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抗战-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ǜ涸鹗匚滥戏揭宦罚钪匾哪显繁脖患痈呒庸蹋瞥上槔先嘶匾渌担骸ǘ啪刚剑趺幢刚侥兀桶颜飧鑫接旨痈撸酵饷娴墓担旨由罴涌恚颜馊雒诺目谝餐诔闪斯怠!�
北平附近的老百姓则开始把自己的亲属送往北平城内,城高壁厚的北平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避难所。
身在军营的阮捷成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离自己是多么的近,当时学生兵和正式部队混住在一起,往往白天看到部队还在,第二天部队住的地方就变成空房子了。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军训不得不提前结束。阮捷成心中知道,大战已在所难免。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冀察当局分别在1937年的7月9日、11日和19日,与日本华北驻屯军进行了三次和谈,并达成了三份协议,但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这三份协议其实只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延迟了二十九军布兵应战的准备,赵登禹的部队27日才赶到南苑。此前,他的部队在大名,冯治安的部队在河北省保定。他们向北平集中时,主要依靠徒步走。阎启志说:〃当时中央的政策是避免冲突扩大,能够化解的就化解,光想着和日本和谈,可日本人调兵遣将,源源不断地往中国运兵。〃7月25日,陆续集结到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当时,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相差悬殊,日军武器精良,不但有飞机,还有坦克和大炮。而二十九军将士的手里,除了大刀,只有落后的〃汉阳造〃步枪。北平城已经危在旦夕。
                  第10节:卢沟晓月(4) 
没打过枪的学生兵把日军赶出了南苑③阵地
1937年7月2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趁二十九军换防之际,突然夜袭了他们位于南苑的兵营。阎启志老人对这一夜的印象格外深刻,他说:〃就在这天夜里3点多钟,日本人的炮就来攻击南苑了。〃阮捷成当时就住在宋哲元司机家附近,害怕不大安稳,就搬到前门的六国饭店。在以后的几天里,阮捷成在六国饭店的楼上,目睹了南苑战斗的整个过程,他说:〃火光都看到了,炮声都听到了。〃
南苑是平原,没有山坡,没有躲避的地方,所以这里并不是有利于中国军队作战的地方。而且,当时的南苑并没有正式的部队驻守,张可宗老人回忆说:〃往南苑攻击的日本兵力比我们多好多。当时,南苑哪还有部队,三十七师在北京卢沟桥,三十八师在天津,一四三师在张家口。〃 
这一刻,南苑兵营已成孤营。
在重炮的掩护之下,日军牟田口联队率先冲入南苑守军的最薄弱处学兵团的驻地。这些学生兵大多没进行过实弹练习,这时却要作为正式的部队来参战。当时,每个学生一支步枪、四个手榴弹、二百发子弹,就开始武装起来。阎启志就是当时学生团的学员,他说:〃看到日本人就打,打一枪,也不知道打死没有,就赶紧蹲在下边,有时候就抬起头来看看。〃
在学生兵的顽强抵抗下,日军又遭到了赶来救援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④的夹击,就这样,日军被赶出了阵地。
在日军被赶出南苑阵地的同时,赶去团河前线指挥作战的赵登禹却遭到了日军的伏击⑤。
张可宗说:〃团河遭遇日本人的伏击以后,赵登禹马上他就把他的长大褂一甩,草帽一丢,随从把他的大刀一交给他,他右手拿大刀,左手拿手枪,跟日本就干起来了,但是离着他近了害怕得很,他那个刀呼呼的响。日本军官也好,当兵的也好,他一看到我们师长那个场合,都不敢围到前面,围到前面只要他一来你就没命了。尤其是他有一把手枪,他的刀砍不到你,他的手枪可以把你打死。〃
这一仗打过以后,桥两边已经堆满了尸体。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开始对南苑进行轰炸。阎启志说:〃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日军的轰炸就开始了,当时日军不仅飞机炸,而且大炮打。〃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原本准备与日寇在陆地上决一死战的南苑兵营,霎时间变成了火海。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士兵们这时也豁出了性命,要与日军战斗到最后一刻。当时黄成祥看到有一名战士拿着步枪打飞机,结果被飞机机枪扫射,当场就牺牲了。
                  第11节:卢沟晓月(5)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阵地已变得支离破碎。学兵团1700名学生兵,只剩下了800余人。这时,士兵们听到了赵登禹宣布撤退的命令,突围开始了。
赵登禹率领部队向城里撤,撤退到北京西南的大红门一带,却落入了日军的伏击圈。张可宗说:〃忽然间敌人的大炮、坦克车、飞机就来了,飞机在轰炸,坦克车也在打。马路边上还有一排日本人在机枪扫射,冲锋枪、机关枪都朝赵登禹的轿车打来,把车子打得乱七八糟,打了几百个洞。〃坐在车里的赵登禹当场殉国,年仅39岁。张可宗看到,赵登禹的脸上、身上都是血。
在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赵登禹叮嘱他的随从告诉自己的母亲,忠孝不能两全,对得起国家,就对不起咱的妈。
佟麟阁与赵登禹是结义兄弟,得知兄弟阵亡,佟麟阁不愿独活。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他身受重伤却依然不下火线,直到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南苑失守后,北平城被日军四面围困,军长宋哲元率领部队撤出北平,全线南撤。北平城中的百姓们意识到亡国奴的日子要开始了。这时,阮捷成一家决定离开北平,前往天津。
