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总本山的法主上人授意之下,发动位于三力寺之下的本觉寺,超胜寺举事,在加贺坊官下间氏帮助下,攻灭了三力寺。三力寺的住持不是被囚,就是被杀。故自享禄错乱之后,石山本愿寺法主上人实已掌控了加贺国了。”

    “我明白了,”李晓截断宇佐美胜行的话,言道:“如果将越中胜兴寺与本愿寺总本山的关系,比作武家之中家主与外样家臣之关系,而加贺本愿寺与总本山,就相当于家主与手下直臣,对吗?”

    “是的,主公明见。”宇佐美胜行回答言道。

    李晓总算弄清楚,原来,胜兴寺,瑞泉寺当今住持,都是当初莲如上人的后裔,自承一脉,而主持加贺一向宗的下间家,七里家,则是由当今法主亲自任命的坊官。

    就在这时,增山城下的一向宗人马派出使者,示意李晓他们一行可以进入。

    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将亲自接见他们。

    除夕夜,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咯!

    幸福来敲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两百五十三章 上杉谦信出阵() 
幸福来敲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两百五十三章上杉谦信出阵

    春日山城依据着春日山而建,北面是越后府中之地,再往北去,便是直江津港,泛着粼粼细波的***海,以及隔海相望的佐渡岛。

    春日山之山顶之处,赤松之林生长繁茂。

    上杉谦信登城之上远眺,视野十分开阔,此处可俯瞰颈城平原。

    而山麓下则是春日町的城下町,有约莫四千户人家。北行半里,是前关东管领上杉宪政所居住的御馆为中心、约有六千户人家的府中之町。此外,还能望见与此町相邻的越后国分寺的巨大屋檐。

    而向东北方向望去,能看到米山峰顶。南方远处,妙高山巍然耸立。

    眼下妙高山山峰之巅仍是覆盖着皑皑白雪。

    上杉谦信坐在天守阁上一边眺望着风景,一边取出自己的爱刀顺庆长光,卸掉目钉,取出刀条,再施以打粉,并用奉书纸浸以丁字油仔细地擦拭刀身。

    顺庆长光又名小豆长光,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上杉谦信就是手持此刀杀入武田军本阵中,连斩了武田信玄三刀。

    本来养护刀具之事,自有刀仆来做,但上杉谦信每逢出阵之前,都要亲手擦拭此刀,或许这样的事交给自己做更放心的缘故吧。

    眼下春日山城,正是一片临近出兵前的气氛,四处都是繁忙景象。

    小荷驮队的阵夫正将竹雀纹的物资,一箱一箱地装载在车上。

    城中足轻奉行正大声呼喝着,扛着三间长枪的常备足轻,来回匆忙地奔跑着。

    而背插着黑色‘毘’字旗指物的旗本武士,此刻正站列成两排位于本丸中的毘沙门堂之前。

    “主公,可以出兵了。”猛将鬼小岛弥太郎在上杉谦信身后言道。

    上杉谦信微微点头,站起身来,缓缓地将小豆长光归入刀鞘之中。

    “参见主公大人。”

    “参见屋形殿。”

    上杉谦信走下天守阁,一旁越后家臣,国人纷纷向他施礼。

    而上杉谦信直接走入毘沙门堂内,向毘沙门天祈愿战事顺利,并将供奉于神前的灵水纳入水筒之内。

    祈祷仪式之后,上杉谦信将“毘”字军旗交予先锋,将关东管领上杉家之宝物“八幡之御弓”交予第二阵将领,将自朝廷处拜领的“绀地日之丸”旗交予第三阵将领。

    眼下众家臣们皆拜服于上杉谦信之前,听其出阵前最后之训言。

    上杉谦信沉默一会言道:“我上杉辉虎受天子赦命,授治罚之纶旨,后又得公方殿恩赐,得赐七免许,授予关东管领,眼下我以天子与公方殿二人之命,命诸位随我讨伐越中,叛乱之一向宗,以解救神保家。”

    “愿追随主公(屋形殿)。”众家臣哄然答应。

    上杉谦信拥有天皇赦命不说,还有幕府将军任命之关东管领,其以关东管领身份发布‘里书’之文书,于关东一地,等同于将军的‘御下文’。

    所以上杉谦信拥有天皇,将军这天下最具权威者的号令,也就拥有了最高的大义名分,可以讨伐一切叛逆,而关东任何不遵命的豪族皆视为违背天皇与将军。

    上杉谦信得到家臣国人之承诺后,点了点头,当即坐上了有毛毡鞍覆的战马,一旁足轻举起了朱柄伞,白伞袋为其开道。

    这毛毡鞍覆,白伞袋皆是一国守护大名出行,才允许使用的。

    在足轻之后则是四人扛着彩色之涂舆,涂舆之上则印着代表***皇室的徽纹‘菊桐纹’。

    这菊桐纹亦是天皇下赐给上杉谦信使用的。

    这等威风,且高规格的出阵气势,关东武家之中除了上杉家,无人可以擅越使用。

    永禄八年三月,上杉谦信率领两千五百军势从春日山城出阵越中,同时为了防止武田家的袭扰,上杉谦信还发布了动员令,命令直江景纲,色部胜长分别率兵进入东上野,奥信浓,加强了对武田家所据西上野,海津城方向的防御。

    之后上杉家全军沿北陆道向西行进,突行极快,只是数日就越过越后与越中交界之天险,亲不知子不知,逼近了增山城下。

    越中,增山城外。

    李晓军的军帐之中,小幡晓宪正焦躁地在帐内走来走去。而其余李晓的家臣们亦是坐在一边,一副神色不爽的模样。

    “简直太气人了,主公,如此你如何还能忍受。”

    “晓宪,遇大事要有静气,现在着恼并非是一个办法。”李晓坐在马扎之上言道。

    小幡晓宪听李晓如此说后,气呼呼地又重复坐下。

    这时岛胜猛亦然言道:“主公,玄宗自持势大,并不将我们武田家放在眼底,这次他给我们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如此之下越中将为本愿寺全副收入囊中。”

    岛胜猛说完看向本多正信,言道:“本多大人,当初本家与胜兴寺同盟,是阁下一力主张,眼下本愿寺意图独吞越中,将本家排之在外,阁下是否有什么说辞呢?”

