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隋-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看得比谁都透,过去他不愿沾染红尘,不过是看穿了杨坚虽然对他礼遇,可实际上不过是想借助自“甩久下十族和江南世家中的影响力罢了,后来杨归优待佛是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如今不同,对王远知来说,茅山宗选择了汉王,便自然要全力支持汉王,好使道门压过胡教,茅山宗执天下道门之牛耳,由不得他亲自出山走这一趟。

    自古,得国不正者,没有一家能得天下久矣,汉末之后,魏晋,五胡乱华,十六国更迭,南北朝一百七十年,数朝轮换,没有长久者。皆是因为得国不正,少了气数,现在郭孝恪出身汉人正统,杨广一死,隋失其鹿,只等天下有人称帝反隋,郭孝恪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立。所以杨广之死,绝不能和郭孝恪有半点联系。

    “老师,李渊素来和楼观派有所关联,据弟子所知,李渊在太原练兵时,楼观派多有相助。”潘师正听完王远知所言后,亦是道,“楼观派恐怕已是选了李渊这个胡汉杂种。如今李渊这番做派去长安,必有所图。”

    “李渊身边,刘文静乃天下名士。李渊此番去长安,必是出自此人的手笔。”王远知想了想后道,这天下名士,他十有都知道,刘文静乃天生的谋士,又博览群经,必是李渊的心腹。

    “长安如今只有卫玄和杨义臣能做主。不过两人都年事已高,李渊如今这般大张声势地去长安哭丧,定然会被卫玄和杨义臣引入朝中,李渊又出身关陇世族中的名门,恐怕日后长安会为其所得。”王远知不无担心地道,关中八百里沃野,人口富庶,若是叫李渊得了关中,日后天下之争,怕是会生出不少变数。

    “老师,可要派人除了李渊。”潘师正是个心狠的人,茅山宗虽然内门弟子不多,可是外门中也是有好手的,真要平决心除去李渊,他们不是没有机会。

    “痴儿,你此举虽是为了汉王大业。可若是汉王知晓,又会如何看我上清派茅山宗即上清派。”王远知摇了摇头道,自古帝王最忌讳便是此等事情,岂可因此让汉王对他上清派有所恶感。

    “若非老师提醒,弟子险些着了外道。”潘师正想到王远知所说的后果,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就算汉王不计较,可是那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又岂会善罢甘休。

    “我上清派的道统若要万古长存。需得记住清净无为二字,尤其是涉及到军国大事,更是不能擅自干涉。”王远知看了潘师正这个自己亲选的下代掌教,颇有深意地说道。潘师正的能力在他的弟子中最是杰出,可是却也沾染红尘太多,生出了几分名利之心,他怕日后自己死后,潘师正却是会学自己的老师陶弘景一般,想做那山中宰相,故而先提醒道。

    “老师。”潘师正不由皱了皱眉道,在他看来他们相助汉王成就大业,自然是要光大宗门,到时候便是当个国师也是应该的。“痴儿,当年陶师虽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可有哪一次是主动参与军国大事的,都是梁武帝亲自派人送书信询问,陶师才回信作答的。”王远知不由摇头说道,“粱武帝和陶师相识已久,陶师尚且要遁入山中避嫌,你何德何能,敢比陶师。”

    “汉王起于行伍,用兵如鬼神,杀人无算,又岂是好相与之主,唯有清静无,为,方能得汉王之心,我上清派方能光大宗门。”

    被王远知一番斥责,潘师正心中本来动的国师之念却是一下子去了大半,却是诚心正意地朝王远知拜道,“弟子愚钝,多谢老师指点。”潘师正本是聪明之人,此时静下心来,方知道自己想错得有多离谱。

    “李渊之事,你知道即可,若是汉王身边无人提腮,你再告诉汉王不迟。”王远知吩咐道,不过心中明白,如今汉王帐下相投的隋室老臣里,裴世矩,虞世基等人都是有国士之能,必然会看出李渊的用意。

    “弟子知道,不知道老师还有何吩咐。”见王远知要打坐,潘师正却是问道。

    “汉王回来前。多注意山东的门阀世家。”王远知朝潘师正说道。山东的门阀世家这次虽然因为他的缘故,都是为汉王造势,可是他一路从江南而来,也知道山东的门阀世家,意见相左,洛阳的于仲文,已是调了鱼俱罗北上,不少人恐怕都是生出了观望之心。

    “是,老师。”潘师正应了一声,然后便退出了静室,如今他已清醒得多,有些事情他不该去做,连碰都不该碰。

    涿郡城,太守府内,温彦博和虞世基在书房内,一边品茶,一边却是谈论着王远知的来意,只因王远知的身份地位实在是太过然,王远知这个活神仙如今居然亲自出山。北上为汉王造势,实在是大出他们意料之外。

    “皇上如今身死,未有遗诏留下,不知王爷是做何想法?”温彦博看向对面的虞世基,不由试探道,如今长安和洛阳都是没有动静,只是传来消息说,留守的朝臣和皇子都是披麻戴孝,只等汉王回军。

    “王爷现在恐怕正烦恼着。”虞世基却是笑了起来,杨广虽然没有留下遗诏,想必就算是有,也会给汉王瞒下,不过长安和洛阳,都有皇子留守,到对谁能从汉王那里的到杨广的尸风光大葬,自然也是能伪造一份遗诏,而且只要汉王一日不反,那么将杨广的尸不管给了谁,都能被有心人当成是汉王的选择。

    听着虞世基透露的只言片语,温彦博也不由佩服虞世基的心思玲珑。不过他们已经是汉王一党,不由问道,“虞大人,不知以为王爷当如何应对。”

