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起从京城来蒲州途中发生的事儿,崔幼伯就忍不住心生腻烦。

    他不是没看到郑勤那不认同的目光,也不是没看到那二十甲卫略带嘲讽和不悦的审视,但每每想起临行前阿娘的叮嘱,以及看到表妹病弱的样子,崔幼伯就无法真的与她计较。

    只能权当看不到的继续照顾杨婥,容忍她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

    当一行几十人为了‘体恤’杨婥病弱,不得不放缓行进速度,数十匹神骏的快马像乌龟一样在官道上一点点挪动的时候,崔幼伯忍不住自嘲:他这是去办正事儿呢,还是携美眷去郊游赏玩?!

    “……”

    无声的叹息着,崔幼伯一扫刚才的欣喜。有气无力的往杨婥的房间走去。

    见了杨婥,崔幼伯尽量放柔声音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杨婥仿佛没有听到。仍然趴在榻上哀泣不已,整间屋子里充斥着她断断续续的哭声和抽搭声。那丝丝缕缕的刺耳魔音,只听得崔幼伯更加心烦。

    魏紫见状,忙上前帮自家主人解释,她简单的将杨婥在县衙后院的冷遇说了一通,随后愤愤的总结:“……什么病了?分明就是瞧不起我们七娘,哼,她也不自己照照镜子,不过一乡野粗妇,也敢如此轻慢、欺侮七娘?!”

    崔幼伯听了这话。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似是想到了什么。

    啪!

    他用力一拍额头,终于明白了为何之前在县衙,县令看他的眼神如此怪异。

    原来如此!

    嗐,他真是蠢到家了,竟没想到这一点。

    前文咱说过了,崔幼伯并不是真苯,而是过于心软,耳根子也软。且没有什么主见。

    离京前,大夫人揪着他的耳朵告诉他要好好待杨婥,并反复提醒他,杨婥是世家女。身份高贵,与蒲州官眷和贵妇们来往时,可直接让她出面。

    对于大夫人的话。崔幼伯习惯性的全听全信。当然,如果那时萧南适时予以纠正的话。崔幼伯应该不会完全遵照大夫人的话去做。

    只可惜,萧南打定主意要让崔幼伯去碰壁。让他亲自体味到底谁对他才是真正的好,自不会主动帮忙。

    直到此刻,崔幼伯脑子忽然清醒过来,这才发觉,他竟然笨得让一个侍妾代替主母去拜访县令娘子。

    没错,那位县令娘子确实出身乡野贫户,论出身绝对比不上杨婥。

    可杨婥现在的身份却是他崔幼伯的侍妾呀,而人家县令娘子呢,则是一地父母官的正头娘子。

    让一个侍妾却正儿八经的拜访人家的正经主母,这绝不是交好,而是要结仇呀。

    意识到这一点,崔幼伯也顾不得去安慰还在啼哭的杨婥,直接转身去了外书房。

    将此事简单的告诉了郑勤,最后崔幼伯有些讪讪的问:“……都是我思虑不周,竟犯了这样的错误,还不知县令贤伉俪怎生怪我……唉,齐光兄,你说这事儿该如何善后?我是不是该着人送份厚礼过去表示歉意?”

    定定的看了崔幼伯一会儿,郑勤微微别开眼,望着书房内有些暗黄的墙壁,良久,才幽幽的说:“事到如今,也、也只能如此了。”

    唉,郑勤好想仰天长叹,好想问一问老天,当年他是不是看走了眼,怎么就认定这个蠢得近乎天怒人怨的人将来会有大作为?!

