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浙残明梦-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两人同居甬上,为世所重。世间猥琐解果之人,陆符直呵叱之如猪狗。万泰性格稍平和,然而一揖以下,绝不交谈。宁波地处海滨一隅,与三吴相闭隔,高风亮节者少。唯陆万两人名满江浙,为三吴人士所慕,由此浙东风气渐开。

黄宗羲自崇祯三年金陵南归后,想起复社金陵大会上吴昌时的话,便专程到鄞县拜访陆符。两人一见如故,遂为登堂拜母之交,又通过陆符结识了万泰。

转眼已是崇祯五年(1632)的春天。

余姚境内多逆党。如御史卢承钦曾以《东林党人榜》臭名远扬;还有一位叫蒋一骢的,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以谄附阉人官至太常寺卿。失势归家后,其气焰并不因此而稍有减轻。在黄尊素葬地、祠屋等,都出来阻挠其事。

余姚知县吴炳奉旨建黄尊素祠,卜地县城西之西石山。此地原为吕氏书室,以官价百两银子购得。拨祠夫两名守之,拟春秋致祭。然而蒋一骢千方百计从中阻挠,唆使其党以多出官价许多与黄家争地。

故此,刚随宗羲拜于刘宗周门下的陆符、万泰得知后,义愤填膺,决定约慈溪二冯会哭祠下,传播祭文以揭露逆党恶行。

“二冯”为兄弟二人,长名冯元飏,字尔赓,号留仙;次名冯元飙,字尔韬,号邺仙,为故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儿子。元飏为崇祯元年进士,官拜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元飙则为天启进士,任户科给事中。兄弟两人都喜爱提拔后进,结纳志士,主盟复社,浙东鄞县、慈溪、余姚三县后起者争相与之呼应。

三月一日,余姚西石山忠义祠下。士民拥堵,人山人海,争睹祭典盛况。

忠义祠内,黄尊素塑像梁冠朝服,手持芴板,不怒自威。

两边陪祀,各穿戴端然,庄严肃穆。

吴炳主持首次谕祭,宣读圣旨,追封三代:一封陪祀对川公黄大绶为太仆寺卿,一封陪祀鲲溟公黄曰中为太仆寺卿,一封主祀白安先生黄尊素为太仆寺卿;另追封章氏为淑人,封卢氏为淑人、姚氏为恭人。

卢太夫人率黄等素、黄符素、黄葆素、姚夫人、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黄宗辕、黄宗彝、叶氏与黄百药等跪伏在地,听读圣旨。

圣旨读罢。黄尊素家属依次上前,行跪叩之礼,然后退下。

黄宗羲跪叩敬香罢,偶然抬头,见案前摆着羊、猪、果、帛、樽、爵等供祭之物,父亲塑像在其后栩栩如生。霎那间,仿佛父亲如立眼前,在对着他谆谆教诲,父亲那瞻视若神的眼睛正在亲切地注视着他。

他想起了六年前父亲扶正抗奸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想起了四年前他自京师讼冤归来在镇江府某寺院逢洞然大师以伊蒲馔祭父亲灵位的旧事,想起了三年前卜葬父亲于隐鹤桥以来遭阉党阻挠终致取胜的经历……他不由得失声痛哭。

冯元飏宣读罢祭文,率冯元飙、刘应期、陆符、万泰、冯文伟、冯正则、冯自昭等十余人共同会哭祠下。一时哭声大震。围观民众纷纷嗟叹泪下。

事毕,陆符、万泰等人便将祭文四处分发传播。祭文除哀悼尊素,复历陈在姚逆党多方或明或暗阻挠黄尊素葬祀之事,刺余邑缙绅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此文一发散,登时满城士民议论纷纷,指责党逆之人的不是。

余姚逆党本身源于浙党,与地方绅士尤其是陶石梁弟子沈国模、管忠圣、史孝咸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沈管诸人,又因学术见解与刘宗周、黄宗羲等多次发生辩论而渐生嫌隙。

于是,在绍兴府白马山讲学时,便在议论中偏袒党逆之人,反过来指责黄宗羲一方的不是。

刘宗周在旁见状,不禁拍案而起,正色道:“不佞乃白安先生之未亡友。假若有相啮者,请以螳臂当之!”

