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感谢大伙的关心。

    烧已经是基本退下了,昨夜真正是烧死掉了,哈哈。

    有朋友问手机,有朋友在香港给我带了一个草果回来,结果充不上电,悲剧……

第534节 萧瑀罢相() 
一字不改吗?

    萧瑀写完这篇长达四千字的文章之后当场晕倒过去,可以说这文章消耗了他巨大的心力,是他的心血,也是多少人压抑的情感。

    长安新闻报总编看完文章之后,真的吓尿了。

    这真的敢一字不改的发出去吗?这要是发出去,这报馆会不会被查封吗?

    “发!我等敢以笔为刀,士自有傲骨!”没等李元兴再次表达,数十年先有资格看到文章的名笔齐声高呼。

    李元兴这时说道:“你在意的是报馆,你手中的笔,武者手中刀。这件事情会有一些委屈,无论遇到什么,都会过去的。”李元兴这些话不仅仅是给长安报的总编说,也是说的。

    一场风爆已经在长安新闻报的报馆之内形成了。

    这个时候,迎宾苑之中刚刚经历过一次不在不小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在高句丽使节与渊盖苏文身上。高句丽使节看过报纸认为大唐人竟然半句也不提百济使节知错能改的美德,只说大唐的威严,这是在轻视各邦。

    渊盖苏文却是眼光敏锐的看到了那篇稚嫩文章中的关键字词。

    高句丽胜在无耻的不断求和之中。

    “你去宏文馆吧,去多读些书,读些报!”高句丽使节已经不想和渊盖苏文说话了。

    长安城依然平静,至在暴风没有发挥威力之前。还是平静的。

    可这场暴风注定不会让长安城再平静下去,印刷工厂之中,长安新闻报在原有的发行量的基础上,再加印二十万份。总量已经达到三十万份,就这样总编还是认为这个数量可能会不够,因为长安报不仅仅在长安城,周边五百里也有销售的。

    自报纸出现之后,最厚的一份报纸出现了。

    总量六千字,一共有八十张纸的一份长安报在次日的清晨出现在了长安城之中长安新闻报的发行点,仅这个厚度就让报客们惊讶的不知所措,这一个人靠体力可以背几份呀。

    当第一份长安报在一间茶楼之中,被放在客人的桌上的时候,吃早茶的客人都震惊了。

    而大唐皇帝李二。仅仅是看到这个厚度。就开始在自己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冷静。

    没错,毕竟要冷静。

    报纸的影响力。这才真正的第一次展示出来。

    萧瑀第一论:与高句丽的战争不得不打,高句丽野心十足,自北周之时就在不断的扩张,在大隋建立之后,联合突厥在向北,向西扩张着,所以高句丽是敌人。

    萧瑀第二论:高句丽是喂不熟的狼,虽然称臣,但却是狼子野心。

    无论在向大隋称臣,还是现在准备向大唐称臣。他们的心中就一直怀着敌意。

    萧瑀第三论:高句丽不是小国。

    事实上萧瑀这个理论在后世已经得到查证,在公远六世纪到七世纪,高句丽不算是一个小国了,他是有着中央集权,有着高度的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国家,已经拥有了与隋,或者是唐一争东亚霸主地位的国家。

    特别是隋初,隋还弱小之时。隋中期,杨广大修运河劳民伤财,隋末天下大乱。初唐,唐有突厥为大敌,唐内部不稳,国内尚弱之时,高句丽绝对可以称之为一个大敌。

    更何况,高句丽有城一百七十六座,人口约七十万户,至少有三百五十万人。

    萧瑀第四论:隋战高句丽,无论胜败,都是一种决心,也是对高句丽的一种削弱。为大唐灭高句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唐必灭高句丽。

    这一条,才是真正可怕的,也是长安新闻报不敢发的原因。

    萧瑀第五论:隋对高句丽第一战,是为压制高句丽的扩张野心之战,海路遇风暴而败。第二战,战线太长,战场不适应,指挥不足,高句丽多城以求和拖延战机,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三战,国内之乱,才不得不退。

    第四战,如果没有杨广这种笨蛋,高句丽已经灭亡。

    原因有三,一好大喜功,只求军队布置的华丽,却不知道兵种配合,保障补给线。二,各将军没有实权,所有的决策要上报,而后才能实施。三,高句丽用了一个造反的小人物就换到了求和的机会。难道杨广这种笨蛋不知道,大军远征,无功而返。路上有多少民夫为运粮而死,大军往返浪费有多少。

    看到这第五论,虽然李二与李元兴都认为,萧瑀有些理想化了。

    在那个时候,杨广已经没有可能灭亡高句丽的。

    但是,萧瑀对杨广失败的分析还是让人认可的。

    萧瑀第六论:杨广无德,劳民伤财。大军出战,无功而回甚至坏处大于失败而回,数次征高句丽让杨广失了民心,失了军心。否则也不可能无力对付隋末的各路反王,隋之亡,不是亡在对高句丽的战争,而是亡在昏君!

    这一条,比第四条更加的诛心,这意思放在鞭子朝文字狱的时候,绝对可以被说成,只要隋加把劲,就没有大唐什么事了。

    好在李二是明君,他竟然称赞萧瑀这第六论。

    萧瑀第七论:征高句丽四大要点,第一,因地形不同而多方位考虑兵种,请兵部多试制不同地形使用的军械,而不要只求华丽。

    第二,后勤是关键,辽城与建安已经占下,绝对不能还给高句丽。大量的存粮,随时为战争作准备。

    第三,给前锋将军们足够的权利,将军有了临机决断之权,才能打好这场战争。

    第四,高句丽求和只有一种处理办法。就是开城投降,否则绝对不停战。

    萧瑀七论。

    长安新闻报被抢购一空,那怕是许多不认识字的人都要买一回存在家中,这样的惊艳的文章可以世间难寻。更何况是在古代头一次有人敢这样丝毫不避讳的在写着政治事件,不仅是前朝的,还是当朝的。

    高句丽使节几乎要疯了,这是大唐要向高句丽死战到底的信号吗?

