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火河山-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谁要还敢反对,那实在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正大光明殿上,光绪象个傀儡似的坐着,边上坐着的正是大清国的实际掌权者,老佛爷慈禧太后!本来按着祖宗的规矩,太后帮着皇帝管理朝政,得加一帘子,那就叫“垂帘听政”了,可咱的老佛爷,现今可不是垂帘听政,而是叫“训政”了,所以这帘子嘛,也不妨撤了。   
    这上面慈禧可就开了口了:“李国勇啊。”   
    “臣在!”   
    重掌大权的慈禧精神显得非常之好,连对臣下的称呼都亲切了许多:“明逸啊,这次诛杀那些乱臣贼子你可是立了大功,果然是将门虎子啊,李中堂不愧是我大清股肱之臣,生个孙子也是这般忠诚义勇。”   
    李国勇听得汗都快下来,这孙子做得可实在有点名不副实了:“臣不敢贪天之功,此次之所以能一举成功,全赖皇上老佛爷鸿福。”   
    慈禧听着高兴,也不理会边上的光绪鼻子发出的一声“哼”声,说道:“这么着吧,近儿个吏部上报江苏巡抚正空缺在那,你祖父李中堂早年也当过江苏巡抚,我看你就顶了这个缺吧。”   
    李国勇还没有反应过来,边上众大臣倒是各各心里称奇,一个二十岁的愣头青,居然出任一省巡抚,而且还是江苏这么一个重要省份,在大清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的了。不过好在这可是老佛爷钦点的,加上李中堂的银弹攻势,倒也无人反对。   
    这里李国勇终于反应过来了,江苏啊,自己的家乡,鱼米之乡,当那的巡抚,比这劳什子的侍卫可是一个天一个地了。连忙跪下谢恩:“臣李国勇谢老佛爷恩典。”   
    慈禧挥了挥手:“你先别忙着谢恩,我还有个差使给你。”   
    “太后尽管吩咐,臣万死不辞。”   
    慈禧慢悠悠地说道:“我瞧着袁世凯袁大人练的新军还真是不错,我瞧那,你到了江苏,也可以练那么支新军出来,将来倒也可以和袁大人一起拱卫我大清江山万万年。”   
    好半天李国勇才琢磨出味道来,现今的大清,也就袁世凯的新军拿的出手了,要是这袁某人真有二心,那慈禧还真不好办,感情这是要用自己来遏制袁世凯了。不过这恩典也大了,历代巡抚只管地方吏治民生,现在明摆着把江苏的军权也交给自己了。兴奋的李国勇当即大声道:“臣李国勇必不负皇上太后重托!”   
    好不容易朝会结束了,志得意满的李国勇在接受了一个又一个的恭喜后,正准备去贤良寺向李鸿章汇报这一喜讯,就听到后面有个声音道:“李大人请留步。”   
    回头一看,李国勇立刻就认出了这张在历史书上看了无数遍的面孔:袁世凯!   
    “原来是袁大人。”   
    袁世凯笑道:“李大人行色匆匆,莫非金屋藏娇,急着回来不成。”   
    李国勇暗骂了声老狐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玩笑话,一般人还真放松了戒备,于是也带笑道:“袁大人这可是取笑兄弟了。”   
    袁世凯哈哈一笑:“今日李大人荣升江苏巡抚,不如就由袁慰亭做个小东如何?”   
