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希烈由于精通道学,倒是见风使舵之辈,谁也不肯得罪,保持中庸之道!杨游与他也无什么厉害关系。
杨慎矜已经改任吏部尚书并加尚书右丞相(右仆射)。张钧已经升任礼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希烈改任兵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国忠解去御史中丞以及中书侍郎二职。担任户部尚书、司农卿兼京兆尹,仍是判度支,其余使职不变!韦见素以工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东都副留守,分司东都御史台。
杨游一看,韦见素也不错,几个月前跟自己一样担任给事中,排名还在自己之下。如今也兼任御史中丞,看来他给李隆基的印象也很不错!
这李隆基设三名宰相,定然是受了杨慎矜、高力士的劝告!在无强势宰相的情况下,设三名宰相,很是明智!单数总是比双数要好。但当犹豫不决时,可以服从多数!
虽然杨国忠没有当上宰相,不过仍然与自己一样,分管三个大司,而且职务都比自己要高。户部尚书为正三品;司农卿、京兆尹为从三品,这三职也是要职!
杨游自己最高的门下侍郎才正四品。至于从三品的殿中监,不过还是代理而已!御史中丞是正五品。当然从权利上讲,自己与杨国忠不相上下。
新任的二相虽然身兼使职不多,不过人家毕竟是宰相,风光无限!而且宰相的各种待遇也高很多!
他除了短暂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冯翊郡太守外,名义上,还没有当过任何一个大司的正职!现在的三个职务也都是副职代理正职。
看来这和平年代,资历永远比能力更重要!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当上正式的正三品职事,更不要说入相了!
。。。。。。
五月初一的钱庄开业典礼,也没有什么好介绍的。杨游早就与第五琦商量好,把自己的一大笔钱,以若干假名存了进去!
这一年的利息也是一笔十分诱人的数字,比那日众位官员在高力士的新寺庙建成典礼上,敲钟所送的钱还多几倍。
四天后就是端午节,要放假一天。杨游与高力士、陈玄礼商量,并且上报中书门下同意,解除了宫中的戒严令。至今日,兴庆宫传染天花者三十二人,死亡七人。至于其余人由于已经全部种痘,已经没有再感染的风险!
李隆基以及各位官员种完痘以后,都要休息。他们可不像杨游这般年轻,精力无限!中书门下三位宰相经过商量,干脆把田假十五日与端午节一起放,总共十六天,各司安排值班的留守官吏即可!
每到节假日,皇帝都要对臣下大加赏赐!今年也不例外,吏部把赏赐的名单报上来。中书门下审核后,三位宰相便来请李隆基审批。
李隆基一看,摇摇头道:“今年天花流行,连章仇相公也遭劫难,多亏了杨游种痘,我等才得以平安!不仅如此,他这盐铁使,又增加了五六十万贯收入!我看,按照长官给他和杨国忠双倍赏赐!三位相公及高将军也双倍赏赐!”
三人一看,倒也无话可说!
。。。。。。
整个端午节期间,十几天时间,杨游哪里都没去,而是成天与他请的建筑师郭奇,研究南山流水别墅的图样。那郭奇还给杨游引荐了一位极其擅长制作机械的乔德,他五十余岁。据说乔德是号称天下第一的能工巧匠。
原因是杨游想在别墅里面布置一些暗室,制作一些特别的门,也就是一般人发现不了门!按照他的要求,就是有人发现了门,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开!
在兵荒马乱的古代,有时修建一些密室、密道,很有必要!
乔德此人曾经在秘书省太史局办事,帮助制作一些天文仪器!据说没有他打不开的锁!
杨游当然是要设计门、锁。不过在与他交流的半个时辰以后,杨游突然又来了奇想:很有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是李隆基的生日!何不送他一件特别的礼物?
(李隆基的生日就在八月初五,也就是“千秋节”!)
想到这里,他不觉一阵欣喜,便对乔德道:“乔师傅,某有一样人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要制作,不知道乔师傅可否帮忙?”
“新东西?杨公但说无妨!小人最喜欢这些新奇之物!”那乔德一听,眼睛顿时发亮!
“好!这东西叫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可以随身携带,比用沙漏计时可是好很多!”杨游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开始用笔描画和解释时钟功能!
这时钟是哪一年何人发明的,杨游搞不清楚,但是杨游在此时并未发现有使用。要说时钟的具体结构,他也搞不清。
不过,他在小的时候,拆开过家里坏掉的几个上发条那种闹钟,清楚地记得,里面最关键的零件,是弹簧!那弹簧很长,就像蚊香一样盘成一圈。
钟表上发条,当然是将弹簧拉紧,通过弹簧的放松,来记录时间。
杨游也了解其具体的结构,只是把那大弹簧和上发条讲了。当他把功能讲完,乔德略微一思索,便道:“杨公,这时钟应该也不难搞!但是要达到精确记时,倒极为不易!
主要是里面的零件要求加工越精细越好,时间才准确!所以做这时钟倒是有些麻烦,还要太史局的人配合,校正时间!”
第二百零五章 千秋节1()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已到八月初五。
今天是李隆基生日,也称为千秋节。杨游提着他给李隆基准备的生日礼物,心里倒很是高兴。原因很简单,他在京城待腻了,要出去北巡。
领导出巡,相当于一边旅游,一边办事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十日前,圣上与三位宰相,已经专门找他和杨国忠谈了话,安排出巡事宜,这出巡是早就安排好的。
重要的出巡,一般是五品以上高官担任。这出巡也是升官的前兆!只要外出办事得力,一般回来都会加阶晋升。杨国忠主要是出巡河南、江南诸地,往南边走。
杨游的临时职务是京畿关内、陇右道黜陟使,往北走。不过杨游还兼着若干使职,要说起来事务很多,不过他一般都交给判官处理!
