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2年,陈独秀被捕,关押在南京监狱。蔡元培与宋庆龄等人联名致电国民党中央,要求立即释放陈。之后,蔡还安排刘海粟到狱中探望陈,让刘转告陈,在狱中从事一些学术研究,不要虚度岁月,他们会设法进行营救。陈独秀听罢很是激动。蔡元培还为陈在狱中出版的《独秀文存》第9版作序。
1938年2月9日,蔡元培70大寿,各界名流在上海国际饭店为其大摆寿宴。蔡在答辞中说:“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再做几件事。我到了70岁,就觉得过去69年都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
蔡元培自奉甚俭。民国成立后,有人得知其就任教育总长,上门恭贺。蔡身穿短袄,出门迎接,贺客见他满手肥皂沫,一边招呼,一边抹手,贺客倒不自在起来,蔡氏会意,微笑说:“没关系,没关系,今天因为无事,随便洗洗衣服,请里面坐罢!”
北伐胜利后,蔡元培任国府委员,但家中陈设极为简陋,客堂沿墙摆放了四张靠背椅子,当中放一张方桌,四个方凳,再无其他。在上海,他也只是住在普通的里弄,1931年才搬入一栋破旧的洋楼。
蔡元培于吃穿素不挑剔,蔡夫人说蔡元培好侍候,“稀饭也吃,干饭也吃,焦饭也吃”。他常穿西服,但西服的料子却是极为廉价的料子。
段锡朋忆及,一次他碰上给校长蔡元培送饭的伙计,于是好奇地打开菜篮一看,里面一盘木须炒肉、一盘醋溜白菜和几个馒头,简单若此。
1922年,蔡元培出国考察教育,他到纽约前,纽约的北大同学会组织一个专门接待蔡的接待委员会,陪同蔡考察。冯友兰回忆,他们到码头上迎接蔡,他仍是一介寒儒,书生本色,没有带秘书,也没有带随从人员,不惊动中国驻美的外交人员,如同一个老留学生一样独来独往,住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一个小旅馆内,和留学生在一起。
1935年,蒋梦麟、胡適、王星拱、丁西林、赵畸、罗家伦准备给蔡元培买一所房子,作为蔡70大寿的贺礼,让他用于藏书和居住。然后,随着抗战爆发,淞沪沦陷,此事最终未成。
蔡元培一生身居高位,却一贫如洗,他去世后,有自香港回重庆的人对王世杰说:“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无一寸土,医院医药费1000余元,蔡夫人至今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事,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
【厚德】
清季士大夫出行必以轿,蔡元培竭力反对,谓:“以人舁人,非人道;且以两人或三四人代一人之步,亦太不经济。”某次,某名流设宴于邸,以轿接蔡,蔡坚不肯乘,使空轿还,而己则徒步往。及至,已肴残酒阑,主人责轿役,蔡元培立为解释。蔡元培亦不坐人力车,谓:“目睹人力车夫伛偻喘汗之状,实太不忍。”
“苏报案”发生后,章太炎、邹容被捕,蔡元培逃到青岛避难,得以幸免。蔡从青岛返沪后,每月必到狱中轮流探望章、邹二人(当时监狱规定每次只能探望一人)。邹容病逝后,蔡与其他革命党人将其葬于华泾。邹容墓前纪念塔修建落成时,蔡做了一次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据说陈其美就是因为听了此次演讲,回家变卖家产,投身革命的。
任教育总长后,蔡元培在报纸上读到胡玉缙的文章,对其颇为欣赏,便让教育部承政厅写信邀请胡到教育部任职。当时民国刚成立,写信之人沿袭清朝官场用语,开头便写“奉总长谕”。胡收到信后大加不满,写信向蔡抗议,认为“谕”是承袭了清朝的陋习。蔡接到信后,马上复函向胡道歉。胡见蔡的复函言辞恳切,这才同意到教育部任职。
蔡元培到北大之前,北大的教员学生都是大人老爷,校工们见了他们都要恭敬地行礼。蔡第一次到北大时,校工们排队向校长恭敬行礼,蔡见后急忙脱下礼帽,恭恭敬敬地鞠躬还礼。校工和学生大为惊讶。此后,蔡每日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行礼,他也脱帽鞠躬。
北大规定,新生入校,必须有一名京官为其担保。1919年,一位马姓湖南学生考入北大,但他在京无亲友,更谈不上认识京官了。他便写信向蔡元培抗议,要求北大取消这一规定。蔡马上回信说,国外大学确无此制度,但北大是教授治校,取消这一规定必须教授会决议通讨。在取消这一规定前,他愿为马担保。于是马顺利入北大求学。
有人嘲笑蔡元培的字如同鸡爪,蔡笑道:“余学黄山谷书,惜未得其长,而短处辄不能自掩耳!”
