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宋风云-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出征去打仗。居然有一个千户,千户按照咱们中原王朝的官职相当于知州,从五品的官员,装死。他一听说又调我,怎么办?他把自己的衣服裹块木头给埋了,弄个棺材给埋了,然后把自己腰带挂在墓碑上。老婆、孩子跪那儿哇哇哭,那个人叫斜也。刻上墓,斜也之墓,一帮人在那儿哭。等朝廷来调兵,说让斜也千户领兵去打仗。去不了了,斜也死了,你看都已经发丧了哇哇哭。自己就隐姓埋名,千户我不干了,送死的差事我不去了。所以可见这个时候金国军队的战斗力了,已经是到了这种程度了,让我出兵我不愿意去。所以金兀术,完颜兀术是硬着头皮领军去,结果这一去麻烦了,又遇到了自己的老对手韩世忠。他又跟韩世忠碰上了,而且这一次啊又让韩世忠给打了个一败涂地。这一次是韩世忠怎么把他打了个一败涂地呢?皇上听说金齐联军来攻,皇上是很担心的,万一又来一个扬帆出海,海上颠簸,这事我受不了,所以皇帝就赶紧派人去议和。这个议和要过长江嘛,韩世忠当时的部队就驻扎在江北,所以议和的两个使臣就经过了韩世忠的军营。韩世忠心生一计,就把两个使臣留下来了,说你们俩甭着急,吃完了饭再走,然后检阅一下我的军马,看看我的军容,看看我的军威。然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世忠就很不高兴,说,本来我这一仗可以成功,我能够消灭金贼。结果你看见没有?他把皇帝的金牌谕书拿出来了,这皇上他非让我退兵,所以我现在的部队就正在过江,就要退。你们去金营谈判去吧,我就不远送了,我得退军了。他这一说完,这两个宋朝的使臣就辞别了韩世忠,就去金营。韩世忠看宋朝这两个使臣一走,马上命令士兵出发,直奔今天的扬州西北,他在一片沼泽地附近埋伏下五支军马,单等金国人上钩。
宋高宗要议和,韩世忠当然不愿意,但是圣命难违,所以韩世忠就想出了一条妙计。那么金军会不会中了韩世忠的计策?而韩世忠所设下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计谋?这个计谋和那两位去金营议和的宋使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两位宋使到了金营,金国的先锋官就问这两位宋使,说韩爷有多少兵马啊?因为金国人也怕韩世忠啊,这个人太厉害了,他八千人挡住我们梁王十万大军,你说韩世忠到底有多少军马?俩宋使是文官,咱不知道他们是比较直率,还是在那儿吓得不敢说谎,两位宋使如数说了,说韩世忠本来也没多少兵,我家皇帝又把他的兵往回调,基本上防务是比较空虚的。金国的军官一听这话太好了,你们赶紧走吧,你们不是议和吗?你们赶紧走吧,然后金军就起兵去打韩世忠,正中韩世忠的埋伏。韩世忠可能就料到,就跟蒋干盗书那意思,韩世忠就料到了这两个宋使到了金营,一定会被金人盘问。这两个文官可能胆小,一问就给问秃噜了。所以呢,干脆我就连他俩都蒙了。你要是告诉他实底,弄不好让金国人一问,他就把实情就说出来了,所以索性连你俩都骗。我要撤兵,这俩人我知道的,就是这种情况啊,用不着打死不说。我就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跟金国人一讲,金军就进攻,金军一进攻,正中了韩世忠的埋伏。那可是一片沼泽地,金国的骑兵一冲进来,那下场可想而知。而且韩世忠是埋伏了五路军马,你从哪个地方都跑不了,韩世忠的亲兵都是手持长刀大斧,上砍人头,下砍马腿,所以一旦金国骑兵陷入沼泽地,不是九死一生了,是十死没生,肯定一进来就是全军覆没。金国的先锋部队惨败,南宋就把这场战斗认为是南宋13场武功当中最大的一场,咱们前面讲吴玠讲岳飞,这些名将都是战功赫赫,韩世忠黄天荡一战,可惜是功亏一篑,但是这一仗确实是大获全胜。金军先锋部队基本上就被消灭了,韩世忠趁机追击金军,又恢复了很多州县,所以金军前锋惨败之后,完颜兀术非常恼怒,我两次败给韩世忠的话,我实在没脸混了。所以完颜兀术纠合主力,准备要跟韩世忠决一死战,我不会再上你的当了,江我不进,沼泽我绕着走,咱平原上打仗,我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完颜兀术集合起主力军要跟韩世忠决一死战的时候,完颜兀术手下的大将韩常就劝完颜兀术。他说,今士无斗志,过江不叛者独常耳,他未可保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士无斗志过江不叛者独常耳,咱们现在如果要过长江,你手下这帮将领不叛变的就我韩常一个,我敢说这话,就我韩常一个,我瞎了一只眼还跟着你呢。独常尔,他未可保也,其他人都靠不住。所以咱们如果过江,太危险了。