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对杨游殷勤无限,一直不停地给他端茶倒水,围着他转,总是想法套他的话,想学珠算口诀。
“杨郎,我二人每人也做了一个神算盘,杨郎看如何使用?”胖子王奉一边陪着笑脸,一边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个算盘来!
杨游大吃一惊!尼玛,这山寨能力也太强了吧!他接过算盘一看,这个制作还不错,与自己前世的算盘相比较,倒有八分像,比自己现在用的这个算盘好了不知多少倍。
这时杜四也拿了一个算盘出来,想跟着杨游一起学习。
“我不是说了嘛?这东西极为难学!”杨游显得有些不耐烦。
心想,你二人学费也不肯出,还想学手艺?
这时,只见王奉跟杜四使了个眼色,二人一起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来递给杨游!
“我们每人各准备了三两银子,虽然不多,就当两壶酒钱吧!希望杨郎不要嫌少。这神算之法,还烦请杨郎指教一二!”
靠!二人真是有心,把铜钱都换成银子了!这一两银可以换八百文钱,差不多五斤,六两就是三十斤,太过笨重,还是银子带着方便。
杨游一看,眼下急需用钱,反正他们都把算盘山寨出来了,那就教他们加减法也无妨,至于关键的乘法和除法,就让他们自己摸索去吧。
反正这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影响,自己今后还得靠做官才行,这打算盘算账的事,一般是胥吏干的。只是这二人给的学费太低了点,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已是很大一笔钱了,再多要也不现实。
反正他们要达到自己的水平,即使熟练掌握乘除法口诀,那也得练三五年才行!
他接过布袋打开一看,果然是几两碎银。不过这银子又不能流通,还得慢慢换回铜钱才行!
“这神算之法极为难学,与科举及第一样,非十年功夫不成!既然二位如此坚持,鄙人先说好,能学多少全靠你们自己努力,与本人无关。今日就先从简单的加法教起吧!”
于是,杨游收好六两银子,开始教授二人算盘之法!
“鄙人先交你们算盘如何使用,再教你们口诀。。。。。。”
不到一刻,二人看懂算盘后,便开始背口诀,先教的是满五加法: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
二人倒听得非常认真。
杨游正在教导二人练习之时,不料上座和监斋二人走了进来。
三人急忙起身行礼。
“你等在做什么?哎?这是什么东西?”上座看着算盘,有些惊奇。
“回禀上座,这是神算盘,仿照杨郎的算盘制作而成,弟子正在向杨郎学习这神算之法!”王奉满脸恭敬。
“神算盘?”二人满脸惊奇,一人拿了一个算盘仔细看了起来!
“杨郎,你就是用他来计算的?”上座满脸困惑,好似有些不信。
“小生的确就是用它来算数的!”
“是吗?那鄙人考考你,你必须用这神算盘算出来!假若今日卖了五十石八斗米,每斗米十三文,共入多少钱?”上座说道。
靠!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
杨游右手拨动珠子,两秒钟就算出来了:“一共六千六百四文!”
上座一看杨游算账如此迅速,一脸惊异:“啊呀!这算盘果然神奇!杨郎是哪里得到如此神奇之物?”
“鄙人夜读算经,偶然得之!不过这神算盘固然神奇,但还需勤加练习,若要像小生这样的速度,非三五年不得!”杨游也不客气,据说太客气了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上座点点头:“这也正常,就好比经书上的字,识字的都认得,但是真正修成正果的又有几人呢?”
上座又问了些关于算盘的问题,杨游大致讲了一下。
……
吃过午饭,杨游与若干人等候在上座办事房迎检。
这时外边有人进来禀报:“禀告上座、监斋,比部郎中李公、崇玄署高令等人还有两百步就到观外了!”
“走,迎接李公去!”上座一听,赶紧招呼众人出去。
一行人疾步来到道观大门外,远远望见一队人马赶了过来,沿途的人、车、马纷纷避让!
这尚书比部司归刑部分管,实际上相当于国家审计署,负责全国审计工作。比部郎中是从五品上阶的高官,自然随从护卫不能少。
离了道观老远,上座带领众人急速走向前去迎接。
四名引导的随从整齐地往两边闪开,一顶深蓝色四人小轿随之落地,两名导从赶紧上前掀开了帘子。只见一个头戴青色幞头,身穿浅绯色官袍,腰挂金带,脚蹬乌皮靴的六十余岁的矮胖官员抬脚下轿而来!
不用讲,他肯定就是比部郎中李公。上座与监斋赶紧上去行礼,一揖到膝:“小道紫阳(青云)参见李公!”
“二位是出家人,不用行此大礼!”李公说完,那崇玄署高令等人骑马也走了上来,他与紫阳炼师等已经很熟了。
“小道参见高令!”
高令赶紧下马还礼道:“二位真人不要客气,我等都是老熟人了!”
一行人簇拥着比部郎中李佑国、那崇玄署高令等人进了道观。
……
上座办事房。
两位官员落座主席,高令让比部郎中李佑国发言。李佑国非常客气道:“今天是高令主持检查,鄙人随同,不敢妄言!”
高令知道李佑国为人低调,便礼貌性谦让几句,然后对道观众人道:
“想必二位道长也知道,前几月灵宝观观主杨邕,私占公田、蓄养歌姬婢女十几人,**不堪。监察御史上奏,要求加强对全国寺庙和道观的监察,尤其是对两京官办道观的不定期抽查,圣上准奏!