    想了会,也想摸摸袁世凯底牌的李国勇道:“如此,兄弟就却之不恭了。”   
    袁世凯的“小东”,不可谓不豪华了,想来也是,李鸿章一家是什么人啊,“宰相合肥天下瘦”啊,招待从小拿燕窝漱口的李家少爷,怎么可以不尽心尽力。只是打死袁世凯也想不到,面前的这个“李国勇”,打从生下来,别说吃了,就连见都没见过这么精美的饮食。   
    还好目瞪口呆的李国勇,勉强控制住了自己风卷残云的念头,稍稍动了几筷,说道:“袁大人今日只怕不是请我喝酒那么简单吧。”   
    袁世凯打了个“哈哈”:“慰亭自蒙中堂大人提拔,乃有今天,今日中堂大人之后得蒙圣眷,慰亭焉敢不祝贺一二。”   
    二十一世纪的李国勇,对这种场面话,实在是太了解了,他抱了个拳道:“明逸一晚辈耳,怎当得起这。”   
    袁世凯的脸却沉下来了:“明逸你这么说,是不把我袁慰亭当朋友了。”   
    李国勇带笑道:“袁大人说笑了,大人和我父平辈论交,明逸怎敢以朋友自居。”   
    这时袁世凯笑了:“慰亭心里倒有个想法,我与兄弟一见如故,不如你我今日就在此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袁世凯这么说倒没什么,这边可把李国勇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了下来。妈哎,我和袁世凯结拜兄弟?人家是谁啊,窃国大盗,未来的大总统,皇帝!自己是谁啊,一个靠拉皮条为生的小混混!   
    看着李国勇阴晴不定的脸色,袁世凯倒有点担心了:“怎么,莫非李大人不愿意?”   
    李国勇尴尬地道:“不是不是,只是这辈分好像有点乱了。”   
    原来如此,袁世凯恍然大悟,只要能把李家牢牢地绑在一起,自己当他孙子都肯!袁世凯摆出一副豁达的笑容:“你我性情中人,又何必在乎这些虚礼。”   
    李国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老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啊,就你小样想利用我,下辈子吧!打定了主意的李国勇一脸真诚地道:“既然大哥这么说,小弟就再推辞那就矫情了!”   
    大喜过望的袁世凯连忙令人放好了早就准备好的香纸黄案。   
    就这样,一个历史上的超级大流氓,和一个百多年后的小流氓,结成了兄弟!   
    这两个臭味相投的盟兄弟,这顿酒从午时一直吃到了申时,已有七分醉意的李国勇,坚决谢绝了袁世凯要送他回去的好意,一个人踉跄着脚步告别了袁府。   
    一路上的李国勇是苦笑不得,一眨眼,自己从一个小流氓,变成了李鸿章的孙子,变成了镇压戊戌变法的刽子手,变成了江苏巡抚,刚才又变成了袁世凯的结拜兄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自己是在做梦吗?   
    正想着,忽听前面一个茶馆里传出了阵阵争吵,好奇的李国勇,不由进到了这个茶馆。   
    这是场不公平的吵架,一个对十几个。   
    孤单的那个是个和李国勇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就听他声色俱厉地道:“当今中国,坏就坏在你们这帮维新党手上,中国的变革,需要徐徐缓进,焉呢感如此好大喜功,急功进利!”   
    那群敌对的人破口大骂:“杨度,莫要猖狂,谭先生虽死,我中华好儿郎不绝,中国政局唯有下猛药下重药放能挽救,否则亡国之期不远矣!我等皆知此言乃杀生之祸,却俱愿追谭先生脚步也!”   
    杨度?   
    杨度!   
    李国勇忽然一个激灵,酒全醒了!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八章 湖南少年歌   
    李国勇可不理会他们争论的什么,他满脑子都被杨度这两个字占满了。这个从小就师从于王恺运门下学习,深受“帝王之学”熏陶的杨皙子,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风云人物啊。袁世凯日后称帝,可以说有一半是这位杨度杨皙子的谋划。现在他就活生生的站在这里,李国勇下定决心不会放过的了,否则日后让袁世凯挖去了,自己非得后悔死。   
    打好招揽主意的李国勇上前笑道:“杨度兄何必与这些凡夫俗子计较,来来来,兄弟请你饮茶。”说完也不等杨度反应过来,一把拉起杨度在后面一片谩骂声中就往外走。   
    莫名其妙的杨度,简直被绑架一样,被李国勇一口气拉到了另一家看起来非常讲究的茶馆。要了个雅座,叫了壶上好的茶,李国勇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   
    “在下李国勇,见过杨先生。”   
    一听这名字,杨度动容道:“莫非是夜拿逆贼,威震京师的李国勇李侍卫?”他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李国勇,已是江苏巡抚了。   
    “威震京师”四个字让李国勇有些尴尬,臭名远扬还差不多,他干咳了两声:“哪里,哪里,这全赖太后和皇上的运筹帷幄,兄弟不过是拣了个便宜而已。”   
    这次轮到杨度起身恭敬地还了个揖:“李大人之功,乃我中国之福,杨某闻之,敬佩不已,只不知大人如何知道我杨度?”   
