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年十月初一夜,小皇帝拓跋余率百官祭祀位于平城东部白登山上的东庙——昭成帝什翼犍和道武帝拓跋珪之庙,宗爱指使他的心腹小黄门贾周等人弑小皇帝,随即隐秘其事。
拓跋余被弑一事,只有羽林郎中刘尼知道。刘尼劝宗爱立皇孙——太子晃之子拓跋濬,宗爱听了吃了一惊,他望着刘尼说:“君大痴人!皇孙若立,岂能忘正平时事!”太子晃死于魏正平元年,即前一年。刘尼就问:“若如此,又当立谁?”宗爱说:“先还宫,当立诸王贤者。”刘尼担心再有非常之变,就悄悄地把这一切告知殿中尚书源贺,源贺与刘尼同掌兵权守卫宫禁;源贺又把这一消息悄悄告诉6俟之子南部尚书6丽,并和他商议说:“宗爱既立南安王,现在又弑之;既弑之又不愿立皇孙,将不利社稷!”6丽说:“只有秘密奉戴皇孙了!”
初三日,源贺与尚书长孙渴侯严兵守卫,刘尼与6丽到鹿苑奉迎皇孙拓跋濬;6丽把这个十三岁的皇孙抱到马上,立即驰入平城,源贺与长孙渴侯开门迎接。刘尼见事已成,又驰马回到东庙,对着大批卫士大呼:“宗爱已弑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可还宫!”众人皆呼“万岁”。
随即,源贺与长孙渴侯率领禁兵收捕宗爱及贾周等人,勒兵入殿,奉戴皇孙拓跋濬即皇帝位;杀宗爱、贾周,皆具五刑(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再枭,菹其骨肉于市),夷三族。
从二月弑帝,到十月又弑南安王余,宦官宗爱以宰相之权把持朝政,魏国家一片混乱。当此之际,宋人乘隙,大动干戈,魏人无心全力抗宋,只以常规守卫而已,但宋人终因将帅不良,朝廷悬授兵略,结果一败涂地。
也许,不能让刘义隆全力以赴来北伐的,还有国内的原因,或者说,是其自家的原因。
太子刘劭擅自把东阳公主家的奴才陈天兴召入东宫,而且让他担任队主,这有违禁令。这事不久就让刘义隆知道了。刘义隆大怒,听说此事后立即就要启动车驾前往东宫,在多人的劝阻下,他才稍稍平静下来,最后派宦官头目奚承祖带着皇上意旨去责备太子。
奚承祖到了东宫后,太子家令忙不迭地小步快跑迎了上去;被告知“有旨”,家令又忙不迭地跑到太子的寝殿。此时太子正抱着严道育睡在被子里,东宫的太监夏兒得到了家令的指示后进入卧内转告了奚承祖的来意,太子听了,用一腔睡意不耐烦地推说身体不适,太监夏兒又去把太子的意思转告给家令。家令知道太子是在装病,就跟着太监夏兒来到太子寝殿外,隔着十来步的距离对着窗子喊话,让太子快快出来接旨。
太子不得已匆匆起床,稍加梳洗,就带着一副倦容来见奚承祖。老太监奚承祖一向辅佐皇上治理内庭,皇家上下也都敬他几份,畏他几份,从不敢怠慢,太子平时也不例外;今日太子迟迟不来接旨,现在又见他这副倦容,就知道他又度过了一个不良之宵,心中就感觉大不快。待太子走近了,他就端正了身姿,然后用清亮的嗓音代皇上责问:
“南第先有一下人打算出嫁,又听说此下人养他人奴为子,而你竟用他为队主,度何其快!你的东宫队主、队副都是奴才担任吗?下人打算嫁,如今嫁在何处?”东阳公主府第在西掖门外,故以“南第”代指东阳公主。
太子劭惊惧了,皇上什么都知道吗?但他仍故作镇定以谎言应对:
“南第在世时,曾把得心奴陈天兴托付给臣,希望臣把他召入卫队,那时臣答道:‘卫队岂可擅入。天兴若有勇力,能击贼,再作计议。’当时只是戏言而已,说过也没当回事。后来天兴以一纸再提此事,臣追想往事,不忍食言,所谓‘人无信不立’,因此才召他前来;臣看他形貌粗健,可供使唤,又看在南第份上,就让他暂做队副。至于下人打算出嫁……尚未确定。”其实,陈天兴任队主,非队副;下人王鹦鹉早已做了沈怀远的妾了。
因为公主是袁皇后所生,皇上另眼相待,奚承祖知道他是在借已逝公主说事,就不好多说,又问:
“你不知他是奴才吗?且是下人养子?”
