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是景帝之后,他的身边甚至有一群粉丝在支持他。
 
这样一来,问题产生了,都是景帝之后,打起仗来到底听谁的?谁比谁强多少,谁比谁又差多少啊?!
 
在刘秀兄弟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刘玄想明白了。公元23年二月,他在粉丝们的武装保卫下,在刘秀兄弟的复杂眼神注视下,悍然称帝。是为汉帝。
 
革命问题首要的是领导权的问题。获得领导权就是要先下手为强。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先下手吃馍,后下手喝汤。人生的道理无非就这么简单。
 
刘秀兄弟那叫一个心情复杂,进退两难。之所以会进退两难那是因为他们也并非什么都没捞着。在承认刘玄为汉帝的前提下,刘玄封刘演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但是刘演并不满意刘玄的封赏。因为司徒再大,那也是刘玄领导下的司徒。他在满腹委屈之下给刘玄写了一封著名的信,建议后者缓称帝、广积粮(很多年后,一个叫刘基的人也给朱元璋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刘演说现在形势太混乱了,绿林、赤眉同时起事,早早称帝不是一件好事啊。出头的椽子先烂,先称帝的先挨打。我们干吗要惹火烧身呢?还是让别人先称帝,我们在后面摘取胜利果实吧!最后刘演还严正声明自己对刘玄没有任何成见,自己也根本就不想称帝。
 
刘演的信被公开后得到了一些绿林军高级干部的支持。但同样的,支持刘玄的人也很多,因为他们看出了刘演的狼子野心。刘玄也看出了刘演的狼子野心。双方的PK进行得很激烈。而这一切,王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头的。他希望这样的PK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有机会重新收拾人心。
 
但是王莽的希望落空了。因为刘玄的粉丝太疯狂了,他们表态要舍出身家性命支持自己的偶像。最后态度决定一切,刘玄胜利了。造反者的事业没有受到什么挫败,刘演只能灰溜溜地找个角落悄悄地疗伤。自此,他的命运就被定格了:几年之后,已经更名为更始皇帝的刘玄找了个碴儿处死了他。
 
在这场二刘PK的历史大悲剧背后,事后人们回想这一切时几乎看不到刘秀的身影。不错,刘秀在刚开始也是对刘玄称帝心存不满的,但是他没说出来。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也是一个生存术的问题。人世间的很多事最后都决定于当初有没有说出口。
 
刘秀把握了这个“度”。他默默地接受了太常、偏将军的职务,继续在绿林军中韬光养晦。事实上,他还真不是个太有机谋的人。他的处世小窍门就在于锋芒不露,这是他性格使然。他还是他,那个南阳城里的田舍翁刘秀。可就是这样的性格,让他最后竟能坐收渔利,笑到最后。




第37节:昆阳的那些人那些事(1)

这不仅是刘玄瞎了眼,说到底也是王莽瞎了眼。因为在接下来的昆阳之战中,刘秀让王莽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幻灭”的滋味。王莽的四十万大军在昆阳城下全军覆没,从而为新朝的分崩离析定下一个不可挪移的坐标。
 
昆阳的那些人那些事
 
昆阳之战这把火,准确地说是刘玄烧起来的。
 
就像刘演所预测的那样,因为刘玄高调称帝,王莽的目光被吸引过来了。
 
原本,王莽是要一门心思先消灭赤眉军的,但既然绿林军要喧宾夺主,那他也不能不镇压。
 
改革改不下去,起码镇压要镇压下去吧。王莽任命王邑、王寻为统帅,集结四十万重兵杀气腾腾直扑昆阳。
 
此时的昆阳只有差不多一万的汉军,刘秀领导了其中的几千人,也算是主力干将了。当然汉军真正的主力在攻打宛城,他们还不知道昆阳已被围得跟铁桶似的,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但刘秀还是带着十三个人从昆阳城里漏了出来。这就是低调的好处。低调的刘秀从新莽军最不可能的方向突围成功了。当然突围不是目的,跑出去搬救兵回援才是目的。
 
刘秀成功了。他从定陵等处拉来一支队伍,准备回援昆阳。只是这支增援队伍实在是少得可怜,总共也就三千多人。历史眼看着就要在此处发生一场极不对等的军事大PK,刘秀他能胜出吗?
 
刘秀日夜兼程往回赶的时候,守在昆阳城的王凤等人却向新莽军统帅王邑、王寻哭着喊着要投降了。
 
实在是守不住了。四十比一,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仗根本就没法打。王凤甚至怀疑刘秀是跑出去风流快活了,而不是去搬什么救兵。所以他也不愿意苦着自己。三十六计降为上。
 
但是王邑、王寻竟然铁青着脸没有答应。他们怀疑其中有诈。他们要将这些反叛者斩草除根。
 
昆阳守军就这样被逼入了绝境。
 
于是奇迹竟然发生了。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把昆阳城守了差不多有一个月。
 
这是致命的一个月。




第38节:昆阳的那些人那些事(2)

这是阴消阳长的一个月。
 
这是绝处逢生的一个月。
 
这是新朝贻误战机的一个月。因为就在这一个月内,称帝的刘玄和他带领的汉军主力攻克宛城,从而为回师、解围昆阳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个月的作用随便怎么估量都不为过。
 
但是这一个月的作用王邑、王寻愣是没看出来。
 
只有严尤看出来了。
 
严尤是新莽军中的一个地方将领,曾经多次和汉军交过手。他知道汉军主力的厉害。他更知道汉军主力攻克宛城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所以他建议二王:放弃昆阳,直扑宛城攻打汉军主力。
 