    这话算问到点子上了,后来的杨度虽然名满天下,但现在的杨度,真正只能算个小人物而已。但早计算好怎么瞎说的李国勇却先吟道:“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   
    听了这四句,杨度更加吃惊了,这正是自己的得意之做“湖南少年歌”里的四句,面前的李大人又从哪里得知的?   
    看着杨度惊疑不定的眼神,李国勇一本正经地瞎掰道:“这‘湖南少年歌’却是兄弟我偶尔闻之,全歌的气度文采,慷慨激昂,让我折服,自此便牢牢地记住了先生。”   
    自古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杨度也不禁露出了自得的神色:“李大人”   
    话没说完,就被李国勇阻止道:“国勇仰慕先生久矣,今日得见,幸甚如何,若不嫌弃,就请直呼国勇之表字明逸,明逸亦呼先生皙子如何?”   
    这番文绉绉的话说下来,连李国勇自己都不禁佩服自己了。   
    杨度本也是个豁达之人,听了笑道:“那恭敬不如从命了,明逸。”   
    两人相视一笑。   
    重新坐定的杨度已得知李国勇升任了江苏巡抚,恭贺了番后问道:“明逸对当今中国局势有何看法?”   
    李国勇情知虽然和杨度的关系拉近了很多,但现在要不露一手,只怕会被这位大才子看轻了,到时想收服他,那就基本和做梦没有区别了,于是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说道:“诚如方子皙子与人争论所言,现在的中国,就象是一个久病缠身的病人,若下以猛药,非但无益,反而只会加重病人的病势;维新不是不好,变革不是不能做,相反还非做不可,但怎么做?明逸的看法,是当先稳固皇权,然后逐一分化瓦解那些守旧派的势力;”   
    说到这李国勇悄悄瞧了眼杨度,只见杨度微微点头,面无表情,看来这些话并没有真正打动他,李国勇咬了咬牙,赌博似地继续说道:“这天下事,无非二字‘实力’而已,没有实力什么都是空谈;咱光绪爷还是想有所作为的,但他文不能任命二品以上大臣,武不能调动朝廷军队,这朝廷真正说了算的;”李国勇伸手指了指上面:“是那个老太太。咱皇上还是不能忍啊,若不急着变法,而是面上维护朝廷现有格局,底下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稳固自己的皇权,又或者等到上面那位百年之后再实行变法,其胜负之数必将逆转,怎么说咱皇上也比上面那位年轻着吧。”   
    这段话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话了,一旦传到慈禧耳中,八个李鸿章也保不住自己了,李国勇忐忑不安的注视着杨度。   
    哪想到杨度忽然重重拍了下茶案,把个李国勇吓了个半死这才叹道:“我只当明逸一武夫耳,怎料到有如此见识,中国若多些你这样的人,杨度又何至于做湖南少年歌!”   
    做好准备一看不对马上开溜,事后来个死不承认的李国勇放下了心,看己的胡言乱语起到作用了。   
    越谈越投机的两个人把自己关在雅座里,连要进来换茶的店小二都不让进,足足谈了两个时辰。然后茶室内所有的客人都听到了一个雅座内两个疯子的歌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