再说这皇帝的生日,百官自然都要送礼。这礼物就各自随便,送什么都是可以的。
外地的节度使,贡献金银珠宝也是有的。不过一般人,也就是写上几句祝贺皇帝寿辰的诗句,相当于贺卡。当然都是些肉麻的“功盖寰宇、万寿无疆”之内
杨游自然早就准备好了礼物,提着他的时钟来送礼!当然,他另外取了一个名字“玄天报时仪”。否则“送钟”有“送终”之意,那还不得被砍头?
。。。。。。
这送礼也得分级别,一般七品八品官员送的东西,不通过一定的关系,皇帝未必看得见!早就不知道扔到何处了!他哪有心思来看普通臣子写的什么诗词!
前面若干三品以上官员把礼物送完以后,就很快轮到杨游了!毕竟排在杨游前面的正四品上阶官员极少。
李隆基看见杨游提着一个大大的盒子,笑着问道:“爱卿,这是何物啊?”
杨游行礼道:“陛下,这是臣精心准备一件东西,名叫‘玄天报时仪’,他可是会自动报时呢!请陛下过目!”
旁边众位高官以及贵妃一听,都满脸疑惑,不知道这“玄天报时仪”为何物!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杨游慢慢地拆开礼盒!
顷刻间,一只金光闪闪的大钟呈现在李隆基和众人面前!
这大钟的外壳以及大部分配件是用纯金制作,倒是花了十多斤黄金!反正皇帝赏赐一次就赏赐了几十斤黄金,正好拿来做这东西,也不会有人说东道西,什么与收入不匹配之内!
当然核心零件并非黄金,原因还是黄金太软,不适合做传动部件。
“杨爱卿,这玄天报时仪是怎么用的?”李隆基看着金光闪闪的大钟,极为惊喜。
“陛下请看,这报时仪盘上有十二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个时辰!这旁边有两个机关,靠左边的一个调整时间。
又边的这个是提供初始动力。只要扭动一次这机关,就可以三天不用管他!”说完,杨游开始扭动那发条。瞬间,报时仪开始转动起来!
乔德制作的这东西很是精致,杨游记得以前的普通手表,还要经常扭动发条,一天扭动好几次。
而乔德刚刚制作的这大钟,上一次条就可以管三天。据乔德说,这报时仪目前的精度可以达到沙漏的精度,甚至还要略高!
不过时间太紧,这第一个倒是很有些粗糙。接下来,他会慢慢改进。
可是这东西在杨游看来,已经非常精致了!
“王公,现在是何时?让杨爱卿把时间调准!”李隆基问一旁的秘书省大监。
“启禀陛下,现在刚好是辰时四刻!”王监道。
杨游把时间调准,然后递给李隆基:“陛下,这报时仪每到一个时辰正中,就会报时,很是方便,倒是比沙漏还要准确很多呢!”
说完,他把时间调整到八点整,那钟果然开始“铛、铛”地敲起来!李隆基细数,刚好敲了八下!这其实就是辰时中。
“陛下,微臣有一事上奏!”杨游突然道。
“哦!爱卿请讲!”李隆基正看着这报时仪欣喜不已,杨游有事要奏。
“陛下!如今一天是十二时辰计时,然而又复加以一百刻计时。微臣以为,这颇是不便!
微臣恳请改为一个时辰八刻,一天九十六刻计时!如此会更加简便!”杨游道。
这里要讲一下,古代计时,是“时”、“刻”并用!清代以前,每天一直是十二个时辰,一百刻。这样,一刻不到十五分钟!杨游这钟是按九十六刻来的,一刻刚好是十五分钟。
为此事,他还找了秘书省王监、太史局张令!要求把时间调整过来!那王监不敢做主,要杨游上奏!
李隆基一听,扭头问王监:“王公,杨爱卿说的此事可行吗?”
这调整时间是大事!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可行!只不过这一百刻已经是很多年的传统,必须下旨各地才行!”王监也不敢反对杨游的提议。
“你们几位宰相呢!”李隆基哦又转头问三位宰相。几人也都认为杨游的建议没有什么不对!
“那好!既然诸位都不反对,那么就请太史局将刻稍作些调整,以便刻、时辰相对应!”李隆基说完,又开始看那报时仪!
过了一会儿,他道:“既然此物比沙漏简便、准确,朕想,今后就请太史局与少府监,一起加工这报时仪,普天之下都要用起来!
朕觉得,这东西似乎比魏时诸葛亮那木牛流马还要管用!那木牛流马是传说之物,未必有用!这件东西可极其实用!
关键是方便,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就是百姓家里,也可以摆放一个这东西!
杨爱卿,这东西是爱卿发明的吗?”
“此物是微臣偶然翻阅古书,发现了一个思路,然后请别人加工制作的!目前普天之下仅此一只而已!”他倒也不敢说自己做的,这东西坏了,自己可是修不了。
“嗯!朕明白了!能有此发现,证明杨爱卿读书用功!有此天分。比如那几年前你送朕的眼镜,除了爱卿,谁能发明?”
“多谢陛下褒奖!”杨游道
不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