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颇让海因里希。希姆莱后悔,当初夺权的时候与中华联邦起的冲突,他更后悔的一件事是,没有及时加入到中华联邦组织的“联合国”里。虽然那可能会使德国的政策大幅度转变,但那也将让中华联邦国防军,随时以行使联合国成员国的集体自卫权的名义出现在欧洲。
只是现在格局已经定了一下,甚至中华联邦因为以色列也已经向德国宣战。显然此刻两国停止战争的问题,完全取决于德国是否能够抛下海因里希。希姆莱,甚至还有德国是否还能够再度接受一个皇帝陛下。虽然奥地利人已经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退出了轴心国并加入“联合国”,但德国人显然还没有下这个决心。
种种的矛盾造成了此刻德国国内的矛盾开始升级,因此新元首海因里希。希姆莱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他迫切需要一次胜利,而西线却是他寄予希望的地方。之所以在这里寄予希望,那是因为德军曾经在战争最初的时候,在欧洲狠狠的教训了盟军。那么这一次,德军是否还能够有所贡献呢?
作为西线的总司令恩斯特。乌特德空中元帅,此刻他把能够调向东方的飞行队全都调了过去。整个西线的飞行队,则一架新式战机都没有。而且在空中战役指挥上,他也远不如当初的赫尔曼。戈林有造诣,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中华联邦所支持的将领。
“元帅阁下,我想把那些飞行队留在反击时再用,而且我们需要天气的配合。根据气象预报,一周之后将会有一次坏天气到来,如果那个时候反击,盟军的空中优势将受到影响,而我们就可以让地面上的盟军吃更多的苦头。至于防线了,我看”
显然,对于防守住整个欧洲,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已经不报任何的幻想。尤其当“大西洋壁垒”第一道防线失守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就算是德国重新攻到岸边,又拿什么来面对盟军强大的海空火力。但此刻在他心中,还有另外一种打算,那就是在地面上放盟军突进,然后集中兵力围歼盟军的重兵集团,倘若成功了那么相信对方暂时就不会再考虑进攻了。
倘若失败,那么也就可以形成犬牙交错的战线,从而降低盟军海空火力发挥的程度。并在一定范围的攻防战里,使德国得到从国内补充的力量。尤其是空中力量,倘若此刻的欧洲有足够的me262火蜥蜴战斗机以及w…f1战斗机,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也完全不会担心盟军的进攻。
恩斯特。乌特德是一个酒鬼,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如此模样的。而在那位赫尔曼。戈林空军元帅被逐走之后,他才成了空中的领袖。在这时,胜利却没有让他振奋起来,反而因为某些问题而堕落成了一个酒鬼。这也是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名为副手,实为“大西洋壁垒司令部”的主要负责人的原因。
“不行,凯塞林,你知道我们必须要支持元首,现在国内的情况很糟糕,如果我们再退缩的话!”
阿尔贝特。凯塞林的眉毛不引人注目的皱了一下,因为他同样是那种崇尚中华联邦的那种专业精神的德国军官。在考虑作战的时候,他并不会过多的考虑政治因素。而此刻一次需要他使用自己宝贵力量进行反击的作战,会使他原本就不足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尤其是空中的力量,在与盟军空中力量进行了激烈交战之后,难道还有能力招待他们随后的作战吗?
“元帅阁下,这会损失我们宝贵的空军,如果没有空中掩护,那么我们将来的进攻!”
恩斯特。乌特德空军元帅再也无法忍受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对于他的要求一再回绝的现象。突然之间他勃然大怒,酒糟鼻这时也红了起来,这让他仿佛是一只红嘴的好斗鹦鹉。
“什么进攻,如果现在不进攻,什么时候进攻。条件成熟,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叫条件成熟。难道我们让他们的登陆部队受到重创,条件还不算是成熟吗?不、不、不,凯塞林上将,我命令你立即率领我们大西洋壁垒的主力部队发动进攻,我们能把那英国佬、美国佬打败,就像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时的战斗一样!”
这一下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没话了,在他心中此刻还不是发动进攻的时机,但作为副司令他必须服从命令。而且他得想一个计划,让他的飞行队受到的损失降低。
“是的元帅阁下,我们将发动进攻,但我要提醒您,这也许是我们在西线的最后一次进攻了。在将来没有得到补充之前,我们不会有机会再发动反攻!”
虽然接受了命令,但阿尔贝特。凯塞林空中上将还是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恩斯特。乌特德空军元帅面对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将,他猛的向前迈了一下,有着红鼻头的酒糟鼻子几乎要贴近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上将的鼻子上。
“无论如何,我是个军人,作为军人我就要服从命令。凯塞林上将,我命令你立即准备好发动进攻,我们要向诺曼底的盟军发动反攻,把那些猪猡赶进大海里去!”
无奈之后,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司令只好接受命令。然而他的心中这时的叹息,却并没有人能够听得到。
“过早的行动,会让我们原本就不充分的实力受到巨大的损失,恐怕我们的战争要失败了!”
