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哪里。元庆、元爽还不赶紧向李郎中道歉?”
武元庆、武元爽两人立刻离席向李潜长揖而拜。李潜也离席回礼。而后三人重新入座。
说开了误会气氛便融洽起来,聊了几句闲话,李潜道:“听闻陛下已拜国公为利州都督,真是可喜可贺。”
武士镬笑了笑摆摆手,“此事不值一提。武某都一把老骨头了还要外放有什么可贺的?其实武某原本想在长安颐养天年的,不过陛下信任武某让武某到利州收拾残局,武某自当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李潜点点头,“国公说的不错。我等为人臣子,恪尽职守为陛下分忧乃是本分。国公准备何日启程?家中可安排妥当?有什么需要李某效劳的吗?”
“武某准备过了上元节便启程。犬子元庆、元爽留在京城料理家事。他们两个此前一直跟随老夫来往四方,在长安呆的时间少,根本不知长安的水到底有多深,日后还请郎中多多关照。”
李潜心中却在思忖武士镬为何会将武家兄弟留在京城。想了一会他忽然想起刚才见礼时武家兄弟的妻子都没带孩子,立刻想到武士镬此举的用意。武元庆、武元爽两人都已成婚,只是两人一直跟在武士镬身边与他们的妻子聚少离多,到现在都还没有孩子,武士镬让他们留在长安也是想让他们尽快生个一儿半女也好了却他一桩夙愿。
想到这李潜微笑着点点头拱手道:“请国公放心,若有用得上李潜的地方尽管开口。另外还有一事,李某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公子,虽然你我相识不久但一见如故,现在更是通家之好,有什么话不能说?公子有话尽管说就是。”
李潜道:“国公此次赴任可要带家眷去?”
武士镬听了轻轻点头。武士镬又不是瞎子、傻子,武元庆和武元爽与杨氏不合的事他早就看在眼里。若将这两兄弟和杨氏母女一块留在长安那杨氏母女还有好日子过?所以武士镬早已计划好要带着杨氏母女到利州赴任。
看到武士镬点头,李潜道:“恕李某冒昧,此去利州路途遥远且李孝常的余党未平,国公的三个千金年纪尚幼,去利州是否多有不便?”
武士镬愣了片刻轻轻叹息一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武士镬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为了能尽快抱上孙子,他只能让杨氏带着孩子跟他到利州。
李潜看到武士镬的神态便知道他此刻心里的纠结。等了片刻李潜试探着道:“国公,您的爱女阿约与犬子年纪相若,难得两人又能玩到一起,昨日阿约从李某家中回来,犬子又哭又闹一刻也不想与阿约分开。若是国公不嫌弃李某出身微寒,李某想高攀国公,不知国公意下如何?”
武士镬听了顿时愣住。指腹为婚、娃娃亲这都是很常见的事,只是他没想到李潜竟然这么直接了当的提出这事来。不过,转念武士镬便明白了李潜此举的意思。过了上元节他就要带着家人到利州,这一去还不知多少年能回来。李潜现在不提出来日后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武士镬暗忖,李潜虽然现在官职不高,但却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前程远大。而自己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都不成器,加上他们夫妻现在对杨氏的态度就恶劣,自己百年之后杨氏母女可怎么生活?若与李潜结成亲家,一来自己不在长安时李潜能关照下武元庆、武元爽,二来自己百年之后李潜也能照顾杨氏母女。
想到这武士镬道:“此事武某还需与贱内商量商量。”
李潜听了武士镬的回答便知道此事有眉目。不然武士镬肯定会找出其他理由婉言谢绝。于是李潜便岔开话题,与武家父子谈些闲话。过了一会武士镬借口出恭离开,李潜猜测他应该是去找杨氏商议。
武士镬出来果然是去找杨氏。两人见面后武士镬将李潜所说的告诉杨氏,杨氏听了道:“适才李夫人也说过此事。老爷您说怎么办?”
武士镬思忖片刻道:“此事倒也不差。只是李郎中此时提出此事很有可能想将阿约留下。夫人,你可舍得?”
