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
至于国家刑法禁令之设,所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以端风俗,以肃官方者也。然宽严之用,又必因乎其时。从前朕见人情浇薄,官吏营私,相习成凤,罔知省改,势不得不惩治整理,以戒将来,今人心共知儆惕矣。凡各衙门条例,有从前本严而朕改易从宽者,此乃从前部臣定议未协,朕与廷臣悉心斟酌,而后改定,以垂永久者,应照更定之例行。若从前之例本宽,而朕改易从严者,此乃整饬人心风俗之计,原欲暂行于一时,俟诸弊革除之后,仍可酌复旧章,此朕本意也。嗣后遇此等事,则再加斟酌,若应照旧例者,仍照旧例行。自今以后,实愿内外亲贤股肱大臣,念朕朝乾夕惕之苦衷,仰答皇考圣祖仁皇帝利益社稷之诚念,各秉忠良,屏除恩怨,一心一德,仍如朕在位之时,共相辅佐,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则朕托付得人,追随列祖皇考在天之灵,亦可不愧不怍也。
弘历仰承列祖积累之厚,受朕教诲之深,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尤当诚心友爱,休戚相关。亲正人,行正事,闻正言,勿为小人所诱,勿为邪说所惑。祖宗所遗之宗室宜亲,国家所用之贤臣宜保,自然和气致祥,绵祖宗社稷万年之庆也。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时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其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明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其应行仪制,悉遵成典。持服二十七日,释服。
张廷玉宣读完毕,众臣拜请爱新觉罗·弘历受命。爱新觉罗·弘历随即令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辅政。如此安排之后,就扶雍正皇帝榇舆返回大内了。(《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卷三)同时〃捧遗诏从圆明园入禁城〃。(《鄂尔泰行略》)可见不是从人们所熟知的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取出的。新君即位一事,大臣们尤其是张廷玉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
《清高宗实录》却将此事加以改造,说成是雍正皇帝子时死,爱新觉罗·弘历于寅刻至大内。地点和时间就不对了,提前了一个时辰,地点由圆明园改在紫禁城。内侍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1723年所封诏书,等候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到齐,然后启封,才知道嗣君之事。最高权力的交接就不必依赖大臣执行大行皇帝的遗命,而是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在即位以前就颁布了一道谕旨:着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这表明,在雍正皇帝病危不能行使权力的情况下,皇太子已经代行君权,君臣名分已然确定。这里只字不提圆明园诏书,显然是为了抹煞鄂尔泰、张廷玉在权力交接中的作用。爱新觉罗·弘历说他在1730年夏亲奉乃父谕旨,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当初,张廷玉修实录,将许多不利于雍正皇帝的事实删削,现在《清高宗实录》又是如此办理。连不必篡改的事情也篡改了。我们怎么能轻易相信史书呢?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83节:张廷玉与鄂尔泰的党争(2)
袁枚所撰写的《鄂尔泰行略》,比张廷玉的年谱还要突出宰相的作用,把鄂尔泰视为顾命大臣:〃捧遗诏从圆明园入禁城,深夜无马,骑煤骡而奔,今上登极〃。乾隆皇帝不愿意承认在雍正皇帝去世与自己遵旨继位之前有一个由宰相鄂尔泰、张廷玉来填补的最高权力的空缺期。
真实的历史总是不堪承认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它是非常短暂的,乾隆皇帝却领会到,此事对君权具有深刻的否定意义。
由鄂尔泰、张廷玉宣布立储遗旨,确立弘历的继承人地位,对于乾隆皇帝是一个羞辱。事后他必然要以某种方式整治这两位使他蒙羞的宰相。在最高权力更迭中,尽管这个由大臣填补的空缺极其短暂,但对于皇权也是一种威胁。
乾隆皇帝不但要把这件事从历史记载中一笔抹杀掉,更有甚者,他还要完全堵住相关当事人的嘴巴。至此,我们就知道,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个相关当事人今后的命运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了。
我们的问题在于,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个相关当事人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来自于新任皇帝的隐隐杀机呢?他们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么?
