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必败-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诸葛亮把主将之职交给了马谡。 
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计谋,深受诸葛亮器重。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在诸葛亮的眼中,已经形成了对马谡的定式思维,他认为马谡是“当世之英才。”所以他对刘备的告诫并不以为然。之后他以马谡为参军,经常互相交流,甚至通宵达旦地在一起谈论军事。 
街亭失手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军回汉中,然后挥泪斩了马谡。当他想起当初刘备的告诫时,不由地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招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他们对待人才的那些偏见与诸葛亮何其相似。 
2005年3月,国内媒体纷纷报道了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青愤然辞职的消息。原来,在众多投考陈教授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由于政治、外语关卡,陈丹青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陈丹青认为自己始终不能适应当前“学术行政化”的教育体制,而且他不想被不知不觉地异化。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专家认为:这个事件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我们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缺乏灵活性,存在不少弊端,在形式的公平背后掩盖了实质的不公平。 
就拿政治和外语来说,由于规定较死,使得无数专业人才郁郁而不得志。这与王平得不到诸葛亮重用的情况相似。在诸葛亮心目中,降将王平何谈政治素养?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则认为,凡是通不过政治考试的人,便没有资格去读研究生。诸葛亮认为王平是个大老粗,所以不能做主将;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则认为,外语不过关的人,肯定没有能力搞学术研究。 
郑州航空学院在北京参加人才招聘会,接到了一份博士的简历,发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校方赶快与此人取得联系,并见面详谈聘用细节。见此高人还犹豫不决,校方便派人三顾茅庐,诚情相邀,并把一套郑州住房的钥匙交给了此人。折腾了三个月时间后,校方终于发现此人是个假博士,甚至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其所投简历内容,全部是他自己编造的。   
诸葛亮的用人偏见(2)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对学历、文凭、外语成绩、海外背景的要求太不切合实际,所以才使真正的人才望而却步,反而为那些大胆妄为的骗子制造了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用人疑人杀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授计给杨仪、姜维、王平、马岱等人,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杀掉魏延。后来,魏然果然被杀,理由是魏延谋反。 
计杀魏延,一直被后人看作是诸葛亮智慧过人的地方。然而,失去了魏延的蜀军,战斗力也衰退了许多。所以杀魏延是一个有疑问的手段。甚至有人认为,魏延谋反,是千古奇怨。 
为了给诸葛亮计杀魏延的行为做辩解,《三国演义》虚构了两段有关魏延曾出卖自己主子的经历。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刘备、诸葛亮曾经被曹操军队追剿,刘备欲暂且到襄阳刘琮处安歇。但刘琮惧而不出,刘琮手下的大将蔡瑁、张允指挥军士向刘备射箭,以阻止刘备进城。城中大将魏延聚众高呼:“刘玄德乃仁义之人,为何要拒之城外!”,魏延还抡刀砍死守门将士,放下吊桥,招呼刘备进城。这时城中另一大将文聘来战魏延。刘备不忍心看襄阳军兵自相残杀,于是离开了襄阳大道,到江陵寻找安身之处。魏延手下兵少,打不过文聘的人马,只好匹马逃出襄阳。此时刘备已经远去,魏延便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 
后来刘备派关羽攻打长沙,长沙太守韩玄派大将黄忠迎阵,黄忠消极怠工,韩玄怀疑黄忠通敌,下令将黄忠绑起来处死。魏延毫不犹豫,砍死刀斧手,带领长沙百姓发动起义,并且斩杀了韩玄,引领刘备大军入城。 
就在关羽向刘备引荐魏延的时候,诸葛亮却大喝一声,令刀斧手把魏延推出去砍了。诸葛亮的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且不说魏延两次背叛主子是虚构的故事,即便它是真实的,又怎能足以说明魏延是不忠不义之人呢?况且魏延早就慕刘玄德之仁义,一直心向往之,只是屡次机会错过,才不得不暂且委身于他人。他背叛刘琮和韩玄,均是为了弃暗投明,寻找他心中的圣地明主,焉能就说他是不忠不义?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怎样?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蜀汉的第一员猛将? 
