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本控制,秦铠也确信,每艘柏勒洛丰战列舰的造舰也不会低于180万英镑,这相当于900万美元,或者720万中国元,或者是3600万德国马克。
同时开建6艘柏勒洛丰无畏舰。这意味着大英帝国每年开支的四分之一军费投入到建造战舰之中,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都会明白,海军建造费的昂贵,相比之下,更加昂贵的是海军的维护费用,战舰吨位在年初已经达到95万吨的皇家海军,4100万英镑的巨额海军费中的一多半都用于这支基数远大于各国的海军维护中。
皇家海军的海军费,则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全球各国惊讶的程度,帝国财政的四分之一被海军这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部门吞噬,而海外殖民地的产值,却在最近十年间迅速下滑,即便是最睿智的英国智囊团,可能都无法预料到这一全球殖民时代的没落。
皇家海军在无畏舰上大手笔,也立刻激发了整个欧洲的激烈应对,法国战争部在10月立刻宣布准备开建2艘莱布特级战列舰,不过,法国人落伍的理念再一次埋葬了法国海军的未来,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的消息,似乎丝毫没有给予法国人任何的灵感,这型战列舰竟然还是只是强化吨位版的共和国级前无畏。
相比法国人在海军理念上的不思进取,财大气粗的俄罗斯帝国倒是展露出了充分的进取精神,在11月,俄国海军大臣鲁德涅夫大将向尼古拉斯二世提出了建造新型无畏舰的建议,并且获得了相应的拨款,只是,帝国海军造船厂根本没有建造无畏舰的经验,而俄国关系密切的法国也无力承担这一建造计划,这着实让俄罗斯帝国郁闷了一会。
大英帝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应对欧洲海上的军备竞赛之时,北京,周瑞东内阁出人意料的照会了英国驻华公使鲍尔,虽然英国海军吨位已经逼近两**备条约约定的100万吨,但是中国考虑两国之间的友谊,决定暂时不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进行海上军备竞赛。
当然,中国方面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决和果断的,中国海军不给英国施加压力,但英国也必须确保太平洋上的军备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膨胀……矛头所指,自然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海军在遭受古巴失利后。并没有任何考虑中国意见的意思,强大的美国经济实力,使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拥有足够的资本来投入海军,就在英国、德国相继进入无畏舰时代的竞争之时。美国海军却如下饺子似的接受着造船厂不断提供的新式战列舰。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6艘佛吉尼亚级前无畏战列舰已经交付海军,这使得美国东西海岸战列舰的总数达到惊人的19艘,如果不是在古巴海战中损失4艘印第安纳级,这个新兴海军强国的战列舰将可能迅速超越德国。而相比法国、德国受限于资金原因,英国海军被庞大海军维护费拖累,美国海军部却丝毫没有这方面的负担,年末,6艘康涅狄格级战列舰的订单毫不犹豫的下达到布鲁克林造船厂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12月,正在北海造船厂封闭的3万吨大型干船坞内视察新战舰建造的秦铠,在获悉欧美军备竞赛的消息时,美国佬这样的造舰速度,他也不得不羡慕一番,虽然自己如今韬光养晦。几乎是举国之力在不断提升国内重工业和配套产业能力,追求的何尝也不正是这样的强大国力。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美国佬如今虽然国力强大,但是,美国海军还是有着十分致命的弱点,自己不惜全力的两次对美打击,让美国海军丧失了一大批具备海军传承的优秀军力,而美国重工目前还在傻大粗的建造思路上前行,尤其是的战舰最重要的动力和火控上。美国战列舰甚至都远远落在英国后面。
海军军备催生的各国重工业热潮,并没有促使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毕竟,相比庞大国民经济产业。没有战争消耗的军备竞赛,很难催生市场,各国的海军造船厂在拼命接收海军订单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越来越惊人工厂在投资。
无畏舰时代,2万吨的干船坞已经毫无悬疑将迅速被淘汰,而要建造新的船坞。庞大的投资和产出,即便是工业实力强大的英帝国,也已经开始出现了产业分化,重工业迅速向托拉斯化转变,而不能完成这一产业巨型化的造船厂,则不可避免的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而造价昂贵的无畏舰,预示着无限商机的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危机。
1907年新年刚过,北方舰队司令官唐青山兴致高涨的接收了刚刚秘密完成建造并完成海试的第二型无畏舰广东号,一系列新的技术被应用到这艘排水量达28000吨的超级战舰身上,随行的海军工程师不断向这位身经百战的海军中将灌输这防雷舱、三层测距仪、腾龙I型火控平台、240个全封闭水密舱等等。
当然,唐青山最关心的则是广东号战列舰的实战能力,虽然北海造船厂的这帮海军委员会成员都拍了胸脯表示,肯定能全面碾压第一代无畏舰,但这显然不足以满足北方舰队苛刻的要求。
稍晚时候,唐青山立刻下令北方舰队展开海上演练,似乎完全忘记如今正是北方最寒冷的冬季,在肃瑟的北风中,广东号战列舰在东海海域与2艘长安级战列舰进行了全面对抗演习,最终,腾龙I型综合火控第一次展现远距离上与暴风III型火控相当的设计水准。
两个月后,当驻英国领事馆收到向国内拍发了一封加急密电后,当天正在超级实验室的秦铠也第一时间收到转发来的密电,电报上被特别标注的“普兰”二字,立刻让秦铠会心一笑。(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
PS:看《工业中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第二更】
送到秦铠手上的电报,内容其实并不复杂,由复杂股权最终完成控股的普利茅茨海森伯精密制造公司在上月完成了一向新技术的并购,而技术提供方则是泰兰泰普精密机械厂的高管普兰先生,事实上,这家在英国享有盛誉的泰兰泰普精密机械厂早先完全不生产任何与军工有关的产品,但是,这位科研劲头十足的英国高管却在一次地中海之旅后,忽然对研发火控充满兴趣。
不过,由于在秦铠秘密授意下,由海森伯精密机械制造的HS系列射击指挥仪和德雷尔机械所产德雷尔火控已经获得了皇家海军的大量订单,所以在普兰先生通过他堂兄、一位海军巡洋舰指挥官最终有机会研究了一番皇家海军目前的火控系统,从而最终形成了他关于火控的设想。
这款由一个军事外行自发研究的普兰测绘系统,事实上正是后世综合火控的雏形,而普兰成立的实验室所提出的理念,在某些理念上,正与如今国内311试验研发的龙系列综合火控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虽然普兰系火控如今根本算不上一个独立的火控体系,但却早已列入了海森伯精密机械必须兼并的对象!