沈、管等人见宗周怒发冲冠,这才闭口不言。

在刘宗周的支持下,陆符、万泰与二冯的祭文散播余姚、慈溪、鄞县、山阴等县,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那蒋一骢方卧病在床,闻讯咋舌惊悸再加气急,两脚一伸,登时一命呜呼。

此后,二冯便召集慈溪刘应期、姜思睿、冯文伟、冯正则、冯自昭、冯京第,余姚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三兄弟,鄞县陆符、万泰及黄尊素当年学生董守谕、董德偕、董德偁等在慈溪文昌庙前宣布成立文昌社。

文昌社作为复社浙东分支,继东林党遗风,以激励风物自任,品诗评文。社内诸子中,甬上陆符、万泰、董守谕、董德偁,被后人誉为“东林四先生”,慈溪二冯则被誉为“东林之巨子”。

 

 

 



 

数月后的一天,黄宗羲又携带宗炎、宗会赶往慈溪参加每月一度的文昌社聚会。

他到了慈水,先去姜宅拜访告假归乡的姜思睿。

姜思睿字颛愚,为故太仆寺少卿姜应麟侄子。天启年间中进士。崇祯初任御史,疏陈天下五大弊,又因先后弹劾周延儒,温体仁,得罪权臣而乞假归乡。与刘应期齐名,人称姜刘。

姜思睿闻听家人禀报姚江黄宗羲到来,慌忙迎了出来,邀请宗羲兄弟进内。

黄氏兄弟入内,见座上有一年逾半百的老儿危襟正坐,傲然不语。

姜思睿为宗羲兄弟介绍道:“这位董先生,刚从省城归里。”

宗羲、宗炎、宗会忙施礼道好。那人抬眼望天,用眼底扫了黄氏兄弟一眼,微微颔首示意。

姜思睿见此,略感不快。回头和悦颜色地请宗羲入座。

宗羲谦辞片刻,便入座。宗炎、宗会侍立身后。

那人见宗羲年轻,竟然与己同席,颇感不快。于是便以颐指问道:“读何书?”

宗羲欠身答道:“惭愧。先读史,后读经,现亦攻诗文,感悟不深。”

那人便以前辈的口吻教诲道:“若提史,太史公《史记》以来凡廿一部,岂一个字儿尽了?须得先尽读前四史,后读今人所作国朝野史。”

黄宗羲碍于礼节,连连称是。

姜思睿在旁听得,暗暗生笑。那人却继续东拉西扯,口沫横飞。

姜思睿终于忍耐不住,失口笑道:“这位便为人称姚江孝子的黄太冲,先生不认识吗?”

那人一听,眼前竟是大名鼎鼎的浙东青年才俊黄宗羲,顿时无地自容。讪讪地连道久仰,站起来灰溜溜地告辞而去。

姜思睿也不挽留,将其送出门外。
然后回屋,看着黄宗羲哈哈大笑。

宗羲道:“惭愧。此人口若悬河,可惜自视高了一点。”

姜思睿哈哈一笑,然后道:“太冲兄此来,可知二冯已北上否?”

宗羲道:“不曾听说。”

姜思睿道:“二冯北上京师,社内事务暂由刘瑞当(刘应期的字)主持。稍迟你我四人一同前往便知。”

四人稍谈片刻,看看时辰已到,便一同前往冯氏大宅而去。

来者除了刘应期、姜思睿、三黄,有冯京第、冯文伟、冯正则、冯恺瑜、陆符、万泰、董守谕、董德偕、董德偁等凡十数人。

刘应期也为刘宗周弟子,慈溪人。与冯文伟并称刘冯。为人刚正不阿,于诸学子中芒寒色正,交道虽广,但深交者不过宗羲等数人而已。当时冯京第素有盛名,宗羲在论慈溪名士时,每推刘应期为首,冯京第列其次。冯京第很不高兴,却无可奈何。

当下友朋高会,刘应期居坐席端,黄宗羲执笔。诸人品诗评文,裁量人物。

议论慈溪名士,刘应期不因关系好坏,秉公论事。一方名士,都有录学使者到会。以刘应期书进之,大略准之为上下。名士十数人列坐,都无丝毫私心暗意,都经意见统一后方定。冯正则叹道:“瑞当兄亦有瑕疵,然而可以历数而尽;我等非无好处,然而也可以历数而尽。我等与瑞当相差太远呵。”

