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老太监想的和皇帝到底有些出入,但皇帝的心意却是猜得妥妥的。
不管是贾宝玉前后举止的差异,还是和北静王的这层关系,在皇帝这里,都是大忌。
这样想着,皇帝眼神不经意落到选秀册子上,轻“咿”一声。
“薛家?”
喃喃自语,皇帝说着伸手将册子拿过来,上头正好是薛宝钗那一页,上头写着薛宝钗的家庭背景以及籍贯。
在这宫里混的,察言观色的本领最是上乘,老太监见皇帝似乎对这个薛宝钗有些意思,连忙上前。
“回陛下,这位听闻和咱们说的宝二爷有几分关系,两人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薛家的女儿。”
抬眸看一脸碘笑的老太监一眼,皇帝眼神落在薛家两个字上。
紫薇舍人的后人,荣国府的亲眷。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帝随后将册子扔回去。
“看来,薛家似乎已经不满意与现状了呀。”
旁边太监一头雾水,皇帝也并没有指望他听懂,只是随后一席话,却是让他脸上露出惊愕。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双刃剑()
? “既然是亲眷,贾家这小子如今长辈不在身边,朕说起来也算是他的叔伯,听闻他年岁也不小了,朕便做个好事,做主给他们赐婚吧。”
语气淡淡,皇帝说完提起御笔,一个红色的留字。
贾宝玉前后表现的不一,加上这个时候薛宝钗的入宫,两家又是亲眷。
虽然这都并不能表明薛贾两家是否有什么异心,但总归都是隐患。
而且只要是换地怀疑的,哪里又需要什么证据。
原本还准备夸赞薛宝钗的话往下咽了咽,老太监悄悄往大殿门口看一眼,随后收回视线。
他们虽然都只是奴才,但奴才于奴才之间,也是有利益关系的。
戴权从前是皇帝身边得势的人,如今不管因为什么,总归戴权这个大(和谐)内(和谐)总管的头衔于权利依旧是牢牢握在手上的。
当初顺手让薛宝钗入宫,是戴权想要跟贾琏交好递出去的橄榄枝。虽然戴权并没有明确告知过旁人,但作为和戴权关系还不错的同僚,他却是可以猜到几分的。
因此刚才说起薛宝钗的时候,他还尽量避开了贾琏,免得贾琏落个窥视宫廷的嫌疑,不曾想后面竟是这么个情况。
脸上并不显露,老太监回完话,皇帝这边给薛宝钗贾宝玉赐婚不过是个开端,接下来,江南那边,薛家皇家密探的职位,只怕也就此终结了。
“那个大宣周刊给我看看。”
处理完手上事务,皇帝伸个懒腰,朝旁边伺候的人开口。
之前那个大宣日报,他还真是未曾留意,这次要不是朝堂之上武子博事件闹得太大,他也还真注意不到。
虽然第一期写了给先帝的祭文,也不过是溜须拍马的人刻意拿给他看的,他也就是随意夸一夸,树立树立自己至纯至孝的名声。
要不是第二期闹出来有人可以对他进行抹黑,他还留意不到。但尹善治的调查,不管是口碑还是报社建立的初衷,他还是有所触动的。
当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叫做刘兆轩的,对朝廷一片赤诚的忠心。
所以既然暗地里,他便也吩咐下面的人,每期往宫里也送一份。
伸手拿过托盘上的周刊,入眼是醒目的赤红标题,“武子博事件后续,别有用心的蛀虫触目惊心!”
然后是对武子博事件详细的分析,以及对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对皇帝口碑、皇权的抹黑、对百姓的蛊惑。
蛊惑百姓,这里也是贾琏为那些傲娇士子以及自以为是百姓找的借口。
这样他们才能再一次理所当然的将枪口对准贾琏需要他们对准的人。
当然,这一期的周刊,也是恨附和皇帝心意的。
再结合尹善治递回来的消息,大宣周刊,这才算是真正立稳了足。
外头贾琏忐忑了三天,最终收集出来的结果,也放在了他的桌案。
屏息,贾琏沉默看着桌上的东西。
虽然为时尚短,因此这一次如果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但如果这时候就成功了,也就说明周刊洗脑的可行性。
甚至缩短贾琏达到目标的周期。
从而起到控制舆论,左右百姓思维。
所以这一步,贾琏是是真的十分看重。
该来的总会来,深吸口气,贾琏伸手,将放在面前的册子打开,良久,终于松一口气。
说不上百分百,毕竟前后差异大,那些贾琏先前尤为担心的士子、读书人还好,朝廷官员和部分百姓头脑却是十分清醒。
第二期的时候就没有跟着人云亦云,第三期也并没有被周刊上的言论左右思维。
册子写得很详细,关于被调查人的职业、年龄、性别。
这些都是贾琏要求的。
其中被周刊牵着鼻子走的,反而读书人居多,当然,其中跟平他能够老百姓买不起周刊不无关系。
相较日报的廉价,周刊在价格上是前者的十几倍。
这样一来,也就决定了者的经济基础。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经济头脑的商人,比如茶肆酒楼之类,将周刊以说书的方式,传播出去。
但这样一来,百姓接收到的收看内容,也就跟说书人的秉性以及思维挂上了勾。
因此最为准确的,还是这些自行购买的所有者。
商户和士子是购买的大多数,但其中上了年纪的商户,受到的影响反而更小。
因为生活的阅历以及年岁的经验,让他们在面对这样的信息时,能够更多的有自己的想法。
而其中影响最小的,还是朝廷官员,尤其官阶越高,周刊的影响越小,甚至得负数。
