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道粉色身影,那张清丽面孔,就此镌刻在了心头,十几岁情窦初开的少年郎,第一次,心动了。
可惜现在没人记起他到来这件事了,阿珠拉着空闲下来的爹跟大姐商量:“这是做好的牛皮纸,咱们还需要折叠粘贴呢,还有小布袋儿的佐料脱水蔬菜啥的,工作量也不小。”
把牛皮纸折叠成布袋儿,倒是没有多大难度,就是需要时间和耐心。
“阿珠把这活计交给我吧,周围好多姑娘大嫂大婶大娘们都跟我熟了,需要多少袋子,我来安排仔细人帮忙。”
阿兰经过了两年的锻炼,早就不再是没见过任何世面的乡下丫头了,如今在铺面收钱也好拾掇也好全不犯怵,成日里笑盈盈的,周围邻居或食客啥的都挺喜欢这闺女。
正好,陈大川两口子也早就觉得阿兰年龄大了,到了说亲事的时候,再老在前面抛头露面的有些不合适,如果专门在后院做些仔细活儿,倒是正好。
于是这件事儿说定了,家里一拉溜儿空房子都交给阿兰阿珠姊妹两个去铺排,方便面作坊,算是即将开始进入正轨了。
陈家铺子最近添了一个常来常往的客人,就是曾经牛气哄哄的万安康少爷,每次送来裁剪好的牛皮纸,都是他亲力亲为。
打的旗号就是万家老祖宗的指示,这趟买卖利润不大,全因为安康没经验,稚嫩程度超过了两岁的孩子,所以要继续学习,加强锻炼。
不过,你锻炼也好,学习也好,干嘛总是脸上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呢?尤其是遇见阿兰姑娘前来清点纸张数目时,连两条大腿都是轻颤的……
正文、第一百四十九章 出走
第一批成品是五百袋方便面,里面似模似样的装着酥香的面团跟两个佐料蔬菜包儿,封口也做的严实,虽然没有真空装置,保存上个把月儿估计也没问题。
有时候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有时候顺利了,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这不?千总府上八百里加急似的快马信使,送来了李老将军的最高指示。
干将带回去的剩余方便面与牛肉干儿,也孝敬了祖父跟大伯及一干军士,结果,遭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
尤其是老将军,眯缝着眼睛琢磨事儿,一手一块儿牛肉干儿,一手一块儿方便面干面团儿,再听得大孙子言说,那小丫头还打算以后在面包儿里装些蔬菜啥的,就更坚定了主意。
诸葛王朝对边疆军队挺看重的,下拨的军饷规规矩矩,可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合适的东西,比如说新鲜蔬菜,等从内地转运过来,黄花菜不但是凉了,烂的还没魂儿了呢!
汉子们做饭又不讲究,他好好的一个孙子竟然闹起了肠胃病,再加上经常需要出外巡视或者潜伏查看军情,带着的干粮着实难下咽,真不如这样拾掇出来的面团,又好吃,又好带,还不占地方。
所以呢,这个八百里加急催马疾驰的军士,就是来找阿珠订购方便面的,牛肉干儿虽然更好吃美味儿,奈何这年头牛忒珍贵,老将军也不敢奢望给手下配备那东西解馋止饿。
李千总很上心,看到老爷子的亲笔书信,立刻带着军士前来陈家铺面找阿珠,谈价格定数量签契约一气呵成。军士贴身放着的银票,就郑重的交到了阿珠手里。
给军队食用的东西,利润不高,但是有意义,一家人都很欢喜。
而且李将军还说。要给其它驻地的守军推荐方便面,接下来,这个市场可是会越拓展越广泛的,何况还有最大的民间普通百姓的需求量?带着方便面出门子,可比背着干粮舒坦的多吧?