    崔幼伯见郑勤同意了,当下便命人备了一份大礼,让翰墨亲自送了去。

    县令爽快的收下了礼物。

    事情貌似就这样解决了,但事实上,崔幼伯和郑勤都明白,有了这个不愉快的插曲,县令定不会全力支持崔幼伯的差事。

    接下来,崔幼伯便开始着手拜访当地的世家和士绅。

    崔家的招牌还是很好用的,且只要崔幼伯的大脑恢复正常的运转,他与人交谈的时候便会很顺利。

    很快的,崔幼伯与当地的几大世家相熟起来,你来我往的好不亲热。

    但,更快的,崔幼伯发现,每每他与那几位家主郎君详谈的时候,他只要一谈及池盐,那些人便会不着痕迹的把话题引开。

    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谈正事,哪怕崔幼伯隐隐的将太子搬出来,那几位也丝毫不买账。

    说得急了,人家倒不至于翻脸离席,仍是与他说说笑笑,但崔幼伯日后再约请的时候,对方便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辞。

    尤其进了腊月,人家的理由更充足了:快过年了,家中琐事甚多,待年后再邀崔郎吃酒!

    不行,这样不行!

    崔幼伯急得在书房里团团乱转,屋子里即使不生熏笼,他脑门上也渗出了层层汗珠。

    郑勤见状,也暗自心焦,思量再三,他建议道:“观那几位郎君的言行,足见他们决不愿轻易让出盐田。不如咱们亲去盐湖看看,没准儿能想出什么好法子呢。”

    崔幼伯停住脚步,双手撑着书案,双眼无意识的盯着几卷摊放着的地方志和蒲州舆图,沉思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的点了点头,“好,明日咱们就去盐湖。”

    次日,崔幼伯与郑勤轻车简从的奔赴了解县的盐湖。

    到了目的地,一股浓浓的咸味儿扑面而来,望着银光粼粼的湖面,以及盐湖四周大大小小整齐的盐田,崔幼伯才发觉,他之前对那几位郎君说的话有多么的苍白无力。

    换做他,守着这样巨大的盐湖,拥有数块甚至十数块上好的盐田,他也不会为了些虚无缥缈的‘许诺’而放弃这些。

    这哪里是盐田呀,分明就是一颗颗摇不尽的摇钱树呀。

    郑勤游历了不少地方,但似眼前这般大的盐湖,他还是第一次得见,这狭长的湖水,足足有两百顷。更妙的,不是这盐湖的面积大,而是它狭长的形状,极方便在四周开辟盐田。

    而解县当地的人们也充分了利用了这一点,瞧面前这大大小小的或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盐田,郑勤不由得赞一声:妙极!

    两人立在湖边静静的呆了好一会儿,崔幼伯长长舒了口气,扭头问郑勤:“齐光,看了这盐湖,你有何主意?”他们是来整合盐务的,此刻并不是赞叹、感慨的时间。

    郑勤沉默的看着因冬日而寂寥的盐湖,思忖良久,问道:“肃纯,你可知这盐湖属于官府还是私人?”

    这个问题好回答,崔幼伯想都没想就说道:“按照法律,名山、大川、湖泽等地,不得恩封、不得买卖。这盐湖是解县的名湖,依律应属于当地官府。”

    就算县令违例将盐湖卖了出去,崔幼伯也能正大光明的拿回来。

    郑勤扫了崔幼伯一眼,似是提醒的叹道:“这便好,呵呵,盐湖属于官府,他们要从此引取卤水,理当课税呀。”

    崔幼伯闻言,心下一动,似是有个念头要破壁而出,他缓缓围着湖边踱了几步,最后用力以拳击掌,大笑道:“多谢齐光兄,我、我有办法了。”

    崔幼伯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釜底抽——你们开垦盐田不就是为了晒盐嘛,我直接掐了你的水源,看你拿什么做卤水引入盐田?

    于是,崔幼伯直接找上当地的驻军,派兵将盐湖围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在湖边开凿水道引水。

    这个法子虽直接,却多少有些损,至少在那些世家看来,崔郎行此小计未免太下作了些:朝廷明明不限制百姓晒盐、卖盐,别人能引盐水入田,我们为何不能?难道世家就该被人算计?