答案完全是否定的。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个相关当事人绝对不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种来自于新任皇帝的隐隐杀机的因为,他们二人当时的关系,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局面。那么,结果必然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预料得到的:年轻的新任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定会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这种势同水火的矛盾,将其各个击破的。很显然,前任皇帝雍正皇帝驾崩之前,要遗诏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辅政,并命他日鄂尔泰、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所谓遗旨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2张党的形成
鄂尔泰、张廷玉这两位雍正时期的老臣,是雍正皇帝最赏识的大臣。雍正皇帝在弥留之际,特别对鄂尔泰与张廷玉的政治品质予以表彰,并说〃朕可保其始终不渝〃,这显然是对儿子不放心,怕他迫害老臣。又以〃将来二臣可配享太庙〃的方式来保护二人。雍正皇帝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许多新君都喜欢通过迫害前朝老臣的方式来树立新君权威。
雍正皇帝对科第出身的官员并不赏识,他最欣赏的三位大员田文镜、李卫、鄂尔泰均非进士出身,然而雍正皇帝对张廷玉却是一个例外,这自然同张廷玉谨慎敏捷、拟旨得体有直接关系,还有张廷玉在修《康熙朝实录》时删削了许多不利于雍正皇帝的文字,因而很得雍正皇帝的信用。如果说,雍正皇帝要杀人灭口,张廷玉也就不可能受信用。
1729年军机处成立时,已经是保和殿大学士的张廷玉就成为了军机处第一批成员,而且排名第二,仅次于雍正皇帝最为信任的弟弟怡亲王允祥。雍正皇帝就怕张廷玉因生活清苦受贿,特别把一座本银三万五千两的当铺赐给张廷玉,又将位于圆明园附近的澄怀园赏给了张廷玉,张廷玉因此给自己起了〃澄怀主人〃之号。对于其他官员,这一点经济利益是不够的,而对于张廷玉就足够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张廷璩以及儿子张若霭、张若澄、张若淳均在朝中为官。张廷玉自称:〃近日桐人之受国恩登仕籍者,甲于天下。〃乾隆前期,仅张氏一门登仕者就有19人。〃自先父端(张英)而下,三世入翰林者凡九人,同祖者二人,是廷玉一门受圣朝恩至深至厚。〃与张氏世代联姻的姚氏,是桐城另一望族,也是〃仕宦众多〃。
3鄂党的形成
鄂尔泰受知于雍正皇帝,后来关系发展,如同家人父子、如同朋友。雍正皇帝不只是给他加官晋爵,和他讨论政事,斟酌用人,对他的恩赐也是少有的,诸如赐福字,追封三代,还特加优遇,与众不同。如雍正皇帝50大寿,群臣举觞庆祝,雍正皇帝未见到在昆明的鄂尔泰,心中不悦,特拣果饼四盘,专程送往云南,并说:〃朕亲尝食物寄来卿食,此如同君臣面宴会也。〃鄂尔泰因而感到〃受恩至此,无可名言,天地神明,实鉴实察〃。雍正皇帝在鄂尔泰的奏折上答道,他默祝〃上苍厚土、圣祖神明,令我鄂尔泰多福多寿多男子,平安如意〃。后来,鄂尔泰奏称,到云南后连得二子,已有5个儿子了,感谢皇上的祝愿和赐福。雍正皇帝回称,他的祝祷出于至诚,〃今多子之愿既应,其他上苍必赐如意也〃。鄂尔泰在西南期间,雍正皇帝对他的赏赐几乎无月无之,《襄勤伯鄂文端公年谱》对此种恩荣详加记叙,触目皆是。更有甚者,雍正皇帝不顾君臣之体,称鄂尔泰为朋友。
第84节:张廷玉与鄂尔泰的党争(3)
鄂尔泰的亲属亦得到雍正皇帝的特殊恩惠。鄂尔泰的长子鄂容,雍正皇帝在他中举后引见时赐名鄂容安,于1734年庶吉士未散馆时,被破例用为军机章京,〃欲造就成材〃。鄂尔泰的五弟鄂尔奇康熙年间为编修,雍正皇帝因其兄而垂爱之,用为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使之成为亲信大臣。鄂昌是鄂尔泰的长兄之子,雍正六年以举人而为户部主事,数年之间,历道员、布政使,至巡抚,飞黄腾达。然其为官〃贪纵〃,并非杰出人才。鄂尔泰的三兄鄂临泰之女,经雍正皇帝指婚,配给怡亲王允祥之子弘皎,日后成为王妃。
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入内阁和军机之前,〃节制滇南七载,一时智勇之士多出幕下〃。执掌内阁后,士人趋附,逐渐形成以满臣为中坚,包括一部分汉臣在内、以相互间的联姻为特色的政治集团,主要成员有庄亲王允禄、信勇公哈达哈、军机大臣海望、湖广总督迈柱、河道总督高斌、工部尚书史贻直、巡抚鄂昌、总督张广泗、御史仲永檀、陕西学政胡中藻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鄂党骨干分子了。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鄂尔泰的家庭,来分析一下鄂党骨干分子间的联姻关系:
鄂尔泰的元配夫人早卒,续娶的是大学士迈柱的女儿。鄂尔泰不娶妾,生有六子二女。长子鄂容安,官两江总督,娶布政使博尔多之女。次子鄂实,官前锋统领,娶大学士高斌之女。三子鄂弼,充西安将军,娶领侍卫内大臣哈达哈之女。四子鄂宁,位至云贵总督,娶内大臣海望之女。五子鄂圻,娶庄亲王允禄之女。六子鄂谟,娶迈柱之孙女。一门高官厚禄,联姻望族。
4鄂张党争的开始
张廷玉和鄂尔泰同事,从雍正到乾隆,前后十几年,在同一屋中办公,〃往往竟日不交一语〃。鄂尔泰偶然〃有所过失〃,张廷玉必以〃微语讥讽〃,令鄂尔泰〃无以自容〃。有一次,夏天很热,鄂尔泰上班来,一进屋摘下帽子,自言自语地说:〃这帽子放在那里好?〃张廷玉坐在旁边冷笑着说:〃这帽子我看还是戴在自己头上为妙!〃原来清朝获罪,先令摘帽子,张意鄂不想要帽子了。鄂尔泰竟因此事〃神色不怡者数日〃之久。鄂、张二人如此,二人的门生、属下也互相攻击。鄂、张党争由此开始。
任何一个皇帝都怕大臣结党,雍正皇帝曾先后摧毁诸王党、年羹尧党、隆科多党乃至于莫须有的科甲官员朋党,但是他也于无意中培植了鄂尔泰党、张廷玉党。在鄂、张党争中也包含满汉矛盾,一般来说,汉官多依附张廷玉,满官多依附鄂尔泰。同鄂党关系密切的也并非全是满人,全祖望同鄂尔泰就有较深的私交。全祖望在文章中对鄂尔泰多有赞誉。全祖望在中进士后却未对张廷玉执弟子礼。如果不是两党矛盾激烈,全祖望岂能如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