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甜味!可能是大唐人许多人一年都未必有机会品尝到的味道。。

    糖,在大唐绝对是奢侈品,在肚皮的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让舌头有享受的机会,绝对是极少数人才能够享受的奢侈生活。

    李二带着一千多斤的金瓜回长安的时候,甚至有许多宫中的太监都在私下向管理御厨的总管太监打听,这金瓜分到他们主子的宫中会有多少,什么时候会分配。

    特别是那几十个只有一斤大小,精致又漂亮小金瓜。

    李二命令司农寺的人去查问过,真正要等南瓜收成要到夏天了,现在成熟的这些,一来是品种就是早熟的,二来是原本在暖房之中就成苗,甚至还有些已经是挂了果了,移出来自然是一两月时间就完全成熟了。

    当晚,崔莹莹用小银勺将一久南瓜放在嘴里,满意的点了点头:“真甜,果真是这见了光的比暖房之中更甜!”

    李丽苑也吃了一口,却没有提南瓜之事:“今个却是有些乱了,见了那些妃嫔们却是不知道礼节了。按这个规矩来说,要是真正皇家大宴,那我们坐在那里?”

    李丽苑问的是身份等阶的问题。

    自从李元兴那工匠、军卒分等阶之后,大唐的各层面上的等阶分的更加的森严了。

    秦王侧妃,与皇宫之中四妃相比,应该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类,肯定是高了。但与九嫔相比,是高是低,却让李丽苑摸不清头脑。

    崔莹莹擦了擦嘴后,不紧不慢的说道:“是咱们秦王身份高贵,我等才有高贵身份。普通的亲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们至少与九嫔身份相当,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摆成一样,却也是我们大度!”

    别外两女也点头称是,她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身份会低。

    次曰,长安七成以上的报纸,但凡是与官家有所联系的都在头版头条以孝感动天为标题,请大儒、名士写了评。

    以孝为题。

    六皇子李愔少时顽劣,百善孝为先,纵然有些许顽劣,却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后以大唐报这样的官方报纸发出公告,长安一百零八坊间,各坊选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门午时赐赏。

    谁孝、谁不孝!

    邻里之间自有公论,公认的孝子不用选,百姓们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风纯朴,还没有谁干出那种开着奔驰冒充穷苦之人领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号,胡家二郎,长兄从军后,照顾病瘫卧床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无卧疮。大孝!长乐坊众老一致公推,长乐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请众邻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间大声的宣布着。

    坊官站在一旁,这样的事情由坊间宿老来处理,远比他这个官方更合适。

    而且宿老推荐,就算有什么偏失,百姓们也多会体谅。

    披红、游街。

    前面抬着的就是那个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后面跟着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为有几坊原是穷苦的贫民区,现在被李元兴给拆了。人都已经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长安县,也有的去了耀州。

    东西两市,是市集,所以不参评。

    长安城东南曲江池占了两坊地,所以实际被评出的,只有九十七人。

    孝子游街,本就是一件大善之事,有数百名士作诗留文。

    朱雀门前,李二手捧着一把长刀在李渊面前躬身一礼:“皇儿与朕共谢天地!”李渊握着李二的手,一起挥刀,将那巨大的南瓜一分为二。

    切南瓜,这样的大礼,没李愔什么事了。

    取下顶端大约三四斤的一块,放在锦盘之上,有礼仪高喊:“皇子愔,为其母下田种下天赐金瓜,此金瓜每只大小约有二十斤,最大不过三四十斤。上天感念皇子愔孝,天降祥瑞,此金瓜重二百零二斤,今曰与长安仁孝之人会食,共谢天恩!”

    如果李元兴在,肯定会抱怨一句,不就是一个大南瓜嘛,怎么又搞了一个祭天的仪式。

    李二很兴奋,李渊更兴奋。

    他们喜欢祭天,特别是这种祥瑞的祭天。

    御厨出手,刀功了得。二百斤的南瓜去籽后,除了最先取下的一块外,分成了近三百块大小,外观,几乎完全一样的三百个小块。一块过好现在的重量就是七两上下。

    然后,又有十几个普通大小的南瓜,再次分配,切出了一千多块,同样是大小均匀。

    九十七至孝,每人有一块七两重的大南瓜,然后还有一个普通的小块。还有四两米。

    “金瓜煮粥亦可直接蒸食!”

    普通的孝子,每人二两米,再加普通的南瓜一块。

    在领到南瓜之后,众人谢圣上恩赐,感谢上天赐福。

    午后,李二坐在书房之中,似乎可以闻到整个长安城都飘着南瓜粥的香甜之味。摇了摇手边的小铃铛,高公公听到铃铛声,赶紧把手边的小罐盖好交给了小太监,擦了嘴,进了李二的书房。

    下面的人这是孝敬高公公,一小碗小米南瓜粥将在罐中给送了过来。

    进了书房,李二一边翻看着公文一边问道:“朕似乎闻到,长安城都飘着金瓜粥的香甜!”

    高公公心中一紧,请准备请罪,可看李二脸上那不经意的笑容,立即改口说道:“这个老奴倒是知道,圣上您赐福长安孝子之后,老奴有派人去城中看看。下面的人有回报说,大半的孝子都在家门前架起大锅,把发下的金瓜给煮了,分食众邻里。这是大善,自然长安城中有些金瓜粥香甜之味!”

    这个回答让李二非常满意。

    就是在高公公准备再次请罪的时候,李二说道:“选一个二十斤的金瓜,宫中各人辛苦!”