1915年夏,许德珩只身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门。许是年已25岁,家中无力供他上学,经济困窘。两年后,蔡元培出长北大。此时,许生活实在没有着落,只好去找校长。他向蔡陈述了自己的困境,蔡问道:“会外文不?”答曰:“会一点英文。”蔡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英文的《多桑蒙古史》,随手挑到一节叫他翻译。他当即下就写,翻译的中文贴切通顺,加上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蔡看了比较满意,当即介绍许到国史编纂处做课余翻译,月薪10块银元。从此,许德珩不但可以吃饱穿暖,而且每月还能寄点钱给乡下的寡母。多年后,许德珩还时常对子女孙辈说:“正是我山穷水尽的时候,我师蔡先生援人以手,给了我课余翻译的机会,对我真是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冯友兰回忆,其弟冯景兰在北大上预科时,想报考河南省公费留学生,需要北大出具的肄业证明。由于时间紧张,冯友兰写好证明信,直接到校长办公室找蔡元培,冯走上前去,蔡欠了一欠身,问有什么事。冯把信交给他,他看了,笑笑说:“好哇,好哇,能够出去看看好哇。”冯说:“那就请校长批几个字吧。”蔡提起笔来就写了两个字“照发”。接下来,冯的证明信很快就办好了。
冯友兰又回忆蔡元培:“1921年,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他到美国访问,到了纽约。北大的同学组织了一个随从班子,轮流着陪同他到各地方去。有几天,我们常在一起。有一天,在旅馆里,每人都拿出一张纸,请他写字。我恰好有一把折扇,也请他写。他给每人都写了几句,各不相同。又一天晚上,在纽约的中国学生开会欢迎他,人到的很多。蔡元培一进会场,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了,好像有人在那里指挥一样。当时的留学生杨荫榆说:‘我在中国教育界多年,还没有看见校长和学生间的关系这样好的。北大的学生向来自命甚高,可是见了老校长,这样地恭敬,我现在真是佩服蔡先生了。’”
1921年,26岁的刘海粟应蔡元培的邀请到北大画法研究会授课。之后,蔡元培为刘办了一次隆重的画展,并亲自撰写了《介绍画家刘海粟》,刊登在《新社会报》上。蔡又将刘的画作荐售给德国大夫克里依博士,解决了刘的生活来源。
1922年,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到苏联出席会议,在满洲里有五六名北大学生被捕。罗章龙向蔡元培求助,蔡马上致电东三省的官员,这几名学生很快获释。
蔡元培住在南京成贤街中央研究院办公厅时,他住在房间的里间,进出时,需从某君住的外间经过。一日,蔡元培早起准备去洗漱,但外间的某君却酣眠未醒,他怕惊扰其好梦,便在自己的房间看书,直到某君起床后,才走出去漱洗。
1927年,姜绍谟曾随蔡元培到宁波,他回忆,蔡元培虽年届花甲,但身体健康,事必躬亲,从不假手他人。在厦门期间,每次搬迁,他都自己收拾好铺盖行礼,不用姜动手。他待人接物很是谦和,饮宴之时,不论谁敬酒,他都喝下,然后举杯回敬;敬他香烟,无论好坏,他也都接受。
1927年,刘开渠到大学院任书记员,他对当时的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提及想去法国学雕塑,蔡微笑着说:“想到法国学雕塑是好事情,我们中国还没有派过专人去学,我记着这个事情。”一年后,刘接到了大学院的聘书,委任其为“著作员”,月薪八十元,刘终于实现到法国学习的梦想。为了解决刘到法国的路费,蔡特地预付刘半年工资,并帮他买到了打折的船票。刘极为感动。
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即使涉足政治,也倾向于实现自己教育救国的抱负。民国初年,他被任命为教育部长,他欣然接受。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五院,蔡元培原本想担任考试院长,当南京政府准备请他出任监察院院长之职时,他婉谢,说:“我是好好先生,怎么可以做监察事情?”
