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的使命
序 序
目极雪线连天,雪峰突兀林立,银装素裹,云雾缭绕。雄伟轩昂的昆仑群山犹如一条巨龙盘伏在云端,显得那么神秘。
深夜,犀利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在昆仑玉虚峰顶呼啸而过,寒风,吹尽千古愁忧。
渐渐地,狂风暴雪平静了下来,天空也变的清澈起来,月色,倾泄一地银白。
玉虚峰顶,除了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之外,还有五条人影。
一个道士,一个和尚,一个尼姑,一个叫花子和一个少年。
少年问道士:大师父,什么是‘无’?
道士回答道:心儿,当一个人能完全参透天地万物的时候,他的思维就进入了一种特异的境界,那么一切特异的、神奇的、奥秘的事情就一切明了。在那种境界中,时空不一样,逻辑亦全非。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一切界限,到了那种境界中就没有意思了。物质和意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时间、空间上的此与彼都不存在了。因此,存在与不存在,生与灭,有与无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就是所谓生灭既寂,有无既寂。这就是诸法性空,也就是‘无’。
少年继续问道:那么能不能创造出这种境界并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奇异空间呢?
道士沉思了一会,说道:师父也不清楚,也许可以吧。
少年恍然大悟,转头问和尚:二师父,为什么您每次练功的时候都念些奇怪的经文和咒语呢?
和尚回答道:孔心,那是语言的力量,语言中含有与宇宙相通的信息,你以后会明白的。
少年不解,问叫花子:那三师父您呢?为什么您每次练功前却喝那多的酒?
叫花子笑着说道:小子,我叫花子活了一百多岁,可以说是乞讨天下,足迹遍布五湖四海,目睹人间百态,尝遍了世间千辛万苦,只有酒才能让我在练功的时候忘记这些,否则我早就走火入魔了,呵呵,要不你小子以后也去做两年乞丐,你就会知道师父我的苦衷了。
少年点点头又说道:好的,师父,我一定遵从您的吩咐,但是师父酒真的能让你忘记一切吗?
叫花子微微一呆,回答道:不能,酒能让人忘记一切,惟独不能忘情。
少年不解,问尼姑:四师父,情为何物?
尼姑若有所思地对少年说道: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孩子,答应师父以后保护好你身边的每一个女人,不要让她们因你而受到伤害好吗?
少年依然不解,但还是点头答应道:好的,四师父,我答应你”
道士看看远处的天际,对少年说道:心儿,我和你其他三位师父要走了,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你是一个遗腹子,而你母亲就在快要生下你的时候遭到了意外的天雷之劫,你却依然生存了下来,既然老天都主宰不了你的命,只有靠你自己了,知道吗?
少年听到道士的话,一时无语……
道士叹息一声,对少年说道:好了,孩子,我们走了后你也下山吧”
少年神情恍惚地说:是,师父
远处的天空好象响起了天籁之声,和尚,尼姑,道士,叫花子同时面朝西方,天际之间,四道金光射在四人身上,一瞬间,四个人全都消失在玉虚峰顶。
一切突然停止了下来,仿佛时间也停止了,空灵中充满宁静,清新中充满自在,峰顶发出一种人间难寻的纯净气息,宛如是从虚空中的云端飘来,有着最能使身心完全松放的纯净,消融烦忧、照见自在。
三天后,少年仰天长啸,飘然下山……
第一卷:冷神入世 1 第一章:昆仑之子
第一章:昆仑之子
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
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
目极雪线连天际,望中牛马漫逡巡。
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是客。
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别留待勘探群。
我车日行三百里,七天驰骋不曾停。
昆仑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驱遣江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一首陈毅大元帅的《昆仑山颂》,道尽了我国西部昆仑山的全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最高山峰在于青海、新疆两省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中国西部青海省最高点。
古老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说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奇峰婷婷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昆仑山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裂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传说,当年玉皇大帝见昆仑山雄伟高大,气势轩昂,景象万千,且离天庭很近,便在昆仑山顶修建了一座轩辕行宫。玉帝的妹妹玉虚得知后,很不服气,说玉帝霸占的地方太多了,不仅占了天上,还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据为已有。玉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让给了玉虚。玉虚便在这座山峰上为自己修筑一座冰清玉洁、俏丽奇美的行宫,而且经常带着众姐妹到此游玩,所以,这座山峰就叫玉虚峰。
