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宋风云-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中国古代孝治天下,你如果不孝的人别的事都干不成的,所以我为了我的母亲,年事已高,我坐立不安,我求和是为了她。当岳飞取得郾城大捷之后,宋金的势力已经发生变化了,高宗皇帝的口气就越来越强硬,原来是求金,求求你把我妈放回来吧,现在不是这样了,他口气很强硬了,他跟金使说:联有天下,而不能供养双亲,真是奇耻大辱。如今徽宗皇帝已经死了,我也不提了,你赶紧把太后还给我,并且要在两国和好的誓书上写进这一条,我不耻议和,如果要不打咱就打,我就要用兵,你不把我妈还给我,我就用兵,我就跟你拼了,结果这个宋使衔命到了金国,跟金国谈议和的时候,宋使就跟金国说,太后在上国不过是一个无用的老人,因为当时宋对金称臣嘛,所以尊金为上国,太后在上国就是一个无用的老人,要在本国则关系重大,所以你赶紧把她送回来,以免两国动兵,而这个时候金也确实认识到了这一点,你整天扣着她干吗,为了这事破坏两国和好没意思。这个韦太后在原来做妃子的时候,她就跟乔贵妃最好,所以这一次高宗皇帝点名要她把她要回来,她走的时候,乔贵妃就设宴给她饯行,咱姐俩儿最好,给你饯行,你这一回去,你就是太后了,咱姐俩儿相好一场,你别忘了,我还跟这儿受辱呢,就端着酒杯敬韦太后酒,韦太后上来就要抓过来要喝,一抓没抓动,然后乔贵妃举着酒杯就直盯盯地盯着韦贤妃,让她抓酒杯抓不动,后来韦贤妃就明白了,韦贤妃就说你放心,我回去之后,绝不敢忘今日,咱姐俩儿好,我一定会把你也接回去,这时候乔贵妃才松手,她才把这酒喝了。韦太后这个人很有心计,一看金国要放她了,怕金国后悔,马上就命人准备车驾,明天一早就出发,即时登程别拖,给我准备辆车,我赶紧走,归心似箭。所以韦太后她走的时候谁都没通知,咱们前面讲过钦宗皇帝听到这个信之后,冲上去抱着她的车轮哭,说请太后回去转告九哥,如果能把我接回去,我但要两亩薄田,一间草屋,我出家做道士,绝不跟他争皇位,赶紧把我从这个苦寒之地救走,当进太后也在哭,说你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跟老九说,催着车驾启程,车驾一启程就奔着南宋而来,很远,从今天的黑龙江走到杭州,我们想今天坐飞机还得多长时间,那会儿靠马车,甚至很多押运的随从,金兵送她的将士们都得步行,走到燕山脚下,咱北京这个地方,气候已经越来越热了,金人不习惯这样炎热的气候,就不走了,不再往前走了,等来年在这儿躲过夏天,过了夏天之后等天凉了咱两走,太后一看这就坏了,我跟这儿待一个夏天的话,万一金国人变了卦,我可就惨了,咱必须得走,但是金国人说什么也不走了,就跟这儿待着吧,咱过了夏天走,所以太后就急了。
宋金两国时战时和,两国的关系瞬息有变,如果在路上耽搁久了宋金两国再次打起仗来,金人可能拿韦太后做人质,所以韦太后非常着急,但是押送韦太后的金人死活不步走了。那么韦太后用了什么办法才得以继续赶路的呢?
