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赴前线,而不要让他们看见他在撤回后方。……军官的级别越高,越要用更多的时间到前线走动。”巴顿的这种品格和作风在部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军官们处处以他为榜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使第3 集团军始终保持着一种上下一心、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
巴顿是一员真正的猛将,行为粗犷,脾气暴躁,有时甚至相当专断,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善解人意的人,与下属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密切。巴顿要求他的部下必须忠实于他,绝对服从他的命令,这一要求有时是相当苛刻的。但同时,巴顿也十分忠于自己的部下,支持和信任他们,对他们倍加关怀爱护。在工作上,巴顿从不干预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是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干,独立地完成任务。如果有的人工作做出了成绩,他总会给以适当的表彰和嘉奖。如果有人受了委屈和伤害,他便会倾尽全力给予保护。当他们中有人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即使再舍不得,他也会忍痛割爱,放他们远走高飞。当然,他也决不会姑息那些玩忽职守、油头滑脑的家伙。因此,巴顿的指挥班子就像一个大家庭,他们团结和睦,工作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在其他场合,大家有时还做点官样文章,而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们却完全抛弃了一切装饰和客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体现出一种精诚合作的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这对于第3 集团军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起了良好的决定性的作用。
巴顿一向十分重视个人的仪表和装柬,越是重大的战役,他越像过盛大节日那样,穿着整洁庄重,甚至有些豪华。同样,他对于部队的着装和军容军纪也给予充分的关注。巴顿认为,严明的纪律,威武的军容,既反映了军队的精神面貌和军事素质,又能增加将士们的自豪感和战斗力。因此,不论在训练营地还是在战场上,巴顿对军容军纪的要求始终非常严格,即使参加战斗也毫不懈怠。对此,每一位接触过第3 集团军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1944 年10 月下旬,巴顿的外甥——反间谍人员弗雷德·艾尔因公来到第3集团军,他发现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一种“标准的军人姿态”:胡子刮得光光的,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皮靴擦得挣亮,执勤人员常备不懈,随时检查每一个人的军容军纪。对此,第3 集团军的官兵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并由此产生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所以,当有入问起他们是哪一支部队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我是巴顿的部队!”“我是巴顿的部下!”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做,正是这种圣洁质朴的感情,使得他们在一切困难面前都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所向无敌!
巴顿素来以治军严格而闻名,但他也十分体恤和关怀自己的同事和下属,在他那坚硬的外壳之下,隐藏着一颗细腻善良的心。在整个战争期间,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尽量调整好部队的生活,以保障他们旺盛的战斗热情和工作效率。在战斗问歇,他总是让将士们在城镇和村庄里就宿,换上干净整洁的服装,同时还想方设法把他们送住南锡、圣尼科拉斯等地的疗养和娱乐中心去,洗热水澡,作日光浴,看看电影戏剧,改善一下饮食。部队时常从农民手中为士兵们购买新鲜的烤面包和咖啡。战场上缴获的精美食品也大部分用于改善部队的伙食。士兵们的各季服装(特别是冬装、毛毯和睡袋等)一般都提前1 个多月就安排就序了。除此之外,巴顿还从一位父亲关心儿女的角度为士兵们的生活和健康着想。他曾给全军士兵写过一封私信,主要内容是讲述如何预防和治疗一种叫“堑壕足”的疾病(因足部长期受潮、寒而致的疾病,因战壕中的士兵患此病较多,故称)。这封充满慈父般关怀的信在全军产生了巨大反响。巴顿本身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他虽然热爱战争,但仍时刻挂念着远方的妻子和亲人,书信往来十分频繁。将心比心,他充分认识到家信对于军队士气的巨大影响,为此。他命令设立一辆邮递专车,及时把邮件送到每一个官兵的手中。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巴顿治军的严明和对待部下的一片苦心深深地教育了每一个人,感动了每一个人,第3 集团军的广大官兵都十分理解和敬重他,真心实意服从他的指挥,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并以作为巴顿的部下而感到无上的自豪和光荣。因此,尽管1944 年底的天气阴冷潮湿,战争的停滞局面使许多部队士气低落,大量减员。但是,巴顿的第3 集团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战斗欲望,没有出现严重减员的现象。相反,由于巴顿利用这段时间狠抓了部队的军事训练,特别注意抓了实施快速机动打击和攻坚战的训练,从而为下一步即将在德国进行的更大规模、更加激烈的战斗做了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后勤部门的努力,巴顿还建立起了便于持久作战的军械、弹药、油料、工程装备和坦克等的物资储备,参谋部门也为未来的战斗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1944 年10 用18 日,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军事会议,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会上传达了下一步的作战任务:第1 集团军于11 月初从亚琛发起进攻,突破敌莱茵河防御;第9 集团军保护其右翼,向北发展,与从奈梅亨向东南推进的蒙哥马利的集团军群汇合;而后,第9 集团军向北,第1 集团军向南,包围鲁尔;第3 集团军的任务是:在后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沃尔姆斯和美因兹之间渡过莱茵河。从整个计划来看,第3 集团军的任务仍然是辅助性的。
