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折腾得最惨的还是咱们的老相识弘农太守杨智积;因为隋炀帝还在路上时;就已经派人传旨说让杨智积好生准备;伟大圣明的隋炀帝途经弘农时;将在弘农行宫中住上几天;游览一下弘农景色。可怜的蔡王殿下心中叫苦;可是又无可奈何;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赶紧准备迎驾事务;同时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担心被爱猜忌的堂哥抓住什么小辫子;象其他的堂兄堂弟一样掉脑袋进大牢。

    还好;当隋炀帝驾临弘农时;杨智积率领麾下文武官员前去迎接;堂兄弟见面之后;隋炀帝还是拿出了亲热的态度对待杨智积;不仅恩赐杨智积登上御辇与自己同车而行;还兴致勃勃的提出去参观隋军与杨玄感叛军的决战遗址;杨智积不敢怠慢;赶紧给堂哥领路;来到弘农正东的旧战场上;一一为隋炀帝指点决战地点;叛军营地旧址;还有隋军追击叛军时的主要战场。

    虽然不太清楚堂兄为什么会对这些地方感兴趣;但为了讨隋炀帝高兴;在介绍隋军追击叛军的主战场时;杨智积很是眉飞色舞的说道:“圣上请看;这一带就是我大隋军队杀敌最多的主战场;当时臣弟来到此地时;还真是被吓了一大条;地上的叛军士兵尸体足足堆起了有两人高;连绵数里;地面全被鲜血给染红了;血多得积满沟渠;飘起旗帜;血腥味一个多月没散……。”

    听着杨智积的介绍吹嘘;隋炀帝不断点头;连声说杀得好杀得妙;还赞道:“多亏了贤弟调度有方;临危挺身;率领我大隋军队迎头痛击杨逆叛贼;杨逆叛贼能够在此覆灭;关中得保无虞;贤弟居功至伟。”

    “圣上过奖了。”杨智积赶紧行礼道谢;谦虚道:“杨玄感叛贼能够在此覆灭;皆是陛下洪福庇佑;三军用命;卫留守指挥有方;陈赞治率军死战;这才生擒杨玄感;全歼叛贼主力;臣弟实无尺寸之功。”

    “贤弟太过谦了。”隋炀帝放声大笑;道:“贤弟用不着这么谦虚;这次剿灭杨玄感叛贼;贤弟都立了些什么功劳;朕早就一清二楚了;如果不是贤弟先行赶到函谷关调度布置;掩护卫爱卿他们率军撤退;当时我们可就是连可战之兵都没有了。后来卫爱卿、陈爱卿能够在弘农大破叛贼;也是因为贤弟你主持防务;供给粮草军械;安抚百姓;做好了一切幕后工作;不然的话;卫爱卿与陈爱卿如何可能在此大破逆贼?”

    杨智积嘴上继续谦虚;心里却连连叫苦;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信号。果不其然;大笑过后;隋炀帝又看似无心的随口说道:“贤弟如此大才;仅仅担任一郡太守未免太过可惜;这样吧;朕封你为司徒左长史;随朕巡游东都;以便时刻为朕出谋划策;分忧解难。”

    杨智积脸上的肌肉微微僵硬了一下;然后露出了欣喜神色;赶紧向隋炀帝稽谢恩;隋炀帝哈哈大笑;亲自将杨智积搀起;好言夸誉;旁边的文武百官则神色各异;不少人看向杨智积的目光中还尽是同情;但也有不少人的目光中带着幸灾乐祸——比方说咱们的另一个老相识云定兴云大少卿;就在心里笑道:“活该叫你小子出风头你一个皇亲国戚;搅和进军队的事于什么?还表现得那么出众;不是找死是什么?嘿嘿;随驾巡游;你这辈子;最好的下场也就是随驾巡游到死为止了。”

    萧踽萧国舅也有些幸灾乐祸;这倒不是说萧国舅与亲姐夫的亲堂弟杨智积有什么仇隙过节;而是因为萧国舅很不满杨智积当初在平叛大战中做出的选择;没有打压掣肘一看就讨厌的陈应良就算了;还全力支持陈应良决战杨玄感;给了陈应良小丑跳梁的机会;间接害得自己的表兄李渊颜面扫地;惨遭老顽固房彦谦掣肘;更间接害得自己的表侄子李二头巾泛绿媳妇被抢;伤心失落至今还意志消沉——如果杨智积稍微掣肘一下陈应良;又那会有后来的这些事?