    “那还不简单,皇上乃是被宇文成都弑于万军之中,王爷最方便莫过于说皇上尸骨无存,不过这是下策,上策当是让长安和洛阳各派使节过来,到时候自然是卫玄和于仲文麻烦,却关王爷什么事。”虞世基却是答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义() 
《争隋》来源:

    女生文学…豆镇内,得到北府军班师回幽州的消息,南宫官衙的曰满洲都是庆祝了起来,自从去年跟着杨广出征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这边远之地,可以说得上是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宇文化及这个逆贼篡权之后,他们更是忍气吞声,就算后来汉王夺回怀远镇,可是有长孙无忌在,他们依旧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不过如今好了,他们不需要再担心什么,等到了涿郡,他们只管老实地投靠汉王就是。

    怀远镇外,在五万征辽兵押送下,十几万的庞大突厥人队伍踏上了前往辽东落户的官道,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再是什么突厥人,而是去辽东开荒的新汉人,他们中女人倒是占了大半,因为太多的青壮男人死在了战场上。当那些被俘虏的突厥士兵们所在的部落成群地前往幽州之后,郭孝恪也是让人从中挑选了不少身材高挑,容貌艳丽的突厥少女给军中一些仍未成家的士兵做妻。

    土地,人口,都是争天下时最重要的,而土地,打下了辽东沃土的郭孝恪根本不缺,被征服的高句丽和百济有大批已经开垦好的良田,而且这两个国家的青壮也被他杀了大半,他如今缺的只是人口。

    看着离开的庞大队伍,那些被留下的突厥士兵都是心情复杂,不过他们仍是感激汉王给了他们家人安定的生活,至少在迁往辽东的道路上,他们的家人有足够的口粮可以吃饱,他们也相信到了辽东以后,家人可以比在草原上过得更好,至于他们将成为汉王的士兵,以报答汉王对他们的不杀之恩。

    数日后,除了留下镇守怀远的尉迟文德,和前往百济接守熊津都护府的苏定方以外,北府军全都随郭孝恪一起踏上了班师之途。

    虽然幽州仍是地广人稀,不过这两年里,靠着各种手段,郭孝恪想办法从河北中原等地或招揽,或以朝廷的名义强征而来的落户流民不少。当他们班师时,已是从各处城池或是村寨和都堡里回家的百姓们都是沿途欢声雷动,几乎经过的大户人家都是杀猪宰羊来搞军。

    北府军军规森严,再加上军中不缺物资,虽然在郭孝恪点头下,拿了沿途百姓和大户人家槁军的吃食,但是沿途却也拿出了不少充裕的军粮用以赈济百姓,毕竟年初突厥人入寇幽州,尽管是全军覆没,没有在幽州劫掠到什么东西,可是却耽误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耕种。

    本来这等赈济之事,自会有郭孝恪如今治下的官府处置,不过如今正是他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在魏征和长孙无忌的一番施为下,郭孝恪的仁德之名却是第一次在幽州百姓的心里过了那盖世军神的赫赫威名。

    涿郡城外不远处,结伴而行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混迹在夹道欢迎的百姓中,看着透迤数里的北府军人马,都是难掩脸上的兴奋神情。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山东高门的子弟,虽然不算是名门望族,可也是家世不错,本来范阳卢氏因为牵连谋反,郭孝恪保下范阳卢氏的几个直系子弟之后,山东高门当时便有不少人颇为意动,不过当时谁也没想到不过一年间,天下大势竟会如此这般剧烈变化。

    杨广已死,却未留遗诏。洛阳和长安俱是各有皇子留守,而卫玄和于仲文这两个老臣又各自手握军队,恐怕到时候为了争夺帝位,东西两都少不得会刀兵相向。

    方今天下各地,贼军蜂起,乱世之象已经毕现,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再也顾不得家中长辈的观望,都是各自离家,北上欲投郭孝恪这位他们心中所属的能够拨乱反正的明主。

    “王法主,一路行来,俱是为汉王张目说项,看起来江南之地,上清派已是倒向汉王王远知地位崇高,房玄龄和杜如晦只能算是末学后辈,是以王远知亲自出山,亲往涿郡的消息传出后,让两人也是颇为吃惊,同时也是更坚定自己的选择没错。

    “天下间,能争天下者,不过江南,巴蜀,关中,中原,河北五地罢了,不过江南,巴蜀过于孱弱,不能对抗北方。”杜如晦在一旁自语道,“如今汉王虎踞幽辽,若是兴兵南下,河北之地,怕是无人能挡。”

    “我看汉王未必会南下房玄龄听到身边的杜如晦言语,却是摇头道,两人是在来幽州的路上相识,来到幽州时正好遇上杀胡令,两人也是一起结伴杀了几个突厥人,算是过了一把当侠客的瘾头,两人虽是书生,不过这个,时代的世家子弟,哪个不是骑马练剑,上马拜将下马为相,更是每个读书人所向往的。

    房玄龄和杜如晦虽比不得武人,可是身强力壮,又练习剑术数年,在随从的帮忙下,杀几个落单的突厥骑兵也不是什么难事,在幽州的野地里和那些就是冲着杀胡令的人头悬赏去的一些义军待久了,本来只是书生样貌的两人身上也有了一股子气势。

    此时两人在人群中议论国事,一旁的普通车野百姓自是不大听得明白,可也知道两人是有学问的人,而几个同为读书人的儒生则是竖起了耳朵,听着两人的谈话,如今往幽州来的读书人不少,一来大多数都是寒门士子,汉王又是出了名的礼贤下士,想想如今汉王府里被称作卧龙凤雏的魏征和长孙无忌,不过都是三十左右,就足以让他们这些苦于出身,难以出头的人动心了,二来王远知这位士林领袖中的人物都为汉王而亲自出山,就更是让他们要赶来投汉王这位仁德之主。

    不过这些儒生里真正有见识的,哪个又不是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