但是严尤这话说晚了。
 
因为王邑、王寻骑虎难下了。
 
王邑、王寻是有地位的人。
 
有地位的人都爱惜自己的脸面。
 
当初王凤求降的时候他们既然不允,现如今只有打败他们才是正途。
 
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新朝统帅的脸面。
 
他们更加猛烈地进攻了。
 
王凤则带领汉军更加猛烈地防守了。
 
战事就这样陷入胶着状态,直到刘秀日夜兼程赶回昆阳城下。
 
昆阳城在此时具备了哲学上的意义。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刘秀也想带人冲进去,以解救汉军。但是他发现,区区几千人,真要突破四十万人的包围冲进城去,很难;真的冲进去之后,要想有所作为,更难。
 
因为这是真正的以一当十。而按照人世间的真理,以一当十却能取胜,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刘秀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因为人生很多时候都只能硬着头皮上。刘秀也不例外。
 
虽然他是景帝之后。
 
刘秀发起了冲锋。
 
不过刘秀的冲锋遭到了新莽军的蔑视。他们只派出了一万人进行了拦截,另外三十九万则优哉游哉地进行了围观。
 
这是一个王朝的军事力量对另一个潜在王朝军事力量的嘲笑。但是这种嘲笑很快遭到了报应——历史佬儿生气了。历史佬儿让四十万新莽军丧身昆阳城外,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孤魂野鬼;他甚至让其中的领军人物对新朝彻底失去信心——比如严尤,这个正直的人最后投奔到原汉朝宗室刘望门下,成为反对新朝的一支有生力量。




第39节:空手而来比有备而来更有力量

不过,历史佬儿也让一个名字变得如日中天。他就是刘秀。作为昆阳之战的灵魂人物,刘秀打造了一段人世间最离奇的战场故事,但是刘秀没有想到的是,一向低调的他,此时正把自己推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因为有一个人看他的眼神变得有些阴郁了。
 
空手而来比有备而来更有力量
 
一直以来,刘玄都没有拿正眼看过刘秀。
 
一般来说,刘玄这样级别的江湖大佬,是不会轻易拿正眼看人的。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值得他正眼看的却不多。
 
有两种人他会拿正眼来看。
 
有利用价值的人。
 
旗鼓相当的对手。
 
所以,在刘秀兄弟当中,刘玄只看过他哥。
 
他是把刘演看成了旗鼓相当的对手。
 
但是刘演很快就不旗鼓相当了,因为他萎得很快。
 
对于一个萎得很快的对手,刘玄是漠不关心的。
 
他现在关心的人是刘秀。
 
因为在刘秀身上,他看到了一股可怕的力量。他甚至看到了人心向背——刘秀拿下的不仅是昆阳,还有一个王朝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这是一个王者的处女秀啊!刘玄不寒而栗。
 
所以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之后,刘玄杀死了刘演。
 
没错,他杀的就是那个萎得很快的刘演。但是刘玄的目的并不在此——他是想借杀刘演来看一个人的反应。
 
刘秀的反应。
 
如果刘秀借机反了,那他正好有了一个除暴安良的极好借口——趁着这个王者羽翼未丰,刘玄要永绝后患。
 
但是刘玄失望了。因为刘秀没有反。刘秀非但没有反,反而孤身一人跑到宛城来找到他负荆请罪。这让刘玄左右为难。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更始帝刘玄根本就杀不了刘秀——刘秀如果带大部队来他倒可以围而歼之,可刘秀空手而来他就不好办了——他是这样的一脸诚恳,为兄请罪,实在找不到除去他的理由啊!
 
有的时候,空手而来比有备而来更有力量;一脸诚恳比一脸奸诈更有杀伤力。刘玄明白,他是杀不了这个男人了。




第40节:帝王争霸赛(1)

但是可以远离他。或者说让刘秀远离王座。刘玄对刘秀明升暗降,拜他为破虏大将军,让他杀到黄河以北去,为未来的国家建功立业。
 
更始帝刘玄不想看到这个男人,更不想把直捣黄龙的任务交给他。有关直捣黄龙的活,他只想交给自己的亲信去完成。
 
帝王争霸赛
 
王莽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他在深刻体会他的“幻灭”感。
 
王莽的“幻灭”感不仅仅在于他的四十万大军在昆阳城下全军覆没,更多的还在于他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他是个有委屈的人。
 
当然,对于传说中的那条蟒蛇,王莽是绝不对号入座的。他能够深刻认同的自身角色是一个改革家。
 
最多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改革家。
 
但是历史不给他这个机会了。不给他继续拿当下社会做容器进行经济实验的机会了。
 
因为刘玄的大部队已经挺进到长门宫。很多年轻的生命在那里聒噪不止,抒发着他们对于未来社会的种种向往。这些聒噪的声音传到饿汉王莽的耳朵里,让他悲从中来——这些人,就这么迫不及待,不给他一点反省的时间吗?
 
王莽跑到南郊区号啕大哭。这是一个王朝最后的号啕大哭。王莽质问苍天: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
 
王莽真是委屈到极点了。
 
公元23年九月初三,王莽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的脑袋被汉军砍下,随后被打包快递到宛城。因为更始帝刘玄还待在那里等着观赏。当然他并没有看到那个传说中的蟒蛇的脑袋,他看到的是一个焦虑、略带神经质的六十八岁老年男人的头颅。这让他有些失望。他几乎正眼都没瞧一下就将它扔到了一边,然后开始严肃地思考这个国家往哪里去的问题。他的思考是那样的深沉和一本正经,以至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个帝王的思考。
 
历史佬儿也在此时陷入了长考。毫无疑问,王莽的新朝在经过过山车式的动荡之后已经寿终正寝了,江山易主已是不争的现实。但“易主”易给谁呢?谁是这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