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普的话只能说到这里为止,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话就有点难听了。
赵匡胤是个聪明人,当然懂得赵普的意思。但还是有点不甘心地问:“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母仪天下呢?”
赵普也知赵匡胤是明知故问,回奏道:“淑女,只有淑女才能母仪天下。”
赵匡胤考虑了半天说:“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德容兼备,可以立为皇后吗?”
赵普说:“陛下睿智,选择一定不会错的了。”看来,赵普对赵匡胤的选择没有异议。
赵匡胤决定,立宋女为后。
宋女年方二八,正是豆蔻年华,模样长得挺俊秀,赵匡胤曾多次召见她,有心立她为后,后来有了花蕊夫人这个尤物,也就把爱宋女之心放下了,一颗心扑在了花蕊夫人身上。赵普说花蕊夫人不能母仪天下,他便又想起了宋女,征求赵普的意见,他也同意了,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赵普遵赵匡胤的旨意,立即往见宋偓,传皇上的旨意。
谁不想自己的女儿享尽荣华富贵,谁不想做国丈?这是千载难逢、可遇而不可求、拿钱都买不到的恩遇。现在,当朝宰相亲自上门保媒、传旨,不必自家去仰攀,哪还有不愿意的道理呢?宋偓接旨后,欢天喜地地将女儿送进宫。
乾德五年底,赵匡胤下诏改元开宝。
开宝元年(968年)二月,由司天监择定良辰,册立宋氏为后。此时的宋女,年方十七岁,赵匡胤已四十二岁。正是老夫配少妻,老牛吃嫩草,赵匡胤可又是掉进了温柔乡。
偏偏那宋氏又特别的温顺可人,每当赵匡胤退朝的时候,她总是整衣迎候,所有进餐的食物都要亲自料理,当一切准备好了以后,便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赵匡胤用餐。赵匡胤看着这娇小玲珑的美人如小鸟依人般侍奉在侧,更是欢心。赵匡胤正是如狼似虎的壮年,有这位如花似玉的小美人相伴,真是如胶似漆,一刻也不想分离。
痴心女子负心汉,说的是女子痴情、男子负心,用在此时的赵匡胤、花蕊夫人两人身上,真的是很贴切。
花蕊夫人本来有立后的希望,不想突然冒出来个宋女,抢去皇后的宝座。这倒也罢了,谁知赵匡胤册封宋女为后以后,竟然夜夜宿在新皇后宫中,将如花似玉的花蕊夫人晾在一边独守空房,夜深人静,皇后的寝宫里总是传来赵匡胤的笑声,而花蕊夫人的寝宫却是冷冷清清。花蕊夫人孤灯独衾,空对镜子,看着自己的娇容渐渐逝去,寂寥之情难以言表,暗暗地落下了伤心泪,痛故国之亡,怅新朝失宠,悲伤之情油然而生,因悲而生怨,因怨而成病,好好的一个绝世佳人成天郁郁寡欢,落得个水流花落,玉殒香消。
赵匡胤怀念与花蕊夫人的一番旧情,也禁不住流下几滴相思泪,下诏盛葬了花蕊夫人。时过境迁,也就渐渐忘却了那个使他心醉、给他带来快乐的女人。
八吞并南汉小朝廷
1。征北汉无功而返
赵匡胤制定统一大业的攻略是北防南进,先南后北,戡定荆湖,灭掉后蜀,既定方针也在有条不紊地贯彻执行。
开国不久,赵匡胤曾派人出使北汉,游说北汉主刘钧归顺赵宋。说北汉与后周是世仇,那是过去的事,现在到了赵宋,两国没有什么芥蒂,如果北汉志在中原,不愿归附,那你就领兵下太行,咱们决一胜负。
刘钧连忙备了一份厚礼,派人送到汴梁,可怜巴巴地说,北汉乃一隅之地,根本就不足与中原为敌,再说,刘家世代也不是叛逆,之所以守着这一隅之地,只不过是守着一份祖业而已,免得像燕云十六州那样被辽人夺去。
赵匡胤似乎动了恻隐之心,大度地对北汉使者说,回去对刘钧讲,朕放他一条生路。其实。他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在他的眼中,北汉只不过是一道菜,按出菜顺序,还没到端上桌吃掉的时候。
历史就像流水,它不会一条直线似的向下流,遇到阻力的时候,可能会卷起一个旋涡,阻力大了,可能会转弯,甚至改道。
