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南海备忘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进言,希望能有朝一日重返宫中,但袁不为所动。袁世凯既然决意废止宦官,但内廷劳役之差,由何人所负呢?仍用旧日家府婢媪,似乎不合乎帝王的尊贵体制,驱使新兵近侍入宫内,又难保不会给众姬妾嫔妃添乱,踌躇之下,忽发思古之幽情,欲从周礼天官成法,恢复女官之职。有人说,袁世凯这一想法是与筹安会中刘大经师刘师培相议所得,亦未可知也。    
    袁世凯决定宫内设置女官,一时却难以物色到合适的人。而督率女官的女官长之人选,更难选拔。这女官长,既要稍有学识资格,又须熟识官场事上接下之手段,其工作既不同教师管理学生,也异于姬妾之媚其夫主。况且,出身高贵一些的名门淑女,又有谁肯  身入宫值宿?若是贫贱之家女子或娼优之身,则又不合体统。所以,袁世凯在居仁堂愁眉了好几天。忽一日,袁世凯见到了一份“女子请愿团”的上书,上面首列名者为安静生安女士。袁世凯问及此女,得知安静生出身于富贵之家,更优学业,且于交际上颇具阅历资格。袁世凯立即批答,许其入宫觐见。    
    安静生来到居仁堂谒见袁世凯。她尽量抑止住那颗狂跳不已的心,三跪九拜,无不合礼节。    
    袁世凯一见她长得皮白肉嫩,眼睛里汪着两泓秋波,心中便有了几分好感,又装腔作势地问了几个问题,安女士都对答如流,袁世凯说:“你先回去,等着消息吧。”    
    过了两天,安女士走马上任。上任第一天,袁世凯便立即命她招选女官,人数为120名。    
    安静生打了一个草稿,草拟出招选女官的章程,送给袁世凯皇帝过目,老袁大笔一挥,写了“同意”两个大字。这个章程共有8条:    
    一、家世清白,政治清白,拥护袁皇帝领导。    
    二、年龄在14岁至25岁之间。    
    三、品貌端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    
    四、没有出嫁,没有对象的黄花大闺女。    
    五、或孀妇,但必须没有生过小孩。    
    六、不吃烟、不喝酒、不赌博。    
    七、三年后才可以出宫。    
    八、三年期满后,由女官长奏请皇上,对那些表现出色的,给予褒奖。    
    这八条章程公诸于众后,安女士又自作主张,加了一条,凡来报名的,必须交报名费10元钱,不合格的话,此款一律不退,合格的话,还得再交100元钱的入宫费。这钱自然进入了安静生的腰包。这个袁世凯自然不知,因他正在居仁堂筹划皇位继承人之事。    
    历代帝王之制,即位后,先立皇后及太子,以为继承有名。清代皇室确立皇位继承人,是由皇帝书写出继承者名号,密封起来,藏于正大光明殿匾额之后。此法被称为防弊之至的密法。袁世凯很是欣赏这一办法,故于登基建号后,在定皇位继承人制度时,反复考虑如何既承袭清室此法之长处,又要与之有所区别,有所“进步”。经过反复思考,袁世凯声言,他要写下三位皇位继承者的姓名,缄封于一处,以待其时启视。于是,袁与梁财神梁士诒、徐相国徐世昌密议于宫廷深处凡三天三夜。接着召皇侄袁乃宽,让其命工匠精铸铜质镀金之方匮,高二尺五寸、长三尺五寸,厚五寸,外有扃钥,四周可以启闭,中附以纯金质之秘椟,代价约值10万金。匮制成后,袁世凯又命袁乃宽督工造石室于中海之九曲亭后。室以天池白石为廊,上下不施栋宇,四周咸以石灰浆等胶固,一面置铁门,下管键。石室造好后,袁世凯乃于宫中斋戒祀神及祖宗,亲书名字三轴,如诰敕状,置金匮中,亲加扃锁,然后送置石室,即闭铁门键,外仍施灰浆胶固。虽近侍僚属,绝不知所书者为何人,甚至家族嗣子亦未由一窥秘奥。袁世凯死后,石室被打开,总统继承人为黎元洪、徐世昌、段棋瑞三人。    