“臣用人虽取勋旧,但也参用有气干者。吴起贪赃,母死不归,杀妻求将,不孝之甚,然而他在魏,使秦人不敢东向,在楚,使三晋不敢南谋;晋宣帝司马懿听说景帝任用好色薄行的石苞为中护军司马,责让景帝,景帝答道:‘苞虽细行不足,却有经国才略。贞廉之士,未必能经世济国,因此齐桓公忘管仲之奢僭,而用其匡合之大谋;汉高祖舍陈平之污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兴国虽才用不及石苞,但任一区区队副,当不为过。”
一介奴才,怎好和石苞相提并论?听了太子的夸夸其谈,奚承祖没有再说什么,就离开了东宫。
第一四〇章 太子刘劭的种种恶行(二)
奚承祖离开以后,太子惶迫无计。
皇上既知王鹦鹉私养陈天兴一事,其他诸事奚承祖虽未点破,或恐皇上已经知晓;皇上若知晓东宫诸多不法事……有些事是僭越礼制的,僭越礼制的事皇上是不会轻饶的。皇上要是已经知晓了,那会怎么样?太子的脑中回闪着自古以来那些被废黜的太子的诸多往事,心中越恐惧。严道育还在床上,他也顾不上了,就急忙召来几个心腹陈景、张之等商议对策。无论如何,现在要设法弥缝过去的缺失,只要皇上不知道,什么大事都不是事。
召来的几个人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对策。倒是陈景的建议让太子看到了一线生机:
“诸事要,殿下一人也难以承受。既然始兴王如今对殿下言听计从,而始兴王又是潘淑妃的爱子,皇上对潘淑妃……殿下是知道的。诸事皆有始兴王参与,有些还是始兴王起了头的。与其一人承担,不如分而受之。既有始兴王在其中,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皇上要处分,也不会只归罪一个人,更何况殿下和始兴王又都是皇上的爱子。再说,皇上看在潘淑妃的份上,就是诸事了,到时候再让始兴王去求潘淑妃,也许天大的事都会化为乌有。”
前些日子,太子因嫁王鹦鹉为妾一事,担心事泄之后皇上追查,就曾通过姑姑临贺公主,希望她有机会向皇上透个口风。现在听了奚承祖带着旨意责问陈天兴为队主一事,就心中生疑:此事并未向临贺公主提及,皇上何由得知?但愿临贺公主不要帮了倒忙。于是太子在亲自给出镇京口的始兴王刘濬写了一封密件以通报此事后,又亲自到临贺公主的府邸叮嘱她若还没有和皇上提及此事,最好就不要再提了:
“皇上若问王鹦鹉嫁到了何处,就说还没有确定。”
在任扬州刺史后,元嘉二十六年始兴王刘濬以征北将军身份出任南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一般诸王在镇,若无皇上旨,不得还京都,但始兴王有母潘淑妃的呵护,就常常以看望母亲为由,要求返京,加上又有潘淑妃为他说情,所以他得以频繁往来于京口与京都之间,也因此,他得以频频出入东宫,与太子沆瀣一气。
眼下在京口的始兴王在得到太子派遣的心腹送来的密件之后,他也感到害怕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比起太子来,他的凶狠也毫不逊色。他这样答复太子的密件:
“奉令,深感惶怖。启此事多日,彼人今始派遣奚承祖来问,当是有感而,未测源自何出。想来临贺主不应言语反复,自惹是非,但此姥从来皆挟持两端,难以信赖,殿下正宜亲自探问以获实情。此姥若被彼人问及,当嘱其依事答复。又,天兴先供职于佞人府,不知太监簿册有无其姓名,可急阉割之以作遮掩。殿下见王未?宜依此令严亲自向上启闻。彼人若所为不已,正可促其余命,或是我等大庆之端!”
