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李舜臣到顺天,召集朝鲜水军诸将商议方略。部将宋希立道:“倭贼已据形势之便,一时难以力取。现在天兵、我军水陆俱下,如果以陆军进逼曳桥,水军扼守獐岛,以阻截岭南之海路,使倭贼内外俱阻,腰膂中断,则泗川之贼必不能助。即使他们想要出援,彼此号令不通,也是无法相应。等他们师老粮竭,气挫势窘,然后四面进逼,行长可一举成擒。”
李舜臣大喜道:“正合我意。”
于是和明军水师提督陈璘率军进据獐岛洋口,焚烧倭军粮草,派庆尚右水使李纯信把截露梁水路。这边刘綎和朝鲜将领权栗也据曳桥西北,并分兵阻截蟾津陆路,以断泗川倭军声援。
相持不久,行长粮竭势窘。而据守釜山沿海的倭军军心不稳,俱有归志。陈璘、李舜臣连日进攻,皆获大捷。
陈璘所统率的明水军共有部众一万三千余名,战舰五百余艘,种类有福船、楼船、栢槽、沙船、苍唬船等等。其福船分四层,最底层装填土石,使其更加巍然稳重,如同海上专城。战舰上装备有威力强大的虎蹲炮、佛郎机以及碗口铳、喷筒、鸟铳、烟罐、火箭、药箭等等,战斗力颇强。
朝鲜水军此时实力也得到空前壮大,战舰数量也剧增至数百艘,其中以李舜臣所改装的龟船颇具特色。龟船船身长十一丈三尺,宽一丈四尺半,可防御火器攻击。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外壳,并裹上鳞状铁叶,可抵御敌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遍插尖锥、利刃,以防敌军登攀。此船龙头龟尾,头尾各有铳穴,船内装备天字、地字、玄字、黄字等火炮及其它火器。两舷各有六个铳穴,可毙左右近敌;头尾装有大型铁锥,可撞击敌船;两侧各设浆十支,进退自如,敏捷如飞。此船因外形酷肖海龟,机动灵活,纵横自如,故名龟船。
倭军的战船主要是安宅船和关船。倭船块头不大,构造简单,性能较差,遇到明军战舰或朝鲜龟船,往往一撞即破。其主要武器是大筒和鸟铳,火力远逊于明军的大炮。但近距离作战,鸟铳则优于箭矢,往往能命中目标,甚至能准确击中暴露在外的明、朝联军将领。
原先自元均覆亡,倭军得势,泛海出没。明、朝水军船只缺乏,力量薄弱,因此倭军得志,所向横冲直撞,畅通无阻。至此官军实力剧增,船只往来海上不绝。由陈璘、李舜臣统帅的明、朝水军联师随即进入对马海峡,控制了整个海面。
当下陈璘见制海权已在我方,便对诸将道:“我等专事水路,倭军今盘据山城,勇力何施?须当养精蓄锐,伺机邀击。”于是分散各兵停泊加德、巨济、古今诸岛,互为声援,昼夜巡警,灯火相望。倭兵势缩,自夏至秋,不敢横行海上。
陈璘性格暴躁威猛,人多畏惧。当初将离王京,朝鲜王饯送于青坡野。察访李尚规不知何故得罪他们,被一军士以绳子系在脖子上拖拽而走,一时血流满面。柳成龙令译官劝解不得,便对同僚道:“可惜李舜臣军,又将败矣。与陈璘同在军中,动辄掣肘,萌生矛盾,必将侵夺将权,纵暴军士。逆之则增怒,顺之则无厌,军队何由不败?”众皆以为然,相与嗟叹而已。
不料情况恰恰相反。陈璘早闻李舜臣威名,颇有惺惺相惜之意。而李舜臣闻陈璘将到,则事先命令军中大佃,渔猎大量山珍海味,盛备酒醪而待。陈璘船入海,李舜臣整备军仪远出相迎。既到,大犒三军。诸将以下,无不沾醉。明军受到了朝鲜军的热烈欢迎,相互传语道:“果然不愧是良将。”陈璘大喜,自此凡事推诚相待,十分尊重。出则同轿,从不以主帅自居。如有明军侵扰朝鲜军民,则令李舜臣便宜行事,从不掣肘。李舜臣于是得以约束明军,与朝鲜军合作无间。有夺民一缕者,一律拿致捆打。岛中肃然,秋毫不犯,一军赖以相安。