    再说袁世凯称帝后,立即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反对。一时间,把个袁世凯搞得焦头烂额。万般无奈,袁世凯求助于迷信,便不时请人为自己算命、看风水。有风水先生推断袁家达官虽多,但都寿命不长,不超过58岁,原因是袁家祖坟的葬地不正,故而禄高命短。袁世凯对此深信不疑,当大权在握之后,便去州府请来风水先生吴佑文看阴阳宅。吴佑文选定河南彰德作为袁世凯生前的住宅和死后的葬地,于是袁不再回河南项城老家了。他大肆修建宫殿,改换门面,将原大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但他还不放心,时刻惦念着风水先生的预言,一天,他对“太子”袁克定说:“你知道明朝何以享国300年?就是因为十三陵的风水好。不看看风水我总是不能放心。”    
    袁世凯让袁克定礼聘山东著名堪舆家贾某,到北京为皇城看风水。    
    贾某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即手持罗盘在皇城内外详细查勘了一番,尔后,异常严肃地对袁克定说:“千岁爷,这是历朝宫殿,设计与结构气足神完,可保皇帝江山万代。”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可是美中有点不足,唯有新华宫门气散而不聚。正位以后,难免会出现一些波折,这是-一个缺陷,请千岁爷三思!”    
    袁克定忙问:“先生有无补救良方?”    
    “补救法嘛,”贾某不慌不忙地说:“依臣的愚见,最好在新华宫门左侧修建一个厕所,以收聚其气。”    
    “胡说八道!”袁世凯听儿子汇报了看凤水的经过,极为不满,    
    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门上建造厕所实在太不雅观了。“他还说了些什么?”    
    “他说如不收聚其气,父皇正位后,难免要出现一一些波折。”    
    “嗯?”    
    自袁世凯宣布称帝以后,反对之声四起,连北洋军中的嫡系干将冯国璋、段棋瑞都反对,而-向狼狈为奸的老友徐世昌也消沉在一边,云南蔡锷、李烈钧的护国军已举起了倒袁的旗帜,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相继独立,他正为此焦虑不安,贾某的预言,恰恰中了他的心病。为了皇图永固,他也顾不得雅观不雅观了,终于接受了贾某的建议。    
    于是,贾某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奖赏,而在新华宫门上出现了一个厕所,堪称世界皇宫之最。    
    厕所虽然修好了,可举国反袁的声浪愈加高涨。袁世凯终于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便呜呼哀哉了。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26节 窃国大盗大殡杯仁堂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后,在中南海怀仁堂停放21天。这期间,怀仁堂内外挂满了各方面送的祭幢、挽联和花圈,门前还搭了鲜花扎成的牌坊一座……一切都俨然如“大行皇帝”。    
    1916年6月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忧焚中自毙。第二天,袁世凯遗体入殓,他头戴平天冠,身穿祭天大礼服,仰然如“大行皇帝”。北洋政府下半旗致哀,禁止民众娱乐活动一天。    
    袁世凯大殓后在中南海停灵21天,到6月28日起灵运回老家彰德垣上村。当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国务院对袁世凯的丧事,拨款10万银元(-说50万元)作为治丧费,并通令文武机关下半旗27天,文武官吏及军队服丧(臂围黑纱),停止宴会27天,停止民间音乐,演戏7天,等等,一如清朝皇帝办丧事的规定。袁克定主办丧事穷奢极欲,极端铺张浪费。    
