也就扭扭捏捏的为李云中出谋划策起来!

    李云中暗中摇头,这陆建瀛不管真降假降,对一些读书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单凭这一点,就算他真是假投降,李云中也不打算处置他!

    君臣说说笑笑,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看天色快到晌午,李云中还打算和几位妻子吃团圆饭,于是就让大臣们散去,各自回家过年。

    苏三娘、洪宣娇、许月香三人围着一幅‘福’字说说笑笑。

    李云中上前赞道:“这‘福’字写的真好,不胖不瘦,高矮也正好,一定是名家所作!”

    许月香抿嘴而笑,打趣道:“哪有人像夫君这样赞赏别人写的字,应该说瘦劲有力,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这样赞美才对!”

    看到一旁专心写对联的大美人傅善祥也肩头耸动,李云中不好意思起来,捏着许月香的俏脸,轻薄道:“你以为你夫君真的不懂,只是一时忘记而已,那个什么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的书法我都鉴赏过!后来写着写着我就认为和他们几个书法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洪宣娇递来一支毛笔,笑道:“原来夫君还是个书法大家,还不快写几个字让我们姐妹欣赏欣赏!”

    哼!写就写,李云中接过毛笔,回想着上小学时,老师教习写毛笔字的步骤。

    许月香提醒道:“夫君,你拿笔的姿势、方法都错了,应该这样才对。”许月香拿起一支毛笔示范起来。

    李云中脸不红,心不跳,“咳我只是试试毛笔的重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