因为阮捷成参加过学兵团,为了防止日军的盘查,他的家人为他借来一套长袍,还借来一个大陆银行的徽章,让阮捷成把它挂在胸前。尽管有了徽章,上火车之前阮捷成还是遭到了日军的严格盘查。阮捷成说:〃日本人看我年纪轻,头发剃了,就更注意了。因为那时候我们学生兵受训,头发都剃了。他把我的手拿去看,检查我手上有没有老茧。因为我没摸几天枪,没有老茧,而且还和家里人在一起,不是一个人,还戴着一个徽章,就放我们过去了。〃阮捷成最终通过了敌人的检查,而身为一个学生兵,没怎么摸过枪反而成了一件幸事。
此时的天津,其实也不再太平。7月29日,日军飞机轰炸天津,拉开了进攻天津的序幕。守在天津的二十九军士兵拼死抵抗。无奈的是,日军的轰炸越来越猛烈,一枚又一枚炸弹在城市中爆炸,高粱地里一个炮弹坑挨着一个炮弹坑,天津城里的建筑纷纷倒塌,很多人都躲避不及。在全城老少惨痛凄厉的哭喊与呻吟中,天津最终沦陷。
回忆起当年的战场,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一一二旅二二三团战士李兰亭说:〃在天津一开战,头一仗我们的班长就被打死了,班长是个老兵,参加过长城抗战。我一看他左边胸口、衣服被打破了,流出血来,不一会儿他头一歪,就躺在那儿死了。〃李兰亭眼睁睁看着班长牺牲在自己的面前。
                  第12节:卢沟晓月(6) 
平津的月光已不再属于中国人
1937年8月8日,日军驻北平司令官河边正三率领3000多人进驻北平城。并在〃卢沟晓月〃⑥碑前庆祝。
当时刘良惠是北平的学生,他回忆,日军从朝阳门入城,保甲长通知中国人每家派一个人出来欢迎,并且要拿着一面写有〃中日亲善〃的小红旗,百姓们虽然内心抵触,但是又不敢不去。他说:〃日本人占领我们中国的土地,又杀我们同胞,还叫我们去庆祝他们的胜利。这一点日本人做得非常差,尤其激起了青年学生的反感。〃刘良惠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微笑的。此时刘良惠的笑,是对当时状况的无奈,也是尘埃落定以后刻骨伤痛的浮现。
当时,日本人每打下中国一个城市,就会在这座城市里放飞一个大气球,尾带上写着占领某某地方。这一天,日军在崇文门附近的广场上放飞气球,上写〃占领北平〃。
一个月的时间,从月缺月圆又到月残缺,一切都改变了。此时,平津的月光已不再属于中国人自己。日本人夺得了平津这道华北的防护屏障后,已经可以长驱南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身在天津的阮捷成只好继续踏上南下之路。当时陆路不通,阮捷成只好走海路,先从天津到塘沽,从塘沽乘济南轮到了青岛,再从青岛乘胶济路经过济南,走到浦口,一直到南京。到南京以后,阮捷成的姐姐继续南下,到了广州和香港。
而身处沦陷区的北平老百姓,则越发想念二十九军。黄成祥说:〃要像二十九军那种素质,如果有个好的指挥官,那真是百战百胜的部队。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都是爱国的军官,都是很不错的。〃
二十九军撤出平津后,国民党军委会将其编成三个军,番号分别是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七。三支军队辗转各地参加抗战,至抗战胜利时,六万余人的二十九军,只剩下不足两万人。
1937年7月,作曲家麦新有感于二十九军奋勇杀敌的事迹,创作了《大刀进行曲》⑦,让二十九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传遍全国,鼓舞着人们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斗之中。这时,中国人面对侵略已不再沉默。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第13节:卢沟晓月(7) 
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保卫华北!为保卫国家流最后一滴血!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最醒目的字眼就是〃华北危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①赵登禹(1898…1937) 
字舜臣,山东菏泽赵楼人。时任第一三二师师长,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牺牲的师长,今北京市西城区的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得名。
②喜峰口战斗
又称长城抗战。1933年3月,赵登禹率领二十九军取得喜峰口战斗的胜利。中国军人不但砍杀五百余名敌人,还成功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喜峰口战斗是二十九军最辉煌的时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平津沦陷后,蒋介石将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为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分别是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刘汝明的六十八军和冯治安的七十七军。这三支部队的番号都暗含了〃七七〃,即为了纪念〃七七〃抗战。
③南苑
) *位于北平城南,从清朝开始驻扎军队,自古以来不但是兵营,还是战略要地。辛亥革命后,冯玉祥率军驻兵南苑,并开始了对南苑各方面的治理和整顿。1924年,他还将自己的婚礼设在了南苑。军阀混战期间,北平的驻军你来我往,但南苑始终是总部所在。南苑可以说是北平的心脏。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也直指心脏南苑。关于南苑的重要性,萨苏先生在《血斗南苑》中有这样的表述:〃如果说宛平城是北平南方大门的锁,卢沟桥是开锁的钥匙,那么,南苑就是这扇大门的门枢。〃
④ 佟麟阁(1892…1937)
+;… 44 原名凌阁,河北省高阳县人,〃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二十九军浴血抗战,最终壮烈殉国。他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