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治田城正北通飞驒街道,而今日日本国道四十一号,亦差不过是这条主线。

    在飞驒开山祭之后,冰雪已经融化,整个飞驒街道已畅通无阻。

    实际上只要不考虑大雪封山的缘故,从神冈城出发,走飞驒街道增援美浓,要比前往郡上这条路线,无论是路况,还是路程上都有优势,可以直达美浓腹地。

    这也就是为何,对李晓而言,加治田城,战略地位要比郡上八幡城更重要的缘故。

    飞驒越中军团经一日行军,已进入飞驒地界,当夜即驻扎在今日下吕市金山町。

    在飞驒川与马濑川之间,这里是一个飞驒街道上颇为繁华的宿町所。

    次日启程,李晓骑马随大军行进在道路起伏的飞驒街道上。

    路途之上多数的风景,皆是视线阻挡的连绵的高山。

    只是偶尔会在路边,看见几处开垦过的农田,飞驒的山民们都脚穿田下驮在田间耕种。

    在飞驒,由于地形限制,除了近畿一地,很难出现大面积平原,所以农田都是一块一块的,而耕种方式也偏向于自耕,小家小户的模式。

    在日本,将种植大米的农田,称为稻作,而将非出产大米的农田。皆称作畑。

    飞驒山地之中,要想找一块好的水田地,实在太难。

    所以百姓一般种植的都是芥麦,黍,野菜,豆,芋等等。但自从李晓将玉米引进飞驒之后,确实也起到了一定带动生产。增加的人口的作用。

    不过与稻米不同,畑田出产也是要折算成石高作为,领主交纳年贡的凭据,但是折算比之稻米,远远来得低就是。

    在李晓对飞驒实行的检地。以上田,中田,下田三等等级作为划分,其中上田石高定为一石五斗,中田一石三斗、下田一石一斗。(这也是太阁检地的标准)

    按照这样的标准,飞驒的田地连下田都不够格。

    并且以飞驒当地极寒的气温。所谓二期作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传说之中。

    所以尽管,经过李晓数年来经营,飞驒耕地面积增加效果显著。但石高眼下亦只稳定在五万石左右。

    现在随着大军行进,李晓的日月双纹的旗印所过之处,这些飞驒山民们看见后,都是跪伏在田中叩拜。

    对此李晓甚是欣慰。

    对于这些飞驒山民而言,李晓一统飞驒,结束了姊小路,江马,内岛三家在飞驒战乱割据的局面。令饱受战乱之苦的飞驒百姓得到了解脱。

    大乱之后,只需镇之以静。就可以缓缓恢复生产。

    李晓授予大藏长安,颁布了见立新田十分一法。亦即使凡开垦新田,百姓在数年之内只需增加十分之一的年贡即可。

    这项手段,在历史上,江户幕府的享保的改革,为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实行。

    李晓还赦免了原先被视作的非人,山人,囚犯等被称作贱民的身份,将他们一视同仁。

    这样做法固然遭到一些旧有势力的反对,但李晓的目的是出于解放生产力,使得飞驒人口增加,以促进赋税的增收。

    这些被赦免的贱民,大藏长安将他们集中起来,于飞驒山间择地进行棚田的种植。

    棚田即是梯田,在日本还有个称呼为千枚田。

    棚田种植在日本早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今日郡上的正洞,飞驒高山的田倾家皆是作为日本棚田百选的观光地存在。

    另外飞驒作为李晓的起家之地,李晓的常备,亦有超过三分之一兵士都是飞驒出身。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甲斐山沟里的山猴子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飞驒山民能吃苦,并且体格健壮,是李晓常备主要构成。

    作为一名常备其收入,是普通农夫的两三倍之多,所以能加入李晓军中,对当地人而言,绝对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李晓在飞驒的种种举动,十分赢得了当地的人心。

    对根本之地的经营,是历来起家王朝所必须的,所以尽管费劲气力,李晓亦要在飞驒这里广施恩惠。

    现在经过这数年,更令李晓在飞驒的统治,已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在山间跋涉数日,李晓大军经过飞驒街道上的樱洞城后,抵达神冈城,在此大军休整一日。

    虽说李晓已将本城迁至城生城,但是神冈城作用依旧重要,这里是李晓的起家之地,同时兼加对神冈银山的防卫。

    现在的神冈城已几乎成了,李晓麾下首席奉行官大藏长安的驻地。

    在李晓政务之中,本多正信除了李晓军师之外,还兼任寺社奉行。

    而增田长盛则是岩凑町的町奉行,兼任土木奉行。

    盐屋秋贞作为御用商人,掌握盐屋商家之外,还兼任财政奉行。

    而大藏长安则权位最重,除了直接作为归云金山,神冈银山奉行官之外,他还兼任行政奉行,勘定奉行。

    这可谓是大权独揽,所在在李晓家臣中,论实际权力大藏长安实际上是最高。

    现在李晓军势还未到达神冈町时,大藏长安即带着一众神冈町中,以及神冈银山的藏前众,加上町里同心众,足轻数百人,布置下颇为奢侈的排场远远迎候。

    本该身在岩凑町的增田长盛,亦在城下迎候李晓。

    还有高原诹访城城代,麻生野庆盛,以及高山城城代,姊小路高纲二人。以及一种飞驒的豪族一同前来城下拜见。

    大藏长安一见李晓,即便当即殷情上前,率领部下在李晓马前叩拜。

    李晓见这阵势眉头微微一皱,实际上他并不喜欢这种大张旗鼓的做法,但是他亦不会在众人面前冷了大藏长安的心,所以并没有当场道出。

    大藏长安见李晓没有不愉之情,以为自己马屁拍对了。当即更加殷情上前,颇有为李晓引马执鞭的意思在其中。

    大藏长安见礼之后。李晓对麻生野庆盛,姊小路高纲二人又和颜宽慰了一番。

    麻生野庆盛已作为原先江马的分家,继承了江马家的名迹,姊小路高纲现在更是飞驒国司,名义上飞驒国掌管者。并且还是朝廷的正三位大纳言,这官位比管理宫廷料理的大膳大夫武田信玄,还高了三个官阶。