昆仑山顶常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即便现在是7月的天气,可在这里,一点都感觉不到炎热是怎么回事,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正常人在上面一刻也是呆不了。可奇怪的是,如此环境,如此气候,竟然在山顶的一片废墟上有五个小石屋,那其中的四个石屋环绕在中间那个相对来说比较大一点的屋子,在废墟旁边3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片平地。
一个古稀之年的老道。
一个秀发童颜的尼姑。
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
一个老的不能在老的叫花子。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五个人,按五行之位座成一个圆圈。
“孔心,你今年多大了?”道士睁大他那已经没有任何用处的眼睛问那个少年,虽然道士那眼睛看不见,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的风采,儒雅翩翩,宽大的道袍被山顶的劣风吹的哗哗响,显示出他修长完美的身材,头顶的道冠更添三分仙气,五屡长须迎风飘扬,被别人看见的话,心中只能感叹造物者的伟大——好一个老道士。
“师父,山下昆仑镇的大叔都说我今年该16了,可我自己真的不清楚,想来您是比我更清楚吧”,少年孔心很恭敬的回答盲道士的问题,他的背影是那么坚挺修长,摇着脑袋一想自己竟然不清楚自己多大了,真是感觉很悲哀。
潇洒的老道士好象感觉到少年孔心的心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咕噜,咕噜,咕噜……”旁边的那个叫花子喝酒的样子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蓬蓬的乱发,黑白相杂的胡须,酒槽鼻,迷着小小眼睛,身上的衣服不知是几十年前的,还是几百年前的,已经不能说是衣服了,更象是鱼网,对,象鱼网——捞鲸鱼的鱼网。想来世上的叫花子好象都离不开酒,放下嘴边的大葫芦,用几乎没有几片布只有丝的袖口擦了擦嘴吧,一声长笑,“空心小子,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哈哈哈哈啊哈哈,真是千古奇闻啊,哈哈哈哈哈哈…………”
少年孔心的心再次的感到悲哀。
“闭上你的哪个臭嘴,那你说说自己活了多少年啦,真是不害臊”,秀发童颜的尼姑猛然睁开眼睛,奇怪的是,说话的时候她的嘴形竟然毫丝没动,岁月的流失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就是年华18的少女也会自叹不如,只有周围几个人知道这个尼姑绝对是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尼姑。而且周围的几个人好象一点都不奇怪她不张嘴就可以说话,知道她是很少用嘴说话,也许,她用嘴说话是她年龄的破绽,所以很少说话,女人啊!哎!脱俗也不能免臭美。当今的昆仑山竟然有一个会腹语的老尼姑,要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肯定被人说是妖怪。
“呵呵,我想想……光绪……年……民国……年……现在1996年……哎…”,拿起酒葫芦,想掩饰自己的尴尬,这个老叫花子一辈子流浪四方,竟然忘了自己活了多少岁,每每想起,感觉是老天和他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欲哭无泪。
看到老叫花子的糗像,少年空心笑了,他一笑,整个昆仑山的气氛突然变的怪怪的,那种奇妙的感觉,好象周围的群山都在陪他笑,潇洒的道士呆了,鹤发童颜的尼姑呆了,喝酒的叫花子不喝酒了也呆了,修为高深和尚也呆了,虽然他们看到孔心的笑不是第一次,但每次的都象现在一样的陶醉,孔心的笑,千古一笑,昆仑在笑。
“阿弥陀佛”一直不说话的哪个肥头大耳的和尚终于说话了,翁翁的说话声在群山中回荡出连续的回声,宽大的佛袍,肥胖的身材,十足是庙里那祢勒佛的神态,“孔心,你已经16了,你是我们四个看着长大的,在这十几年中,该教给你的本领我们全都教了,你真的想知道老衲活在世上多少年了吗?”。
“二师父,记得弟子问过您老人家,当时您说,不要多问,该知道的您会告诉我的,所以弟子到现在不知道四位恩师的高龄几何,不过弟子猜四位恩师应该80多了吧”
“哈哈哈哈……”老叫花子的招牌大笑又开始上演了。
“无量寿佛……”中国老道还是那老掉牙的四个子。
“孔心,为师的今年已经158了,哎,早在16年前我们就不想在这浑浊的世俗呆着,可为了你,为了您我们的毕生心血和一个心愿,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最后一天?四师父,为什么这么说?心儿在这世上就师父您们几位亲人了,您们走,我也走”从孔心的眼神中看出他是说到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