    “谢圣上!”高公公跪谢。

    李二挥了挥手,高公公退着出去了。

    李二放在手中的表章,从桌上拿出几张报纸来,看着上面称赞李愔孝德的文章笑了,笑的极是欣慰。

    李愔还不知道这些,他正在工坊之中忙碌着。

    还有五天就要动身了,这一次全部由三轮车运往洛阳,所有车子的检查,路上要带的易损配件。就算李愔帮不上大忙,可他也不断的来回奔跑着,每一个工坊他都要去询问一翻,就是装种子的村寨,他都要去看看种子是否装好,会不会被老鼠咬了。

    一直到下午,李愔还没有吃午餐呢。

    当李愔回到工坊门口,竟然看到武曌的那辆人力三轮车,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就是心虚。

    “你的!”武曌示意水思运给李愔把食盒提过去。

    里面,两张大饼,一碗南瓜小米粥,然后就一个不足一斤的小金瓜,装着蜜饯蒸出来的,金黄色,极漂亮的装在盆子中。

    “谢明月皇姑!”

    “出发前去长安,圣上有恩旨给屈老将军。你顺便带去洛阳!”

    “是,知道了!”李愔用力的点了点头。

    他怕武曌,但心底深处却是非常感激武曌的。

    头一次,他在李二面前抬起了头。

    李愔终于发现,自己胡闹想引起父皇的注意,却数次失败。可自己努力,真正作出成绩了,才猛然间注意到,父皇其余就一直在自己背后看着自己的努力。

    李愔又哭了,眼泪不住的流下来。

    “又哭了呀,到长安办正事的时候不能哭,在洛阳的路上再苦不能哭。”武曌笑着拿出手帕,可身高又差那么一点,水思远单膝跪下,让武曌踩在自己的膝盖上,然后给李愔擦了眼泪。

    李愔又笑了,笑的象傻子一样。

    武曌也笑着在李愔的额头上拍了一下:“赶紧吃完干活去!”

    “是,明月皇姑!”李愔乐呵呵的跑掉了。

    洛阳,李元兴正坐在书房之中发呆,手边放着的是一份医案。

    再次翻了翻医案后,李元兴下令:“老李头现在何处,如果在城中,让他来见本王。”

    没一会的功夫,老李头就来到了李元兴的书房当中。

    “在忙什么?”李元兴笑问道。

    “殿下,那些被水淹了的地是好地,只是渠修的不好。排水不好,上水也不让洛阳管农务的官儿去规划一下,可说了半天他们却不太懂。小老儿正计算着怎么挤出一天的时间,去地头给他们划个线!”

    李元兴笑着给老李头倒了一杯茶,老李头赶紧起身:“折杀小老儿了。”

    “无妨!本王问你,玉米什么时候可以收?”

    “殿下,以殿下那仙农册上书,玉米分为乳熟、蜡熟、完熟。如果要煮着吃,味道正好,也要到蜡熟中,小老儿去田间看过,到能吃那么少说也需要再有二十天,真正成熟需要可以入仓,为保青储也不应太晚,放在完熟初、中,那么也要四十天左右。”

    老李头说完,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

    “殿下可是担心屈老将军病情?”老李头轻声问道。(未完待续。)

第398节 洛阳世家的犹豫() 
李元兴并不知道李岚姗在箱中装了什么,只当是自己给的清单上的物品。

    信!高根鞋!竟然还有手表!

    李元兴要是知道的话,估计要发疯了。

    更加会让李元兴发疯的是信中的内容,但七女就算再忠于李元兴也不会把信的内容告诉他,因为女儿家的私信那是秘密。

    这会,李元兴也顾不上去考虑箱中的东西。

    屈突通的病情才是压在李元兴心中的一块巨石。

    在洛阳两世家来之前,屈突寿求见,带着几个书吏,背着厚厚的账册。

    “殿下,这是有关今年洛阳农务的账册,开荒的数量都在上面!”屈突寿行礼之后,恭敬的说道。

    李元兴摆了摆手:“这些东西看着没什么意义,本王现在的心思不在这里。”说罢,李元兴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本王与屈突将军有些话要说!”

    亲卫与书吏都退下了,李元兴这才说道:“你父时ri不多!”

    “末将知道!医官虽然对老父的病情保密,但我等也看得出来,医官们近ri很紧张,每天的药不同,用药之前他们讨论的很久,天天都会诊脉。请殿下明示,还有多少时ri?”屈突寿行了大礼。

    李元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十天,十五天!”

    “谢殿下!我父已经到了古稀之前,圣上恩典极重,我屈突家自我之下,当以全部身家报效皇恩。”屈突寿知道,他们是降将,能有现在的地位已经是极不容易了。就算保不住现在的地位,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李元兴点了点头:“你的心意本王知道了,你父的功劳却是记录在案的。本王请圣上加封你父为开国公,想来圣上不会驳了本王的请求,十天时间应该还足够,你父活着的时候,应该可以见到恩旨!”

    “谢殿下!”

    屈突寿大礼之后,又向着长安城的方向跪下。

    “屈突家谢皇恩,世代效忠,万死不辞!”

    “起来吧,有些事情你就不要参与了,这些天洛阳所有的公务交接,五天之内必须完成。你父……,”李元兴没有想好这怎么用词,总不能说死了之后这种话吧,不过好在屈突寿明白,李元兴继续说道:“之后,你兄弟两人去辽城,牛进达是一个好将军,知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