第2189章 这全是假的()
尽管阿尔贝特。凯塞林陆军上将是在不得以的状态下进行的反击作战,但他反击作战的计划,依然是相当有水准的作战手法。固然因为空中力量的欠缺,地面行动将会受到巨大的阻力。但如果能够把握住战场上的作战特点,依然能够进行有效的反击。
毕竟这是德军与盟军装备技术方面的差别,并没有达到质量级别的程度。固然盟军有了红外按照灯,以及红外夜视仪,但德国方面对此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尤其是在大规模空运的过程之中,这种办法就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大家应该记得,当时那位赫尔曼。戈林空军元帅依然在位的时候,搞了一些新奇的,但不一定实用的发明。
比方说“防空飞艇”,它使用了较大口径的防空炮,以形成空中的暗礁。因为载重的需要,所以它的体积相当大。而且它是碟形的构造,大概“碟形防空舱”的创意就是脱胎于此。只是由于“碟形防空舱”的廉价和性能更好,从而成了战场上的主力。并兼顾了防空与对地攻击。
当诺曼底海滩登陆的时候,盟军可是没有少受到“碟形防空舱”的打击。甚至这些东西给盟军的登陆以及空中行动,都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从来没有经历过诸如瓜达卡纳尔岛的盟军陆军里,许多人把“碟形防空舱”称为“该死的空中狗屎”。可不管喜欢不喜欢,这东西就是控制直径3800米范围的“狗屎”。
偏偏步兵们常常使用的武器里,很少有能够直接攻击它的东西。就算是同为12。7毫米的机枪,也远不如对空机枪的射程。加农炮或者有些用,但如果没有近炸引信,同样不容易攻击那样的东西。而且近炸引信,对于这种多为复合材料的玩意,也变得极不敏感。有的时候炮弹掠过它的身边,根本就不会被引爆。
相对来说,体形巨大的装备了发动机的“防空飞艇”,因为其巨大的体形以及装载的能力,就变得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靶子。虽然它有着相当密集的对空火力,但面对数量更多的战机时,它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分为两个方面的,或者这种可笑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被使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国军队的行动,对于掌握完全制空权的盟军几乎没有秘密。尤其是地面部队的行动,如果没有比无线电干扰更好的隐蔽方法的话,那么对于盟军就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而且因为盟军的夜视系统,盟军用战斗机改装的战斗攻击机,会在夜间进行几乎不间断的战斗巡逻,并随时响应“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的命令,向地面上的德军发动攻击。
这在第一道防线失守之后,第二道防线的“碟形防空舱”同样受到巨大损失的时候,德军的空中就再也没有安全可言了。而这时的空中,恰恰就是如此的状态。
夜间在诺曼底附近以及更深远些的空中,总保持有相当数量的盟军战机进行巡逻。他们往往是由一架带有雷达的p…61领航并作为指挥机,另外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则会在附近徘徊。这种防御力量不仅仅是用来对付德国战机的,而是他们的“蜂鸟反舰飞弹”以及其他飞弹。另外还有大约1个中队的“阿米娜炮艇机”在附近巡逻飞行,对付地面这种炮艇机才是最有效的打击方式。
正是因为盟军如此精密的空中力量,因此德国人的反攻倘若想要取得进展,就不得不解决眼前盟军空中优势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地面力量的行动,就将会在盟军无所不在的战机打击下崩溃。
随着战役计划开始实施,那么第一步就将是伪装。
“警告,发现大规模德国坦克,位置”
与中华联邦直接由“望楼iii”——预警、电子战飞艇上的人指挥不同,美军的“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属于海军所有,所以他的信息将会先到达联合指挥部,然后才会转变成命令到达部队手中。而不像是“中华联邦国防军”的作战方式,他们的“望楼iii”——预警、电子战飞艇隶属于战区司令部,而且信息完全属于数字化传递,效率方面要高得多。
德国的坦克群是在原野里一片一片的出现的,根据海上的“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上的观察员们判断,这些家伙应该是隐藏在地下的,那么它们的出现就预示着德国军队的反攻。随着命令的到达,原本就在空中盘旋着的战机这时分别前往自己的目标。最先从天空里扑下来的是战斗机,按照盟军空军攻击德国装甲部队的一贯手法而言,往往是掐头去尾,然后用“阿米娜炮艇机”进行密集杀伤。
在夜间战斗机的引擎声,对于丧失了空中的优势的军队而言,就好像是地狱的号角。随着这些声音的出现,地面上同样有了反应。就在那些带有红外发光装置的“充气坦克”的模型附近,一台台带有25毫米机关炮与防空火箭的堡垒从地下升起来。这事实上是一个陷阱,要让盟军的巡逻战机完全丧失贻尽的陷阱。
“没有命令不许开火!”
防空炮炮手的耳朵里,一直传来指挥军官的命令声。地面上的充气的坦克模型,此刻正在一些钢丝绳的牵引下开始移动起来。就好像是一支庞大的坦克部队,打算向海滩以及附近海岸上的盟军进行大规模反击一样。因为“坦克”的数量,“哨兵”——侦察指挥电子战飞艇的信息,让联合司令部队的盟军军官担起心来。他们在命令海上航母的战机起飞之前,就调集了空中巡逻的大部分战机。
盟军的打算是,巡逻战机对最先出现的目标发动攻击。然后海上航母上的战机,对德军的地面部队进行持续的压制。再然后会用从英国赶来的大机群进行攻击。
由这样的战术安排就可以看得出来,倘若没有准备的话,那么德国军队的反击就如同养死一样。这也是为何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上将强调天气原因的问题之所在。然而可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