    岛胜猛对本多正信的质问不可谓不重。

    本多正信转过头看了李晓一眼,言道:“主公,岛胜猛大人,玄宗大师之主张确实……”

    “正信。”李晓举起手,示意本多正信不必说下去。

    方才李晓去增山城下一向宗军帐之上,会面此次越中一向一揆的发起人,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

    结果双方商谈一方,双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主要是在战后如何分配越中的意见上。玄宗的意思,此次本愿寺武田家联合一举攻灭神保家之后。

    神保家领下十数多万石石高,最终会分给武田家两千石高,以作答谢。

    这个条件一说出来,李晓以及其部下顿时色变。

    眼见本多正信一副颇为内疚自责的样子,李晓安慰他言道:“正信,这事责任并不在你,这乱世本就是以实力说话,诸国豪强,以实力说话,说的粗鲁一点,就是有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饭。”

    “本家眼下之势力,根本无从与本愿寺放在同一位次上,相提并论。所以他们不将我们放之眼底,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你别这么内疚。”

    本多正信见李晓并未怪他,反正出声宽慰,不由大为感动。

    李晓见此微微一笑,他方才的话虽是这么宽慰本多正信的,但并不代表他真是如此想的。

    本愿寺玄宗此次如此抠门,给他开出这般条件。

    李晓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第两百五十四章 合战增山城下()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来源:

    第两百五十四章合战增山城下

    神保家的十数万石高,只封给李晓两千石。

    这可以视作本愿寺布施给李晓的。换句话说就是看你可怜,我吃肉随便分你口汤喝。

    这对于李晓而言,简直是一种侮辱。

    当时本愿寺玄宗淡然说出这句话时,十分冷漠地看着李晓本人,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言下之意,似乎还很期望李晓能够拒绝,这样他什么都不要分了。

    李晓尽管心底恨不得一拳砸在玄宗这把老骨头上,但是他不能翻脸,现在的处境,李晓就是处于抱本愿寺大腿阶段。

    所以必须要看着他们脸色行事,否则不说本愿寺如何,只要他们放弃对自己的支持,不用上杉家动手,神保家的实力就足够将自己覆灭了。

    而本愿寺玄宗确实并非易于之人,他正是算准李晓现在也不敢于他翻脸,才提出如此苛刻之条件。

    所以做了一番谈判,两边费了一番口舌,玄宗勉强答应在战后分封给李晓三千石高,比原来两千石高进步了一千。

    李晓当时并没有答允,也没有拒绝,只是带着家臣们退出了玄宗所在的军帐,声言明日给本愿寺一个答复。

    两千石,三千石,这对于同样意欲染指整个越中的李晓而言,一点区别也没有。

    “胜兴寺,瑞泉寺想凭一己之力,吞并整个越中,不知他们是否有这么好的牙口。”

    军帐之中,李晓如此言道。

    这时木下小一郎出声言道:“主公,眼下玄宗的意思很明白,若是我们不与他合作,连这三千石的领地都封不到。”

    一贯主张与一向宗联盟的本多正信,这时亦站出来言道:“主公,木下大人说的不错,玄宗大师的提议,我们绝对不可以答允。”

    “不如将这里之事,写信给御馆大人,作为仲裁,听他示下。”小幡晓宪出声建议。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不可能,武田家现在维持信浓,上野两处的攻势,已经十分艰难了,在箕轮城没有攻陷之前,御馆大人,绝不会插手越中。这之前,他已授予我越中一切事宜,临时专断的大权,现在我们只有靠自己,不可能希望武田家之帮助。”

    听到李晓这么说,木下小一郎他们皆是丧气。

    小幡晓宪突然言道:“主公,当年大大名大内家,尼子家争雄于西国,两败俱伤,却给小豪族出身的毛利家,崛起之契机,最终让毛利元就一统山阳山阴两道,成为西国霸主。”

    “眼下越中形势如出一辙,本愿寺,上杉家角力越中,可比大内,尼子家,主公何不效仿毛利崛起之故事,于北陆称雄。”

    小幡晓宪的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家臣们皆是人心攒动。

    李晓看了小幡晓宪一眼,心知他话中之意思,这时候要借力打力,反复于上杉家,一向宗之间,在两家之间左右逢源,最后再一举崛起。

    当年毛利元就亦是如此。

    眼下本愿寺怠慢李晓这边,李晓何不转投上杉谦信,与上杉家达成某种默契,击败本愿寺后,再从乱取利。

    小幡晓宪话中没有挑明,意思却很明白,不过顾及到李晓的看法,所以才没有赤裸裸地言道。

    毕竟此刻上杉家还是武田家之大敌,他的言论一旦坐实,却有通敌之罪名。

    这点看出小幡晓宪倒还是慎言的。

    不仅如此,李晓对小幡晓宪的谋略,亦高看了一筹,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说明他在谋略上,已渐渐有了自己的见地。

    不过,李晓将小幡晓宪的意见重新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