为防意外,太子与始兴王在书信中涉及相关人时,都不指实其姓名,只以他们两人才明白的暗语代替。在这份短札中,始兴王称皇上叫“彼人”——太子去函时则称皇上为“其人”,称太尉江夏王为“佞人”,“王”指王鹦鹉,“严”即严道育;“亲自向上启闻”,是让严道育上天禀告天神。最后那句话,是说皇上若追查无休止,正是他自寻死路,那也正是我们兄弟大庆之时!
由此可知,兄弟二人对父皇的狠毒程度如何。
看了心腹捎回的始兴王的复书,太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有这样一个兄弟,大概真如陈景所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应该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吧!始兴王在复书中又问“见王未?”该不是怀疑兄长是个偷嘴的馋猫吧。太子的嘴角再次掠过一丝笑意。至于复书中说为防万一就把给他们带来大麻烦的陈天兴阉割掉,太子犯难了。是阉割,还是除掉?
王鹦鹉自嫁给了沈怀远为妾,和始兴王来往就方便了许多,她实际上就成了始兴王的一个编外的妾;沈怀远名义上是娶了一个妾,实际上是接了一个姑奶奶回家:说话办事,全要听她的口气,且不敢和她抗辩一句。但他自己心中也明白,自己能有今天,全是仰仗始兴王的抬举,不然,自己今天在哪条街巷里觅食吃还拿不准呢!他把王鹦鹉安排在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每当始兴王回京,他都像恭候皇上的大驾光临一样,为他们做好一切准备。始兴王乐得四处鬼混,也对沈怀远格外关照,并拟提升他,只是还未找到借口向皇上提及。因此,始兴王既嘱咐他照料好王鹦鹉,他就把一门心事放在了伺候她这件事上,也因此,他对王鹦鹉就像对主子一样毕恭毕敬。
而对王鹦鹉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自己名义上毕竟是沈怀远的妾,是妾也该有妾的要求。她原是一个下人,她有她的事可做;现在一下子被人供奉着,有时就感到闲得慌。始兴王很久才能回京一趟,而且每次回来又都匆匆而过,草草收场,总让自己不能尽兴,大概是他的女人太多了吧!原先在东阳公主家,尤其是在公主卧病的时候,她和那个“儿子”陈天兴,那可真叫好呢!每每安顿好了其他奴婢,她就会和那个“儿子”好好乐一番。可哪知道好景不长,公主一撒手人寰,她也就失去了托身之所,同时也就别了那个好可爱的“儿子”,现在想来,那个“儿子”做起事来可真好呢!比起二十多岁的始兴王来也不知要好多少倍!现在看来,真像古人说的那样,被供奉起来的灵龟,更愿意爬在烂泥里!
王鹦鹉寂寞着。
她要变得现实些,于是她就把目光落在了跟前这个大活人沈怀远的身上。
第一四一章 太子刘劭的种种恶行(三)
沈怀远是个命大福大的人。就是因为死心塌地地替始兴王卖命,始兴王才会十万八万地赏他,也因此他才能在京都拥有这座富贵人家才能有的大宅子;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一妻三妾,不过那三妾中的两个,还都是始兴王用腻了的:扔了又不好,于是就把她们作为赏物先后赏给了他。当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