完颜兀术也就是做个样,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怎么老输给姓韩的?我就是做个样,一看韩常劝我,韩将军忠心耿耿,其言可嘉。那好吧,咱们就别打了,别打总得有个借口啊,咱几十万大军,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出来了,韩世忠把咱们前锋一打败,咱就不打了?咱跟咱同盟军也没法交待,齐军还一鼓作气往前打呢。怎么办?这个时候,好消息,对于完颜兀术来讲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国内有专使到,太宗皇帝病危,即将不豫,完颜吴乞买他要完了,即将不豫。金兀术一拍大腿,撤。皇上都病危了,这仗还打什么劲儿啊?完颜兀术一撤,齐军一看帮手没了,我们再去也是送死,于是齐军就也撤了。这一下,南宋的腰杆就硬多了。
伪齐和金联合入侵南宋,结果是大败而归,而南宋这一次的胜利不仅大长了宋军的志气,极大地增强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宋金之间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那这种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原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宋高宗害怕得罪金国,对于金国册立的伪皇帝刘豫也含情脉脉,凡是投降刘豫的宋朝官员家属在东南的,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朝廷还按你原来官员的品级,给你的家属发放官俸,那当然是希望你有一日弃暗投明,这实际上就是朝廷搞统战,希望你能够弃暗投明,称伪齐为大齐,尊称对方为大齐,不敢得罪他。这一仗之后南宋腰杆硬了,史书说,暴刘豫罪逆,以励六师。——《续资治通鉴》,朝廷上明发上谕,刘豫奸贼篡权,中原军民有擒刘豫来献者,赏什么什么。以励六师。要不然的话,我跟他打,打完了逮着他也不能怎么样,我逮他干吗?你逮着他之后就怎么样,节度使、万户侯、银绢、土地、房屋、耕牛这些东西你挑,一下宋军的士气就更上去了。太宗完颜吴乞买驾崩,他的亲孙子即位,就是完颜壇,也就是金熙宗即位。完颜壇这个人倾心汉化,女真的老臣们都说完颜壇看上去宛然一汉家少年天子,完颜壇非常看不起本民族的人,他认为女真族野蛮、没文化。你看我,我会作诗,我熟读四书五经,你行吗?你就快马弯刀,马上打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他看不起这些人,他对于中原,完颜壇应该说多少带点心理上带点亲近感,他不像金太祖、金太宗那样,金太祖就是无所谓,他不像金太宗就是恨宋朝,宋朝一再背约,我非灭了你不可,不能让你跟我说话颠三倒四、着三不着两的人再存于天地之间。完颜壇就不是这样,有事可以商量,而这个时候主张跟宋朝商量的人又越来越多,因为看到了灭宋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完成的,所以实际上宋金的形势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和议佐攻战,边打边和、边打边谈,这个和议和攻战,这战和这两手,看哪一手占上风。这个时候,已经是从战向和那个方向在转化,刘豫没看出这一点来,或者是说他即便看出了这一点,他也装没看出来。为什么呢?如果要是宋金一议和,他可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他的价值在于以中国攻中国,所以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刘豫派自己的儿子为大元帅、行军大总管,率30万大军南侵,准备混一六和一举灭掉南宋。高宗皇帝一听伪齐倾全国之兵来,高宗皇帝第一个反应是,上船,跑!因为钱塘江准备了二百只船,咱们前面讲了,舟山群岛又有粮草,这次跑也不至于穿草鞋、啃炊饼,也不至于吃顿橘子就过大年,也不至于这样。高宗皇帝第一个反应,跑!他30万大军来,咱避其锋芒,没必要跟他们玩儿命。群臣就力劝,现在咱们跟当年不一样了,而且就是那种观点,金军来了咱跑,齐军来了咱能跑吗?咱必须得和齐军死战。
宋高宗在群臣的力劝之下决定不逃跑了,于是南宋军民同仇敌忾,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但是刘豫也知道,光凭自己的力量攻打南宋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他又去向金国求援。这一次金国还会再派兵吗?