杨氏顿时心酸。阿约只有三岁若是现在分开她心中肯定是不舍得。此前武元庆、武元爽两人的妻子就给阿约和阿叶吃了不少苦,杨氏原想这次带着她们一起去利州让她们能开开心心的长大。可若带在身边,三个孩子年龄还小都需要照顾,自己如何能照顾得过来?杨氏又想到,阿约和小麦粒非常合得来,而且麦紫澜也非常喜欢阿约,若将阿约留下,李潜夫妇肯定会好好照顾阿约。
权衡了许久,杨氏才道:“老爷,这事您拿主意吧。妾身听您的。”
武士镬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
武士镬回到厅中对李潜道:“适才武某与贱内商量了一下,认为阿约能入郎中法眼乃是她天大的福分。阿约年纪小不懂事日后还需郎中和李夫人多多管束。”
李潜没想到武士镬如此爽快,不过这也省去了他不少麻烦,于是李潜连忙道:“哪里,哪里。是李某高攀了。请国公放心,李某家人会将令爱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待。”
定下此事,武士镬便让侍女将杨氏等人请来。等她们来到武士镬将此事告知众人,然后商议择吉日纳吉纳彩。
' 。 。'
(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 。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一四八章赴任
第一四八章赴任
对李潜来说与武士镬结为亲家的好处并不明显。(读读窝duduwo。)因为武士镬虽贵为国公,但他是太上皇的亲信且年事已高,李世民现在重视他拜他为利州都督完全是想通过他来安抚那些武德旧臣,让那些人看到他李世民并不打算对武德旧臣赶尽杀绝。所以武士镬日后肯定会淡出李世民的视线。加上武士镬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皆不成器,武家的没落是板上钉钉的事。
反观李潜,虽然现在的官职爵位都不高但他还年轻且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只要他紧跟李世民封公拜相并非不可能。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他与武士镬结亲算不上明智之举。不过李潜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要想改变日后武则天篡唐的局面,就必须彻底断绝阿约进宫的可能。让小麦粒与阿约定下亲事便是最好的办法。
接下来李潜在忙忙碌碌中过了年,日子很快便到正月初十。那些预备驿丞、班头和探子准时来到大营集合。李潜从各地驿站抽调来十多个忠诚可靠的班头为预备驿丞、班头进行岗前培训,培训主要是让这些人了解驿站的事务流程,让他们提前熟悉日后的工作。
至于那些探子则由李潜亲自培训。李潜此举一方面是要通过与这些人的接触摸清他们的真才实学,另一方也趁机观察他们对大唐是否有足够的忠心。对于那些胆子小摇摆不定的家伙,李潜毫不手软直接开除出去。
贞观二年正月十九,李潜携家眷在灞桥送武士镬一家到利州赴任。武士镬临行前一再叮嘱武元庆、武元爽两人遇大事要征求李潜的意见,对李潜要恭恭敬敬执子侄之礼。李潜也反复承诺武士镬一定会照顾好武家兄弟。至于武家兄弟的反应,呃,虽然表面上应承了武士镬的吩咐对李潜客气的不得了,但心里却非常不以为然。
武士镬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武家兄弟的反应他如何能看不出来?李潜虽然年轻却经历了许多波折,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武家兄弟的反应和想法他焉能不知?所以对于幼稚、无脑的武家兄弟,武士镬只能暗自叹息一声。
送别武士镬李潜直接赶去城外大营。今天是那些预备驿丞、班头最后一天上课,李潜要告知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他们到驿站担任驿丞、班头。
李潜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面众人朗声道:“诸位这段时间已经学习了驿站事务的运作流程,相信日后诸位定能胜任驿站的工作。不过本官今天要说的并非这些。本官想问诸位,可知现在的驿传有何弊端?”
众人听了皆茫然摇头。他们对驿传的了解还很少,如何能看出其中的弊端?
李潜继续道:“眼下驿传系统存在三个弊端。(读读窝duduwo。)一是部分驿将暗自倒卖驿马。二是驿将侵吞驿田。三是驿将压迫驿丁驿卒。这三个弊端皆与驿将有关。说到这本官不得不解释一下何为驿将。自前朝以来,州县城内的驿站由官府负责,州有兵曹参军,县有县令分别负责州县城内的驿站事务。州县城之外的驿站则由驿将负责。本朝承袭前朝惯例,州县城外的驿站皆从当地大户人家选择合适人员担任驿将。”
“兵曹参军和县令皆是朝廷命官,主要恪尽职守就能升迁。且朝廷对他们稽考严格,若他们不遵法度则会被严惩。所以这两者敬畏朝廷律法轻易不敢以身试法。驿传系统的三个弊端在州县城内的驿站中并不明显。可那些驿将就不同了。他们不属于朝廷官员,干的好得不到升迁,干的不好朝廷也没办法严加惩戒。而且他们没有俸禄,所以他们就变着法子从驿站中捞取好处。盗卖驿马、侵吞驿田,将驿丁驿卒当作奴仆呼喝责打只是他们捞取好处的一部分手段而已。这些弊端由来已久,早在前朝便不是什么新鲜事。陛下更是早已知晓,只因大唐立国以来连年征战无瑕顾及此事,且驿传系统关系重大贸然撤掉驿将定会引起大乱,所以陛下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天下安定,陛下特命本官解决此事。”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李潜扫视了一遍众人继续道:“本官征召你们让你们到各地驿站做驿丞的主要目的就要解决驿将倒卖驿马侵吞驿田这种种弊端。本官要求你们到任后必须在半年之内彻底掌握驿站的运作。半年后陛下将布诏令裁撤驿将。解释你们必须保证诏令下达之时全面掌控驿站,将驿将从驿站里踢出去,而且不能让驿站生任何骚乱。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那些预备驿丞听了好多人都举起手。
李潜看了一遍众人点名道:“许德昭,你有什么问题?”
“郎中,听您所言那些驿将皆是当地豪强,若他们勾结歹人公然抗命怎么办?”
李潜冷笑一声,“勾结歹人公然抗命?难道你们手中的刀是吃素的吗?本官为何选拔你们当驿丞而不通过科举中选拔?本官看重的就是你们的悍勇你们都是在沙场上百战余生的老兵,若连几个地痞无赖都应付不了赶紧滚回家种地,别在这给本官丢人现眼”
许德昭听了面色凛然拱手道:“只要有郎中这句话咱们心里就有数了。请郎中放心,半年之内咱们一定把驿站攥在手心里。那些驿将胆敢说个不子,咱们就送他去见阎王”
其他他听了齐刷刷拱手道:“请郎中放心”
李潜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本官要的就是这个。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完成任务本官会为你们请功,提拔赏赐一样都不会少。另外,你们也不要一味的动刀动枪,对于那些肯退让的驿将要适当放他们一马。你们要记住,不主动动手,但若对方只要动手,就狠狠地打,出了事本官为你们顶着。(读读窝duduwo。)”
众人齐刷刷地大喝一声:“诺”
接下来李潜便将分配方案公告众人。由于此次只选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