中国人说某人脑后有“反骨”,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凭面相就看出的,而是把那些总是不服从领导命令的人都比喻成脑后有“反骨”。若从这个角度讲,魏延的确就是这样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主动请缨,希望兵出子午谷。但这一计策被诸葛亮否决了。从此魏延便嘟嘟囔囔,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言下之意是,诸葛亮有很多地方还不如我魏延呢。这自然让诸葛亮感到不舒服了。 
大凡脑后有“反骨”的人,往往都是能力出众的人。魏延更不例外。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将领,但他平时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家伙。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他在重用魏延的时候也时刻防备着魏延。可以说是“边疑边用,边用边疑。”这就违背了中国那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使魏延为诸葛亮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屡立战功,也没有消除诸葛亮对他的陈见。后来诸葛亮对魏延的疑心越来越重,最后他设计了一个在自己身死以后除掉魏延的计划,结果,魏延临死都没有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是魏延想谋反,所以才被诛杀的。然而,从史书中我们丝毫看不到魏延有谋反的迹象。他只是不愿意因诸葛亮病逝就轻易退兵,还欲继续攻打司马懿,所以他火烧栈道,拦住正在撤退的杨仪所领的大队人马。 
当时魏延、杨仪都上表给刘禅,互说对方要谋反。刘禅不知道谁是谁非,于是问计于董允、蒋婉。蒋婉是诸葛亮内定的第一继承人,他自然不希望留下魏延这个最危险的对手,而董允又和蒋婉关系密切。所以此二人向刘禅力保杨仪,而坚决主张诛灭魏延。由此,魏延便落下一个谋反的罪名,并被写进了《三国志》中。 
魏延被杀后,蜀国的凝聚力越来越弱,很少有魏将再来投降了。   
过河拆桥排挤杨仪   
除掉魏延以后,紧接着杨仪也被排挤了。当然这也是诸葛亮的安排。诸葛亮知道杨仪能力不错,而且平时与魏延不合。所以由杨仪出面诛讨魏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是诸葛亮最看不惯太过张扬的人,而杨仪这个人恰好也是个目空一切的人,所以诸葛亮没有把杨仪纳入接班人的候选单。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刘备做汉中王时,杨仪被提拔为尚书。诸葛亮北伐期间,命杨仪为参军,后升迁为长史,兼任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数出军,杨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而且办事果断,干净利落。在调度军戎方面,杨仪也特别擅长。不过杨仪也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他和魏延之间有着非常深的矛盾。诸葛亮临死之前,交待杨仪领军还蜀,杨仪还按照诸葛亮临终前的计策,诛杀了魏延。 
杨仪以为自己诛讨魏延有功,定能替代诸葛亮秉政。然而,诸葛亮却任命了蒋婉为自己的第一任接班人。而杨仪只是被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实际上被架空了。杨仪认为自己的功劳要比蒋婉大,能力也比蒋婉强很多,所以他对诸葛亮生前的安排牢骚满腹,他的怨言没有人敢听,他就只说给后军师费祎听。后来费祎向刘禅告发说,杨仪曾对自己说过:“当初诸葛亮丞相病死之际,我若举军以投奔曹魏,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的处境!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呀!”刘禅听到费祎的告密,自然大怒,把杨仪废官为民,迁徙到了偏远的汉嘉郡。杨仪不服,上书为自己辩解,但由于言辞激烈,遂被收进监牢。绝望之下,杨仪含恨自杀。 
至于杨仪到底是不是说过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谁也不知道。毕竟只有费祎一个人告密,并无他人作证。所以,也许这是一个大怨案。费祎是诸葛亮内定的第二个接班人,他自然不希望杨仪能东山再起,所以他陷害杨仪的可能性非常大。当时主持政事的是蒋婉,而杨仪又很不服气蒋婉的才能。杨仪落到诸葛亮内定的这第一、第二任接班人的手里,你说他能有好果子吃吗? 
以上的分析说明,魏延遭杨仪诛杀、杨仪因费祎告密而自杀,都是蜀汉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诸葛亮权谋运用的结果。之所以废掉了魏延、杨仪这两名最顶级的人才,是因为这两人都是能力出众但个性突出且不善内敛。之所以重用蒋婉、费祎,是因为这两个人看起来比较老实听话。 
蒋婉、费祎在接班以后,果然沿袭诸葛遗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可惜此二人才华均远逊于诸葛亮,所以在他们的治理之下,蜀汉国力不见提升,反倒日渐衰落了。 
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去世,会导致这个组织的迅速衰落,说明这个领导在人才战略方面很不成功。诸葛亮便是这样,他所勉力维持的复杂局面,没有哪个后继者可以承担。所以,蜀汉不再拥有美好的未来了。   
“千里马”的悲剧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这样的话:“你可以把我的工厂、设备、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卡耐基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文字:“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中。” 
卡耐基的成功在于善用比自己强的人。而诸葛亮的失败,在于他总是雇佣比自己差的人。 
我们现在的领导,大多像诸葛亮那样,不喜欢桀骜不驯的员工。即使你才华出众,但如果你经常表现出对领导的不敬,那么你就要小心了,或许那一天你就会被领导算计了。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有个性的人才往往能不到很好的归宿。封建官僚体制所造就的等级观念,使得大臣们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一旦有人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那么他的下场必定是很惨的。魏延、杨仪的遭遇便是很好的例证。 
尽管也有魏征、包拯等少数几个敢于直言劝谏的文官得到善终,但“飞鸟尽,良恭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规律依然得到了古代历史的验证。特别是那些立下战功的将军,似乎很难和皇帝达到双赢。他们知趣的话会主动解甲归田,比如范蠡,功成之后隐居江湖,成为一个商人。当然,不知趣的人还是很多,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不仅功高盖主,而且还想擅自迎回二帝,皇帝赵构的十二道金牌才把他拦住,所以他被皇帝的冤狱致死了。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怕的是功臣难管,索性一起除掉完事。鳌拜认为,做臣子太难,于是他想谋反,结果被康熙干掉了。总之,大凡有才能而又有个性的人,是很难在封建官僚体制下舒舒服服生存下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