    眼下这二人同作为带路党,在李晓手下当米虫,混吃等死,不过对他们李晓亦不敢礼数有缺。

    进入神冈町之后。李晓发觉虽自己将本城迁移之后,但神冈町反而是更加繁华了。

    随着神冈银山的开采不断扩大,神冈町亦逐渐繁荣。

    李晓忍不住亦赞叹大藏长安确实治理有方。

    进入神冈城天守阁,在一场迎送宴会之后。李晓将大藏长安,增田长盛,盐屋秋贞三名负责政务的奉行留下,一起召集议事。

    “什么?你说明国海商们,在岩凑町所居之人,已有近千人?”

    李晓忍不住一惊,他实在不懂,为何他这些老乡。为何好好天朝上国不待,非要跑到这岛国来奋斗。

    难道是看见自己成功的先例。

    增田长盛喔地一声。言道:“回禀主公,不仅是人数的增加。并且多半是青壮男子,而且那些明国人一进入此地,就大兴土木修筑房舍,他们的房舍似有一定布局在内,层层相连,似乎可以作为防卫,现在已有不少流言在越中流传,声言主公意欲勾结本国之人……”

    “够了。”

    李晓听到这里忍不住火冒三丈,他仔细想了想,排外思想到了何地,亦不能避免,这可以理解。

    但是这如此有套路的流言,绝对是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非上杉即是织田的细作。

    盐屋秋贞见李晓震怒,言道:“主公,既然有人传布流言,就下令禁口就是,谁敢胡言,一律杀之。”

    “不行,防民之口甚防于川,如此更显得我心虚,”李晓想了一下,随即言道:“立即派忍者出查,流言之源头在何处。”

    杜绝流言源头是一方面,想到自己这群明国老乡的作为,李晓亦有几分怒意,李旦他们做事不厚道。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令人有什么居心叵测的猜测。

    当时这些中国武装海商集团,受到明国禁海令的影响,到处在外寻找根据地。

    最早如七海霸主陈祖义,在马六甲自立为渤林邦国国主。

    如另一与李旦齐名的颜思齐,就率三千人屯垦台湾。

    如另一海盗林道乾,则率人入居暹罗,最后暹罗国国王不敢对其用兵,反而还将女儿嫁给此人。

    王直,李旦,郑芝龙就更不用说了,一直是以日本为根据地。

    在民间还流传,郑芝龙,颜思齐一起密谋推翻德川幕府的传说,只是不知是杜撰,还是确有这个想法。

    李晓想了一番,向增田长盛问道:“现在岩凑町中,明国海商主事是何人?”

    增田长盛言道:“是王坦之,另外听说李旦下个月亦会来到岩凑町。”

    “很好,”李晓点了点头,心想他的明国老乡,看来真的有几分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有企图,不过正好,李晓亦有一盘大生意与他们做。

    弄不好,这些老乡们可以成为他攻打能登国的前驱。

    多谢昨天书友的月票,推荐票,继续求月票,推荐票,求订阅,各种求。

    明天承诺保底更新五千字以上。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复兴家名()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复兴家名

    甲斐,惠林寺。

    一行武士正缓缓上山,这行武士当先一人是一名十一二岁穿着白衣的少年武士。

    这名少年武士虽是年纪甚小,但是身形已十分高大,与周围武士身高相当,故而长柄的太刀搁在他的腰间,却丝毫不碍行动。

    他在行走之间,步伐有力,并少了几分少年人的跳脱,多了一些这个年纪没有的稳重。

    在这名少年武士身侧,则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僧人,此人眉须皆是半黑半百,虽是上了年纪,但双目炯炯有神,显然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士。

    这二人自然是李晓之长子李正,以及虎哉宗乙了。

    距离山门还有一段路程,李正问道:“虎哉师父,你说巢月大师会不会拒绝御馆大人的邀请,不参与岳父大人的治丧呢?”

    虎哉宗乙微微笑了笑,言道:“不清楚,巢月大师大概也会有自己的考量吧。你自己的看法呢?若是一会巢月大师声言不去,你是会继续挽留,还是放弃。”

    李正摇了摇头,面上露出几分苦恼的神色,言道:“御馆大人,真是给我派了个难办的差事,虎哉师父,那你觉得我应该如何说呢?”

    虎哉宗乙笑了笑,言道:“见机行事吧,到时我会提示你的。”

    不久一行人到达惠林寺,住持快川绍喜带着十几名僧人站在山门之外迎候。

    虎哉宗乙见了快川绍喜亲自远迎,脸上浮过一丝喜色,随即立即上前躬身合十,言道:“快川大师,实在不敢让你亲自在外迎候。”

    虎哉宗乙以前曾师从于快川绍喜门下,所以对其一直是执弟子之礼。

    快川绍喜合十还礼,言道:“实际上我是来见李家这位少主。”

    说完快川绍喜看向李正,脸上露出亲近之意。

    李正亦快步走到快川绍喜面前合十,言道:“见过快川大师。”

    快川绍喜下了台阶,向李正言道:“法性院殿是贫僧多年的故友,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