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37节:君臣恩义(1)
2。君臣恩义
可以说,如果没有柴荣打下的基础,赵匡胤要想在陈桥兵变后稳坐江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柴荣就是那栽树人,赵匡胤就是那幸运的乘凉者了。不仅如此,赵匡胤能够从一个无名小卒步步升至殿前都点检的高位,这与柴荣的知遇之恩是分不开的。
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就像颁奖典礼上的音乐一样,按照惯例,像赵匡胤这类的大人物出生时必然会出现不同寻常的事情。果然,赵匡胤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相当热闹。
赵匡胤的祖先代代为官,乃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人家。不过在五代十国这种乱世中,连世家大族都无法保全名位,赵匡胤家就更是随世事沉浮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骁勇,善骑射〃,曾追随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来家道中落,所以赵匡胤的童年和青年曾一度十分窘迫。
赵匡胤的童年倒也不是一片空白,有两件事被史家挖空心思地记载了下来。大概因为他的少年时代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所以只好拿这两件事来〃填补空白〃。其一,赵匡胤小时候曾练习骑马,可能他的天赋比较高,学得比别人要快一点。终究年轻人冲动,好显摆,赵匡胤自恃〃艺高人胆大〃,有一次就非要去骑一匹烈马,而且不用马嚼子和马笼头,不顾死活地非要露一回脸。这烈马没有了马笼头和马嚼子约束,开始撒欢四处乱跑,碰巧就把赵匡胤的脑袋〃送〃到了门框上,赵匡胤当即掉下马来。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脑袋碎裂、一命呜呼的时候,赵匡胤却又爬了起来,若无其事地追上那匹马继续折腾。这件事情如果不是讹传或有所夸张的话,想来是那块门框年久失修,已经腐朽,或者说赵匡胤当时撞得很巧,碰巧没有撞在致命处。不过这总是险事一件,倒也蛮有意思。
至于他的第二件〃奇事〃就更是不值一提了。有一次他与伙伴在一间屋子里玩耍,突然听到屋子外边有麻雀的动静,估计赵匡胤嘴馋,于是就和伙伴从屋子里跑出来抓野味,就在他们刚踏出屋子的时候,那间屋子就塌了。
这就是赵匡胤的两件〃奇事〃了。其实,哪个人小时候没有过惊险的经历呢?赵匡胤的这两件〃奇事〃根本不足为奇。
公元950年,二十四岁的赵匡胤投到后汉枢密使郭威处,当了一名普通士兵,后转至柴荣手下。对于一个想要在这场乱世中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名的人来说,选择一个英主、明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所遇非人,恐怕结局不会是事倍功半那么简单。
赵匡胤很幸运地选择了柴荣这个罕见的英主和明主。他真正崭露头角是在柴荣刚刚继位这个特殊时刻。这一年,北汉这个〃仇国〃(人之间有仇称之为仇人,国之间有仇称之为〃仇国〃似乎也未为不可)抓住时机联合契丹前来报仇。大敌当前,刚刚〃走马上任〃的柴荣否定了群臣的意见,毅然亲征,双方相遇于高平。不料大战在即,后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右军步兵千余人随即高呼万岁,投降了北汉。后周军队立即陷入尴尬境地。
战争其实并没有定数。除了物质装备等硬件外,参与战争的人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在精神亢奋的时候,即使普通人,往往也能超水平发挥,作出非同寻常的事情,所以才有〃夫战,勇气也〃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成功永远都会留给那些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也只有有勇气的人才敢于抓住机会,迎接挑战,走向成功。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38节:君臣恩义(2)
当然,迎接挑战会有风险,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样才公平合理。眼看北周大军军心动摇,就要全线崩溃的时候,柴荣率领亲兵向前督战。赵匡胤身为柴荣的禁军将领,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很多时候,越是细微处越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赵匡胤并不是一个莽夫,他对身边的士卒只说了一句话:〃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这真是一次很简单的战前动员。对于这些士卒们,压根就不必跟他们讲什么战略战策,他们也听不懂这些,所以只需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就可以了。
所以,赵匡胤没有跟他的手下废话,没有从宇宙世界一路讲到人类进化,从国际形势一直讲到地方改革。直接一句〃吾主如今身陷险境,我们应当并力向前,死战到底!〃了事。简单明了而又极具号召力。
如果赵匡胤做完这番战前动员后就此带着士卒冲了出去,那么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忠臣加猛将,更能体现赵匡胤能力的是他对上司张永德说的一番话:〃贼气骄,力战可破也!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请引兵乘高西出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以击之。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有勇有谋,这就是赵匡胤高于常人的地方了。
五代十国的士兵大多是些类似于雇佣军的兵油子,在钱财和富贵的驱动下,这些人的战斗力超强,至于为谁打仗,他们毫不关心。这些人因此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一旦形势不利,他们就会很爱惜自己的生命,或临阵倒戈或溃逃。所以,当赵匡胤和张永德以及柴荣悍不畏死地冲过来的时候,北汉兵的气势很快就瓦解了,北周取得高平之战的胜利。
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讲述和分析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是因为一个人能够有多大作为基本上是可以从他的发端和起步看出来的。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开端看出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后,只要不是遭遇横祸或者死于非命,或者是自甘堕落,或者是特别背运,那么这个人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