    在怀仁堂内外,挂满了各方面赠送的祭幢、挽联和花圈,门前还搭了鲜花扎成的牌坊一座,新华门外搭了素彩的牌坊三座,各机关文武官吏每天轮流到灵前行礼。驻京军队按日分班到新华门外举枪致敬,袁克定等家属麻衣麻帽在怀仁堂守灵。    
    永利杠房于袁世凯入殓时,即把“太平杠”连同杠夫32名送到怀仁堂(杠夫需经警察厅详细调查许可后,由丧礼处发“工人”标志和黄色纸花各一枚)。32名杠夫分日夜两斑轮流看守。    
    一般人家办丧事,请和尚、道士念经每棚最多13位,也有9位或11位的。袁家每棚用15位,服饰也特别讲究。    
    和尚从广济寺、拈花寺和戒台寺三处请来,各为15位。他们均穿绣有砖纹的红色袈裟,是和尚受戒时的“戒衣”。念的是“禅门”经典。    
    喇嘛由雍和宫请来,身穿黄缎绣龙纹的大袍,头戴大绒边礼帽,大鼓,大锣,大喇叭,外加别的吹奏乐器,就像每年正月雍和宫“打鬼”时的格局。    
    道士由白云观请来,身穿绣团花缎子道袍。每天早、午、晚更换道袍。道袍分黄、红、绿三色。除了中间3位法师外,其余12位道士穿的道袍,上面的绣花图案分为六种,每两人一种,十分华丽。    
    在停灵的21天里,五棚僧道每天轮流有一棚念经,到做七的日子,则五棚僧道全到,鼓号齐鸣,笙管齐奏,声音喧闹,在怀仁堂里根本就听不见人的说话声。    
    丧礼处向冥衣铺定制了许多纸糊的冥器,有高大的牌楼、享殿、轮船、汽车、马车、纸人以及各种日用器皿,应有尽有,摆在怀仁堂内外。又向丰台花厂定制了松鹤、松鹿、松亭、松人、松匾等,都用松树枝叶制作,十分精致。这些冥器价值几千元,于出殡后付之一炬。    
    一般汉官人家办丧事,有长约丈许的红绸制成的铭链,上写死者“某某之灵柩”字样,挂在灵堂内,下葬时即覆盖于灵柩上。袁的铭旌异常高大,长约二三丈,用整幅红缎缝制,上面镶金字,写着“大总统”的官衔。    
    此外,袁生前向清室“銮仪卫”取来的一些皇帝仪仗用品也陈列在怀仁堂内,到出殡时进入了丧仪行列。    
    6月28日出殡。前一天,永利杠房把“皇杠”以及各种仪仗用品摆在新华门内外,称为“晾杠”。出殡路线是:从怀仁堂南出新华门,往东,过天安门,向南,过中华门,出正阳门(前门)到京汉路车站(即西车站,后称前门车站),有二里多路。沿街密布军警,由警察总监吴炳汀负责警卫,路上事前铺上黄土,并泼清水净街。居民在街道两旁站立观看,人山人海。    
    袁柩先上32人小杠。棺上仍罩黄缎生龙纹棺罩、金顶。32个杠夫穿缂丝銮驾衣,黄套裤,青布靴,头戴鸡翎帽。棺前有“响尺”2人,棺后也有“响尺”2人(一般人家用“响尺”1人或2人)。“响尺”身穿孝服,一手持一根长约一尺的细长黑漆的檀香木棍,另一手用一根小木棍敲打作声,用以指挥杠夫的脚步。根据灵柩经过的路上的情况,“响尺”的声音或急或缓,杠夫随着“响尺”的声音走大步、碎步或跑步。棺罩上的金顶用四根黄色丝绳拉在杠的四角上,以免金顶摇晃,名为“拉幌”。另有4人,手持丈许木杆,上有小旗,称为“拨旗”,随着袁柩四角行走,路上空间遇有障碍物即由四人拨除。另有4人各背一个二三尺高的凳子,如遇灵柩在途中停留,即用此木凳把灵柩垫起来。这样,小杠也有四十多人。    
    在起灵前,袁的儿女、太太、姨太太、丫环以及各地亲属,均在灵前行三跪九叩首礼。大总统黎元洪的代表以及文武官吏、清室代表也都行礼。    
    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身穿麻衣,头戴麻冠,左手持魂帛(魂幡),由两个侍从扶持在灵柩前行走。三儿子以下的男性家属每人左手持哭丧棒一根,也由侍从两人扶持,在柩后步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