毕竟周刊的存在,连史家两位都能感知对朝廷官员的威胁,其他人自然也能感受得到。
不过就算只是这样,贾琏心里对这次周刊还是十分满意的了。
毕竟即便是日报当先为在周刊刷口碑,但周刊毕竟还是第二期,而且大宣朝还是首例。
这样的情况下,随即检测,还能检测出百分之七十的百姓思维会受到周刊影响,这已然是个逆天的存在。
虽然百分百是不可能,但如今让大宣朝百分之八十的人思维受到周刊影响,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潜移默化中,人们从周刊中了解朝廷的一举一动,甚至从周刊了解那些他们从前认为高不可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也好,达官贵人也罢。
久而久之,周刊想要让他们看到什么,他们看到的就会是什么,即便与事实相悖,这些人也会倾向并依赖周刊。
另一方面,柳湘莲在达官贵胄眼中的分量、身价,贾琏也在想办法提升。
意料之中,前期柳湘莲对周刊流量上的帮助,中期转换成了周刊对柳湘莲身价品味的定位。
在当初贾琏有意识让柳湘莲和一般戏子伶人不一样的情况下,有大宣周刊加持,柳湘莲更是成了身份品味的象征。
而水泥在贾琏的大力推广下,沾了刘兆轩这个大善人的光,因为其相较于其他建筑材料的耐久度以及坚硬度,更是成了供不应求的热销品,不过短短三月时间,就让贾琏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仅于此,因为先皇对此前世家把权的阴影,新皇对权利这件事,显得尤其较真。
尹善治作为百分百的新贵,在如今老臣更替,武将一盘散沙之际,成功被皇帝塞入军中,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更好的掌握皇权。
“你等我,三年,我定以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兵权在手,为了安抚民心,皇帝遣尹善治作为虎威大将军巡查边关。
三年,是基本年限。
而八抬大轿,是一品大官才有的资格。
贾琏站在一旁,皱眉看着迎春眼泪汪汪的样子,往尹善治看了看,终究没有说出口。
刀剑无眼,当初皇帝作这个决定的时候,贾琏也在的,当时就委婉提过,只是皇帝并没有采纳。
和先帝相比,新皇更加执拗。
或者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凭良心讲,新皇是真的非常勤恳,为国为民的好皇帝了。
但在皇权这两个字上,新皇却是表现出了比照先帝更加极端。
很多原本大臣就可以处理的事情,他几乎都是亲力亲为。
就连盐部,每季度的账务什么的,他几乎也都是要过眼。
所以本朝和前朝比,官员作风上,就算从前有贪污受贿的,如今也是不敢顶风作案。
但是,这样的皇帝,却也是柄双刃剑!
第四百八十章 预完结,小番()
? 这样严谨,身为臣子,而且灵魂还是来自后世的臣子,原本该是庆幸才是。
但也就是如此,却是让贾琏感觉从新皇身上,有比先皇更加浓烈的危机感。
多疑,执拗。
这是两种极端,皇权在手,又是这样的性子,若是一直如现在尚可,但一旦有朝一日矛头转向贾家,那贾家可是就再没有从前的好运了。
因此尹善治往军营发展,对将来贾琏能够有于这些不可控因素抗衡,十分有利!
所以贾琏终究没有奋力阻止皇帝派遣尹善治去巡查边关。
而且不仅于此,另外一方面,尹善治赴任的同时,贾家当年也是军功起家,虽然贾家先祖目光长远,晓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所以从贾代善一代就开始从文,所以贾家在军中基本已经没了从前的威信。
但先帝这一举动,就算当初众人措手不及,但如今随着新皇登基,以及一系列的笼络人心,这些人原本就是些算计人心的人,便是不晓得究里,心里却也明了几分。
因此贾琏不过略施小计,加上如今贾家却是凛然于众人,于是隐隐结盟,尹善治的军中之行,便又更添几分安然。
种因得果,另一方面,贾琏对贾环的帮助,虽然并没有明说,但彩霞因为贾琏此前的帮助,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主子。。。。。。噢,是未婚夫。
贾环年岁尚小,但经过这么多的磨砺,心智已经成熟。
赵姨娘在苦劝贾环无果后,终究晓得自己已经再不能做这个儿子的主,唯一和儿子意见一致的,也就只有彩霞了。
于是虽然还没有成亲,但赵姨娘和贾环都已经明确和彩霞表示,她,往后就是贾环的妻子。
当然,赵姨娘之所以这样,其中也不乏晓得彩霞如今算是自由身,自己两人吃用又都是彩霞一力承担。
而贾环的先生,因为心里对贾琏的赞赏,每每说起,也是告诫人要感恩,虽然没有明示,但隐隐却也暗示贾琏对贾环的帮助。
贾环并不愚笨,从前不过是因为贾宝玉的光环太大,被压着而已,因此对贾琏的感激更甚,化感动为动力,读书日益精湛,甚至先生都预备让他来年从小考开始预备两年后的科举。
宫里,薛宝钗如愿以偿被换地留了牌子,带着贾琏为她准备的精致首饰进宫,只是不过兴高采烈半日,赐婚的旨意就传达下来。
皇帝赐婚,虽说薛宝钗也并不是什么华贵的身份,但贾宝玉只是一缕白身,到底有些不好看。
于是随意一个五品龙骑蔚的头衔,贾宝玉皇子伴读的身份,加上这个虚衔,万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