    当下,高句丽使节准备了重礼,去了百济使节的院子,他需要百济,他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的需要这样一个废物盟友了。

    这就结束了吗?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长安城中仅仅针对隋与高句丽战争这个话题,然后是大唐为什么要与高句丽打仗。再然后是大唐消灭高句丽的必要性。以及大唐如何消灭高句丽。

第535节 上邦大国的面子() 
萧瑀是谁?

    大唐的官员们谁人不知萧瑀的身家背景,更为荣耀的是,秦王钱二十四款不同的一钱银币当中,就是萧瑀的头像,这是何等的荣耀呀。

    外邦的使节们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知道,这是一位国相,大唐三省六部,六部官员在他们眼中就是极大的高官了,而三省才是大唐权力的核心。这样一位核心的人物,因为在报纸上写了一份不当的言论,以一个从二品下的高位,贬到了从九品下小官。

    绝对是一贬到底。

    站在朝堂之上的萧瑀紧紧的咬着嘴唇,大步走到大殿中,施礼,谢恩,然后高高的抬起头:“圣上,臣之言句句发自肺腑,臣之心苍天可鉴!”

    “萧瑀,限你三日之是赴任,去吧!”李二挥了挥手,有任何的话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萧瑀说了。

    萧瑀气的直哆嗦,什么也没有再说,将自己的官印交出之后,大步出殿。

    能看懂这一幕的,都没有去看萧瑀,不懂这其中关键的都注视着萧瑀离开了正殿。

    “各邦使节献礼!”礼部官员在正殿门前高喊一声,外面自然有礼部的官员负责引路,谁先进,谁后进也是有顺序的,不可能让这么多人一窝蜂的涌进来。

    第一个进来的是契丹王,而不是契丹使节。

    或者说,因为来使的人级别高,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位。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契丹一族过去一年时间为大唐作的事情多,所以排在了第一位。

    “祝贺大唐万年,大唐皇帝……”契丹王足足念了上千字的废话,然后才到了正题。他没有让手下人去念,而是自己亲自念道:“我契丹献上良马一万匹、人参五百担、上等貂皮一千张、熊皮十张、纯白色虎皮一张。”

    好贵重的礼物呀。契丹人会不会是把家底都翻空了吧。

    可惜,这仅仅是李元兴一个人的想法,人参用担来计算,五百担人参,就是五万斤,放在后世的现代,这种纯野山参五万斤,绝对不比黄金便宜。

    但是在大唐,世家们还不放在眼中。自从他们占据了辽东之后。随便一座山就有上万斤的野山参。而且在计算的时候,百年的人参十株就算一担,这是为了核价方便。所以五百担人参。如果全是顶级货,比如千年人参的话。

    那么,也就是几筐。

    李二开口道谢,然后对李元兴说道:“五郎以为如何回礼?”

    “二等精钢一万斤,赐马铁十万斤,白麻一万,锦一千。皇兄以为如何?”李元兴与李二事先有过商量,也有过大概的数字。只是认为对方这五百担人参,实在是超出想像了,所以把马铁增加了一倍。

    马铁。就是马蹄铁。

    事实上这个已经不算是秘密了,战场之上大唐有马匹跑丢,后来与契丹人合作等,也已经传了出去。

    可这一传,却是坏事变好事。

    周围各邦对铁的需求量更大了。

    特别是北方各民族,他们有多少匹马呀,需要多少斤铁呀。

    李二在这个时候,为了显示大唐皇帝的威严,自然会有所增加:“朕以为,再加彩虹锦十匹,云锦一匹。大唐皇家学院,给予契丹一族,三百名学子入学资格,其中一成费用全免。”

    “谢大唐皇帝陛下!”契丹王满心欢喜的谢恩。

    这个数据很快就传了出去。

    先不按长安市价的银钱计算,只按物品的珍贵程度,换算到各邦国原产地去。大唐给契丹人的是,是契丹献礼的十倍,至少是十倍了。一匹马才值多少钱,放在契丹那里不过几贯钱,放在长安,十贯是普通市价,二十贯是好马,宝马自然是另算的。

    那一万斤精钢,就远超这一万匹马的价值了。

    因为秦王的二等精钢,一斤就是用铁钢混合铸法,少则两把钢刀,多则五把钢刀。而且这还是上等刀,放在长安也要二贯一把,放在契丹那里,何止十贯的好刀。

    契丹王满情心喜的退了出去,他心里明白,这是半年来为大唐出战,打的好,这才有这些回礼。

    接下来第二位是回纥的使节。

    回纥使节选在第二位,一来是因为他们眼下是北方草原最大的势力,二来因为他们也是在北方草原与大唐关系最为亲密的一支。

    “祝贺大唐万年、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回纥使节的赞词并不算长,礼单却是更为的普通,无非在就是多少只羊,多少匹马之类的。草原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礼物,宝石之类,也多是从西域交易过来的。

    李二又一次示意让李元兴来说礼物。

    李元兴向前一步:“给你们的回纥的礼物,就一样吧。明年起你的羊奶、羊毛收购量加一倍,收购价加一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