    幸灾乐祸了杨智积被明升暗降和剥夺实权后;萧国舅脑海里突然又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等等皇帝如此猜忌杨智积;杨智积当初又与陈应良小子合作得如此默契;二者之间肯定有不少往来;我如果能拿到他们二人私下往来、交往过密、甚至暗中勾结的证据;以皇帝的脾气;陈应良小子还能想有什么好日子过?”

    拿定了这个主意;萧国舅半点没有迟疑;马上转向了旁边的谏议大夫萧怀静;使了一个眼色;萧国舅的堂弟萧怀静会意;赶紧稍微上前一步凑到了萧国舅面前;萧国舅这才附到堂弟的耳边低声说道:“一会进城后;你去仔细打听一下;看看当初陈应良小子在弘农时;都与蔡王殿下有些什么往来;最好拿到证据。”

    萧怀静笑了;低声说道:“兄长放心;弘农县令祖君彦正好是小弟的诗文好友;又全程参与了当时的事;那小子如果有什么不臣之举;小弟一定能拿到铁证。”——顺便说一句;萧怀静萧大夫确实是祖君彦的知交好友;在历史上;萧大夫还帮忙直接把大隋名将裴仁基逼反到了祖君彦那边。

    残酷的事实很快就让萧怀静绝望了;当天晚上;当萧怀静与好友祖君彦聚会饮宴时;萧怀静拐弯抹角的打听陈应良与现在已经被隋炀帝猜忌的蔡王杨智积有什么往来;全程见证了弘农大战的祖君彦却给出了让萧怀静失望的答案——当时陈应良确实是和杨智积见过几次面;可每次见面都是商议军务;讨论战情;并且每一次都有在职官员旁听做证;没有半点机会可以利用。至于什么陈应良与杨智积私下往来见面的事;那更是半次都没有。

    否极泰来;正当萧怀静万分失望的时候;祖君彦喝了一杯酒;又突然说道:“说到陈赞治;那个年轻人忠诚勇敢善良;尊敬长辈遇事争先;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贪功;他如果不改掉这个脾气;只怕迟早要吃大亏。”

    “贪功?他怎么贪功了?”萧怀静的眼睛亮了。

    “抢了蔡王的妙计之功。”祖君彦随口说道:“弘农决战时;我军之所以能够生擒杨玄感、李子雄二贼;是因为蔡王殿下设计;派人冒充从贼乱民;在交战之际给杨玄感和李子雄送去一批下了巴豆的酒肉;让杨李二贼腹泻不止;逃都不逃不掉;这才顺利生擒了那两个大贼头。谁知道到了战后;陈应良那小子竟然在卫留守冒领了这个功劳;说这个计划是他布置的;独吞了擒贼之功。

    萧怀静心中狂喜了;不动声色的追问道:“君彦兄;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那些送酒肉的百姓都是我安排的;我能不知道?”祖君彦反问;萧怀静也不言语了;劝慰了好友几句;满心欢喜的与祖君彦尽欢而散。

    祖君彦的这些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萧国舅的耳朵里;从一开始就看陈应良不顺眼的萧国舅也顿时大喜过望了——这事如果操作得好;不要说让陈应良官帽落地回家种地了;把陈应良弄进大牢也不是毫无可能大喜之下;很有成算的萧国舅当然是立即命令堂弟收集具体证据;然后亲笔写下奏章;准备等机会呈奏到隋炀帝的面前;狠狠替表兄和表侄子出一口恶气

    萧国舅拿住了把柄却要等机会;是因为老谋深算的萧国舅很清楚这件事其实可大可小;操作得好把事闹大;是可以于掉陈应良报仇出气;但如果操作不好;很可能就会被老滑头裴矩轻飘飘一句话就带过去——就算没有杨智积给杨玄感下药;当时杨玄感同样跑不掉。所以萧国舅必须要等时机成熟;等到隋炀帝怒不可遏想杀人泄愤的时候;再把这件事捅出来效果才会最好。