行长为讨好明、朝联军将领,遣人赍鸟铳、长剑赠给李舜臣。李舜臣推辞道:“我自前日杀贼无数。所得铳剑,自足为战。”倭军又想送银两酒肉给陈璘,李舜臣道:“此贼于天朝也有难赦之罪,老爷反欲受赂吗?”此后倭使再来,陈璘便推辞道:“我于统制公既已见愧,何可再为?”两人相得如此,是以有携手奋战、共破敌寇的基础。
(二)诸倭宵遁
万历帝得到金学曾谍报后,知丰臣秀吉已死,举朝相贺,催促邢阶等乘机追击。经理万世德此时也已到达朝鲜,见倭军筑寨固守,决定先设计用间,离其党而攻其隙。他特地起草檄文一道,大意道:
“关白不道,各岛民无罪,何苦八年于外,万里捐躯?本院愍恤,为约三章。反师操戈,杀关白,推择酋长,统领海邦,保全人民,传袭子嗣,策之上也。明识顺逆,解甲来降,策之中也。释构罢兵,各全性命,策之下也。”
史世用及茅国器弟茅国科持檄前来见岛津义弘,劝以大义,谕以利害,郭国安则从旁怂恿。义弘早存去意,当即顺水推舟,许诺撤军。郭国安又私下对他们道:“国有大故,势当疾归,所恃者惟釜山数月粮而已。不如密遣死士,一炬焚之。”茅国科大喜,归告董一元。
然而不用明军出手,倭军已经自己先缺粮了。清正最先粮食告罄,派人向岛津义弘处叩借。义弘道:“我粮也尽了。奈何?”往叩各营,都如此回答。诸倭将这才认为存粮将尽,人心已变,况且秀吉已有遗嘱,于是相约及早撤兵。决定东路的加藤清正由蔚山直接回国,西生浦、梁山、竹岛等地倭军在釜山集结,随小早川秀秋渡海回对马岛;顺天、泗川、南海、固城等地倭军则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
诸倭将既已决定其事,却又向明朝提出撤军名分。如以朝鲜王子为人质,朝鲜每年向日本交纳米、虎皮、豹皮、药种、清蜜等租税,企图在他们离开后还能捞回一笔好处。但明朝和朝鲜既已刺探到丰臣秀吉的死讯,便对这些要求不予理会,乘势加紧进攻。
不久,茅国科得到许仪后密报:“中路倭兵将于十六日行李上船。”明、朝诸军闻讯,摩拳擦掌,准备予以当头痛击。
陈璘在海上闻此,大喜道:“我等击倭收功,正当其时。”当下作出部署: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移驻左水营、螺驴岛。以一军据顺天城南光阳湾口的猫岛,封锁光阳湾;一军在露梁海峡及以东海域巡逻,监视倭军行动。
十一日早晨,西路倭军乘船集结松岛,试图遁归,然而遭到扼守猫岛的明、朝联军水师拦截。行长拣选精兵多次发动攻击,均无法突破防线,只得仍旧退回。而他想从陆路撤退时,刘綎的明军就如一头拦路虎蹲踞在那里,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十一月十五日的撤退日期将至,小西行长被困十余日无法脱身,只得主动向刘綎约和,企图借机遁归。
刘綎将计就计,与吴宗道及降倭密议,同意行长议和主张,并以金帛赠行长,以稳其心。行长进献铳剑,并请遣官为质并退兵。刘綎另以旗手刘万守、王大功冒称参将,带领三十名家丁前往。行长嫌家丁太少,又请加二十人。刘綎一一答应。行长大喜,密告道:“我留首级、器械而去,可入城取走。”然后暗遣一军在前探路出走。
这边陈璘、李舜臣早已在海上张开大网严阵以待。倭军战舰来犯前军。李舜臣麾军进击,焚毁倭船五十余只,斩获二百余级。行长无法,只能仍旧退回城内。一面遣使以千金告急于诸路倭军,准备待援兵赶到,水陆夹击,先破刘綎,再破明、朝联军水师,先取大捷,然后全师而退。