而一个人如果在开端的时候就稀里糊涂,昏招迭出,那么也就可以肯定这个人的结局了。
这一战对柴荣和赵匡胤都很重要。高平之战是柴荣继位后的第一仗,其意义不言而喻。借助高平之战,柴荣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震慑了北周那些蠢蠢欲动的节度使枭雄们,并取得了对北汉的战略主动。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其突出表现被柴荣看在眼里,很快被擢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高平之战中,竟然有两员大将临阵脱逃,又有千余士兵喊着口号投敌,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可恶了,想想就让人觉得后怕。如不是柴荣自己稳住了阵脚,又有张永德和赵匡胤等人拼死力战,必然是全军大溃,兵败如山倒,后周江山也将断送在那两个逃跑的大将和投敌的士兵身上。高平之战能够取胜侥幸的成分是很大的,世宗柴荣当然不会留下这个隐患,将战争的胜负、自己的性命以及后周的国运寄托在侥幸上。高平之战结束后,柴荣就命赵匡胤主持禁军的整顿工作。
后周的军队分为中央禁军和地方部队两部分,而禁军又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分,侍卫司分为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分别设有侍卫都指挥使、侍卫副都指挥使、侍卫都虞侯等官,殿前司设有殿前都点检、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殿前都虞侯等官(有些名称是后来才有的),侍卫都指挥使与殿前都点检的品级是相同的。原本侍卫司的兵力远超殿前司,柴荣因此有意提升殿前司的地位,以使二者平衡,便于驾驭。在柴荣的支持下,赵匡胤裁汰弱小,抽调精壮兵卒充实禁军,甚至从侍卫司抽调精锐补充殿前司。经过一番整顿,北周禁军的作战能力进一步加强,〃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
不过在这次整顿禁军的过程中,赵匡胤公私兼顾,借机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亲信安插在殿前司中,为后来的陈桥兵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赵匡胤还主动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结拜为〃义社十兄弟〃,赵匡胤开始在军队中构建自己的势力圈和关系网。
一战成名后,赵匡胤跟着柴荣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地位也逐渐上升。无非是某年某月攻下某处,斩首多少多少级,被授予某某官职等,不必赘述。
到关键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赵匡胤已经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拜忠武军节度使。虽然他的地位不如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显德三年十二月任殿前都点检,他的身份很特别,他是太祖郭威的女婿,而且作战勇猛,战功显著),但也是禁军的高层领导人之一了。
第三编 陈桥兵变 第39节:君臣恩义(3)
这年三月,世宗北伐契丹。四十天的时间,刀枪未动就一举占领了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关(今河北文安县境内)和淤关(今河北霸县境内),还有宁州(今河北青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十七县。就在柴荣意气风发,准备乘胜前进的时候,柴荣忽然染病,不得已班师回京。
北征途中,赵匡胤迎来了他生命的巨大转折。这个转折起源于一块木牌。某日,世宗审阅送来的奏章时突然发现文书袋中另装有一块木牌。这块木牌长三尺有余,上面刻着没头没脑的〃点检作天子〃五个字。这块木牌立刻在世宗心里投下了深深的阴影。禁军殿前都点检职位的重要性,张永德身份的特殊性,他的能力和性格,让病中的世宗万分担忧。
五月,世宗返回京城汴梁,病情更为严重。一般来说,皇帝去世前都会对政局进行一番调整,为继任者扫清障碍或者为继任者创造施恩的机会。世宗自知自己时日无多,随即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以皇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梁王,第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燕公,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枢密使,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并同平章事,韩通另升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以赵匡胤兼任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实际遭到贬斥,赵匡胤收获颇大。
回过头来看,这块改变了后周权力格局的木牌出现得甚是蹊跷,这件事情和后来的斧声烛影都是疑点多而史料少,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仔细分析少得可怜的史料,而后做出可能最接近真相的推测。
这件事情唯一明确的就是结果,赵匡胤取代张永德称为禁军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有人据此怀疑木牌事件的背后策划者就是赵匡胤,不过单凭结果就来断定原因的做法并非毫无漏洞,仅仅根据结果就一口咬定赵匡胤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事件背后的黑手直接针对的显然是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很明显这是个简单而高明的借刀杀人之计。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侍卫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所为。张永德与李重进确实曾经不和,但是已经在显德三年(956年)和解,而且即使张永德被免职,世宗也不可能让李重进兼任殿前都点检一职,所以不能确定李重进便是幕后黑手。
当然,读者也不要突发奇想,猜测可能是世宗自己导演了这场戏。世宗要罢免张永德,直接一道命令就可以了,根本就用不着耍这些花样。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