但事情的发展很快就打乱了艾森豪威尔的军事部署。由于第1、第9 集团军和英加部队的战斗准备不够充分,加上敌人的拼死抵抗,他们的攻势从一开始就严重受挫,进展十分缓慢。而巴顿从9 月份起就为这次战役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所以第3 集团军的攻势十分凌厉,进展迅速,在战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3 集团军的进攻原定于11 月8 日进行。但大公不作美, 11 月初的几天大雨不断,造成河水暴涨,平川变成汪洋,给地面部队的行动造成巨大困难。许多人认为,除了推迟进攻日期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有两位军长冒昧前来造访,要求巴顿修改进攻日期。但他们得到了巴顿一句不冷不热的回答:“你们对你们的继任者有什么建议吗?”两人悻悻而归,赶快进行作战部署。
其实,巴顿此时的心情也并不轻松。
11 月8 日正好是卡萨布兰卡登陆两周年的日子,而这一次进攻能否成功,巴顿却毫无把握,他眼下所期望的唯一一件事是:老天爷不要再来捣乱。他对戈德曼说:“这是我一生中度过的最长的一天。除了向上苍祈祷之外,我无事可做。”
但是从8 日凌晨起,大雨倾盆而降。巴顿有些烦躁,无法人睡,他索性坐起来,翻阅一本隆美尔写的书——《步兵进攻》。书中一个章节描写的是1914 年9 月在大雨滂沦中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给了他以启示和鼓舞。巴顿暗想:“只要德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清晨5 时,进攻开始了。700 门大炮同时向敌阵地猛轰,将拂晓来明的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8 时许,巴顿在斯蒂勒和戈德曼的陪同下,前往前沿阵地视察。此时,河面迷雾重重,雨势渐渐减弱。大约十几分钟后,雨过天晴,一轮旭日破雾而出。几乎与此同时,数百架银色的轰炸机呼啸着飞上天空,对敌阵地和指挥所狂轰滥炸。刹那间,地动山摇,令人惊心动魄。随后,装甲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冲去。“我他妈的简直要为德国人感到悲哀!”巴顿兴奋得大吼大叫。
下午,巴顿得知,所有部队都顺利地抵达了当天的目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连日大雨,许多桥梁被洪水冲垮,道路被淹没,美军的许多坦克和车辆被洪水围困,从而影响了地面部队的行进。否则的话,部队的推进速度还会快得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天气变得更加糟糕,阴雨不断,气温骤降。德国人充分利用坚固的工事和湍急的河流,拼死抵抗。巴顿第3 集团军的勇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奋力前进。巴顿的战术是:尽可能利用炮火支援,实施狭小正面的进攻,以较小的伤亡,突破敌军的防御,然后扩大战果,并向纵深发展进攻。所以尽管天气恶劣,敌人抵抗顽强,但巴顿的部队仍然能够不断地稳步前进。11 月22 日,敌人的坚固要塞——梅斯的守军终于投降了。攻克梅斯虽然谈不上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军事史上,该要塞是1301 年以来第一次被强攻占领的,这充分说明第3 集团军具有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
在随后的战斗中,由于潮湿、泥泞和寒冷,加之敌人已放弃了开阔地带,依托碉堡和石砌的村庄负隅顽抗,小部队进行的小规模推进战成了战役的主要特点。萨尔地区的德军以传统的顽强和刚毅进行殊死的抵抗,巴顿部队则一条河一条河,一个碉堡一 个碉堡,甚至一座房屋一座房屋地进行争夺,缓慢而稳步地向前推进。12 月8 日,他们攻占了德里安堡垒群。到12 月中旬,将德军从摩泽尔河、尼德河和萨尔河三个牢固的防御阵地赶走,终于突破了“西墙”,控制了德国的重要工业区——萨尔盆地,并牵制了大批德军,有力地支援了北路的主攻。
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巴顿指挥的第3 集团军克服了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等困难,与顽固凶恶的德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解放了1600 多平方英里土地,其中包括873 座城镇,打死打伤德军8。8 万人,俘虏3 万多人。而第3 集团军的伤亡总数只有2。3 万人。
11 月25 日,巴顿将军凯旋进入梅斯城,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检阅了攻占该城的英雄军队,向他们颁发了勋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我们的胜利主要是靠持续不断的进攻得来的,……同时也靠运用正确的作战方法:揪住敌人的鼻子,猛踢他们的下腹部。……你们已经表现出了勇猛顽强的精神,我确信,你们已看到了安全来自于勇猛的行动。我为你们而感到自豪!……我坚信,第3 集团军将会,也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正是:主将英明,巨手一挥调动千军万马;三军骁勇,浴血奋战赢得辉煌胜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第二十五章 阿登战役
北上阿登解燃眉,巴斯托涅炮声急;
雄兵百万大会师,乌法利兹歼顽敌。
由于第3 集团军在洛林地区稳步推进,使盟军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人们普遍认为,尽管德军的防御战打得十分顽强。并不断组织有效的反击,但他们大势已去,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的地面攻势了。但实际上,由于长期的战斗,盟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特别是布莱德雷的第12 集团军群。由于蒙哥马利占用了美军相当部分兵力和战线的不断拉长,使美军的兵力数量已达到了捉襟见时的程度,一些地段的防御力量极其薄弱,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属阿登山区。
阿登山区是霍奇斯的第1 集团军与巴顿第3 集团军的接合部,大约有80英里宽,但只有米德尔顿缺编的第8 军把守,兵力十分单薄。但是,盟军最高司令部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