十一月十四日,行长再施诡计,以和平撤兵为借口,遣使告陈璘道:“请允许我送人分往诸屯,同约渡海。”在尚未得到陈璘的明确答复时,他即派出八名倭兵,乘坐一只小船驶入海中,向陈璘央求道:“有女婿在南海,需要和他商议。想要派人请来,请将此船放行。”
其时义智所部正在南海。陈璘见倭人如此低声下气,料想其情为真,便产生了一念之仁,同意放行。倭船得以出去。
李舜臣闻讯大惊。对陈璘道:“诡诈之言不可相信。所谓请婿,无非想请援兵而已。”陈璘这才醒悟,不由惊惧自责。
李舜臣见他自责,忙加安慰。宋希立建议道:“贼寇此去,必刻期请援,暗通号令,诸贼不日当至。我们如果在此应战,则腹背受敌,恐有覆没之虞。不如移兵大洋,和他们决一死战。”
海南县监柳珩道:“倭贼邀援兵与我相抗,而为自脱计。今不如干脆迎击泗川之贼,以断其归路。”
李舜臣答道:“此言甚是。”
于是与陈璘设计,决定予以半路截杀,先破援军,再灭行长。诸军秣马蓐食,乘夜潜发。
这时诸路倭军已经开始集体遁逃的行动了。
十七日五鼓,加藤清正首先烧毁蔚山城堡、弃城乘船逃遁。
我方率军与清正对峙,闻倭军将撤,忙引军追击,在蔚山城外发现了清正插在城外的一纸文书。内云:“顺天已危,我不救拯之,则无勇也。故我先扫空此城,暂住于顺天也。尔等亦来于顺天,我当争雌雄决胜负也。”
狡猾的清正采用声东击西之计,表面上称前往顺天,实际早到釜山溜之大吉了。而他这样说正好借此将我引向顺天,以便让他的宿敌行长吃吃苦头。可惜我并不听他的,借此机会,我率部进入岛山、西生浦等倭窟,务使一倭不留,确保东路战果。
这边中路岛津义弘也已开始撤退。明军先入东洋仓,只有被抛弃的病倭数人、朝鲜女人三口而已。诸将乘势分击,金海、固城的倭军也都是一时宵遁。
董一元驰入新寨,见大寨共四层,倭房数千间,石城外又有木城三层,极其牢固严密。寨内器用,床、几一色泥金,最为精巧。又有违制金丝鸾驾、金丝掌扇,炳耀夺目。没想到岛津义弘出自萨摩藩,向来与秀吉家不谐,在外带兵竟也怀有称帝王的野心。当下董一元传令放一把火,将这些全部烧个精光。金海、固城二寨房厫也随之付诸烈焰。
至此,东、中两窟倭军均已宵遁,惟独西路的小西行长仍被明、朝水军截住去路,眼看最后一场大战无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三)露梁海战
露梁津是位于朝鲜庆尚道莲台山与南海岛之间的一条狭窄水道。因南、北岸上各有一个露梁镇,故称露梁津(朝鲜方言称海峡为“津”)。这里是由泗川通往顺天的海上捷径,陈璘、李舜臣事先已经预料到了倭援军必由此经过。
这一带尤其是西部海域岛屿星罗棋布,港湾众多,水路错综复杂。不熟悉水域者,极容易陷入进退两难被动挨打的境地。
十一月十八日,李舜臣对陈璘道:“倭船出去已有四日,援兵必将赶到。我们应当前往猫岛等处把截等待。”陈璘欣然答应,立即着手部署战略。
老将邓子龙自告奋勇,愿当先前往截杀。邓子龙素来慷慨激奋,所在立战功。此时他已年近七十,银髯拂胸,仍威风凛凛不减当年之勇。
陈璘大喜,即遣他督水军千余,驾三艘巨舰为前锋,事先埋伏在露梁海峡西部海域北侧;李舜臣率朝鲜水军进泊南面的南海岛观音浦;陈璘自率大军屯在北面的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待倭舰通过露梁海峡,陈、李两军南北夹攻,邓子龙则率舟师断其归路,务将倭军聚