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洋流-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建瀛马上赞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皇上居于中央,四夷来拜,正合如今局势,殿下英明,微臣佩服。”

    赵烈文也不愿落后,慷慨激昂道:“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这两个字起的好,蒙元灭宋有多少志士仁人慷慨赴死,至死不降,崖山海战更有十万百姓自发跳海殉国,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明朝崇祯在煤山自尽,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跟随,满朝士大夫无论是对李闯、还是多尔衮都是争相投降,毫无气节,如今皇上重建中国,微臣誓死相随。”

    “臣等誓死相随!”满朝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发自内心的附和。

    这不会也是排练好的吧?李云中急忙道:“大家都平身吧,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请大家吃饭,有什么事情等到吃完饭再说。”

    第二曰,李云中的登基大典就在南京举行

    朝阳殿已被装饰一新,地上铺着红色地毯,柱子都被黄色丝绸包裹,又在李云中的座位后面加了一道黄色屏风,屏风上面金龙飞舞,凤翔九天,屏风前面又站了两位宫女手持长长的掌扇,掌扇是由孔雀羽装饰而成。

    礼部尚书陆建瀛率诸大臣对着空空的皇位拜道:“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奏乐”礼官严肃的大声喊道。

    瞬间,喜庆的乐声弥漫着整个朝阳殿,执事官弯着身,双手捧着皇冠来到李云中的面前,陆建瀛与蒙上升一左一右的捧起皇冠戴在李云中的头上。

    后来,李云中像是木头人一样被扶到皇位上坐下。

    礼官唱道:“乐止,排班!”

    李云中看着诸大臣迅速排成四排,左右各两排,不再按照派系排列,而是按照文武官员的品级排列。

    礼官又唱道:“跪!”

    百官顿时三叩九拜:“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官唱道:“礼成!”

    胡梦君严肃的捧着一个锦盒来到陆建瀛面前双手奉上。

    陆建瀛也是双手接过锦盒,一步一步的来到李云中面前,奉上玉玺,躬身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还不待李云中有所动作,一旁侍立的常大淳接过锦盒,表示皇帝已经受宝。

    礼官唱道:“复位!”

    陆建瀛回到原位。

    礼官唱道:“鞠躬”

    百官照做

    礼官唱道:“拜兴”

    百官照做

    礼官唱道:“卷班”

    李云中起身离开皇位前往新建的祭天大坛,文武百官有秩序的退出朝阳殿。

    一连三天登基大典才正式完成,开始了李云中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朝会。

    陆建瀛出列,上前躬身道:“自从汉武帝创建年号沿用至今,历朝历代的皇**有自己年号,皇上既然即皇帝位,大汉就应该有年号。”

    年号,李云中知道这玩意,例如唐太宗号贞观,康熙,乾隆,嘉庆,咸丰这些全都是年号:“诸位爱卿有何提议?”

    取年号可不向国号,还必须解释年号的出处、意义,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敢发言,这次蒙上升、林大基等人识趣的闭上嘴巴,留给陆建瀛等人发挥。

    常大淳出列言道:“皇上起兵驱除鞑虏,拨乱反正,北掳连连败退,这与当初洪武帝反元有共同之处,称得上一个‘武’字,而‘元’字又有大、始之意,臣认为这‘元武’二字可以匹配陛下的功绩!”

    李云中默念元武,摇头道:“这‘元’字不好,忽必烈曾经用它做国号,还是换了吧!”

    陆建瀛道:“皇上宅心仁厚,古人云:内外之称,在心为德。这‘德’字,陛下当之为愧,加起来就是‘德武’,皇上以为如何。”

    德武!听着满顺耳的,李云中喜道:“好!就是德武了!那今年就称为德武元年吧!”

    文武大臣在陆建瀛的带领下齐声呼道:“臣等恭喜皇上!”

    蒙上升上前拜道:“皇上既已登基,阴阳相济,后宫还得立一位皇后,臣请皇上圣裁!”

    李云中早已经与夫人商量好,宣布道:“苏三娘本名为冯玉娘,立冯玉娘为皇后,众爱卿以为如何?”

    常大淳谏道:“皇上三思,冯玉娘乃是二嫁,岂能立为皇后,臣请皇上另立良选,洪娘娘也不行!”

    “皇上三思!”湘系官员全都跪倒在地。

    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广西籍官员也不愿坐以待毙,纷纷反对。

    “苏娘娘随皇上起兵反清,转战千里,期间还数次救过皇上,如今她有孕在身,生下皇子理应继承大汉,冯娘娘立为皇后有何不可!”蒙上升率先出列反驳。

    跪在地上的赵烈文抬头道:“女子讲究三从四德,皇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妇人之表率,岂能马虎,臣请立许娘娘为皇后!”

    李秀成反对道:“许娘娘没有丝毫功劳,怎能服众,历朝历代的皇后也有再嫁之人,诸位以这个理由反对苏娘娘为皇后,未免太牵强了吧!”

    李云中心意已决,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大声宣布道:“朕已经决定立玉娘为皇后,你们不必多说,立洪宣娇、许月香为贵妃,立傅善祥为祥妃!”

    陆建瀛等人脸色灰败,惘然答应,特别是焦亮,没想到汉王那么宠爱苏三娘,他与陆建瀛苦心商量半月,没想到那么容易就失败了。

    “皇上登基,天下百姓、士子必然兴奋,争相来投,况且朝堂上还有许多职位,无人担任,请皇上开取恩科,择优而取!”常大淳决定扳回一局,朝堂上的文官愈多,才能压制这帮广西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 视察兵工厂() 
李云中对这个提议很满意,赞道:“常大人说的有理,这恩科还是尽快宣告天下,士子只要前来南京应考,无论何地,朕都会一视同仁,贫穷士子来投,朕发放路费补偿,礼部定要将这次恩科好好办理,让天人都看看我朝的新气象。”

    礼部尚书陆建瀛当即领命。

    见湘系官员个个喜笑颜开,张遂谋道:“启禀皇上,苏北罗大纲来报,徐州大部兵马支援皖北,臣请皇上派兵北伐,攻取山东!”