开宝元年(968年),历史出现了一个旋涡。这年七月,北边传来消息,北汉主刘钧病逝,养子刘继恩继承北汉主之位。北汉的政局在皇权交接时出现动荡,赵匡胤觉得有机可乘,虽然南方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好,但他想改变出菜的顺序,借机先吃掉北汉这道菜。
赵匡胤诏令昭化军节度使李继勋,率兵北征。
李继勋率领宋军攻至铜锅河,汉军节节败退,眼看将要打到北汉的都府太原。
北汉主刘继恩正在居丧期间,得知赵宋军大兵压境,一面调兵遣将抵抗宋军,一面派人出使辽邦,请求辽主出兵支援。
宋军即将兵临城下,辽国救兵没有到达之前,太原城却在此时发生了内乱。
刘继恩即位,宰相郭无为专权,刘继恩虽然很恼火,由于郭无为的势力在北汉已经盘根错节,刘继恩也奈何他不得,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明的不行,便来暗的,刘继恩采取了逐渐疏远郭无为的办法,想一点一点削弱他的权力。
郭无为也不是省油的灯,看清了新任皇帝的心思,他可不转弯抹角,直接动真格的,抢先下手,指使人杀了这个即位才两个多月的刘继恩,然后杀了刺客灭口,接着便扶立刘崇的另一个养子刘继元登基做了北汉的皇帝。
第二篇 大宋开国 第57节:南汉骚边(1)
刘继元登基之后,屁股还没有坐热,宋将李继勋便率领党进、曹彬、何继筠等一班威猛似虎的宋将宋兵,一路烽烟地杀进北汉,直逼太原城下。
赵匡胤派人给北汉送去诏书,传谕刘继元投降,还给郭无为等也发去诏书,许诺给郭无为安国节度使的高位。
郭无为见宋朝皇帝封他如此高位,动心了,满腔热情、不遗余力地劝说刘继元降宋,刘继元死活也不干。凭借坚固的城池死守,刘继元终于等到了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的援兵。李继勋害怕腹背受敌,便领兵撤退。北汉暂时逃过一劫。
次年二月,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
宋朝大军再次围攻太原城。刘继元一面再次向辽邦求援,一面布置军民守城,虽然郭无为大吵大闹地劝说他投降,并且以死相谏,但也没有动摇刘继元抗宋的决心。北汉有一位将军,姓刘,名继业(此人便是杨家将的杨业,亦称杨令公),此人精通兵法,骁勇善战,在他的指挥下,太原城固若金汤,无论宋军采用什么方法,就是难以撼动太原城。后来,宋军采用水攻,引汾水淹城,驾船攻打太原城,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损失都很大。
四月,辽主再发兵支援北汉。赵匡胤预料辽兵必由镇定救太原,便命韩重赟率兵日夜兼程,前去阻挡辽兵。
过了几天,探子来报,说辽兵分兵两路,一路由镇定出兵,一路从石岭关进入,赵匡胤便命令何继筠率兵迎击,临行之际,赵匡胤对何继筠面授机宜。
何继筠率领宋兵在阳曲与辽兵相遇,何继筠并不给辽兵喘息的机会,率兵冲上去便与辽兵展开激战,杀了辽兵个措手不及,宋军大获全胜,斩敌首二千余。
韩重赟也在先嘉山布好阵,辽兵从定州西面进入,见前面宋军旗帜招展,知道宋军早有准备,不敢交战,立即后军转前军,前军变后队,想拍屁股走人。韩重赟见辽兵想逃,立即率兵追击,辽兵无心恋战,丢下数百尸体,仓皇逃走。宋军大获全胜。
北汉的援兵虽然被打败,太原城却仍然是久攻不下。仿佛是天不灭汉,此时气候已进入盛夏雨季,阴雨连绵,暑热难当,宋军中爆发了时疫,大批兵士病倒了。加上雨中道路泥泞难行,运输非常困难,宋军的粮食补给也面临威胁。更要命的是,辽国重新组织起了援军,在大将耶律沙的率领下杀向太原。
军队染病,补给不畅,北汉援军即将杀到,几方面的压力一齐向赵匡胤扑了过来,眼见再也坚持不下去。
太常博士李光赞因此劝赵匡胤班师。赵匡胤转问赵普,赵普赞同李光赞的意见。赵匡胤便决定于闰五月班师,分兵屯守潞州,御驾返回汴梁。
太原之战,是一场计划外的战争,这场计划外的战争,并没有带来意外的收获,轰轰烈烈的北伐,就这样无功而返。
历史仿佛给赵匡胤开了一个玩笑,宋军撤军不久,太原城的城墙成段成段地轰然倒塌!原来,这是城墙经过长时间水泡的缘故。如果宋军坚持到这个时候,情况会是怎么样呢?赵匡胤就不会在他有生之年,留下这样的遗憾!