千总大人深觉得原来忽略了父亲和大哥和大儿子,老是认为食物不好携带。半路上就得发霉糟蹋了,媳妇每次捎寄包裹都是衣裳鞋子,殊不知你在边疆上根本不需要穿戴的花枝招展,再精美的绣饰都抵不上一份鲜美的食物来的要紧。
“阿珠啊,你上次给干将带走的灌肉肠。说是一路上也没坏掉,老爷子也说喜欢,你抽空儿再多做些,下次送方便面时,我给他们捎些。”
其实李天赐这个汉子很孝顺的,心底里还觉得抱愧,一大家子人,就留下他自己在李官镇享福。亲爹一大把年纪还在边疆饮风沙受颠簸,吃不舒坦睡不踏实……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阿珠完全没有回陈家庄的时间,开了窍儿的李天赐,三不五时的往陈家铺面送东西,包括,又一头出了意外的黄牛。
“三胖儿”的日子过得充实,整天跟在阿珠身后拾掇这收拾那。又增添了两个签了契约的帮手,都是知根知底儿人品忠厚的邻近妇人。做起活计来手脚又利索,对“临时主管”三胖儿。非常尊敬。
能光明正大做人,谁还愿意做回原来偷偷摸摸的贼匪?“三胖儿”的腰板儿挺得直了,脸色也明亮了不少。
阿珠可没忘记应诺了“三胖儿”回家看看父母的事情,趁着新招的人手能熟练些了,赶紧安排,嘱咐早去早回,并送了一辆很熟悉的马车给他驾驭。
“原来的案底子应该早被人忘记了,千总叔也给你做了善后工作,安心回去,早些回来,咱这边缺人手呢——”。
“三胖儿”哭唧唧的告辞,阿珠给的二十两银子坚决不肯收,言说只要一路上准备些方便面,自己吃喝,兼贩卖一下做花用。
这厮手底下有些功夫,心眼子也不算忒缺,阿珠也就允诺了,“三胖儿”备足了水,装了多半车厢的方便面,就出发了。
随着机器的改进与复制,阿珠又找了几个帮工,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流淌过去。
“三胖儿”回来的时候,不单带回了几张订单,还额外搀扶出一个老汉,是他的父亲。
这年头死个人跟玩儿似的,“三胖儿”的亲娘早已病故,家里还剩两个哥哥,也都分家单过了,亲爹希望多陪陪儿子,弥补这几年音讯皆无的挖心思念。
这老汉可不算老,身子骨也硬朗,跟了“三胖儿”住在院门旁的屋子里,啥啥都喜欢操心。
阿珠给他们父子算了两份工,因为三胖爹放下耙子就是扫帚,再不就跟着三胖儿拾掇这摆弄那,根本停不下来。
又一个新年过去,陈家庄出产的铁皮炉子跟蜂窝煤也逐渐打开了市场,方便面的加工和销售也走上了正轨,边疆与周围几个县城,都有了牛皮纸包装的痕迹,其上雕版印刷的图案,成为百姓熟知的东西。
无论是跟镇衙门和千总府合作的买卖,还是自己独自操作的作坊生意,都可以随时放下,交给早就找好的代理人,阿珠决定,春暖花开的时候,与“三胖儿”一同启程,去实现自己周游天下的梦想。
阻力是肯定会有的,上次被拐走的余悸还没在王氏心头消散呢,不过,小丫头又长大了一岁,心智也更坚定了,她知道这种要求肯定会被家人拒绝,所以,准备采用的是“不告而别”的形式,留书一封,言明这次出行的计划是十个月,争取下一个新年前赶回家。
“三胖儿”得到通知以后,就保持了一种战战兢兢地心态,给自己的爹留了银子,把老人的衣服也洗了个干净,嘴里念念叨叨的嘱咐了不少。
对外说的可是他自己出门联络买卖,这半年来风里雨里出出进进没少卖力气,家里的两匹拉车的马,单听他的话,都喂得膘肥体壮。
主仆二人提前在马车里准备好了出行的东西,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块儿离开的理由,家里就来了客人。
这客人还不普通,家里已经有个大闺女逐渐长成的陈大川夫妇都激动万分的样子,王家姥娘更是丢下了手里的活计,满街高迎的去陪客人了。
呵呵,阿珠跟阿穗两个听了一会儿壁角儿,竟然是万家托请的媒婆上门,正主儿就是万安康。
这事儿可让人欢喜,阿兰姑娘也肯定心里乐意,因为万安康越发的上门勤,每次都利用一堆儿切裁好的纸张跟阿兰多相处一会儿,阿兰从没说过嫌烦……
那么——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阿珠神神秘秘的关了自己的卧室门,拔步床上就摆着她的告别信呢,希望爹娘看在有“三胖儿”一路做伴儿的份上,少为自己担心忧虑吧。
而且,阿珠还在信中说明,黄金蟒跟穿山甲也会跟自己始终在一块儿,安全问题不足为虑,银钱更别犯愁,本姑娘穷的就剩银子了……
“三胖儿”悄没声儿的往外引马车,陈大川还高声打了个招呼:“三胖儿,没准儿,等你回程的时候,咱家就办喜事啦!”