太后急了怎么办呢?一看就把金使请过来,说你借我三百两金子,等回到了南宋我就是太后,多双倍还你,你要多少有多少,我给你立字据,金使一听这话,那行,我借你金子,反正肯定你跑不了,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找你们皇上要去,就借给她三百两金子,太后就把这金子分成小锭,所有送她的金人一人给一锭,哥几个帮帮忙赶紧走,咱赶紧走,金子拿着,金子一看金子,行,不热了,走吧出发吧,于是开始南下,南下就一直走到了淮河边,宋金两国的边境在淮河边,这时候宋朝派的接太后的使节也到了,双方就要办交接仪式了,把太后一交接,这事就完成了,结果金使说了,你什么时候还我那三百两金子,你不还,这交接仪式我就不办,你说还我金子立一个字据,给我打一白条,这可不行我不干,这样一来太后就急了,太后赶紧去找接她的宋使,说给我六百两金子,我还给金使。结果没想到宋使是真穷,还是缺心眼还是怎么着,他说朝廷就让我接您,没让我给您钱,而且我身上也没带着钱,甭说六百两金子,六百两金子你说一声就有啊,我得凑,我没钱,我没法给,你不给金国这边就不放人,金使当时就变了色了,你说不给就不给,那不成,你要不行咱就车驾回来,咱还回燕京,我上那儿等着去,什么时候把金子送来我什么时候把你送回去,所以太后急哭了,只好怎么办呢?宋朝的副使出面,说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太后您别着急,宋朝的副使沿着边境线就找这帮大商人借钱,也不是大商人,大商人谁到边境来,就找游商借钱,现在的太后要回去没钱,各位赶紧凑,凑完了之后你们凭着条到临安皇宫领钱,各位都是功臣,不但能领着钱,你还能受到皇上的表彰。这样勉强把金子凑足,还给了金使,这样太后一行才得以顺利地过淮河,回到了国内。接回来之后高宗皇帝非常高兴,我母亲在北国受苦了,那么多年,然后给放回来了,放回来他非常高兴,率领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亲自去迎接,迎接的时候他就要一个一个介绍,因为太后在北国待这么多年,这些人她不见得谁都认得,所以他就介绍这是谁,那是谁,这是谁,那是谁,介绍到柔福,说这是20妹,娘小时候见过的柔福帝姬,太后看到这个柔福突然间脸色就沉了下去,脸色就黯淡了,但是没说话,点了点头就过去了,等到晚上,众人散去的时候,太后就跟皇上就讲,说真正的柔福公主早死在北国了,这个一定是假冒的。太后一口咬定是假冒的,说你命有司拿问,然后就把她抓了,抓了之后严刑拷打,她受刑不过,她就说我确实不是公主,我是一尼姑,我原来是东京的一个尼姑,结果我跟着金国人把谁都给抓了,尼姑金国人也不放过,然后大军北上,我跟公主的待女送在一起,公主的待女没事干,我们俩就聊天,她就给我讲宫里这么着那么着,她又说我跟公主长得很象,所以我就有了冒认皇亲,享荣华富贵的念头,这样一来的话,这可是大逆不道啊,夷其三族的事,株灭九族的事,反正你出家也没九族了,就把她本人杀了,杀了之后驸马最惨,驸马最无辜,你让我娶她的时候,我哪知道公主是假的啊,这一下吹了,驸马都尉也甭当了,府也没收了,驸马一贫如洗了,所以这个冒认皇亲这个闹剧就谢幕了,但是这件事没完,从那件事发生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史学家史不绝书,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大部分人倾向于认同什么?公主是真的,这公主是真的,为什么太后一口咬定这个人是假的呢?
如果这个柔福公主是真的,那就是乔贵妃所生,而韦太后当年跟乔贵妃是最要好的,那么韦太后为什么要一口咬定这个柔福公主是假的?韦太后为什么一定要置柔福公主于死地呢?而关于柔福公主之死,史学家还有什么其他的说法呢?