2。南汉骚边
广东有个小朝廷叫南汉。
南汉的始祖叫刘隐,在五代后梁时期,据守广州,受后梁封为南海王。刘隐死了以后,他的弟弟刘陟继承南汉主之位,并冒用帝王的尊号称帝,改名为龑(音yǎn)。
汉字中并没有龑这个字,是刘陟为自己改名造的字。如同唐朝的武则天,为自己的名字造了“曌”(zhào)这个字。只有重要人物造的字,才能流传于世,一般人造字,是得不到承认的,不要去模仿,因为那是白废工夫。
刘龑死后,传位给儿子刘玢。刘玢继位不久,弟弟刘晟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哥哥刘玢,篡夺了南汉主之位。刘晟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现在的南汉主刘鋹。
南汉地处广东,北面与内地相连,南面是浩瀚的海洋,可能是看海看多了的缘故,染上了“夜郎”之气,以为南汉才是最大、最狠的。赵宋建国后,南汉没有像其他割据政权那样表示臣服,还是照样关起门来做皇帝。当南唐臣服于赵宋,荆南、湖南、后蜀相继被赵宋消灭之后,南汉主刘鋹丝毫没有危机感,反而还要惹是生非,存心撩拨赵宋,今天到赵宋的桂阳去抢几头牛,明天到赵宋的江华去杀几个人,弄得赵宋的边民不得安宁。
赵宋道州刺史王继勋数次上书朝廷,说南汉主刘鋹,残暴不仁,经常派兵骚扰边境,边民深受其害,请朝廷出兵讨伐南汉,给他们一点厉害瞧瞧。
南汉本就是赵匡胤计划内的一道菜,吃掉了荆南、湖南、后蜀之后,他已经在考虑怎么吃掉南汉这道菜了。最初的想法,他想吃得舒适些,不想劳师动众,大动干戈,当他接到王继勋的奏章后,立即派人给南唐主送去一封信,命令南唐主劝说南汉向朝廷称臣。
此时的南唐,李景已于建隆二年(961年)病逝。李景死后,继任者是后主李煜。
李煜仍然和他的父亲一样,臣服赵宋,接到赵宋皇帝的诏令后,立即派人到南汉,转达了赵宋皇帝的旨意。
南汉主刘鋹是个不服人的主,他不但不买李煜的账,反而拘留了南唐使者,并派人送信给李煜,在信中把李煜臭骂一顿,说南唐要做赵宋的儿臣,你自己去做,何必要扯上我南汉呢?
李煜只好派人将刘鋹的信送往汴梁,转交给赵匡胤去处理。
第二篇 大宋开国 第58节:南汉骚边(2)
赵匡胤看罢南汉主的书信,气得暴跳如雷,下决心要除掉这个不知深浅的小朝廷。
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赵匡胤诏令潭州仿御史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为正副统兵大元帅,领兵讨伐南汉。
南汉主刘鋹是一个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