玄都观为官办皇家道观,此次率先被抽中。李公率鄙人等前来,也就是看看账务!鄙人素知玄都观太虚炼师等十位道士均是持戒清修之人,肯定无事。上座,你速命人把账册呈上来,给李公带来的两位干吏稽核!”
第五章 奇才()
“是!”
上座答应着,随即手一挥,王奉和杜四赶紧把一大堆账册抱了过来,放在那二位胥吏面前的桌案上。
“李公,鄙人觉得让他二人核账足矣!李公不是想找紫阳炼师求教养生之术吗?那就走吧!”高令转头对李郎中道。
原来,这道观并不属于国家机关,根本无需比部郎中这样的五品高官亲自前来!
(唐代官员:五品、三品各是一个大坎;五品、四品高官为“通贵”,三品以上高官为“贵”;达到两个台阶,与其它官员比较,有很大的利益区别。唐代中书令、侍中等正职宰相,才正三品。)
即便是国家机关,平日稽查,也仅派九品主事带几名胥吏去而已!只不过比部郎中李佑国才回京城任职不久,与崇玄署高令关系很好。他有头昏的毛病,听说紫阳炼师很有些道行,顺便前来请教一些养生之道。
“好!”李郎中笑着点点头。
上座忙引他二人进别处去了,留下监斋青云法师陪同稽核账务。
却说这李郎中带来的胥吏,都是比部司骨干。比部司是国家的审计机关,平日主要稽核朝廷赋税、支出等重大事务,业务极其精通。
二人随便翻了翻,便合上账本。其中年长的一位胥吏冲王奉道:“这些四柱总账肯定都是整理好的,看不出什么。请把去年二月和今年二月的四柱清册拿来,统计出每旬支出。李公要这个数,以便各官办道观进行对比。”
王奉是负责登账的会计,一听却傻眼了。原来,此次核账原本只针对去年四柱总账,哪里想到这二人却要看今年二月份的四柱清册,还要统计出每十日支出,这不是故意为难吗?
关键是今年二月的账还没来得及汇总,这些数据一时怎么出得来?
王奉只得实话说:“上使,这去年二月的账倒有,不过没有按旬统计!今年二月的账还没有出来!”
那说话的胥吏一听,顿时黑了脸:“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了,如何二月的账还没有出来?去年二月的账既然有,按旬统计出来也不是难事吧!”
杨游一看,这明显是故意刁难,不知何意,莫非这道观有人得罪了他?
监斋一看,赶紧打圆场:“二位上差,小道管理疏忽,致使账务有些拖沓,还望恕罪!小道让他们赶紧整理!”
“监斋莫怪,今日不同往昔,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杨公对支出尤为重视,已经发牒比部司,要求加强账务稽核!我等如若不小心谨慎一点,一旦有差池,可是承担不起罪责!”
杨游一听,这度员外郎兼侍御史杨公不就是杨钊杨国忠吗?这人倒还有些本事,难怪以前他的长官虽然讨厌他,却也认为他是能吏,愿意用他。
“嗯!既然如此,小道马上安排整理。王奉、杜四,你二人配合杨郎立刻整理!”
“监斋,也不用太急,我等离开之前完成就行!”
“行吗?”监斋一听,忙问杨游,因为只有两个时辰了!
杨游点点头:“让他们赶快把原始账册拿过来吧!”
不一会儿,王奉、杜四二人与几名杂役把半人高的两个月原始账册搬了过来。
监斋一看,脸色大变,没想到两个月的账册就有如此多!能完得成吗?
那两名胥吏也面带讥笑之色,想看他们出丑。
“王奉,你报账!杜四,你记录!我负责计算,争取按时完成!”杨游来了争胜之心。
只见他拿过王奉等人的“山寨”算盘,准备计算。
“好,杨郎听好!先汇总去年二月账册:二月初一,卖香烛三贯五百二十文……”
一瞬间,只听得报账声和算盘声震动房舍!
那两个胥吏看着杨游飞速在算盘上飞舞的手指,惊讶非常,齐齐站了起来观看……
……
“哎呀!真是神技!”
正当杨游全神贯注,眼看就要算完时,不妨耳边突然传来惊叫声。他忍不住一回头,却看见那李公和高令等人不知何时已经回来,刚才惊叹不已的显然是李公。
杨游赶紧起身行礼:“李公过誉,小生雕虫小技而已!”
说完后,继续坐下埋头算账。
旁边李公却小声问上座道:“上座,这位算账的郎君是何人?他用的这个叫什么?”
“启禀李公,这位郎君是今科明经及第的举子杨游,目前暂居本观。因他长于算计,特地请他帮忙核实账务!他用的这个东西叫做神算盘,算账神速,极为便利!”上座禀告道。
“神算盘?鄙人从未见过!你看他手法可是纯熟无比,怕是非五六载功夫不得!”李公叹道。
“熟能生巧,他肯定练习多年!”
“倒是个人才!屈居此观有些可惜!”李郎中感叹道。
这时监斋一听,赶紧说道:“的确如此!杨郎家境贫寒,本观只是权且给其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不至于让其贫苦无依!还望李公与高令多多提携于他!”
李佑国一听,笑道:“吾皇爱惜人才,那杨钊善于算计,才三五月,已经连升四五级,做到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身兼五六个使职,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后起之秀!杨郎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若有机会,鄙人定然会向朝廷推荐!这神算盘倒是奇特之物,鄙人等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