胖子波洛派出了最得力的手下,向这位泰兰泰普精密机械公司的高管提供了一系列极其优厚的条件,换取普兰实验室10年内的研究成果买断权,而且还想对方承诺,一旦设计完善之后,将优先向皇家海军推荐……当然,这仅仅是承诺而已,如何执行,波洛自有办法。
普兰实验室原本并没有打算出售这一半调子的成果,不过考虑到海森伯精密机械也是英国国内第一流的海军精密机械提供商,最终在优厚的待遇下爽快的签署了合约,根据合约,所有涉及普兰火控的内容都被认定为商业机密,享有十五年的保密权,而五名前期的研究员也被一并挖角到新公司。
悄悄扼杀了一个潜在的对手,对于秦铠而言并非最大的成果,扼杀了普兰火控那天马行空的理念,这才是这一系列布局的关键,情报司甚至提出悄悄灭口的预案,不过最终被军政部否决了。
2月,由于德国国内各大船厂的船台上都停满了代建的战列舰和商船,造成了德国国内船用钢产能供不应求,而船用钢的制造显然并非小钢厂能承接的业务,所以,德国驻华公使吕布克得到柏林授权,秘密与中国展开谈判……
如今的中国四大重工造船厂内,船台上除了出口智利、奥斯曼的战舰外,承接的主要是海警护卫舰建造,这些两三千吨的小家伙,根本喂不饱大型重工的产能,年初,由国家产业基金向四大重工注资超过5000万元,用于改造和建造更大型的干船坞以及舾装平台,政府投资的目的显然不言自明,这让各大重工都投入大量技术人才各自在研发新型概念舰,以确保各自在设计领域的技术储备。
而德国人的需求,显然立刻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的市场,工业部很快就通过外交部向德国公使布吕克通报了协商结果,德方原本希望由中国负责进行的主龙骨、主装甲带的制造,最终却被四大重工十分热情的分包了所有高难度组件,甚至包括拿骚级战列舰上280mm主炮和炮架。
到了3月,柏林传来消息,由于在中国建造的拿骚级战列舰总体报价,算上全部运费都比在汉堡和伏尔铿造船厂要便宜10%,考虑到中英之间不能向德国出售整体武备的承诺,北京政府同意德国方面的要求,决定由中国工厂建造除动力系统外的全部构件,再通过船运运回国内进行组装,而德皇威廉二世则在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建议下,决定由皇家造船厂开始设计更新型的海军无畏舰。
到了年中,英国新内阁班纳曼首相在十分艰巨的谈判后,终于通过再度授予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地区的自治权,但布尔人则宣誓入籍大英帝国,而最终解决了困扰帝国近8年的大麻烦,整个南非地区终于再度恢复平静,并在当年就成功向本土转运了超过两千万英镑的巨额收益。
驻英国公使陈波则在英国佬腾出手之时,非常及时的向英国政府表达了对太平洋上凸显军备竞争的担忧,不到一年间,美国海军又新增3艘康涅狄格级战列舰,同型战舰还有三艘再造,这造成了一个让太平洋不在太平的局面,拥有超过22艘战列舰的美国海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做一个太平洋彼岸的看客。
班纳曼首相自然明白中国的担心,事实上,美英如今走到了一条船上,这已经是大英帝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如果将美国列入大英帝国的对手,那意味着,经济实力已经滑向全球第四的帝国不得不面对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强国的挑战,这可不是个什么好主意。
而班纳曼首相当天虽然委婉的同意中国的观点,表示将与美利坚合众国罗斯福总统进行协商,确保中国在太平洋的利益,但这外交辞令中的苍白无力感,陈波自然立刻就感受到了,他很快通过自己在英国渠道证实了自己的推断,并且立刻向国内拍发了电报。
在电报里,这位在伦敦履职20余年的中国外交官,以十分严肃的辞令向北京政府发出了警告:英国已经确信将会与美国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