因为当年宋朝的嫔妃啊,公主啊,宗室诸王被掳北上,宗室诸王就成苦力了,那么嫔妃公主的下场就更可悲了,基本上就沦为金军的玩物,就按照中国古代讲,就是相当于官妓,基本沦为这么一批人,金军专门在上京设立了浣衣院,就是洗衣服的地方,洗衣房,让那些嫔妃公主给金国的将领洗衣服,金国包括太宗皇帝本人在内的,金国这些宗室们经常到浣衣院挑人,看中谁就带回家,随着这些公主一个个年龄见长,凤子龙孙,天生丽质,自然难逃这个命运,高宗皇帝的母亲本人就被金国将领完颜宗贤霸占了15年,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等于宋高宗有两个异父的弟弟,有两个同母不同父的弟弟,还是金国人,韦太后和公主在浣衣院受辱的时候两个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细,所以太后就非常害怕,如果公主也回来我也回来,我的这一段不光彩的往事被揭露出来,我怎么做国母啊,怎么母仪天下啊,所以她一口咬定这个公主是假的,高宗皇帝可能也知道公主是真的,但是呢,母命难违,一边是亲妈,一边是异母妹,那我就忍痛割爱了,就把公主杀掉了,所以史学家坚持有这么一种说法。太后回来了嘛,要过节了,太后回来要过生日了,要过千秋节,要给太后祝贺生日,百官递贺表,高宗皇帝一看贺表就急了,说我母亲被俘的时候是48岁,不是38岁,哎,这个百官非常诧异,说不对,你妈多大,你妈是皇上的妃子这生日不可能搞错了,咱这宗谱上都有啊,皇室御牒里面有记载,你妈多大,你妈就是38岁被俘的,现在58岁,没错,不对,我妈的生日是我记得清楚还是你记得清楚,48岁被俘,现在68岁,照我这个来,太后的年龄就被提高了10岁,本来是38岁被俘,皇上给改成了48岁被俘,为什么呢?皇上给自己的妈长了10岁,就是想告诉南宋军民,我妈不可能在金国生孩子,48岁怎么生孩子?所以那都是金国人的诬蔑,不实之词,他就想告诉这点,所以他妈平白就长了10岁,所以史籍记载说太后死的时候薨,年90,不可能,那时候人能活之么大,成仙了,不可能,80岁就已经是高寿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嘛,80已经是高寿了,那时候在中国古代很不得了,老太后死的时候80岁,不是90。
韦太后原本是宋徽宗的一个很不受宠的妃子,当年是因为乔贵妃的帮助才有机会生下了宋高宗赵构,韦氏回到南宋之后,享尽了皇太后的荣华富贵,但她是否还记得离开金国时曾经对乔贵妃许下的承诺?是否还记得宋钦宗对她的哀告呢?
据说她一开始还确实还跟高宗提过,你大哥还在井里待着呢,是不是把他捞出来,高宗皇帝肯定特别生气,我娘怎么这么傻啊,把他捞出来我上哪儿去啊,你还是太后啊,你说的干什么昏话啊,母亲提出来不好意思拒绝,没说话,太后什么人,冰雪聪明,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太后想的也是一样,我怎么这么傻啊,你说老大回来有我什么事,所以这事不提了,母子俩僦在临安府杭州的山山水水之间享尽荣华,高宗皇帝对母亲很孝顺,他最大的心病,就在于自己没有孩子,江山社稷传给谁,他没有孩子,因为咱们讲过当初在扬州的时候,因为金军南下他惊恐过度,所以不能生育,没有孩子,随着皇帝春秋日高,这个事儿就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了,既然皇帝无子就应该过继他人的孩子,过继谁的呢?皇上的哥哥弟弟,皇上的叔叔大爷,皇上的儿子侄子都可以做接班人,但问题是我们前面讲过,靖康之变太宗一系的子孙一网打尽,等于说近支皇族没人了,所以如果要挑接班人,就只能从远支皇族里面挑,远支皇族就是太祖的子孙,就是宋太祖的子孙,就只能挑这些个接班人,因为他们好多,已经散落民间,与一般百姓无异了,只能挑他们做接班人,而且大家如果了解宋史的可能都知道这个情况,宋太祖之死是一个谜,烛影斧声,千古谜案,好多人认为是宋太宗害死了宋太祖,才即的位,所以以后这帝位一直在太宗一系传,太祖子孙凋零甚是可怜啊,因为有人就劝高宗皇帝挑太祖的子孙做接班人,养在宫人做接班人,在这种情况下高宗皇帝不得不表示:太祖以神武定天下,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