三胖爹给儿子开院门,连声嘱咐着:“臭小子可别在外面胡混混,你王婶儿说了,正给你踅摸对事儿的媳妇呢,早回家——”。
马车里静悄悄的,直到走出好远,阿珠才笑了出来:“三胖儿,这事儿怨我,咱也不用等回来,这一路上你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咱就立马娶回来。”
一个近三十岁的粗豪汉子,愣是被小主人给说的害羞了,两匹马都懵懂的加速了脚步,因为三胖主人不断地哆嗦那根缰绳……
原来出门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熟人,现在,从镇子里面穿过,阿珠大大方方坐在外面,很是打了许多招呼,背着药箱子的小伙计后面,吴老爷子甚至还送了两个大鸭梨给她。
“拿着吃去吧,这东西不好保存,不知道老焦家是怎么留这么好看水灵的,小娃儿吃了好呢!”
阿珠的声音甜甜的:“谢谢吴爷爷,我们分分这梨吧,您留一个,等我回家,再给吴爷爷送好吃的去。”
常来常往的,没那么多规矩,吴老爷子摆摆手就跟阿珠再见了,殊不知其实这一次等阿珠回家,足足要用一年的功夫。
而且,出门在外的,谁知道会遇到什么麻烦或者诱惑?到时候还拔不动腿也不稀罕不是?
“哎!怪不得老辈儿的人就说,这梨不能分,分离分离啊——”,这是吴老爷子听到阿珠离家的消息的时候,捶胸顿足说的话。
三四岁的娃儿,心野的跟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似的,让一家人又心疼又难过,连阿兰即将定亲的欢喜,都冲淡了许多。
因为高兴,还留了媒婆吃饭,耽误了多半天的时间,再追也艰难。
何况,阿珠打小就有老主意,这次你追回来,下次也未必就不会再走,陈大川拉扯着哭哭啼啼的王氏,算是做了一回主。
“反正有三胖儿有蛇大仙陪着,阿珠丫头吃不了亏,她想出门玩玩儿,那就去吧,等长大了,要嫁人了,就没有机会了。”
正文、第一百五十章 三胖儿的姻缘
这是由大闺女阿兰这儿得到的感慨,订了亲以后,姑娘家更加不好抛头露面,都是关在家里做嫁衣缝嫁妆的,哪儿还有小娃子四处撒欢儿的自由?
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蛇大仙跟三胖儿身上了,三胖爹汗流浃背的保证,儿子一定能保护好小姐,临行前三胖儿把两把砍刀打磨的锃光瓦亮呢,锋利的很。
结果,王家姥娘跟着王氏也哭了起来,到底在外面奔波有多危险啊?还得拿着大砍刀?
好在,阿珠不是纯粹的小孩子,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都分别有送信的前来报平安,两个人已经走了不短的路程,黄金蟒偶然露上一面,让送信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见到的两人一蛇都很精神。
王氏这才放下了不少心,闺女最后一封信说了,下次送信,要到半个月以后,让他们早日适应一下。
多么孝顺懂事儿做事周全的丫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