    有了这个糟心事,解县的许多人家过年都过得不舒服,原本该灯火辉煌、炮竹连连的除夕之夜,硬是冷清得有些心酸。

    而崔幼伯这个始作俑者,则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尤其是那些世家们,大过年的把崔幼伯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了一遍。

    崔幼伯知道了,却并不生气,在他想来,只要能顺利完成太子的命令,他被人骂骂又如何?再说了,阿婆曾经说过,不被人嫉恨怒骂的是庸才。

    他来蒲州前就想过了,整合盐务,说穿了就是从世家、富户手里抢钱,原就是个讨骂的差事。

    萧南看了甲卫的汇报,笑了一会儿后,忍不住摇摇头,叹道:“这个法子看似有用,却未必真的见效。”

    她笃定,此计十有**不会成功。

    萧南的这番话,远在解县的崔幼伯自是听不到,不过,他很快就发觉,他的这个绝世良策,竟然丝毫不能挟制诸世家,更没能达到他预期的目的……

    ps:头疼的厉害,只能一更了,明天恢复双更,还请亲们继续支持!(未完待续。)

    。。。

第084章 醒悟(一)() 
除夕。

    荣寿堂的中庭、正堂和葳蕤院前的庭院里都燃起了一堆堆的火堆,而将几座宅院连接起来的直棂窗游廊上,每隔三五步就悬挂着一个红彤彤的灯笼,远远望去,点点火红闪烁在悠长的游廊上,分外的喜庆、明亮。

    噼噼啵啵的松木燃烧声,整个荣寿堂被火光、烛光、灯光映照得彷如白昼。

    正堂前的院子里,硕大的铜鼎下已经燃起了旺盛的火堆,鼎内浓香的汤汁翻滚开来,守在一旁的壮硕厨娘,将崔氏秘制香料包丢入铜鼎里,不多会儿,一股勾人的奇特香味渐渐在院子里飘散开,闻到的奴婢们都忍不住的吸吸鼻子、暗自吞吞口水。

    铜鼎旁,早已准备妥当的厨娘们,身着单薄的衣衫,脚不沾地的在院子里忙碌着,她们将收拾干净的整只羊、小豕穿好,然后加上火堆。用不多时,羊、小豕的表皮便冒出了一层层的油,一滴滴的落在烧得正旺的松木上,发出嗞嗞的响声。

    厨娘们手不停歇,拿着一柄干净的毛刷,沾了满满的酱汁,然后细细的涂在那烤羊、烤小豕的表面……别看她们只着单衣,丝毫都不觉得寒冷,鼻尖上反而忙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不过,厨娘们根本顾不上擦汗,手头上的活计实在太多了,她们恨不得多生出五六只手,尽快干完。

    按理说,家中男主人不在,荣寿堂不该如此大规模的举办除夕宴,但今年不比往时。今年可是郡主娘子与郎君过继荣寿堂后,第一个能真正欢庆的除夕之夜呀。

    想当初郎君一家子过继荣寿堂的第一年。老夫人便去了,郎君和娘子纯孝。腊月里扶灵上路回洛阳,新年也是紧闭大门,安安静静的在家守孝,根本无法大肆庆贺春节。

    这样清冷的除夕夜一过就是三年。

    今年是第四年个年头了,郎君的孝期满了,荣寿堂终于能重新热热闹闹的过除夕了。

    而这些厨娘们,大多都是老夫人留下来的老人儿,并不是新主母的心腹,她们早就憋着想在新主母面前露一手。好让主母知道,她们绝不是没用、吃闲饭的人。

    所以,尽管她们忙得团团转,手脚更是累得发酸,但仍是无比热情的忙碌着,唯恐办砸了差事,在新主母面前丢了丑。

    铁娘子和玉竹也分外用心,一个在正堂的庭院里看着厨娘、奴婢们准备宴席,一个在葳蕤院近身服侍娘子。

    捧着硕大的肚子。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萧南先去荣康堂的祠堂祭拜先祖。

    照旧例,女子不能进祠堂,三堂的女眷们全都恭敬的跪坐在祠堂外的廊庑下。静静的等候着。

    崔幼伯不在,长生身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便代替荣寿堂去祠堂参加祭拜。

    别看他年纪小。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