刘豫就跟金国人说我要去灭南宋,我要和宋军决战,希望陛下能够出师助我,宋朝不是你的心腹大患吗?我帮你灭了它,你出师助我。金熙宗就召集文武百官廷议,这件事怎么办啊?大家讨论讨论吧,这一讨论,最后,当时朝廷也有一番争论,最后不出兵的意见占了绝对的上风,为什么不出兵的意见占了绝对上风呢?女真的大臣们是这么说的,先帝立刘豫,先帝为什么要立刘豫呢?原本是让他保境开疆,使我大金休养生息不动兵戈,所以我们才立这个刘豫。你去跟宋朝打仗,保境,保住金国人给你的这块领土,也就是原来的宋朝的地盘,被金国占了,现在金国分给刘豫这块地盘,你保境开疆,你最好再能占点宋朝的地儿,这事是你干的,我大金干吗呢?休养生息,不动兵戈,我们该歇着了,让你去打去,我得歇着,结果呢,今刘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没有止期。如果从其所请,发兵相助,战胜则刘豫收其利,战败则大金受其弊。——《续资治通鉴》,现在他是开疆就甭提了,一出去就惨败老是现眼,退不能守,自个儿那地都快守不住了。他还整天打仗,你说你老打败仗,你还整天打,一打就请我们大金出兵相助。如果咱们今天顺从了刘豫,他让咱出兵咱就出兵的话,最后出现一个什么结果?打赢了好处全是刘豫的,因为他占了地儿都归他了,都成了大齐了,就是在宋朝眼里就是伪齐。战胜则刘豫收其利。战败则大金受其弊,我们何苦给人家干这种火中取栗的事呢?这赔本的买卖咱绝不干了,这傀儡刘豫这是我养的一条狗,我让你冲谁叫你就冲谁叫,我让你什么时候叫你什么时候叫,我让你咬谁你就咬谁。现在你想咬谁就咬谁?你被人家踢了,回来你还来找我,主人,他踢了我,你得给我出气。你说这事不是赔透了吗?金国一看这活儿不能干啊,你说我为一条狗跟邻居吵架犯得着吗?战败就全是我受其弊,这种活儿不行。这金熙宗即位不久,少年天子,也没有什么军事斗争经验,一听文武百官这么说,好,那这样吧,皇叔完颜宗弼提兵作后援,也没带多少人,做后援,实际上就是摆摆样子,刘豫你去吧,我支持你,他就按兵不动做后援。伪齐的30万大军南下,被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稀里哗啦。你想宋军一看,你的干老子都没来,就你就敢出动?而且天子明发上谕,暴刘豫僭逆之罪,杀掉他或者擒获他又有重奖,这回就变成什么呢?我不光是保家卫国的问题,我还有收获了,我们看这个形势,原来金军是要收获,宋军就一味逃跑。后来呢金军要收获,宋军要保命,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