1928年,熊十力到杭州疗养,蔡元培到浙看望。此后,蔡元培以教育部的名义,让北大为熊安一职务,每月发薪200元。
1932年,蔡元培到武昌珞珈山小住几日,当时陈西滢卧病在床,蔡元培便拾级而上,走百余级石阶到山上看望陈,陈感动不已。之后不久,陈与蔡一起乘火车从南京北上,蔡对陈说,中央委员乘车是不用花钱的,所以这次一个钱也没有花,心里觉得颇为不安,请陈让他支付餐车的费用。陈见蔡说得诚恳委婉,便不再推辞。结果第二天陈才得知,蔡不仅支付了饭费,连茶房的小费都支付了。车到站后,蔡又让迎接之人将陈的行李也一并运走。陈深为蔡待人接物和蔼体贴的风度所折服。
瞿秋白之妻杨之华回忆,1935年,瞿秋白被捕,国民党中央高层开会讨论是否要处决瞿。蔡元培说:“像秋白这样有天才的人,在中国不可多得,主张不要杀他。”
蔡元培一生为人写推荐信无数,他的八行书推荐信极为有名,多则一日三四十封,少则也有十余封,有人认为有泛滥之嫌,甚至有人求他介绍门房或工役,他也欣然同意。曹建回忆:“(蔡)先生对于北大毕业同学确实能做到来者不拒有求必应的地步。……先生的介绍信有两个地方是不写的:真正无把握的不写,绝对有把握的也不写,最愿意写的是在‘有’‘无’之间。写信的方式也有二种:一种是亲笔的,一种是签名盖章的。亲笔的信在他的主观上是冀其必成的,签盖的信虽负介绍之责,但引用与否,在客观上还请受信的予以权衡。”
起初,各机关接到蔡元培的介绍信,都颇为重视,尽力纳之。蔡的介绍信日益增多,各机关不堪应付,旋与蔡协商,如为力荐之人,须另用一种特殊印章;而仅敷衍了事者,则仍用其普通印章,蔡从之。讵料未几,挟特殊印章之求荐者,又纷集于各机关。各机关苦于无法应付,再与蔡相商,嗣后函荐无效,必面告方可,此后求蔡介绍者,遂渐寥落。
许寿裳回忆,蔡元培的访客每日络绎不绝,他只要有闲暇,无论是早餐前还是深夜,总不厌其烦地接待。蔡任大学院院长时,甚至有素不相识的商店伙计拿着书本前来请教,蔡也详细地为他讲解,毫无倦容。
杨亮功回忆,他担任安徽大学校长时,蔡元培写信介绍一人到安大教书。当时正是学期中间,杨复函蔡说:“等到暑假,再行设法。”之后,杨将此事抛诸脑后,不想蔡对此事还颇为上心,暑假期间,杨回上海,蔡便提醒杨此事。杨遂聘此人为国文教师。到校后,杨发现此人根本不能教书,只好将其调至图书馆工作。后来杨问此人方得知,此人与蔡素昧平生,一日在火车上偶遇了蔡,蔡对其作品很是赏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