    萧国舅做梦也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就在当天下午;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突然送了隋炀帝的銮驾之中——大隋名将右侯卫将军冯孝慈;在征讨清河起义军张金称部时;竟然阴沟里翻船遭到了惨败;冯孝慈被起义军当阵斩杀;连尸体和人头都没有救回来而除了是归乡途中不幸被强盗杀害的前右武卫大将军李景外;冯孝慈还是第一个死在农民起义军手中的大隋十六卫府将军

    收到这个惊人噩耗;隋炀帝当然是勃然大怒;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应对之策;可是因为隋军主力正集中在关中与中原一带的缘故;满朝文武商量来讨论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办法立即替冯孝慈报仇雪恨;就更别说尽快剿灭注定要声势大振的张金称部了。见此情景;隋炀帝当然是脸色越来越铁青;萧国舅则是越来越暗暗欢喜;只等一有机会就马上打黑枪下烂药。

    商量到了最后;仍然还在打算第三次亲征高句丽的隋炀帝憋着火气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决定调动平叛名将张须陀的军队北上;攻打张金称并力争将其消灭——尽管隋炀帝很清楚张须陀的队伍连年征战;已经是疲劳异常;同时山东境内的大小起义军仍然是多如牛毛;张须陀再怎么的奋力征战也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但连续两次亲征高句丽的隋炀帝还是不愿把主力队伍转投平叛战场;仍然还想把主力军队用在对外战事上。

    看出隋炀帝是窝着火勉强做出这个决定;更让萧国舅暗喜的事生了——行宫大殿外突然来了一个尚书省的官员;接着陈应良在隋炀帝面前的最大靠山裴矩匆匆出殿;也不知道去于了什么。见此情景;萧国舅不再犹豫;立即站出了班列;呈上今天早上才刚刚写好的奏章;弹劾陈应良的贪功谎报之罪;请求隋炀帝痛下黑手;以正国法军法。

    和萧国舅预料的一样;他突然弹劾陈应良在平定杨玄感叛乱的战事中冒领军功的罪行后;满朝顿时大哗;心情正极度不好的隋炀帝更是当场气黑了脸;飞快看完了萧国舅亲笔的奏章后;还把奏章摔到了刚刚就任司徒左长史的堂弟杨智积面前;咆哮问道:“有无此事?陈应良小子;有没有冒领你的功劳?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杨智积的身上;裴蕴眉头微皱;提心吊胆;也不断暗骂远房侄子烂好人;替杨智积考虑什么是否受猜忌——陈应良是好心冒领功劳这点;熟知隋炀帝性格的裴蕴可是早就看出来了的。萧国舅则是心中冷笑;暗道:“蔡王;你自己决定吧;你不认帐也行;大不了把祖君彦宣到这里当面对质;皇帝正在气头上;你想把事闹大就尽量闹大吧;小心别把你闹进去。”

    杨智积并没有急着回答;先是冷漠的看了一眼萧国舅;然后才向隋炀帝拱手说道:“禀陛下;绝无此事;派百姓冒充从贼乱民给杨玄感逆贼送去下毒酒肉这条计策;是陈应良提出构思;臣弟着手布置;并非冒功。”

    “蔡王殿下;下官就不明白了;你为什么要如此庇护陈应良?”萧国舅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关于此事;下官早已派人调查清楚;并有弘农县令祖君彦为证;殿下是否要请他上殿对质?”

    “不必了。”杨智积平静答道:“他是不知情;这才误会了陈郡丞冒领功劳。也是凑巧;陈郡丞献计时;他正在军营安抚士卒准备决战;无暇拜见于我;就把计策写在纸上;派人送到我的面前;请我依计行事;我觉得计策不错;就采纳了;那张纸条至今还保存在我的书房里;萧国舅如果不信;可以马上派人去取;或者萧国舅亲自去取也行;那张纸条就放在七月份的公文集里。”

    “糟了”萧国舅脸色一变;这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低估了这个深藏不露的蔡王杨智积——猜到是杨智积的心思慎密;早就知道陈应良抢他功劳对他利大于弊;也早就担心有人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害了陈应良也害了他自己;这才早早就伪造了一张纸条预防万一。

    见杨智积如此自信;隋炀帝顿时信以为真;神情稍稍放缓之余;也马上把萧国舅当成了出气筒;冲着萧国舅咆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