在与文朋诗友的交流中,宗羲得益匪浅。这年冬天,他将此前诗作整理成稿寄给朱天麟,其内容多为父亲冤狱而作。

此时父亲门人朱天麒正司理饶州。当他收到宗羲寄来的诗稿,读罢不由击案赞叹。当即修书一封,嘱被誉为“豫章四子”的海内文章大家江西艾南英、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为之作序。

这是宗羲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他自金陵韩上桂处学得诗法,并与众诗友交流长进后的第一次习作稿。

第二年春,宗羲便到杭州攻读了,并加入了杭州读书社,暂时离开了浙东文昌社的文朋诗友。

 

 

 



 

薄暮时分,皎月若隐若现,风光旖旎的西湖上,一艘湖舫自远而近荡悠而来。船中数人,争论书中事,各持意见不相下,不时传出哄笑声,随着因桨橹激起的湖水应和成一片。

这时已是这崇祯六年(1633)秋的事了。宗羲自此年春开始读书于杭州南屏山下,已历时半年有余。在杭州,他与孤山读书社的文人关系较为密切,并成为其中重要一员。

除船家及侍僮外,船中一席共十人,大多为读书社的友人。

居于上座的为黄宗羲来自南直隶上江的两位朋友——宣城沈寿民、芜湖沈士柱。

沈寿民自崇祯三年秋与宗羲道别后,遍游各地。今年从海外回来,顺道到余姚黄竹浦找宗羲,方才得知他在杭州,怏怏而去。这次恰逢沈士柱,便与他一同来杭州,与宗羲同寓孤山读书社,读书社诸子皆来相会。每日薄暮或集湖舫,或于月下荡小舟,诗酒流连月余。

除二沈与宗羲,其余各人分别为闻启祥、严调御、冯悰、江浩、张岐然、虞宗玫、虞宗瑶。

闻启祥字子将,为读书社领袖,风流蕴藉。冯悰字俨公,杭州长桥人;严调御字印持,余杭人,两人也为读书社领袖之一。

江浩字道闇,杭州横山人。性格粗疏,读书略知大概辄止。而胸怀阔达,没有尘间琐事纤毫之累。张岐然秉性与他相反,读书深细,于《三礼》上花时费力最多,字比句栉,连宫室升降、器皿位设之类都深究不遗。两人都是黄宗羲的知己。

虞宗玫、虞宗瑶为兄弟两人,钱塘右卫人。虞宗玫,字大赤。因生时面如红玉,故名。为人朴讷,罕事文饰。虞宗瑶,字仲皜,英敏爽朗。除了读书社,兄弟两人也都是复社成员,与宗羲关系也很亲近。

当下大家荡舟西湖,谈古论今,何不惬意。

不多时,话题便转到复社上来。

沈寿民率先开口道:“今年三月张天如举虎丘大会①,山左、江右、晋、楚、闽、浙赴会者凡数千人,舟车往来如织。大雄宝殿不能容,生公台、千人石鳞次布席皆满,往来丝织,游于市者争以复社会命名,刻之碑额,观者甚众,无不诧叹,以为开国三百年来,从未有此一举呵!”

众人中有去过虎丘与会的,也有因故不曾赴会的,都啧啧称赞。

过了一会,黄宗羲开口道:“天如既得罪权臣而遭罢归,当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为是,何必兴师动众、以引朝野侧目?”

冯悰道:“太冲兄所言甚是。然而依在下观天如本性,未必肯如此张扬。必有旁人推波助澜,助其成事。据闻与会人数如此之多,皆赖于先期传单四出之故。孙铺司案头一部《汉书》,袖中一封荐书,逢人即言‘我哩②天如天如’,人皆号为神行太保。”

众人闻听哄然而笑。

沉默片刻。张岐然忽道:“明月三峰禅师开堂③于净慈寺,大家何不前往共听?”

众人大声叫好。

江浩也道:“三峰禅师新近招收一名门徒姓刘名道贞,为四川临邛人,天启元年举人,与在下最为相契。此人敦行古道,好读兵书战策,诸位不可不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