    李云中笑道:“这罗大纲一定听到什么分声了,拟旨,拜罗大纲为山东都督兼第二军军长,伺机攻取山东,拜李得胜为河南都督,刘才所部扩编为第十军,林启容所部扩编为第七军,第十军归李得胜节制,第七军依然驻守安徽。”

    见皇上一连封了两个广西人为都督,赵烈文急忙掏出一份奏章,言道:“启禀皇上,征南将军左宗棠来报,南征大军已经攻占福建,收编义军十万余人,请皇上处置。”

    李云中接过奏折,翻阅一遍,兴奋道:“没想到左大人如此迅速,不到一年就攻取两省,既然第八军、第九军大部分人在南方水土不服,就将他们调往江北,其他有功人员重重有赏!”

    赵烈文又禀报道:“福建、广东形势复杂,左大人请命扩充一军,请陛下圣裁!”

    这件事情在奏折中提到过,李云中也知道他们打得是什么心思,想起湘军的厉害之处,李云中还是点头同意:“这件事朕准了,编制就定为第十一军,师级以下军官全由左宗棠任命,军级人员兵部提个章程递上来。”

    李云中得意的想着:以后就用这第十一军攻略湖南,一定是事半功倍。

    散朝之后,李云中来到了南京的工业区视察,说是工业区,只不过因为陆建瀛等人对建立工厂是坚决反对,称机器轰鸣作响,影响居民休息,李云中就专门划定一片区域,成为工业区。

    “草民参见皇上!”李云中一行人刚到工业区,就发现一群人堵在路上高声齐呼问安。

    “免礼,众位不必多礼,今次朕来这里只是视察,各位不必多心!”李云中对着人群虚扶,开口笑道。

    “谢皇上!”

    李云中对着一位面熟的乡绅问道:“我记得你是办服装厂的吧!你们生产的军服做的不错,朕穿的很舒适,现在服装厂办的怎么样?有没有亏本?”

    林岭东见皇上还认得自己,兴奋道:“小民林岭东参见皇上,当初草民听了皇上的话,出资创办了服装厂,向洋人订购了一批机器,曰夜开工,多亏了殿下的订单,如今草民又开了三家服装厂,两家面粉厂,一家火柴厂,雇佣工人四千余人。”

    李云中满意的拍着林岭东的肩膀,赞道:“办的不错,以后当地官府要是为难你,你就来找朕,朕替你做主!”

    林岭东惊喜交集,立即跪在地上:“皇上真乃小人的再生父母,不但扶持草民开办工厂,还为草民解决后顾之忧,草民谢皇上隆恩。”

    李云中扶起林岭东,对着人群道:“大家还是散去吧,各位有什么困难就找工部官员协商。”

    “亲爱的殿下,哦,不是陛下,恭喜您当了皇帝陛下!”密迪乐被人群挡在外面,等到众人散去,才能来到李云中的面前。

    李云中看着密迪乐双手、衣服上都是污垢,仿佛是一个车间工人。笑道:“我这次来工业区主要的目标就是视察兵工厂,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密迪乐苦着脸抱怨道:“尊敬的陛下,我这里缺少大量的翻译,您的工人勤劳,聪明,但他们太固执了,听不懂欧洲技师的语言,也拒绝接受技师的培训,他们经常在一起嘲笑欧洲的技师,您要好好的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学会尊师重道才行!”

    李云中带着众人向兵工厂行去,边走边问道:“现在兵工厂里有多少欧洲的技师?又有多少中国工人?”

    密迪乐回道:“欧洲的技师有三十多人,他们都是冲着高薪而来的,如果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他们只会在这里混吃等死,特别是几个德国人,整天抱怨没有啤酒,只会在车间闲逛!至于中国工人现在有两百多人。”

    “总经理!这些可是你的任务,你有责任让他们发挥才能!我不是让户部给你拨了十万两银子吗!”李云中对密迪乐的抱怨有点反感。

    密迪乐愤怒的指责户部:“那帮官员只给我五千两,还说什么财政紧张,剩下的等到明年才能发放,我只有五千两,还要给这帮技师发工资,我可不想等到月底结账的时候,被他们追着砍!”

    李云中回头对户部侍郎常大淳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户部没钱了吗!”

    常大淳面有难色,解释道:“启禀皇上,曰前户部正在筹备登基大典,对其他项的开支是能减就减,能拖就拖,等到登基大典过后再行补给!”

    见密迪乐眼巴巴的看着他,李云中吩咐道:“以后拨给兵工厂的银子要按时供给。”又警告密迪乐:“如果一年之内兵工厂还不能盈利,我就将你罢免!”

    密迪乐急忙保证道:“请陛下放心,不到半年兵工厂就能踏上正轨,一年之后一定可以翻倍盈利。”

    到了兵工厂,密迪乐上前命守卫打开大门,弯腰道:“殿下请进!我已经将全体工人集合在一起,等待您的训示。”

    李云中跟随密迪乐来到车间门口,就见到两百多人排着整齐的队伍肃立在车间大门的两旁。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他,

    李云中不得不上台讲两句:“首先我在这里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现在你们可以进入车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云中又回头对密迪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